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楊晨的面色頓時就沉了下來,而心卻跟著拎了起來:“官倉里竟只有這么點糧食嗎?”雖然他知道在除去常平倉的糧食后,官府手頭確實沒有太多可用之糧,卻也沒想到糧食竟短缺到如此境地。
“本來官倉中的糧食也不是為救濟災民準備的哪,而是縣里的公用糧食,根本不用準備太多。”蔣充苦著張臉道:“現在,卻突然多了上萬張嘴,便是再多糧食也架不住這么吃哪。這還是縣城百姓還有余糧可用的前提下,若是再過上幾日他們的糧食也吃光了,情況只會更糟。”
“大人,我們必須盡快搞到糧食,不然……”趙邦甫也是一臉沉重地說道。
“這一時之間卻叫本官去哪搞來糧食?難道就真只能撐上三五日了嗎?”
“大人若想多撐幾日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把每個難民的口糧減少些。還有,就是說動大戶出糧救濟。我諸暨縣雖然不算富裕,但也有幾十家大戶,他們的倉中必然有不少存糧……”蔣充提議道。他到底是在縣城多年的官員,對這兒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
這也正是楊晨在此刻依然要拉攏他的原因所在,只要蔣充不跟著酈家干事,以他的資歷和能力,是足以輔佐楊晨治理好縣城的。
楊晨略一沉吟,便點頭道:“那這一切就都有勞蔣主簿你去與他們談了。”
不料,這回蔣充卻沒有接受任務,只見他果斷搖頭:“還請大人恕罪,只怕此事下官是做不到的。”
“嗯?這卻是為何?你不是在縣中為官多年了嗎,怎不能出面?”楊晨好奇道。
“因為……在他們眼中,下官依然是酈家的人。”蔣聰老臉一紅道:“只要酈家不出糧食,他們是肯定不會依著我的請求出糧的。”
楊晨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很明顯諸暨縣中那些大戶都在看著宣酈兩家的舉動,要是以做糧食生意起家的酈家都不肯拿出糧食接濟難民,那其他大戶又憑什么這么做?何況蔣充又掛著酈家手下的牌子,就更不可能勸服他們了。
嘆了口氣后,楊晨只得道:“那就由本官去與他們說話吧。這樣吧,就把他們聚集到縣衙里來,就一起向他們要糧吧。”
“是,那下官這就派人去安排。”蔣充因為自己未能照楊晨的吩咐辦事而很有些慚愧,當即就把這跑腿的任務給接在了手中。
在他走后,趙邦甫突然道:“大人,這么做也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而已,卻治不了本。我們縣中糧食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
“這個我知道。”楊晨沉重地一點頭:“除非能從酈家手中把糧食弄到手,不然光是那些尋常大戶所存糧食,最多也只能為我們爭取到三五日時間而已。不知趙縣丞你對此有什么高見?”
“高見不敢當,下官只是想了一個辦法或許管用。”趙邦甫說著便是一頓。他因為這回的事情已對楊晨
這個縣令感到心服,所以不再如以往般來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而是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只靠我們諸暨縣自個兒,顯然是不可能解決糧食問題了。我們得向府里求助。”
“向紹興府求助嗎?”楊晨略一沉吟,便是眼睛一亮。他到底是沒有當慣這個時代的官員,在遇到問題時居然完全忽略了可以向上級求助這一辦法。直到手下人提醒,才欣然道:“不錯。紹興府可比我們小小的縣城要富裕得多了。而且,他們還沒有遭遇這樣的情況,確實可以向知府衙門求助。”
“不過……”趙邦甫遲疑了一下,還是如實道:“這么一來,大人你就免不了要受知府大人的斥責了。畢竟這次的事情……”
楊晨對此卻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一揮手道:“只要能讓縣中百姓度過此劫,我受些斥責又算得了什么?不過,如今縣城已變作這般模樣,我這個當縣令可走不開。要不這樣吧,此事就交給趙縣丞你,你跑一趟紹興府如何?”
“我?”趙邦甫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有些不安地道。
“怎么?你擔心我會叫你背這個黑鍋嗎?這個大可不必,我自會上書知府衙門請罪,你只管拿了去求糧便是。”
見楊晨領會錯了自己的意思,趙邦甫連連擺手:“大人您誤會了。我不是怕被上官責怪,而是這事實在不小,我一個縣丞去求糧會不會太隨便了些?若下官猜得不錯的話,這次連日的大雨不但使我諸暨遭了災,恐怕紹興其他府縣的情況也不會太好。只怕這次去府衙打秋風的人可不會少哪。”
楊晨這才知道事情難辦,不覺又皺起了眉頭來,似乎在想著什么。但很快地,他又有了決定:“還是照我的意思辦為好,畢竟諸暨縣城必須維持穩定。至于求糧,你只要能從府衙求來半月的糧食,再加上我們手頭上的,或許就夠了。”
“啊?只這點真能應付眼前的局面嗎?”
“只要撐到三月下旬,我自有辦法。”楊晨卻不作半點猶豫地道。
“那下官就盡力而為吧。”既然縣令大人要的不多,趙邦甫就覺得肩頭的壓力小了許多,接下命令去紹興也就不那么有負擔了。
楊晨看了看已然漸漸西斜的日頭,又道:“那你就準備一下,明天一早帶上本官的請罪書就上路去吧。”
“是!”趙邦甫拱手領命。
當楊晨為城中的糧食短缺問題而感到頭疼不已的時候,作為他兄弟的楊震也一樣感到頭疼。只是他并不是因為糧食問題,而是為了追查常平倉失火的線索。
楊震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與人交手,沖鋒陷陣什么的都是他所擅長的,但安撫百姓,搞好后勤卻非他所長了。所以當局面略穩,安置難民和協調城中百姓關系的工作成為第一要務后,楊震便自動請纓去調查常平倉的失火案。
他所以這么做,除了自知在安頓百姓上幫不上忙外,更因為知道常平倉之事關系著諸暨縣城能否穩定,只有盡快把線索找到,甚至抓住縱火者,才能避免出現新的問題。而且,他也清楚隨著難民的不斷涌入,常平倉這兒很快也會被人擠占,破壞現場,所以必須在此之前把事情看明白了。
帶了蔡鷹揚在已成為廢墟的常平倉原址轉了好幾圈后,楊震的眉頭就皺得更深,看著就是心事重重的模樣:“這事情果然大有蹊蹺哪。”
“二哥,你是看出什么問題來了嗎?”蔡鷹揚心思可比不得楊震,跟著來也不過是幫著抬東西出把力氣而已。此刻見楊震這個樣子,他便好奇地問道。
楊震點頭道:“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我之前的判斷似乎是錯了。這次的火災,恐怕沒有我們所想的那么簡單。”
蔡鷹揚自然知道他所說的之前判斷指的是以為這場火是酈家的人所放,便不禁奇道:“你怎么瞧出來的?”
“因為這火是從倉庫里面燒起來的。”楊震說著,手便一指離他們不遠處的一塊焦黑成炭狀的區域道:“這塊所在是整片倉庫范圍里最黑的,顯然是因為這兒燒得時間最長。這分明就是起火點所在了。”
“啊?二哥你連這都能瞧出來?”蔡鷹揚滿眼吃驚夾帶著一些崇敬地道。
“其實只要細心,就沒什么能逃過我們觀察的。你只是不懂一些知識而已,若學得久了,你也一樣可以。”楊震隨口說著。在一頓后,又繼續道:“而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了,自從酈家與大哥之間已撕破臉后,只要是與他家有關的人,我們都不敢把他們放到常平倉這等重要所在,試問他們又怎么可能從里面放這把火呢?”
“這個……會不會是他們偷偷溜進來?”蔡鷹揚猜測道。
“不可能,其實只要準備得妥當,在外面點火和在這兒點火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而且,你可不要忘了,這倉庫里還有人看守呢,他們為何要冒這個險?更別說一旦火起,總是外面放火更容易脫身了。”楊震很快就給出了這幾個理由,但這也讓他心里更感到迷惑了。
要是真像他所推斷的那樣,這場火只怕就不是酈家的人安排的。那么問題就來了,還有什么人會干這等事情呢?
人犯罪總有個目的性,尤其是這等縱火燒掉糧倉的罪行,必然是因為對方對縣衙不滿所致。但楊震一時真想不出縣城里還有誰會這么做,難道是宣家嗎?同時,另一個困擾著他的問題是,那個縱火者又會是誰?是倉庫里的那些看守嗎?他們中有誰是與自己兄弟有仇的嗎?
想了好半天,楊震依然沒有半點頭緒。不過有一點楊震卻已可以肯定,那就是如今的諸暨縣城可絕不太平,他們想要度過眼下的困局,可不光光只有糧食和酈家兩個問題而已,隱藏在暗處的另一些人或勢力才是更叫人心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