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

bookmark

李延慶沉吟片刻道:“我打算放棄重甲騎兵,改爲輕騎兵,將輔兵改爲弓弩手和槍兵。”

“這.....種帥會答應嗎?”

李延慶淡淡一笑,“既然種帥給了我玄武營的處置權力,那麼他應該不會干涉我。”

王貴和牛皋站起身,王貴抱拳道:“你是主將,我們聽你安排!”

“俺也沒有意見!”

李延慶點點頭,“我任命你們兩人爲第一營和第二營的騎兵都頭,明後天騎兵就要到了,由你們負責接收。”

王貴已經統領過數百人的情報營,他有豐富的經驗,李延慶給他帶兵,他早已視爲理所當然,但牛皋卻很緊張,半晌低聲道:“還是讓俺當阿貴的副手吧!”

李延慶笑著拍拍他的肩膀,“統領五百人和統領十人其實是一回事,你只要管好十個隊頭,他們會替你管好士兵。”

牛皋當然知道李延慶是在安慰自己,管五百人和管十個人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心中還是沒有底,緊張得雙腿直抖。

李延慶又笑道:“我當初也從來沒有管過士兵的經驗,種帥一下子扔給五百名情報營士兵,後來讓我統帥萬人去伏擊西夏軍隊,每個人都會面臨第一步的艱難,只要第一步邁出去了,後面你就走得平坦了,何況你在神泉寨也率領過幾十名士兵,應該有經驗。”

王貴在一旁笑道:“老牛,我教你一個法子,是當初老李的辦法,你搞個比武大賽,手下誰能擊敗你,你就把都頭位子讓給他,我想憑你的雙鐗沒人打得過你,這樣你的威望就出來了。”

“這個辦法不錯,可以一試!”李延慶欣然笑道。

牛皋心一橫,點點頭道:“好吧!俺豁出去了。”

.........

雖然李延慶知道他可以全權處置玄武營的各種軍務安排,但種師道畢竟是直屬上司,他把重騎兵改成輕騎兵這樣的大事,他當然也需要向種師道彙報。

種師道聽完李延慶的彙報,他並沒有立刻表態反對,而是平靜地問道:“你爲什麼要把重甲騎兵改成輕騎兵?”

“啓稟大帥,如果我們能一戰擊潰梁山軍,用重騎兵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卑職看前四次作戰,發現梁山軍的作戰非常靈活,他們擅長於化整爲零,四處出擊,使官兵防不勝防,這種情況下重騎兵就毫無用武之地了,相反,我們用輕騎兵,利用騎兵的快速靈活,反而能重創梁山軍,而且輕騎兵適合長途奔襲,切斷敵軍退路或者突襲敵人,所以卑職希望玄武軍改爲輕騎兵。”

“那輔兵豈不是沒有作用了?”

“輔兵可以訓練爲步兵,如果遭遇大股敵軍,光靠騎兵是不夠的,還需要步兵用弓弩拒止,然後騎兵穿插衝擊,這樣才能保證軍隊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種師道有著近五十年的軍旅生涯經驗,他對李延慶的這個輕騎兵計劃並沒有立刻下結論,他知道,不管李延慶再說得天花亂墜也只是紙上談兵,管不管用還得看實戰效果。

不過既然他決定全力栽培李延慶、劉錡、王貴、楊再興等年輕才俊,他就會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才智。

種師道沉思片刻便道:“我也不知道你的方案是對還是不對,不過我既然準許玄武和朱雀獨立成軍,那麼怎樣分配兵力就是你們內部的事情。”

“謝大帥支持!”

種師道搖了搖頭,“我並沒有支持你,只是沒有干涉你,我只看結果,僅此而已,去吧!”

........

次日傍晚,從陳州趕來的三千騎兵抵達了軍營,確切說,他們都是經過了爲期一年的‘騎兵訓練’的步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他們沒有自己戰馬,作戰經驗也並不豐富,平均年齡只有二十歲,很多士兵還從未經歷過戰爭的考驗。

這些士兵主要來自河北和西北,是從各州廂軍中挑選出來準備加入禁軍的年輕青壯。

這倒並不是高深刻意爲難種師道,禁軍中的一萬重騎兵待遇十分優厚,一般寒門子弟沒有機會加入騎兵,這些騎兵大多是官宦及權貴子弟,驕橫狂妄不服將令,而且長期不訓練,戰鬥力十分低下,把這樣騎兵交給種師道會是一大麻煩,還不如不用京城的騎兵。

所以高深考慮再三,才決定將這三千名經過了一年騎兵訓練的年輕士兵交給種師道。

在玄武營大旗前的廣場上,兩千三百名士兵列隊就緒,李延慶站在高臺上,他身後是五名剛剛任命的都頭以及幕僚莫俊,另外還有兩名年輕的文吏。

“所有的將士聽著,從現在開始,你們都正式成爲了玄武騎兵營中的一員,過去怎麼樣我不管,將來會如何,我也不知道,我只管現在,只要是玄武騎兵營一員,那就得按照我的規矩辦事!”

李延慶嚴肅地目光一一掃過衆人,又緩緩道:“當初在西夏戰場上,有人說我李延慶是文官,不適合掌兵,那我就說咱們比武,你的武藝能超過我,我把位子讓給你。

今天也是一樣,你不想聽我的規矩,那就趁早說,我給你機會,若武藝能超過我,我心甘情願把指揮使位子讓出來,醜話就說在這裡了,不想比武還不聽指揮,那就休怪我李延慶軍法無情!”

李延慶的語速不快,雖然不嚴厲,但語氣中卻有一種不容抗拒的強硬,下面將士鴉雀無聲,默默聆聽著主將的每一句話。

“雖然朝廷給我們和戰馬都配置了重甲,但我要告訴大家,我已請示過主帥,玄武騎兵營不再是重騎兵,而是輕騎兵,所以輔兵也不存在,輔兵將改爲步兵,編爲五百長槍兵和五百弓弩兵,從今天開始我們苦訓一個月,然後奔赴戰場!”

..........

第二天天不亮,大營的起牀鼓聲便轟隆隆敲響了,士兵們甚至來不及洗漱,便從各個營帳飛奔而出,種師道治軍嚴厲,也表現在集結上,一通鼓五十下,必須全部集結完畢,就算光著腳也得奔出來,來晚者當即杖三十。

集結速度對軍隊而言極爲重要,遇到偷襲、伏擊,士兵就需要迅速集結,最快速度形成戰鬥力,而這種快速反應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必須要嚴格貫徹到日常生活中,漸漸養成一種習慣,一支精銳的軍隊就是這麼點點滴滴地迅速出來。

李延慶站在大旗下,注視著士兵的集結,腦海裡卻在思考自己的治軍理念。

他要在玄武營中制定一種等級森嚴的規矩,這樣在集結時,士兵並不一定非要跑到自己的主官面前,在任何一個將領面前,士兵都要服從指揮,雖然略顯得有點雜,但並不亂。

這樣不僅集結的速度更快,在戰場上即使被打亂,也能迅速形成新的隊伍,形成新的戰鬥力。

他深知歷史上的宋軍面對女真騎兵衝擊時,很容易陷入混亂狀態,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在混亂中無法形成二次反擊能力,很快就崩潰了,形成了女真騎兵的單邊屠殺。

要扭轉這種被動,就要訓練出一種全方位的作戰模式,以隊爲基礎,在實戰訓練中,隊與隊之間的士兵不斷互換混雜,而迅速形成新的戰鬥力。

這種模式的關鍵就在隊頭,隊頭不能侷限於某一個人,而應該是一種特殊的標誌,李延慶想到的是紅頭盔,戰場上隊頭陣亡,另一個人繼續戴上這頂紅頭盔,他又是新的隊頭,使紅頭盔能像磁鐵一樣,牢牢將士兵吸引在他身邊,從而保持陣腳不亂。

而都頭則戴白頭盔,他的白頭盔又能將更多的隊伍集結在一起,形成更加強大的長槍陣,這是步兵對付騎兵的有效戰術,以集體的力量戰勝騎兵衝擊。

李延慶正思考時,鼓聲消失,士兵集結完畢,但還有十幾名士兵一邊匆匆整理盔甲,一邊向這邊奔來。

“軍法官何在?”李延慶一聲厲喝。

一名身材雄壯的隊頭快步走出,躬身抱拳道:“末將在!”

李延慶一指十幾名遲到的士兵,“給我拿下,每人杖三十!”

隊頭一揮手,數十名執法士兵衝上去,將十幾名士兵按倒,舉杖便打,頓時哭喊聲響成一片。

“明天再有遲到者,杖五十!”李延慶冷冷對全軍將士道。

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聊聊新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
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聊聊新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容城县| 凤山县| 三门峡市| 大埔县| 永年县| 通渭县| 修武县| 定结县| 芷江| 广平县| 丘北县| 全州县| 阜阳市| 宁晋县| 永修县| 漳平市| 阿克苏市| 金华市| 大兴区| 监利县| 石首市| 名山县| 凤山市| 普兰店市| 任丘市| 常宁市| 深州市| 改则县| 麟游县| 禄丰县| 岫岩| 迁安市| 马公市| 红安县| 都匀市| 色达县| 桃江县| 萨嘎县| 织金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