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相思

“咦,子英也在?”

聞聽有人喚他名字,蓋俊扭頭回望,只見索展和兩位青年士子並肩走入酒肆,一躍而起道:“索兄怎地來了?”

索展笑著爲他引介道:“我來爲你介紹兩位同門好友,這位是潁容,字子嚴,豫州陳國人,才學甚高,十倍於我。”

“同門好友,那就是帝師楊賜的弟子了。”蓋俊聽了面容一肅。

潁容二十餘歲,面白少須,神色淡然,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度。

“這位是……”

“大兄。”張紘、臧洪、陳嶷三人同時站起見禮,那些個還未醉得不醒人事的徐州學子也過來打招呼。

索展一拍額頭道:“在徐州人面前介紹王兄,實乃多此一舉。”

王姓青年比潁容年長數歲,長七尺二寸,身姿卓著,容貌端正,不茍言笑,也就是俗稱的有威儀,這種人一般很適合當官,而且是當大官。

臧洪謂蓋俊道:“子英,這位是我徐州青年士子之冠冕,王朗王景興。”

歷史名人,如雷貫耳。

王朗王景興,魏之開國三公,堂堂一代之偉人,無奈被羅貫中借諸葛亮之口污爲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撞馬而死,遂爲後世天下笑,何其冤枉,何其無辜。

隨著王朗、潁容、索展三人落座,酒宴更加熱鬧紛呈,大醉方休。

有王朗在場,臧洪、陳嶷不敢耍滑,皆是爛醉如泥,宴後蓋俊和張紘將他們送回住舍。臧洪身材高大健壯,又神智不醒,兩人擡得甚是費力,好不容易纔把他安置室內榻上,回頭一看,陳嶷又跌跌撞撞進來了。

陳嶷撲到臧洪身邊,醉眼斜睨蓋俊,說道:“子英,我要聽琴,你快快給我彈來。”

蓋俊哭笑不得,這廝賴在這,一時半會是不會回家了,開口道:“好,你想聽什麼?”

“聽悲傷之曲,會否?”陳嶷仰躺著,醉眸閃過一道莫名的情緒。

蓋俊一怔,問道:“悲傷之曲倒是會幾首,但是爲哪班?別友?別親?別愛?或是……”

陳嶷喃喃道:“別愛……”

蓋俊心中大奇,扭頭看向張紘,後者也是一臉驚訝,搖頭表示不知。陳嶷素來心思頗重,如非喝醉了,定不會道出心中秘密。

陳嶷嚷道:“會是不會?答我。”

蓋俊應一聲好,從廳堂取來一張琴,低頭吹去浮在上面的灰塵,暗罵臧洪懶散。將琴放到案上,端坐籍起七根弦,綿綿之曲緩緩淌出,節奏時快時慢,真是快也幽怨,慢也悽美,只叫那些飽嘗相思的人爲之流涕。不錯,此曲正是《秋風詞》。

蓋俊邊彈邊吟: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爲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陳嶷聽得灑淚睡去,口中呢喃著:“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蓋俊和張紘靜靜走出臥房,後者道:“曲妙,詩歌更佳,寥寥幾語道盡男女相思之情,類比蘇武《留別妻》!子英大才。”

蓋俊不會謙虛,不然置“詩仙”於何地?

張紘又道:“說來慚愧,我枉爲公尚大兄,竟不知他有這般心事。”

次日陳嶷酒醒,得知自己酒後失言,臉色大變,一番盤問,見二人似真不甚瞭解細節才放下心來,立時又恢復神風俊朗的模樣,對那件事隻字不提。臧洪聽說自己喝醉還有這麼一出精彩戲碼,大爲懊惱,連連質詢,陳嶷抵死不說。

幾日後蓋俊終究手癢難耐,和臧洪、陳嶷、張紘三位友人同去雒陽東郊首陽山狩獵。他也邀請了同鄉索展、張恭,可惜前者不善射術而後者有事在身,只好作罷。

首陽山相傳是伯夷、叔齊葬身之所。兩人原爲孤竹國國君之子,其父死,遺命叔齊繼位,而叔齊認爲伯夷是長子遂讓位於他,後者卻認爲父命不可違,便逃跑了,叔齊也不肯繼位而逃。時值武王伐紂,周武王率兵車三百乘,虎賁將三千員,士卒四萬五千人,千里迢迢揮師孟津渡口。並在此聯合庸、蜀、羌、微、盧、彭、濮等各部落,號稱八百諸候。然而就在此時,伯夷和叔齊奔到武王跟前,扣馬而諫,指責武王此舉不義、不忠、不孝。但紂王無道,天怒人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牧野一戰,泱泱大商傾刻間轟塌。兩人則“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最終餓死山上。

有人稱兩人乃君子,有人則說是愚夫。

在蓋俊看來,兩人只是遵循心中義理,如此而已,至於什麼君子、愚夫不過是後人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看法罷了,相信兩人若在天有靈,聽了想必會付諸一笑吧。

四人策馬迤邐至山腳,將馬寄託給山下人家,深入山中。

臧洪射術自是無法與‘蓋射虎’相比,倒也稱得上精湛,一個多時辰下來狩得獵物不在少數。而陳嶷別看身材消瘦,也拉得開弓,只是準頭稍差一些,至今只有兩三收穫。四人中惟有張紘未曾參與,他也不寂寞,走在山路觀那古樹參天、奇峰怪石、花簇成團,不時再與三友談上幾句,優哉遊哉,好不愜意。

中飯自是在山中解決,四人一邊享受所獵野味,一邊飲著美酒佳釀,或縱論古今、或爭論國政、或品評人物,說到人物,自然不免提及袁紹,近來蓋俊耳朵都磨出繭子了。

日昳十分,在臧洪的建議下始向山頂進發。越向上行遇到的人越多,其中很多達官顯貴,原來頂峰乃遠近聞名之一景,日出日落,分外迷人。

果然,站在巔峰,目及西望,只見一輪紅日徐徐斜落,霞光如塗,斑爛絢麗,雒陽朦朧。南瞻,中嶽嵩山衆峰插雲,逶迤蜿蜒,伊洛如練,在陽光下閃爍。北眺,巍巍太行橫空出世,千姿百態;滔滔黃河奔流東去,一瀉千里。

“不虛此行。”蓋俊油然感慨道,首陽山既可射獵,又能觀景,真可謂兩全其美。

---------

注:首陽山在哪不僅現代有爭論,漢代也不能肯定。馬融說:華山之北,河曲之中;班昭說:隴西首;許慎說:遼西。書中取河南。

第72章 有字不識第201章 惡化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80章 再贈刀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253章 神童第20章 離別第411章 旱鴨子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62章 流星第81章 返程第366章 定勢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51章 意外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367章 猜忌第174章 漢民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60章 接駕第209章 軟柿子第14章 皇甫墓前第82章 遇賊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310章 震動第158章 邊章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269章 掰手腕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361章 策反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291章 揭秘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39章 歸心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358章 戰略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276章 算計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393章 外援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19章 逃兵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93章 入雒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239章 再相見第182章 春耕第412章 擊破第317章 妻子第168章 民心第448章 敵至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361章 策反第224章 幷州牧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69章 驚聞第460章 接駕第213章 謀逆第74章 曹操第75章 文王操第82章 遇賊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58章 邊章第82章 遇賊第22章 野心?第16章 孝勇第386章 戰神第17章 蝗災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117章 成軍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407章 弩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39章 再相見第306章 決定第391章 亂止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1章 棄嬰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91章 到任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3張 盧水胡第53章 巔峰之戰第352章 虎父無犬子
第72章 有字不識第201章 惡化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80章 再贈刀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253章 神童第20章 離別第411章 旱鴨子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62章 流星第81章 返程第366章 定勢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51章 意外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367章 猜忌第174章 漢民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60章 接駕第209章 軟柿子第14章 皇甫墓前第82章 遇賊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310章 震動第158章 邊章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269章 掰手腕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361章 策反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291章 揭秘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39章 歸心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358章 戰略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276章 算計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393章 外援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19章 逃兵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93章 入雒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239章 再相見第182章 春耕第412章 擊破第317章 妻子第168章 民心第448章 敵至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361章 策反第224章 幷州牧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69章 驚聞第460章 接駕第213章 謀逆第74章 曹操第75章 文王操第82章 遇賊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58章 邊章第82章 遇賊第22章 野心?第16章 孝勇第386章 戰神第17章 蝗災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117章 成軍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407章 弩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39章 再相見第306章 決定第391章 亂止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1章 棄嬰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91章 到任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3張 盧水胡第53章 巔峰之戰第352章 虎父無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