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玄慈大師與虛無道長抱著嬰孩往寺廟裡趕去。正走到離寺廟不遠的地方便看到有三人從寺廟裡衝了出來,正是靜海他們。見師父回來了,三人都很高興。連忙向師傅問好,本來三人是在寺院裡練功的,那定海一時頑皮就躍到了一棵樹上,這下不打緊。剛好就看見師父帶著一行人正往寺廟裡往回趕。三人連忙衝了出去。玄慈見到了徒兒們都跑到外面爲他們接風洗塵很是高興,不過靜海他們卻發現師父身邊多了人,還有手裡也有一個小孩,都兀自在那好奇。玄慈見幾人愣在那兒,就說道:快點過來拜見你們的師叔,你們可要對師叔好生尊重,不可以造次,更不能怠慢了師叔,你們知道了嗎?三人異口同聲地說知道。
“好了,快領師叔去房內歇息吧。”玄慈吩咐弟子們。
“是師父。”幾人回答道。
“師叔,請這邊來。”作爲大弟子之首的靜海自然擔起了招呼貴賓的重擔起來。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雖然虛無並不是什麼貴賓,但是他是師父的故人。那就理當要好好招呼,論語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虛無好歹也是遠方來的客人,怎能夠不用心去招待?靜海示意悟海去爲師叔泡一杯茶,悟海馬上就屁顛屁顛地跑去了。
“師叔,請用茶。”悟海遞上茶。
“好好好,幾位賢侄不必多禮,你們去吧。”虛無接過茶說道。
雖然靜定悟空四人的招待很好,不過虛無可不喜歡這種被人奉若上賓的感覺,修煉之人最忌這種繁文縟節。還是自在隨意地好。
四人卻是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虛無以爲他們還有什麼事,便問道:幾位賢侄是不是還有什麼事?
幾人只是搖搖頭,告訴虛無並無事。
“師叔,你有什麼需要,我們都會給你效勞的,因爲你是師傅的好朋友。”靜海說道。
“哈哈哈,幾位賢侄,可是你們師傅要求你們這樣做的?"虛無問。
幾人只是在那兒搖頭。
”呵呵,既然如此。幾位賢侄你們就自行忙去吧。師叔不需要你們這麼多人給我端茶遞水,這樣師叔反倒不自在了,你們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吧。“虛無說道。
四人見虛無一再堅持,也就不好再賴在那裡不走了。雖然這並不是師父吩咐他們做的,他們自己卻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師父的熱情好客。在他們眼裡,師父不僅僅是他們的師父,他還是他們的慈父。因而對於師父的好友他們也就像對師父一樣尊敬了。
四人回到了院子中繼續練習師父教給他們的武術。
禪房裡,虛無正喝著茶,卻覺得自己心事重重。他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麼,起身往玄慈的房間走去。剛走到玄慈的房門口就見到玄慈正抱著那嬰孩,正往他嘴裡灌著什麼。
見虛無來了,玄慈倒是有點吃驚:老衲正想著去找道長,不想道長卻先行趕過來了。呵呵,真是巧了。
“哦,大師可是爲這嬰孩的事情?”虛無問道。
“正是。”玄慈說道。
“哈哈哈,真是英雄所想略同啊。”虛無打趣地說道。
“道長真是說笑了,想我二人都已經遲暮之年,還哪敢以英雄自居?”玄慈笑著說。
“呵呵,想當年你我二人也算是英雄之流,這種世俗名頭還是留給那些後生比較合適。”虛無說道。
“是啊,都老了,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玄慈感慨萬千。想當年自己也算是意氣風發的小沙彌,而今時過境遷,塵世之事早已被遺忘好久。
“哇..”一聲啼哭打斷了二人的講話,二人這纔想起今天這個小傢伙纔是討論的主題。玄慈把他抱回來的時候那孩子想必是餓狠了,哭個不停。於是玄慈便化了些米湯汁餵給他,由於找不到母乳,只能將就著喂他些米湯。但這些也只是權宜之計,畢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是得找到一戶人家領養纔好。
“大師,你準備如何處理這嬰童?”虛無問道。
“道長,依你之見該當如何?”玄慈也從未遇到這樣的事,便反問虛無道長。
“大師,我以爲應當將這嬰孩送與一戶正在生育的人家。一來這孩子太小,以你我二人恐怕難以養活。二來,這孩子逢兇化吉,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將它送與別人家,既可以很好地得到保護,又可以暫時隱瞞其身世,將來孔其家人找來,我問也可以作證。”虛無說。
玄慈點點頭,虛無道長說的其實就是他正準備要做的。
二人正商量著,虛無道長卻忽然又想到了一事。便對玄慈說道:大師,這嬰孩是我們撿來的,可是我們也不知道他的生父母,還有他的身世。我看我們還是先給他取一個名字爲好,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向人家好交待一些。這樣我們暫時不予他姓,只給他取名,大師以爲如何?
玄慈點頭表示贊同:道長你看這孩子該如何取名纔好?
虛無沉思了一會,說道:這嬰孩大難不死,是爲有福。我們就叫他來福吧,希望以後可以爲他帶來福氣。
“來福,來福...”玄慈嘴裡唸叨了一會,笑道:這名字好,希望日後爲自己帶來福氣,也爲別人帶來福氣吧。
“哈哈哈”二人相視一笑。
“那大師你可想好了要送與何人?還有何時動身?”虛無問道。
玄慈說道:這嬰孩太小了,我看越早越好,明早就準備動身去山下。
“哦,大師已經有了合適的人家麼?”虛無問道。
“不錯,我已經找到了這個小孩的寄養之人了。說起來他還是我的徒弟。”不過那已經是十年之前的的事情了。玄慈說到這兒就不由得想起了往事。
十年前,那時候世道還很亂。玄慈記得有一個晚上,他正在禪房唸經,忽然闖進來一個惡漢,手裡還有一把刀,當時玄慈正在念經。那惡漢卻威逼玄慈將他藏起來,不然就一刀結果了玄慈大師的性命。聽到外邊官兵的喊聲,玄慈已然明白眼前的這人是個逃犯。可是這又和玄慈有什麼重大的關係,衆生在佛的眼裡本來就是平等的,並無是非善惡之分。那逃犯走了後官兵就進來了問有沒有人來過,玄慈並未理睬。那些官兵就都離去了。
待那些人都走後,玄慈卻在後山的一塊溪溝邊發現了昨晚持刀的逃犯。看來他並沒有有被抓起來,但是好像是從山上摔下來了,玄慈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是身上多處骨折。玄慈將他擡回廟裡,爲他接骨,替他療傷。
那逃犯本來是個大惡人,身處於亂世之中不得以殺了人便四處逃竄,不料卻被官兵一路追趕。險些送掉了自己的小命。玄慈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照料他一月有餘,終於他誠心悔過,要求剃度爲僧。玄慈見他是真心悔改,就先替他改了名字,那人本來是叫吳行,玄慈給他法號無妄,取易經中的語句:無妄之疾,勿藥有喜。是希望他可以斷絕殺人行惡的妄念,還親自教他誦經唸佛。那無妄倒也是真心悔過了一段時間,不過他始終還是忍受不了這寺廟裡的單調生活,於是有一天他便對玄慈說他想還俗,因爲他做下的惡事太多,在寺廟裡誦經唸佛根本就彌補不了自己此前犯下的罪過,他要回到塵世去,做一個爲別人做好事的人。討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換來佛的諒解。否則,這輩子他將永遠也不能原諒自己。因爲碰上了玄慈,所以,它不僅撿回了一條狗命,他也獲得了一次重生。既然前半生做下的孽,那就用自己的後半生去補償吧。玄慈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只要你有了向善的心。他聽了玄慈的話,但是不是劉在廟裡,他要回到人間。既然是從那裡走出來的,那還是回到那裡去吧。玄慈不在挽留他,讓他去了。他也明白以後可能不在有機會見面了。
玄慈的塵緣早已經了了,而他的徒弟無妄還是回到了世俗。他是爲他感到高興,因爲他聽說無妄已經改變了,他在山下開了一個酒家,賺來的銀兩都捐給了聚銀莊。他還娶了一個老婆,聽說馬上就要臨產了。就想好了要將這嬰孩送與無妄,不過無妄此時已經不是無妄了,他已經是吳老闆了。
將他的想法告訴虛無,虛無也表示贊同。
晚飯過後,虛無便要同玄慈告別,因爲他的清靈觀還有事情等著他。他要回去了,而且玄慈明天一大早就要下上去了,他在這裡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就此別過。來日方長,他們還是有見面的時候。
玄慈也找不到什麼好的理由再讓虛無道長留下,只好讓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