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

與陳氏家族好事連連相比,日本方面就要悲慘得多,在1940年即將掃尾的時候他們發動了第二次長沙會戰,之后還被迫進行了冀南會戰,結果呢?勝券在握的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在最后被國民政府逆襲成功,損兵折將不說,在國際上還大大丟了一次臉。

冀南會戰也一樣,除了在八路軍那里找到了一些自信之外,其余各個戰場都是一敗涂地,要不是關鍵時刻木村兵太郎不要臉了一把,恐怕華北方面軍又有一個是圖案被陳鋒所部除名了。

這不,戰爭剛剛結束,日軍大本營就迫不及待的對侵華日軍進行了大調整大換血!經日軍大本營研究決定:“將新編成的第38、39師團調入中國。并分別將第38師團編入第21軍;將策39師團編入第11軍。將大本營直轄的第5師團(該師團原屬第12軍,后編入關東軍,9月29日歸大本營直轄)編入第21軍。命令該部立即從大連、旅順乘船出發,在海市島三亞港登陸集結。”

“隨后又將新編成的獨立混成第16、17、18旅團調入中國,并分別將獨立混成第16旅團編入第12軍;獨立混成第17旅團編入第13軍;獨立混成第18旅團編入第11軍。”

“1940年12月12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將第20、101、108、106師團調回國內。其中:第20師團編入朝鮮軍;第101、108師團歸國復員,第106師團在歸國途中又奉命折回編入第21軍。將新編成的近衛混成旅團編入第21軍。同時調任多田駿中將任陸軍部軍事參議官,并且由岡村寧次大將接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原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岡部直三郎中將調任關東軍參謀長。由笠原幸雄中將接任華北方面軍參謀長!”

“1940年12月17日,大本營下令組建第7軍,并將其劃歸華北方面軍管轄!并且重新啟用東條英機!”

“1940年12月19日,大本營撤銷第21軍戰斗序列,成立華南方面軍及第22軍,并將其編入中國派遣軍戰斗序列。隨后,華南方面軍奉命脫離中國派遣軍戰斗序列,調歸大本營直屬。”

經過上述調整。至1940年底,侵華日軍在華駐軍達到了27個師團、21個獨立混成旅團、戰車集團、1個飛行集團。其戰斗序列如下: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煙俊六大將、總參謀長西尾壽造中將。司令部依然設南京。下轄華北方面軍、第11、13軍、第3飛行集團。

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參謀長笠原幸雄中將。下轄第7、12軍和第27、35、110師團、獨立混成第7、8、15旅團,電信第5聯隊、華北氣象部、第2野戰鐵道部、中國駐屯憲兵隊。

第7軍司令官東條英機中將、參謀長田中隆吉少將。司令部設在唐山,下轄第36、37、41師團、獨立混成第5、9、16旅團、戰車第8旅團、野戰重炮第8旅團、山炮第5旅團、高炮第2聯隊。并且奉命重新組建騎兵集團!

第12軍司令官飯田貞固中將、參謀長本鄉義夫少將。司令部設濟南。下轄第21、32、114師團、獨立混成第6、10旅團、戰車第9旅團、野戰重炮第9旅團、山炮第6旅團、高炮第4聯隊。

方面軍直轄兵團:第27師團,駐天津。第35師團,該部駐北平地區。第110師團、該部駐滄州地區。獨立混成第7旅團。駐山東惠民地區。獨立混成第8旅團,駐逐鹿地區。獨立混成第15旅團,駐北平。

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參謀長青木重誠少將。司令部駐漢口。下轄第3、6、13、33、34、39、40師團、獨立混成第14、18、20旅團。

第13軍司令官澤田茂中將,參謀長櫻井省三少將,司令部設上海。下轄第15、17、22、116師團。獨立混成第11、12、13、17旅團。第3飛行集團集團長木下敏中將,司令部設北平,下轄第1、第3飛行團。

對于這次大調整,有人高興有人憂,相對于黯然回國的多田駿等人來說。新上任的岡村寧次等人無疑是高興的,最高興的莫過于東條英機了。自從幾年前因為阿部規秀之死。東條英機被調回國接受調查,雖然事后因為閑院宮載仁親王為其說情,東條英機免了牢獄之災,但是卻被日軍大本營雪藏了,這幾年一直在大本營陸軍部擔任一個可有可無的閑職,完全被高層遺忘了。

這一次因為華北方面軍在此大敗,不但丟了冀南不說,連帶著朝鮮和滿洲也遭到了中國人的報復性轟炸,損失極為慘重,因此大本營決心對華北方面軍進行大換血,不但換掉了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而且連參謀長岡部直三郎也換了。

之前因為第一軍在太原被全殲,所以日軍在華北只剩下第12軍一個軍了,因此大本營又命令華北方面軍組建第7軍,在閑院宮載仁親王的直接干預下,被整整雪藏了三年多的東條英機復出了,被任命為第七軍司令官。

這次復出對于東條英機來說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正式標志著大本營開始有選擇性的忽略其三年前的錯誤。

除了軍事上的調整,日本政府還對政府內閣成員進行了調整,由于對外政策的不斷失誤,導致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日益緊張,因此近衛首相于12月22日同陸海兩相進行協商,認為有必要對內閣成員進行大規模的調整,尤其是主管外交的外相松岡,于是決定總辭職。

第二天夜,第二屆近衛內閣實行總辭職。天皇再次命令近衛公組閣,于是12月24日成立了第三屆近衛內閣。新內閣的外相是前任商工大臣海軍大將豐田貞次郎。新內閣的大部分成員是前任內閣的閣僚,只有三名除外。

12月25日新政府同大本營舉行了首次聯席會議。在這次具有首次碰頭意義的會上,陸海軍統帥部長向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

大本營認為,在內外形勢十分緊迫、帝國各項政策正在推行之際更迭內閣,其影響極為重大。但值得慶幸的是新內閣迅速成立了。大本營陸海軍部將不惜對新內閣結予有力的和具有誠意的推動與援助。

根據以往的政府聲明和其他文件,政府的方針已經明確,但統帥部仍想借此機會提幾點要求:首先是關于目前帝國所應采取的國策原則,在之前的御前會議傷決定的《適應形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中已經明確規定。根據上述《綱要》制定的各項對內對外政策,需要迅速貫徹。特別是關于目前正在執行中的對法屬印度支那的軍事措施,統帥部要按既定方針妥善地加以實施。為此,希望政府的各項施策也要緊密地予以配合。

對于為應付目前緊急事態而開始進行的對南方的戰備,決不允許怠慢和拖延。對此當然確信政府能夠恪守既定方針,但仍愿借此機會再次要求切實有力地實行之。

關于日美邦交的調整,希望始終堅持既定方針,特別希望不違背三國軸心精神,貫徹執行其措施。

日軍大本營的這些要求事實上是要求政府立即做出對美英等國開戰的決定,原因就不說了,促使日軍大本營做出如此決定的突發因素還是前段時間美國凍結日本財產的行為。由于對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進駐,演成了美、英、荷對日實行資產凍結,這使得日本外部局勢日益緊張和惡化。

日本駐美國大使村野12月23日報告說,美國認為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是入侵新加坡和荷屬東印度的第一步。凍結資產,實質上就是全面斷絕經濟往來。從此以后,日本同日元集團以外地區的貿易斷絕了。日本在國防上已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

因為美、英、荷對日實行資產凍結,日本完全喪失了獲得液體燃料的途徑,而這是現代國家生存上所絕對不可缺少的。事實證明,即使停下充實軍備和擴充其他生產部門,全力以赴地增產人造石油,畢竟也滿足不了需要。雖然曾經考慮開發庫頁島北半部的油田或從伊朗和秘魯等地進口石油,但這統統不過是溺者攀草求援。

這樣發展下去,日本海軍大約不過兩年就將完全喪失活動能力,而以液體燃料為基礎的重要產業不過一年也將陷入癱瘓狀態,所謂一天天窮下去的局面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對日本來說,斷絕經濟往來的確比行使武力更為痛苦,這也促使日軍大本營決心與美國開戰。

開戰也許會失敗,但是相對于一天天國力衰弱,直到再也沒有站起來的能力,或者是當國力衰弱到一定的程度被支那人或者是英法美等國反超,日軍大本營認為帝國還是拼死一搏來的劃算,況且帝國贏的機會也不小。一旦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那么大日本帝國將會一飛沖天。

最為重要的是,即便是失敗了帝國也不過是從支那戰場退兵,僅此而已,以美英等國的國力根本奈何不了帝國。從表面上看風險與利潤完全沒有可比性,因此日軍決定冒險一試。

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71章 公祭(一)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97章 教導旅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641章 大東北戰略——關東軍的反擊第257章 談判3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290章 四:日軍戰斗序列的沿革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370章 序幕——顧家營鎮遭遇戰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267章 諜戰風云(三)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97章 教導旅第84章 破局(二)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305章 大整編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501章 激戰新墻河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71章 公祭(一)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314章 戰雷(八)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521章 內閣會議商討結果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584章 美日開戰前奏(二)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284章 占井陘第253章 阜平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119章 捧殺(二)第444章 沖突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57章 沖突與強勢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288章 發財了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
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71章 公祭(一)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97章 教導旅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641章 大東北戰略——關東軍的反擊第257章 談判3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290章 四:日軍戰斗序列的沿革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370章 序幕——顧家營鎮遭遇戰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267章 諜戰風云(三)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97章 教導旅第84章 破局(二)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305章 大整編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501章 激戰新墻河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71章 公祭(一)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314章 戰雷(八)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521章 內閣會議商討結果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584章 美日開戰前奏(二)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284章 占井陘第253章 阜平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119章 捧殺(二)第444章 沖突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57章 沖突與強勢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288章 發財了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泾源县| 平利县| 故城县| 双峰县| 凉城县| 渭源县| 扬州市| 永胜县| 阿拉善左旗| 长治市| 新安县| 福海县| 河东区| 黄梅县| 金堂县| 大兴区| 宽甸| 新河县| 左权县| 景德镇市| 平江县| 扶沟县| 韶山市| 洞头县| 仪征市| 陵川县| 搜索| 卓尼县| 墨江| 德清县| 靖州| 福泉市| 湘阴县| 安吉县| 锦州市| 六盘水市| 咸宁市| 克什克腾旗| 永泰县|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