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怨》之后,不少媒體報道出來了我的事跡,聽聞有不少學生開始效仿我,想要輟學,去創業,去打拼,我很痛心!以后媒體也必然將個中緣由安在我頭上,我會成為教育界之恥的!”川弘千信面容莊重而嚴肅。“輟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這是因為在某一項上無法繼續堅持了,只能退出。這種半途而廢的作法是不知道學習的!恕我直言,這是死路一條!”
“在我看來諸位都是成功者,與我同一屆的同學們,你們將走完你們的中學時代,又將要歡歡喜喜的開啟大學時代了,這是多么令人羨慕啊,為什么要學我這么一個失敗者呢,我是逃兵啊,這太可恥了!”
“學生時代,我也一直心生羨慕的!但是因為個人緣由,我沒能走完,不能像常人一樣有著正常的校園生活,我以后一定會后悔的!”
演技已經爐火純青級別的川弘千信稍稍擠出了一點淚水,一副雙目噙淚的樣子。
事后有媒體問,為什么你眼里飽含淚水。
川弘千信說道,因為我愛學習,愛的深沉!
女生們看著聽著,莫名的想哭。
“我一直后悔沒有好好學習,沒有接受完東瀛的教育!”川弘千信繼續說道。“我也愧對我父母,他們一直勸我好好讀書。我本應好好學習,為了當醫生或者律師而努力奮斗,為社會奉獻一點個人的綿薄之力。甚至去考取公務員,在國家和機關的關心和栽培下努力成長發奮圖強,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創作一個偉大的時代,改變整個風氣!這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啊!”
學校領導悄悄扯了他衣服一下子,讓他別太過了。
學生們差點就要把他踢回教室好好學習,不然要淪為罪人了。
“然后是關于夢想,關于現實,其實表現自我是一件很奢侈的行為,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川弘千信又說道。“在當下若是腦子一熱就要效仿我了,可是你又不能夠完全的表現自我,市場也不會為你的失敗殘局買單,這就最后會害死自己!”
“方式有很多,比如個人所長,比如興趣愛好。像是詩歌、寫作、唱歌、表演這些。就我而言,我拍電影也不允許拍出一部人力投入和資金投入不菲的電影。而據我所知,很多優秀導演,其實也在為他人考慮著成本和回收,有了這么一個良好循環的話所以能夠盛久不衰。”
“我在拍電影之前曾經前往片場打工學習,很慶幸進入的是《亂》的劇組,這是我一生中最為珍貴的回憶。我于是虛心的跟前輩們學習和請教各種知識,能夠親眼看著黑澤明導演的執導,這對我是無比震撼的,那段日子讓我受益良多……”
“我出生于鐮倉的一個不起眼的村落,我是農民的兒子。我從小在那里長大,很喜歡郊外的味道,很喜歡田野,喜歡油菜花,喜歡那青山綠水。幼時曾隨著長輩農耕,我就越發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磨礪了我吃苦耐勞的良好品格,我一直很感激家中對我的養育和教誨。后來我來到東京,慕名上了東京塔,看著腳下這個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的城市,我發現我居然會很開心!”
“那一瞬我很想有一片立足之地,和無數闖蕩東京的人一樣,我也有著這么一個夢想,暫且稱為東京夢,夢之藍啊!這也是我一直以來不懈奮斗的努力和源泉!”
“東瀛的教育是很優秀的教育,我也期盼著在將來的某一天,我的子女也能在這樣的教育下健康成長!”
、、、、、、
、、、、、、
那天現場是有記者的,敏感的嗅到了大新聞的味道。
報道出來之后讓不少人一口液體就噴了出去了。
教育,是國民相關的東西。
當初扒出來川弘千信的履歷之后,一個高中生拍一個電影就拿了十幾個億票房了,平時也老不上課。
這就讓很多媒體能夠搞一個大新聞了。
有些也不敢太過分,那就淺議一下教育方面的話題,質問中學教育這種東西還有必要嗎?畢竟教和授的并沒有什么專業性的東西。
于是川弘千信這個人就受到了不少的追捧和熱議,盡管其中也包括了暴走族。
而正派人士無疑是要把這個不愛學習不務正業的另類學生釘上恥辱柱的!
要是沒有教育時代還怎么發展,經濟還怎么進步,江山都要亡了啊。
而今天就總算是正面回應了,川弘千信高舉旗幟說自己也是正派的,力勸學生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社會啊。
這讓另一邊一直支持追捧他的大軍膈應死了!
像NHK,嚴格而言是兩個頻道。東瀛放送協會下轄兩個無線電視頻道NHK綜合頻道,和NHK教育頻道。至于衛星頻道就暫且不論。
把教育專門拎出來作為一個頻道可見其重視,NHK教育頻道開播于1959年1月10日,為東瀛最早的專門教育電視臺。
當晚就緊急出了一檔子節目,川弘千信接到邀請后才有些發覺貌似大新聞搞大了。
他需要低調,于是先茍起來了,不能再暴露出來了。
教育這種老生常談的問題還是要堅持談下去的,在六七年代的時候,經濟高速增長的成就一方面使家庭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民眾接受高等教育的訴求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經濟條件優越起來的家長對激烈的競爭壓力導致高強度的學業要求產生質疑。像減輕學業負擔、改革大學入學考試的呼聲甚至成了政治上的關鍵問題。
川弘千信記得沒多久就“寬松教育”了吧。
十年前那個年代的考生多數出生于二戰結束后,經歷了經濟、社會、文化從戰敗的低谷到不斷上升的青少年時代,在穩步上升的社會環境下同時也面臨著各方面競爭不斷加劇的情形。
而他們的父輩則出生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二戰中幸存,并成為參與創建戰后新社會的中堅力量。
又因為父輩的成功是白手起家的成功,而不是擠過高考獨木橋后獲得的成功。所以不僅出于慈愛之心,父輩們有理由對應試苦讀、對人為設置考分選拔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產生強烈懷疑。
有錢了為什么還不為所欲為?我的孩子為什么還要學的那么痛苦?
但是川弘千信是記得競爭是越來越激烈的,課外補習產業的蓬勃發展就能夠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