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驚天之變

李肅一路向呂布的營寨奔去,到寨邊時,被前哨兵截住,李肅從容道:“請報知呂將軍,說故人李肅求見,”哨兵進帳稟報,一會出來,向李肅道:“呂將軍令你進帳?!?

李肅走入營帳,見呂布高坐案前,威風八面,便向他拱手道:“賢弟別來無恙嗎?”呂布見李肅一身華貴,這才站起,向李肅一揖道:“久沒相見,如今于何處高就?”目中甚有羨慕之意。

李肅見狀,不由微微一笑,隨即道:“我現任朝廷中郎將之職。聞賢弟來此,民扶社稷,十分欣喜,今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登山渡水,如踏平地,名為‘赤兔千里馬’,特來獻贈賢弟,以助虎威。”

呂布令人牽馬進來,只見此馬渾身上下一片赤紅,絕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由蹄至頂,高八尺;嘶叫咆哮,猶如騰空入海。

呂布見了,不由大喜,向李肅深深一揖,謝道:“如此良駒,兄贈與我,教我如何相報,”李肅笑道:“我為彼此同鄉兄弟情義而來,豈求相報哉?!?

呂布更喜,吩咐擺酒招待。

兩人飲至半醉,李肅忽然道:“我與賢弟少見面,但令尊卻見過了。”呂布笑道:“兄飲醉了,先父棄世已多年,怎會與兄相見呢?”

李肅道:“呵呵,我所語乃今日的丁刺史也?!?

呂布一聽,臉有羞漸之色,喃喃的道:“呂布寄身于丁原處,亦是無可奈何埃并無功名,未能晉列朝廷。”

李肅見狀,心中不由微微冷笑,他把呂市“貪圖富貴”的心性徹底窺透了。于是毫不猶豫的說:“賢弟有擎天馭海之才,天下誰人不知,功名富貴,猶如探囊取物,為甚如此無奈,肯寄人籬下呢?”

呂布嘆道:“可惜布未逢明主?!?

李肅道:“我知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若不抓住時機,則來日悔之晚矣?!?

呂布不由心動,道:“兄于朝廷,知誰是當世英雄嗎?”

李肅立刻道:“我遍察朝中群臣,英雄氣概均不如董卓,他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來日必成大業。”

呂布不由嘆道:“呂布有心相投董公,可惜并無門路。”

李肅一聽,更不猶豫,當即下令隨從,把金珠玉帶獻上,鋪排于呂布的案桌上面。呂布見了,目中羨光大熾,忙道:“怎會有這般寶物?”

李肅清呂布叱退左右,這才悄聲道:“實不相瞞,這是董公敬慕賢弟之才,特令我帶產獻贈。赤兔千里馬亦是董公贈給賢弟的埃”呂布忙道:“蒙董公如此厚愛,未知要呂布如何報答董公呢?”

李肅并不明言,引逗道:“我才不如賢弟,但于董公處亦為中郎將,賢弟若在董公帳下,將貴不可言也?!?

呂布心癢難熬,忙道:“我亦有此意,可惜并元半點晉見董公之禮?!?

李肅微笑道:“賢弟若欲立功,僅是舉手之勞罷了?!?

呂布沉吟半晌,猛一咬牙,道:“若我殺丁原,引軍投歸董卓,以為如何?”

李肅斷然的點頭道:“若能如此,乃莫大功勞也,董公必另眼相看,但事不宜遲,望弟速決速行之?!?

呂布咬牙道:“我意已決,明日便赴投董公,請兄回去轉告董公,預備接應?!?

李肅一躍而起,道:“如此甚好,我便先回去安排一切,靜侍賢弟佳音便是?!闭f罷,李肅即告辭,悄悄離開呂布的營寨。

當晚二更時分,呂布提著利刀,走入丁原的帳中,丁原正在燭下看書,見呂布來到,根本毫無戒心,含笑道:“布兒來此,有甚要事?”

呂布恨恨的道:“我堂堂七尺丈夫,豈甘心作你之子?”

丁原不由大吃一驚,慌忙道:“布兒,義父待你不薄,你為何有此念頭?”

呂布不答,也不待丁原話落,沖前一步,手起刀落,丁原的人頭已被呂布斬下了。

呂布手執丁原的人頭,走出帳外,厲聲大叫道:“丁原不義,膽敢抗拒董卓,我已斬殺,愿跟隨我投奔董卓者,留在原處,不愿跟從的可自行散去?!倍≡谋R,登時如鳥驚飛,逃去大半。

第二天一早,呂布手提丁原首級,前來投奔董卓。董卓大喜迎接,吩咐擺酒招待。席中,董卓先向呂布深深一揖道:“我得將軍,猶如干旱之苗得甘霖?!?

呂布連忙站起,請董卓坐席上,他下拜道:“若董公不嫌棄,呂布愿拜董公為義父?!?

董卓更喜,欣然收認呂布為義子,又贈黑金甲錦袍,當即自作主張,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董卓自收納呂市,威勢更盛,丁原已被呂布所殺,轄下兵馬尚余數萬,跟隨呂布投到董卓旗下,董卓因此而坐擁三十萬大軍,天下十三州州牧,均難望其項背,朝中大臣,亦莫敢攖其鋒,李肅便勸董卓早定廢立漢帝大計,董卓亦已再無忌憚,他下令于省中沒宴,在皇帝議事之處,遍請朝中文武百官、公卿赴會,又令呂布率領披甲武士千人,侍衛左右,這一次宴會,連輔助太子,位居三公之一的太傳袁隗也來了,袁隗是朝中僅剩的三公,雖無實權在握,但于廢立國君的大事上,極有發言權,若袁隗同意,則百官莫敢異議,因此董卓特別邀請袁隗赴會。朝中大臣,見袁隗也赴會,自然人人不敢不到。

酒宴中飲了幾巡,董卓即按劍而起,厲聲道:“今少帝懦弱,不足以為君,我決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若有異議者斬?!?

文武百官皆面露惶恐神色,誰也不敢作聲。

但中軍校尉袁紹卻按捺不住,挺身而出道:“皇上即位不久,并無失德,你欲廢嫡立庶,豈非造反嗎?”

董卓大怒道:“天下之事由我裁決,我既作決定,誰敢不從,你以為我手中之劍不鋒利么?”

袁紹亦毫不畏懼,猛地拔劍在手,怒道:“你的劍鋒利,我的劍難道便不鋒利?”

董卓怒極,正欲令呂布斬殺袁紹。李肅卻向董卓進言道:“廢立之事未定,不宜多殺。”

董卓這才厲聲道:“敢有異議者死,有不從我者可自行離去。”

袁紹見滿朝文武百官,竟無一人挺身而出,不由大感失望。他也不再多言,向文武百官微一拱手,即提著寶刀,大步而出,走到東門,把自己的中軍校尉官印,掛懸在門上,即揚長而去,投奔至冀州,到河北南部及山西東南部一帶的郡縣去了。

董卓盯著袁紹的叔父袁隗說道:“你侄兒對我無禮,我瞧在你的臉面上,姑且饒恕,那廢立之事又如何了?”

袁隗無奈,只好道:“董公所見甚是?!?

董卓厲笑道:“這便是了,敢阻我意者,必以軍法處置?!?

文武百官至此莫敢異議,均道:“一切但憑董公主意?!倍看笮Φ溃骸斑@才叫好宴,彼此可好來好去埃”到這年的九月,董卓即強請少帝劉辯升殿,大會文武百官,董卓并不跪拜,手握寶劍,對文武百官道:“天子懦弱,不足以坐鎮天下,當決廢之。”

說罷,董卓即令左右親隨走上金階,把少帝劉辯挾扶下殿,強脫他的皇帝冠冕,面北長跪,口稱臣聽命。又派人把何太后押了出來,當眾脫剝她的太后服飾,與劉辯一同跪下,聽候新帝旨意,少帝和何太后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在場文武百言均感惻然。

陛下有一大臣,十分憤怒,高聲叫道:“賊臣董卓竟敢作此欺天亂謀,我愿血濺朝殿以明志?!闭f時,把手中象牙的手板笏一揮,直沖向董卓。董卓挨了一擊,不由大怒,喝令武士擒下立斬,被斬的大臣,原來是尚書丁管,他被斬時仍大罵不絕。

董卓令人扶出陳留王劉協,劉協時年九歲,戰戰兢兢,不知將受何刑,不料董卓卻親手把他抱起,大步走上金階,放在龍椅上面。然后轉身向文武百官大喝道:“新帝已立,天子登位,你們敢不叩拜嗎?”文武百官無奈均跪下朝駕參拜,董卓挺立金階之上,群臣參拜的,倒似是他董卓。

群臣參拜畢,董卓故意與劉協耳語幾句,即代傳圣旨,定帝號為“獻”,劉協即為獻帝,時年九歲,董卓又自封為大相國。隨即以相國名義,下令將少帝劉辯、何太后、唐妃三人,押去永安官幽禁,封鎖宮門,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自此之后,董卓上朝不拜,并帶劍上殿,比皇帝更加威武。

董卓的女婿兼謀士李儒,勸董卓提拔重用名流,以助聲勢。董卓便召蔡邕上朝,不料蔡邕稱病不來,董卓傳話道:“你若不來,便滅你九族?!辈嚏邿o奈,只好上朝拜會董卓。董卓見了蔡邕,卻又大喜,一日之間,連續三次升蔡邕的官職,直至地位極高的侍中,待蔡邕十分親熱。

少帝劉辯,與他的生母何太后、妻子唐妃三人,自被押入永安宮幽禁,宮中的衣服飲水日漸縮少,幾乎衣不蔽體,食不飽腹,劉辯此時年僅十四歲,他的妻子唐紀亦年僅十五歲,如何受得這般苦楚,一日劉辯偶爾瞧見一只燕子,飛于庭中,便深有感觸,寫了一首詩,詩中有怨憤之意。

不料官中遍布董卓的眼線,劉辯的這首“雙飛燕”,很快便呈到董卓的眼底了。董卓一看,即嘿嘿冷笑道:“有此怨詩,我終于等到殺你們的借口?”于是立刻命李懦帶武士七十人,直奔永安宮。

很快,武士便把劉辯、何太后、唐妃三人,提到李儒的面前,令武士斟酒,捧給劉辯。劉辯驚道:“這是什么酒?”

李懦道:“春光明媚,董相國特賜長壽酒。”

何太后道:“既然是長壽酒,請你先飲一杯。”

李儒一聽,怒道:“你等不飲長壽酒么?”喝令左右把短刀和白布放在桌上,道:“長壽酒不飲,便領此兩件短命之物吧?!?

劉辯的小妻子唐妃,雖年僅十五歲,卻甚有情義,跪下求告道:“妄身愿代帝飲此酒,望保存他母子生命?!?

李懦喝斥道:“你是什么人,可以代王而死?”說罷舉酒向何太后道:“你先飲罷?!?

何太后此時思前想后,無計可施,絕望之下,不由破口大罵道:“我兄無謀,引狼入室,引賊入京,致有今日之禍……”她也忘記當初毒死王美人時,哀求張讓替她遮瞞,才有后來被張讓利用,誘其兄何進進宮被殺之事了,而假若何進未死,董卓也不敢貿然行事,有因必有果,因果連環,果然十分可怕。

李儒見何太后猶如潑婦罵街,一時倒也難奈她何,便轉而逼劉辯道:“令堂不飲,你可先飲?!?

劉辯道:“請容我與太后、唐妃作別。”

劉辯說罷,即大哭而歌道:“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為藩;為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淚空流?!?

唐妃亦哭歌道:“皇太將崩兮,后土亦頹矣;身為帝姬兮,可恨不能隨。生死異處兮,從此欲離別,如此短促兮。痛哭心中悲?!?

母子媳婦三人,忍不住抱頭痛哭。

李儒面不改色,斥喝道:“相國正等著回報,你等拖延,還望有誰來救你們么?”

何太后已然絕望,不由破口大罵道:“董賊逼我母子,皇天不化,你們助虐,必遭滅族?!?

李儒一聽,怒火大熾,他雙手揪住何太后,猛地向樓下一摔,登時命喪,又令武土絞死唐妃,再給劉辯灌毒酒,不一會劉辯亦七孔流血而亡。

李儒返回洛陽,向董卓回報。董卓更肆無忌憚,他每夜均人宿宮中,躺在皇帝的龍床上,宮中千百婦嬪宮女,悉數被董卓**。

一次,董卓偶爾興起,帶軍出城,說是平定亂賊。走到半路,見一市集,有男女千人集會,董卓即下令軍士圍住,千余男女全遭殺害,盡掠財物,裝載車上,又把千余顆人頭,懸掛于車下。車隊浩蕩返回京城,說是平賊大勝而回,下令在城門下焚燒人頭,以示慶賀。一時臭氣薰天,天愁地慘,風云變色。

董卓又大封董氏家族,凡沾點親的,即使是三歲孩童,也封侯晉爵,更放縱自己的西涼兵將,四出搶掠,**婦女,掘墳盜墓,濫殺無辜。直把京城洛陽一帶,弄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東漢末年,發生于京都洛陽的這一場驚天變故,不過是于庚午年的四月到九月之間的事。

這數月來,天機隱俠———龐德公一直隱潛于洛陽城中、皇宮內外,所發生的一切,均或悉或聞或目睹,盡數落入龐德公的心底。

龐德公縣然身負天機、地脈、人倫三大奇學,但朝廷的急劇演變,官幃內的殘酷激斗,亦把他弄得眼花繚亂。他根本不能判斷,誰是可以“匡扶”的漢室劉氏血脈?以及如何“匡扶”。一切均發生得太急驟、太詭異,而且太多變了。

他曾在暗中窺察少帝劉辯的運命,發覺他命宮山林位竟然一片青黑,而且直犯“天中”,牢盤不散。龐德公便知劉辯喪亡在即,決不會超越命宮天中十六歲之玄關了。因此劉辯決非可予“匡扶”,以延續漢室朝廷劉氏血脈之人。

果然不久,劉辯便應驗了“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的民間偈謠。而不久,劉辯年僅十四歲半,果然難于逾越“天中”命宮十六歲玄關。

直到此時,龐德公才忽然醒悟,“長虹貫紫微帝宮”的天象異兆,“長虹”指的便是“癡肥胖大”的西涼刺史董卓。他亦忽然驚覺,“紫微帝宮”的慘淡無光,即預兆“漢家劉氏帝室衰微”,而且事實上,自漢高祖劉邦創立漢室劉氏朝廷,歷經四百年后,劉氏帝室的嫡孫血脈,僅剩下目下由董卓強立的漢獻帝劉協了。

判斷了此點,龐德公不由更為驚心,暗道:獻帝劉協年僅九歲,一切尚未足自立,身邊又有董卓這一頭狼臥伏,劉協猶如一頭弱小的羔羊,說不定什么時候,便會被董卓這頭巨狼吞噬了。而假若劉協亡逝,漢室劉氏的帝系血脈即斷,漢室朝廷,也便徹底完結。

龐德公雖已窺悉天機大勢,但天機大勢的可怕演行,依然令他十分震驚,心潮起伏,不知如何面對。

這數十年來,龐德公一直在為如何延緩天機演行而默默努力。他已先后堪點了幾座可以“匡扶漢室”的龍脈,如涿郡的劉備,又預先造就了“醫扶漢室”的人材,如陽都山城的諸葛亮,可惜劉備雖然已得“白兔龍脈”脈氣,屢獲奇遇,從一草席孤兒,一躍而成文材武略兼備的俊杰,但劉備的祖宗血脈受煞氣太重,造成劉備的部分本命十分艱難曲折,甚至連“白色龍氣”亦被他的本命煞氣抵銷,因此至今仍未能成大器,亦即未能成為“匡扶漢室”大業的中堅力量及人循…龐德公沉吟良久,他不由仰天長嘆道:“可惜。可惜。我判斷足以匡扶漢室的上佳人選諸葛亮,時至今日,如漢獻帝劉協一般,尚年僅九歲,又如何參與匡扶危在旦夕的漢室大業。哎,莫非‘漢室傾亡、天下三分’的天機大勢,當真如此激進慘烈,無法以人謀延緩嗎?莫非當真是天亡漢室?”

龐德公思潮翻涌,心胸郁結,難以開抒。他雖然知道,欲以人謀延緩天機大勢十分艱難,甚至絕無可能,但他仍然不服氣,苦苦思謀一切可以挽救目下沉室將傾的玄機妙法。知不可為而偏為之,這或許是龐德公眼下最痛苦的決定了。

忽地,龐德公目中精光一閃,眼前浮出一位青年將軍的身影,此人身長七尺,印堂紫氣洋溢,極有氣概,此人便是朝廷的典軍校尉曹操了。龐德公心中一動,暗道:此人顯然已獲祖宗龍脈蔭庇,且龍氣十分強盛,足以令他成大器,且目下正值旺發之期,若此人肯加入匡扶漢室的大業,以其旺盛龍脈,與漢室劉氏一脈匯聚,或許可以挽救目下的危機。但不知曹操此人的來龍去脈如何呢”他曹氏的祖宗強盛龍脈是誰替他堪點的?

龐德公心中又喜又奇,他決心直接現身,參與挽救漢室將傾的這一場驚天大危機。

當時曹操尚留在京都洛陽城中,他目睹朝廷的劇變,毫無軍功的董卓,竟因大將軍何進的失策,引狼入室,令其坐大,更進而血腥廢立漢帝,一躍而成獨霸天下的“太上皇”,心中十分憤恨。但他心思縝密,深知董卓目下手握三十萬大軍,更有其女婿謀士李儒、賣主求榮呂布的相助,如虎添翼,勢大如天,不能輕易搖撼。若貿然行事,必招滅門之災。因此每日深居簡出,不問朝政,極力避免與董卓的正面沖突。

而董卓亦因此認為曹操已向他臣服,便沒有向他發難。

這一天深夜,曹操仍留在校尉府中的書房,研讀兵書,不時俯仰低昂,十分用神。

就在此時,他的親兵來報,說外面有一位白胡白發老人,登門求見,說是有驚天奧秘告聞。曹操心性素來十分好奇,一聽便心思大動,連忙吩咐親兵快請,他自己隨后亦出廳迎候。

不一會,親兵便引領一位老人進來,白胡白發,模樣十分玄奇。

曹操對奇人異士素來十分感興趣,因此他一見白發白胡老人,便快步迎了上去,拱手道:“老人家貴姓?在下曹操誠心迎迓。”…白發白胡老人便是龐德公,當日袁紹、曹操入宮誅殺閹宦十常侍,龐德公便潛伏在宮中,于暗處與尊操有一面之緣,可惜并未細加審察。此時曹操與他相距不過三尺,,他凝神目注曹操一眼,心中不由一動。

從曹操五官中的口鼻,龐德公腦際忽地憶起一樵夫夏侯海。眼前的曹操,他的口鼻輪廓,竟與夏候海有七分相似,同樣是鼻筆挺,口形甚大,龐德公知道,世人的命格,有“口大食四方”之說,因此曹操與夏侯海似極有淵源,甚至是源出一脈,不過,為甚兩者一姓夏侯,另一卻姓曹呢?龐德公不由更感迷惑。

龐德公決心要探究明白,便坦然的對曹操道:“老朽姓龐,來自荊州蜆山。”龐德公說時,突覺曹操眼神一閃,似感十分驚喜,但一閃即逝,卻沒有什么進一步的表示。龐德公不由一怔,也忘了往下再說什么了。

曹操微一沉吟,卻忽然向龐德公俯身一揖,十分熱誠的說:“原來是龐老先生。請,請龐老先生到書房敘話。”

龐德公微微一笑,也不推辭,跟隨曹操,欣然而去。進入書房,曹操親手捧了一杯香茗,敬獻龐德公道:“龐老先生從荊州蜆山遠道而來,本該盛宴接待,但時值深夜,又加時局艱困,恰逢宵禁,無法為先生置辦,只好以茶代酒也?!?

龐德公也不客氣推辭,坐下接茶,呷了一口,又目注曹操一眼,這才忽地含笑道:“曹公子,老朽見了你,忽然想起一位故人,未知公子是否認識?”

曹操正若有所思的默默出神,聞言不由微一震,忙道:“龐老先生所說的故人,未知是誰呢?”

龐德公又呷一口茶,微笑一下,忽然低聲而十分清晰的說:“我的故人姓夏侯名海,曹公子可認識?”

曹操一聽,又不由一震,但很快又鎮靜的笑道:“天下同名同姓之人甚多,簡單一個名姓,又怎能說明什么?因此請問龐老先生,你這位故人,是在何時何處何事相識的呢?”

龐德公見曹操心思十分縝密,顯然極工于心計,不由微微一笑。龐德公的這一笑,含義十分復雜。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認,曹操不但身潛旺發龍氣,且心智過人,確是領袖群臣匡扶漢室的人選,但另一方面,他又驚覺,曹操的心思十分績密,以至滴水不漏,深沉至極,這種性格,若用于亂世平亂,不失為英雄,但若用于治國,則未免流于陰險,確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大奸雄。

龐德公心中雖然十分為難,但目下情勢危急,也容不得他再深思熟慮。于是龐德公終于微嘆口氣,坦然道:“實不相瞞,我當日是在沛國譙郡一座叫龍山的峰上,受了蛇傷,幸遇一位年約五十的樵夫所救,樵夫復姓夏侯名海,如今與他已別數十載矣……”此時曹操忽然接口道:“龐老先生,后來又如何呢?”

龐德公道:“我見夏候海年已五十,并無子嗣繼后,恰好我又已于龍山北麓,發現了一座‘盤龍龍脈’,于是贈與夏侯海,助他移葬祖宗骨骸于龍山北麓。此事匆匆已過數十年,那夏侯海如無意外,必已有子有孫傳宗接代了。曹公子聽過這事么?”

曹操聽了,神色不由一陣激動,他終于按捺不住了,沖口而出道:“曹操當然知道?!?

龐德公見狀,微笑道:“那曹公子認識我的故人夏侯海么?”

曹操又心神激動的猛一點頭道:“曹操當然認識。雖然曹操并未見過?!?

龐德公不由微感驚奇,忙道:“為什么曹公子既說當然認識,卻又說并未見過呢?”

曹操此時驀地站了起來,把書房的門牢牢的關上,退回來,挨近龐德公的座前,悄聲道:“因為夏侯海便是曹操的嫡親祖父埃”龐德公并不十分驚奇,因為他早已若有所判,他微一點頭,亦輕聲道:“既然如此,為甚公子姓曹,你的祖父卻復姓夏侯呢?此中的因由來歷,愿告知么?”

曹操此時已斷定龐德公是世人傳為“天機隱俠”的一代高人,又知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世人尋他千百度,他卻出現意外中,因此絕不敢怠慢,站起身來,親手替龐德公再斟一杯香酩,又向他俯身深深一拜,道:“龐老先生,夏候家得有子孫傳宗接代,全賴先生恩德所賜埃此事說來話長,且是我曹操家傳之秘,但在龐老先生的慧眼之下,曹操不敢隱門?!?

當下,曹操把他父親夏候嵩,兒時偶然救了大宦官曹騰生命,曹騰十分感激,且又無子,便收養夏侯嵩為義子,更改姓曹的往事,一一向龐德公細說。末了,曹操感慨的說:“我雖憑曹姓而責,但決不敢戀宗背祖。在我心底,仍視‘夏侯’為我的同宗。”

此時龐德公亦不由怔了怔,他決計意料不到,他當日替夏候??包c風水龍脈,原意只是助他延續子孫血脈,好替夏候家傳宗接代,不料卻發生如此奇變巧遇……夏侯家的血脈似斷未斷,似責非貴,夏候家當日的子孫血脈,卻已變成曹氏一脈了。而且其第三代孫兒,意隱隱成了領袖群雄匡扶漢室的人眩至此,龐德公才猛然醒悟,當日復候海叩拜祖墓時,墓碑上的“夏候”二字竟然剝脫,隱隱化作另一字,似夏侯非夏侯、似曹非曹的驚人預兆,原來如此神妙。

這一切,均非龐德公當日本意,但事勢上演化如此,雖然淙大出龐德公的意料,他亦只能順勢而導行之了。這豈非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么?龐德公心中無奈的嘆了一句。

此時,曹操又續道:“我父曹嵩,現仍健在,他曾親口向我訓示,說祖父當年臨終,別的不說,只吩咐我父:莫忘荊州蜆山龐德公。因此在下一聽先生來自荊州蜆山,又姓龐,便不敢大意怠慢了。可惜正逢目下時局艱困,未能為先生盛宴相待,尚請原諒?!?

龐德公見曹操并未因貴而戀宗,又甚有為漢室朝廷焦慮的意思,片刻的疑慮不由消退了幾分,而且目下情勢危急,也不容他深思熟慮,便含笑點頭,表示領會曹操的心意,隨即又肅然道:“曹公子,一切既已成定局,也就不必耿耿于懷,過于執著了。我深夜到訪,其實另有要事與曹公子商量?!?

曹操深知龐德公有洞天徹地之能,對他所說的“要事”,自然不敢輕慢,連忙屏氣凝神,鄭重的道:“在下愿聆聽先生教誨?!?

龐德公當下也不再猶豫,把目下的天機大勢,向曹操略為喻示,然后道:“朝廷之變,漢室之危,你已親眼目睹,無需我細說可。目下正需一位大智大勇之士,挺身而出,領袖群雄,匡扶漢室,此乃不世奇功,自然十分艱辛,甚至九死一生,且看誰有此智勇膽識了?!饼嫷鹿嚨匾活D,并沒往下細說,注視曹操,十分留意他的反應。

只見曹操沉吟不語,似在思忖什么,好一會,曹操才忽然站起,向龐德公俯身一揖,答非所聞的說了一句:“多謝先生教誨。”他一頓,卻又立刻問道:“但請問先生,在下的運命如何,幸勿隱瞞,不吝賜告。”

曹操說時,神色十分凝重,炯炯的盯著龐德公看,似乎他是否參與匡扶漢室的大業,便看龐德公如何判斷了。

龐德公見曹操如此注重自己的“運命”,似乎更重于匡扶漢室的大業,不由微微—怔,心中略一猶豫,暗道:眼前這夏侯一脈的子孫,到底是否領袖群雄匡扶漢室的最佳人選呢?

就在此時,曹操的親兵手呈一份書函,勿匆進報,原來是朝廷司徒大臣明日生辰,請曹操赴會。司徒大臣王允在書函中,雖然并沒向曹操指明有要事商議,但顯然絕非祝賀生辰如此簡單,因為司徒王允,對漢室朝廷十分忠心,他之所以表面附和董卓,其實內心另有所圖。

親兵道:“曹將軍,司徒府的送函人仍在外面等候,等將軍回復,明晚是否赴會?”

曹操目注龐德公一眼,見他仍無什么表示,便沉聲道:“你先去穩住司徒府來人,我是否赴會,待會才有決斷,下去吧?!?

親兵依言出去,先行穩住司徒府的送書函人去了。

龐德公已知司徒王允,邀曹操赴會,必有所圖,很有可能是商議如何對付董卓的大事,他不由問曹操道:“曹公子何以未能決定是否赴會?”

曹操十分凝重的說:“自古有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又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奸賊勢如巨焰,如日中天,若我不知自身運命,又如何謀定而后動呢?”

龐德公見事勢危急,也不待細思了,只好決然的道:“曹公子原乃夏侯一脈,已得祖宗盤龍脈蔭庇,貴不可言,當有將相王侯之貴,曹公子又擔心什么呢?”

曹操一聽,心中一動,但仍不放心,又連忙追問道:“既然然如此,那請問龐老先生,曹操的壽數又將如何?是否會夭折呢?”

龐德公目注曹操一眼,道:“公子貴氣起自命山林,乃得祖宗龍氣之象也。又此紫色貴氣直抵命宮‘金縷’位,牢盤不散?!健蛔腺F旺發,乃主曹公子目下廿九之年;‘金縷’位乃主六十有六,既然貴氣直達,且牢盤不散,公子的壽數據此該以自明了吧。”龐德公雖然沒有明示,但已清楚預示,曹操貴氣旺發于二十九歲,而終達于六十六歲,因此其壽數之斷,已不言而喻。

曹操一聽,他心性聰慧,悟性亦高,略一沉吟,但豁然而悟,他先是微微怔住,似乎對“六十六”這歲數之終結點并不滿足。但稍過一會,卻又呵呵大笑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我的貴氣既然可達六十六,比之茍且偷生,庸庸碌碌的長壽之人,不是強勝百倍嗎?好,龐老先生,多謝教誨,我已決定了?!?

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第一章 盤龍古洞 龍的傳人第九章 龍將入世第十一章 逆運天機1.蒼茫大地尋龍俠 人神共爭一針地第十五章 臥龍出山第十四章 真龍結穴第九章 驚天奧秘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四章 龍脈分峙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吳亡越興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六章 反客為主第十八章 蛇體現形第一章 赤龍脫困第二章 無極天機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三章 西川龍戰第十六章 天機傳人第六章 龍脈化煞第三章 異軍突起第十六章 再窺星斗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十八章 魏宮生變第十一章 逆運天機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十五章 臥龍出山第二十章 軍機風云第十二章 延繼國運 奉獻西施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十二章 諸葛奇遇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八章 紫氣盤龍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第十八章 西方煞氣第二十章 軍機風云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九章 力延龍脈第九章 越國棟梁 山中培育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七章 神劍倚天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六章 再窺星斗第十二章 延繼國運 奉獻西施第二十章 仙靈老人第三章 飛蝶之蠱第十七章 空城幻術第三章 天機連環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十六章 白兔龍脈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十八章 血濺荊襄第十一章 偷襲軍營 游說夫差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九章 越國棟梁 山中培育第四章 臥龍鳳雛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六章 龍脈化煞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十一章 青龍之斗第一章 盤龍古洞 龍的傳人第二章 落鳳之劫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章 擬刺吳王 偷聽機密第十四章 西施救國 潛龍護駕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七章 深陷機謀第二十章 江東龍氣第十九章 洛陽秘辛第十六章 天機磨劫第九章 方天畫戟第十八章 魏宮生變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四章 尋龍堪輿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十五章 預伏錦囊第一章 桃花劫數第十章 擬刺吳王 偷聽機密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十章 擬刺吳王 偷聽機密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二十章 仙靈老人第六章 龍脈化煞第六章 禁宮巨變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五章 臥龍出山第四章 臥龍鳳雛
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第一章 盤龍古洞 龍的傳人第九章 龍將入世第十一章 逆運天機1.蒼茫大地尋龍俠 人神共爭一針地第十五章 臥龍出山第十四章 真龍結穴第九章 驚天奧秘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四章 龍脈分峙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吳亡越興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六章 反客為主第十八章 蛇體現形第一章 赤龍脫困第二章 無極天機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三章 西川龍戰第十六章 天機傳人第六章 龍脈化煞第三章 異軍突起第十六章 再窺星斗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十八章 魏宮生變第十一章 逆運天機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十五章 臥龍出山第二十章 軍機風云第十二章 延繼國運 奉獻西施第八章 天下三分第十二章 諸葛奇遇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八章 紫氣盤龍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第十八章 西方煞氣第二十章 軍機風云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九章 力延龍脈第九章 越國棟梁 山中培育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七章 神劍倚天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十六章 再窺星斗第十二章 延繼國運 奉獻西施第二十章 仙靈老人第三章 飛蝶之蠱第十七章 空城幻術第三章 天機連環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十六章 白兔龍脈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十八章 血濺荊襄第十一章 偷襲軍營 游說夫差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九章 越國棟梁 山中培育第四章 臥龍鳳雛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六章 龍脈化煞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十一章 青龍之斗第一章 盤龍古洞 龍的傳人第二章 落鳳之劫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章 擬刺吳王 偷聽機密第十四章 西施救國 潛龍護駕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七章 深陷機謀第二十章 江東龍氣第十九章 洛陽秘辛第十六章 天機磨劫第九章 方天畫戟第十八章 魏宮生變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四章 尋龍堪輿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十五章 預伏錦囊第一章 桃花劫數第十章 擬刺吳王 偷聽機密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十章 擬刺吳王 偷聽機密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二十章 仙靈老人第六章 龍脈化煞第六章 禁宮巨變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五章 臥龍出山第四章 臥龍鳳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宜春市| 济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成武县| 巴青县| 永修县| 镇康县| 凌源市| 许昌市| 左贡县| 陇南市| 文昌市| 苏尼特右旗| 巴马| 彭州市| 惠水县| 新源县| 沈阳市| 上犹县| 体育| 博白县| 黄石市| 平南县| 宁陕县| 连江县| 即墨市| 韶关市| 锡林浩特市| 金川县| 苍梧县| 菏泽市| 德清县| 井冈山市| 本溪市| 曲靖市| 古丈县| 嵩明县| 岑溪市| 长宁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