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火銃和**的配比技術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而在這個時候,李宏也發現了其他的潛在問題,比如這個軍隊的軍需問題。
在經過這一系列改造之后,火銃軍實力很明顯要比他剛剛調任過來的時候強出許多,可是如此一來,裝備每一個士兵的成本也要高出許多。
正常情況下,一個步兵的整體裝備只需要十兩銀子左右,而火銃軍上了戰場,每輪齊射每人就需要半兩銀子,也就是說在一輪齊射的情況下這近千名火銃軍就要耗費五百兩銀子。
也就是裝備五十名名步兵的軍需,在這種昂貴的條件下,這個軍隊注定不會被擴大規模,即便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出以一當十的實力,在大規模戰爭中也不會被采用。
而且每一名火銃軍培養都需要很長的時間,首先需要他們熟悉火銃的操作,其次也需要他們擁有極好的體能,到了戰場上,他們發揮的作用會遠遠高出普通步兵,可是在日常訓練中,他們所吃的苦也比普通士兵要高出許多。
為了對他們進行訓練,在改進新式火銃的三個月時間里,李宏每天早晨都會號令各營的百夫長率領他們的士兵進行負重長跑。
不過這樣的效果也是極為顯著的,李宏現在敢拍胸脯保證火銃軍的每一名士兵上了戰場之后,每天都能負重奔襲近百里。
這可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每一個城池的跨度都不過千里,十日之內能夠跨越兩個城池之間的距離,進行長途奔襲對于一只步軍來說已經是極好的數字。
而且人數少相對來說比較好管理,最起碼這一千來人現在對于李宏可是分外崇敬。
李宏在來到火銃軍以后,整個軍營的戰斗素養有了質一般的飛躍,他們也有原本的三十步攻擊距離延長到了現在的三十丈。
攻擊距離越遠代表著他們越安全,畢竟火銃軍平日里的訓練主要還是以火銃為主,做不到像其他步兵一樣,每天以刀劍訓練為主。
隨著火銃改造完畢,李宏開始大規模制造新式**,并且對自己的部下進行了嚴格要求,在日常訓練情況下,需要每人有五斤左右足夠自己調配的**。
一旦到了大戰前夕,整個軍營必須轉換到加工狀態,在戰斗開始的時候,需要每人能夠配備十五斤以上**,足以維持三十輪左右的齊射。
而李宏相信,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軍隊能夠抵御住火銃軍三十輪騎射,哪怕是邊關匈奴十分依賴的步兵。
與此同時,李宏開始逐步改進火銃軍所使用的近戰武器,把他們原本的制式唐刀換成了統一的長兵器,要求在保證劈,砍的同時也能夠砸擊。
并且專門命令曹猛,郭守義,余瀚文和董承疇四人專門為火銃軍訂制了一套適用于這種長兵器的戰斗方法。
這種長兵器類似于戰國時期的長戈,不過把長戈頂端的矛頭置換成了一把重約六七斤的銅錘,然后保持了前端的刀刃。
如此一來上可以砸擊步兵的頭顱,下也可以斷馬腿砍人頭,對付騎兵非常有效。
而且根據李宏的指導,他們專門訓練了一種對敵方略,那就是開戰的時候火銃軍一字排開,五百火銃軍持長戈,五百火銃軍持火銃,然后火銃軍站在前方,長戈軍站在后方。
火銃軍一輪齊射立馬退后補充彈藥,由長戈軍對敵,隨后火銃軍再度進行發射,長戈軍退后補充彈藥,一來由長戈軍壓住陣腳,以防對方趁勢反撲,二來由火銃軍壓制住敵方進勢,讓他們無法進行有效反撲。
火銃的改進和軍隊的進步讓李宏看出了希望,也讓自己看到了借助火銃軍安身立命,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朝中地位的機會。
與此同時,他也更期待馬克回來,馬克轉眼已經離開近四個月的時間,想必再過最多三個月,就會從西域返回。
到時候自己還要委托他為自己購置良馬,武裝火銃軍。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與他合作的三家酒肆都已經引入了他的釀酒裝置,現在能夠做到產酒五百甕,也達到了李宏之前的預期,已經徹底打壓了長安城的酒價。
原本酒價六兩銀子每甕,現在已經降低了一半的價格,到了三兩銀子每甕。
可是即便如此,每天的收入也有一千五百兩,而李宏每天會在這筆收入中抽出三成作為自己的收益,也就是四百五十兩。
在去掉成本,李宏每天最起碼能夠收入四百兩銀子,所以在這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李宏就已經置辦下了很大一筆家業,目前自己手中所留下的銀子,最起碼要在三四萬兩。
即便是委托馬克給自己帶回來千匹良馬,這筆錢也用不盡。
況且銀子只是死物,李宏要的是自己仕途上的高升。
隨著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多,這只火銃軍對于李宏的崇敬之意也越來越深,在他們看來這位將軍簡直就是無所不能,雖然官職不高,可是在他來到以后,這支軍隊的確是有了很大的發展。
火銃軍以前只是長安城中一個不起眼的軍營,因為他們戰斗力薄弱,而且手段單一,所以并不被其他的軍隊所重視。
之所以能夠存留到現在,就因為火銃軍是李治手中唯一掌握的一支軍隊。
倘若這支軍隊也被解散,李治就當真成了光桿司令,要被其他的家族給架空了。
可就是這么一直,本來任何人都不看好的軍隊,現在竟然成了這長安城中戰斗力首屈一指的軍隊。
雖然一切都在悄然進行,其他人并不知道,可是能有這樣的進步,如何能讓他們不歡喜呢?
而在這個里最為歡喜的恐怕就是統帥火銃軍的李宏了,在改進**和火銃之后,火銃軍每一次訓練,李宏都會在暗中關注。
眼看著這支軍隊磕磕絆絆,從原本的生疏到現在能夠熟練掌握改進后的火銃,李宏也在為他們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