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感慨,對于一個詩人,一個詞人,一個相當有著才華的人來說。
最好的做法,自然就是寫一首詞。
王安石:“又要來了嗎?”
歐陽修:“簡直是和之前的人,不可同日而語。”
曾鞏:“或許這就是蘇軾吧。”
陸游:“蘇軾,這可是蘇子瞻啊。”
嬴政:“如此才氣,也不得不讓人感慨了。”
李世民:“當真是有些難以置信了。”
眾人都紛紛的開口。
因為唯有到了蘇軾這里的時候。
就好像是千古名句,千古名詞,之類的東西。
就好像不值錢了一樣,一句接這一句往外面蹦出來。
前面的剛剛就有了三首,而現在看情況,應該是又是一句了。
人比人,果然是氣死人的啊。
多少人求一句詞而不得,對于蘇軾來說,卻是那么的簡單。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開篇真的很簡單,其他的沒什么,就是懷念一下自己的弟弟,蘇子由。
也就是蘇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之前,秦戟曾經說過,范仲淹的漁家傲,是漁家傲的詞首,漁家傲所有的詞曲當中,唯有范仲淹的那一句。
殺死了比賽。
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漁家傲。
而這一首明月幾時有。
和那首漁家傲一樣,一樣殺死了比賽。
只不過漁家傲殺死的是漁家傲的那一首詞,僅僅只是局限于那一首詞。
然而這一首水調歌頭,說的再多,都沒有任何的作用。
他的地位很簡單。
就是殺死了所有的中秋詩,詞,曲,文章,等等等等。
一切對于中秋的贊美,一切對于中秋的思念,一切的一切。
但凡是與中秋有關的詩詞,文章。
全部都被這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徹徹底底的殺死。
是的,漁家傲是漁家傲的詞牌之冠,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則是中秋之冠!
就是這么的簡單。
李白:“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當真是豁達,灑脫啊。”
杜甫:“難以置信,當真是難以置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古難全啊!”
曹植:“這首詞,當真是天下第一中秋詞了,我所不及啊。”
曹丕:“難以置信,當真是難以置信。”
李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千里共嬋娟啊,何等平白的語句,卻又是何等波濤的感情。”
李清照:“這才是真正的好詞。”
歐陽修:“當真不愧是我看中的人啊,我果然不如你啊,子瞻。”
這一首詞的出現,真的是震驚了幾乎所有人。
這首水調歌頭,真的幾乎讓他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子的語言來形容。
以至于這首詞出現的是這么的突兀。
你不能夠說和之前的宋詞拉開了距離,但至少,雙方不在一個檔次。
之前的盡管好,但也好不到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地步。
而現在的這首詞的出現,讓他們產生了一個懷疑。
那就是宋朝的詞曲,到底輝煌到了一種什么樣的程度?
以至于這樣的一首詞?
竟然是第五?
竟然是第五?
他們竟然無法想象,更在其上的詞,到底會是什么。
實際上這首詞當然不可能是第五。
這不是扯淡嗎?
這要是排到第五的話,秦戟都不知道誰該排第一了。
其實也不是沒有排的。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惜秦皇漢武,稍遜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你要說這個人的詞曲不行!那秦戟第一個不答應!
但實在是不能夠將這個人排進去。
他是所有人之中最為額外的獨一檔。
不參加排名,因為他是神圣的。
至少在秦戟的心中,無比的神圣。
當然,不是說上面的詞就一定比蘇軾的更好。
只是簡單的說一下,不會參加排行,僅此而已。
“這首詞寫完,并不代表蘇軾的人生就走到了重點,實際上來說,他未來的日子,還很長。
他離開了密州,然后去了徐州,在徐州的日子也不錯,政績斐然,然后又去了,湖州,時間一晃,就從密州到湖州,過去了五年。”
“五年的時間,蘇軾也差不多是顛沛流離的日子,總算是到了湖州,原本以為,能夠稍微的安定一些。
實際上并沒有,相反,反而是爆發了另外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情。
當時朝廷新舊兩黨之間的爭斗依舊在繼續,甚至雙方之間的矛盾,逐漸的激化。
蘇軾本身就是一個性格直率的人,因此自然是得罪了一些家伙。
當時蘇軾被調去湖州,本來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寫了一本湖州謝表,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此案一出,朝野嘩然,他的妻子王閏之驚懼之下,竟然焚燒了蘇軾所有的藏書,詩集,只為求蘇軾回來。
然而,這件事情并非這么簡單,許多人下定了決心,想要蘇軾的命!
但最后或許蘇軾都沒有想到,在監牢里面關了足足一百多天的他,最后的救命人,竟然是他從未想到過的那個。
是的,救下蘇軾的不是別人,正是已經退休了的宰相,王安石!
從輕發落,貶去黃州,只能說是多虧了王安石的出手相救,也多虧了開朝之初,宋太祖趙匡胤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才讓他度過了如此艱難的一關。
否則的話,這位歷史上罕見的全才,恐怕真的要......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