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紹沉思的時候,腳步聲響起,一個黑矮瘦小的文士,來到袁紹面前,略一拱了拱手,便毫不客氣的坐在了草席上。
“本初,有何事相招?”
袁紹遞過大舅子劉岱的書信,面色如常:
“兗州不穩。”
許攸一目十行的看完書信,臉上浮現出一縷憤怒。
“這個張孟卓!何至于此!”
聽到許攸的大聲抱怨,袁紹只能長嘆了一口氣。
張邈的那個陳留太守,還是袁紹當年為了黨人一脈的發展,在故大將軍何進面前大力推薦,這才幫他選到的。可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張邈意識到袁氏一系在官場上的巨大潛勢力以后,便慢慢的自發向袁氏故吏的圈子靠攏。而由于叔父袁隗的有意壓制,比起在袁氏故吏中的影響力大小,袁紹的的確確還比不過袁術。
“抱怨的話,就不必多說。如今之計,是如何應對?”
袁紹、袁術兩兄弟之間的競爭,早在十多年以前就有了。自從袁紹得以解除黨錮的壓力,成功再次出仕以來,袁術就對袁紹的一舉一動極為在意,處處想要與袁紹別別苗頭。
袁紹、許攸二人,都是智慮深遠之輩,當然可以一眼看出,橋瑁的背后,必然是袁術在暗中撐腰。
當今天下,有資格推薦一州刺史地位的人,屈指而數,也只有三個:董卓、袁紹和袁術。
董卓的任命,憑的是正宗的天子詔書;袁紹的推薦,憑的是天下黨人的認可;袁術的推薦,則憑的是袁氏故吏的響應。其他人若是也這樣做,只能成為諸郡大吏的笑柄,不會有人承認。就比如張狂那個刺史頭銜。若沒有董卓的任命,就不可能到得了手。
沒有袁術在背后撐腰,橋瑁就算成功的將劉岱趕出兗州,袁紹也能再次任命一名兗州刺史,讓橋瑁的謀劃統統成空。
“橋元偉【橋瑁】既然如此不識大體,本初。在此等關鍵時刻,可不能夠手下留情啊!”
許攸想了想,對著袁紹抬手,做了一個向下切的動作。
“這……未免太狠了些?”
袁紹看到許攸流露出來的殺機,臉上顯露出猶豫的表情。
許攸與袁紹交往了那么多年,哪里還不知道袁紹的想法?
作為一個敢于策劃暗殺大將軍何進,從而引發毀滅整個宦官一系血腥清洗的梟雄,袁紹豈是心慈手軟之輩?
橋瑁與袁紹之間,分屬不同的政治派系。又并無太深的交情。袁紹所顧忌的,只是自己幾十年里好不容易豎立起來的名望罷了。為了除掉橋瑁,而賭上自己的名望,袁紹可不覺得這是件劃算的事情。
“此事何須煩惱?本初若是不忍下手,可讓劉公山【劉岱】自行動手便是。若是擔心劉公山力不能及,本初何不修書一封給孟德,請他出手相助?”
許攸既然知道袁紹的估計,當然要為袁紹出一個安全的好主意。
孟德便是曹操。許攸貪財。曹操卻是家資富饒,又不太在意身外之物。兩人當年在雒陽之時。許攸可是貪了曹操不少的酒席和便宜。
當然,許攸雖然貪財,卻絕不是不知回報的人。自從曹操敗于徐榮之手,實力大損,不得不公開投靠袁紹以后,許攸可是幫曹操在袁紹面前討走了不少好處。就連曹操頭上那個“行奮武將軍”。都是許攸勸說袁紹任命的。
曹操也是袁紹欣賞的手下。雖然袁紹覺得曹操的心機過于深沉,又擅長作偽,但他也承認,曹操的能力非俗,實乃自己帳下第一等好用的人才。相比之下。就連淳于瓊和王匡,也遠不及曹操能干。
“有孟德出手,此事當無大礙。子遠果然心思敏捷,只言片語之間,便消除了吾心中一樁煩憂。不過,到底還要煩勞子遠親自跑一趟。”
“此乃攸當有之意。本初快快寫信,我這就準備出發。”
許攸的策劃,極為巧妙。
如果從河內調動人手,前往兗州相助劉岱,一來,這等長途出動,難免被在兗州根基深厚的橋瑁給發現;二來,河內的戰局一直呈現出膠著狀態,近來并州張狂又在上黨增兵,讓袁紹的應付越發的吃力。所以,袁紹在河內的嫡系部隊,是輕易動不得的。
但是,曹操若進入兗州,便沒有這些問題。
眾所周知,曹操在滎陽慘敗于徐榮之后,兵力大損。袁紹因此資助了曹操一筆軍餉,讓他帶著諸曹和諸夏侯一伙兄弟,去揚州丹陽募兵。前些日子里,曹操寫信回報,已經招募了精兵千人,正在趕回河內的路上。
從揚州到河內,自然要經過兗州。由于理由充分,對這支兵的到來,無論是袁術還是橋瑁,多半不會提防。如果曹操在經過酸棗附近時,突然發動對橋瑁的攻擊,想必橋瑁是肯定反應不過來的。而以曹操的干才,想要將這件事情做到不留痕跡,想來也不是太困難。
“對了,聽說孟德與橋元偉【橋瑁】的族叔——故橋太尉【橋玄】有舊,孟德不會因此而罷手吧?”
袁紹博聞強記,對于當今士林里的各種相互關系,見聞雜記,可謂是了如指掌。他的叔父袁隗曾經感慨著說,如果袁紹在家傳的《孟氏易》經學上擁有此等造詣,早就成為天下知名的大儒了。
得到袁紹的提醒,許攸皺了皺眉頭,想了一想,這才有些猶豫的回答道:
“叔父歸叔父,侄兒歸侄兒,孟德當不會因此動搖。荀文若【荀彧】、荀公達【荀攸】二人亦是叔侄,卻不見他們各自行事?”
荀彧和荀攸二人,都是天下的名士。董卓入京以后,荀彧看不慣董卓的為人,棄官回鄉,被冀州牧韓馥得知。將他接往冀州。而荀攸在董卓手下,依然當他的黃門侍郎,每天做事嚴謹,并不與族叔荀彧保持一樣的態度。
見許攸肯定的回答,袁紹也不再擔心,而是選擇相信許攸。
“此事便全權托付給子遠了。”
說罷。袁紹行了一禮,以示相托之意,而許攸則坦然接受。
第二天,許攸就帶上幾名袁紹撥付的精銳親衛,踏上了南下尋找曹操的路程。
曹操南下招兵的事情,辦得并不順利。
揚州刺史陳溫和丹陽太守周昕都是袁氏故吏,得到袁紹的書信,倒是很給曹操面子。輕輕松松的,曹操就招募到一千多精壯的丹陽兵。
變故發生在曹操帶兵北上的路上。
曹操在招兵時。為了多招募一些精銳戰士,耍了一個小心眼,故意沒有透露己方勢力的地盤所在,而只是含含糊糊的說招兵是為了保衛州郡。
但是,等到招兵結束,曹操帶兵踏上北返的道路以后,自然無法再隱瞞此行的目的地。丹陽人尚武,卻并不代表他們不怕死。當他們得知曹操將帶著他們北上河內。參與和董卓的西涼軍的殊死搏殺以后,軍心立刻浮動起來。
曹操雖然頗通軍事。畢竟經驗不足。他原來帶領的部隊,不是北軍和西園軍的精銳,就是自家鄉里的豪杰。對于那些非本鄉本土,也非朝廷精兵的新兵,他這還是第一次統帥。
得知軍心由于離鄉而發生動搖,曹操毫不客氣的處罰了幾名表現最明顯的士卒。將他們處以鞭刑,用以威懾眾心。
然而,丹陽兵的悍勇,那可不是蓋的。曹操的處罰,不但沒有震住丹陽兵士卒。反而激化了士卒對曹操的仇恨。在離開家鄉,去遠方參加一場莫名其妙的血戰的壓力下,曹操軍剛剛走到龍亢縣,便在夜間,突然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兵變!
兵變的士卒,不但想要返回家鄉,而且在那些被曹操處罰的士卒鼓動下,更是想要找曹操報仇。若非曹操身手高明,旁邊又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一眾“千人破”猛將保護,幾乎就要命喪當場了!
萬幸的是,兵變士卒由于還沒有接受足夠的軍事訓練,相互間也不是很熟悉,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幾名“千人破”,甚至有夏侯惇這個準“萬人敵”的幫助下,亂軍的圍攻被成功擊敗。曹操最終還是依靠自身的武力,親手格殺數十人,贏得了這場兵變的勝利。
當然,事后統計,一千多人的新兵,一夜之后,便變成了五百人。曹操感覺這點兵無法在袁紹面前交差,只好又拿著袁紹給的介紹信,一路拜訪沿途的縣令和郡守,這里招募一點兒,那里招募一點兒,勉強將兵力補齊到一千人。
由此被拖慢了行軍速度的曹操軍,一進入兗州地界,就迎來了許攸一行人。
曹操正擔心這趟招兵成果太差,不好意思去見袁紹呢。他在明白了袁紹所要求干的事情后,只花了一瞬間去想,便毫不推脫,一口就答應下來。由于曹操答應的太爽快,讓熟知他性情的許攸吃了一驚,很是疑神疑鬼了一番,以為曹操暗地里要搞些什么鬼。
不過,在了解到曹操軍所經歷的那場士卒叛亂以后,許攸立刻放下心來。他承諾,只要曹操能夠按照要求,順利的消滅橋瑁,招兵不順之事,根本不用擔心袁紹的怪罪。相反,以曹操的能力,袁紹必然會重用于他。
在與曹操約定好出兵之事以后,許攸也不停留在曹操的軍營里,而是馬不停蹄地返回兗州治所昌邑,與劉岱商議,如何配合曹操的行動,以便在橋瑁死后,第一時間控制局勢,獲取最大的利益。
當然,這么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將世人的目光轉移到劉岱身上,從而讓曹操可以安然脫身。這既是袁紹的期望,也是許攸對曹操的一點兒幫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