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爲西晉成功結束了魏,蜀,只有吳國一個敵人,甚至很多有關三國的電子遊戲也都是這麼編輯的。其實不然。
其實,除了佔領南方地區的東吳帝國以外,西晉北方和西方等偏遠地區的局勢也特別不穩,甚至可以說非常危險。
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少數民族,已經不是當年大名鼎鼎的匈奴,而是鮮卑。五胡亂華就有鮮卑人的身影。
鮮卑人的起源,有的說是起源於東胡族,有的說是起源於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東夷族,不過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所以無法完全確定到底是從哪裡起源。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西周初期,已經有關於鮮卑族的記載了。根據《國語》記載,周成王姬誦平息武庚的叛亂以後,召開了一個會盟大會,所有華夏族和少數民族的首領,都到陝西岐山這個地方來參加會議,其中就有鮮卑的名字。
在秦朝時代,鮮卑族在大興安嶺中部和北部這圪墶逛遊,也就是馬背上的民族了。後來,一代代鮮卑人騎著馬逐漸往西遷移,逐漸進入遼寧一帶,像當時很多少數民族一樣,成爲了當時勢力鼎盛的匈奴族的小兄弟。
東漢建立以後,對盤踞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族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匈奴人一部分往西逃走,從中亞到歐洲,來了個幾乎橫跨歐亞大陸的遠征;另一部分也離開了祖祖輩輩居住的蒙古高原,逐漸遷入東漢境內。這個時候,原本沒什麼名氣的鮮卑人進入了匈奴人空出來的蒙古高原,迅速發展起來,以至於很多沒有離開蒙古高原的匈奴人,反而成了鮮卑人的附屬。
東漢末年,就是黃巾之亂前十多年,鮮卑族出了一個偉大的領袖,叫檀石魁,他統一了整個鮮卑部落,幾乎佔據了整個蒙古高原,幾近恢復了當初匈奴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從此以後,檀石魁多次南下進攻東漢王朝,並且不斷的攛掇邊境線上的其他少數民族一起造反,東漢王朝想要沿用和親的老辦法保持北方邊境線的安寧,但是檀石魁認爲自己實力超強,居然不給面子,還模仿當年匈奴帝國全盛時期的做法,把自己控制的區域也分成三大部分,表現出和東漢王朝徹底決裂的決心。
從這以後,檀石魁的進攻越來越頻繁,幾乎每年都要南下攻打一次東漢,東漢這個時候內亂不斷,只好採取防守措施,但是,隨著損失越來越大,最終在公元176年,在很多人持反對意見的情況下,對檀石魁發動三路大軍,但是很快都被打得大敗而歸,幾乎全軍覆沒。東漢王朝虧了血本,以後就更不敢提北伐的事兒了,不過,檀石魁的好日子也沒過幾年,就在公元181年10月,這個讓東漢王朝倒吸涼氣的戰神死了,他的兒子和連即位。
和連的本事不如他的老子,但是狂妄大大超過他老子,他又貪婪又好色,結果有一次帶著軍隊去北地郡(陝西耀縣)掠奪,被東漢軍一箭射死了。因爲和連的兒子騫曼還小,就由和連哥哥的兒子、騫曼的堂哥魁頭做了首領,可是等到騫曼長大,又和魁頭爭奪首領的位置,鮮卑部落本來就是由本部落和其他被征服部落結合的聯合體,鮮卑本部發生內鬥,其他部落就紛紛背叛,整個蒙古高原重新四分五裂了,東漢王朝巨大的北方威脅,就這麼幸運的解除了。
等到魁頭死了以後,他的小弟弟步度根繼承了首領的位置,不過這個時候的鮮卑部落,已經徹底分裂了,連本族人也分裂成了好幾部分。當時勢力比較強大的,除了步度根這個掛名領袖以外,還有步度根的二哥扶羅韓,還有一個本來不屬於鮮卑族、但是自稱鮮卑族的軻比能。其中,步度根的地盤和幷州(山西)接壤,軻比能的地盤和代郡(河北蔚縣)、上谷郡(北京延慶)接壤,扶羅韓的地盤就在他們附近,他們雖然現在是曹操的盟友,但隨時都有可能變成曹操的敵人。
當時的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曹操這時已經平定了袁紹、佔領了幽州(河北北部),和各個鮮卑部落接壤,由於曹操擁有以少勝多、一舉滅袁的威名,步度根、軻比能這些部落首領都向曹操稱臣納貢,有時候甚至還出兵幫助曹操一方的人攻打不服從曹操的其他少數民族。
公元211年7月,曹操親自率兵向西進攻盤踞在雍州(陝西南部)的馬超、韓遂等十個軍閥,正在曹操和馬超等人打得正激烈的時候,河間(河北獻縣)人田銀、蘇伯趁著曹操主力不在河北的機會,掀起了叛亂,幽州、冀州同時陷入混亂。在這次混亂中,所有鮮卑部落並沒有趁機和曹操反目,軻比能甚至還出兵幫助曹操的將領一起消滅了田銀這股叛軍。
客觀的來說,軻比能是一個非常有想法也有能力的少數民族領袖。據說,軻比能非常注重學習漢文化,而且打仗勇敢、執法公正、軍令嚴明,他地盤下的各族百姓,都對他非常佩服,各族百姓聽說他的威名,都願意來投奔他。軻比能的做法,在同時期絕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首領裡是十分少見的,因爲其他首領們都還類似於強盜頭子,對漢族王朝總是採取強大時就服軟、衰弱時就打劫的政策,只有軻比能能夠主動的去學習漢文化的先進經驗,然後利用這種經驗去發展壯大。
軻比能雖然幫助曹操消滅叛軍,但是他也看到了曹操內部存在著很大的矛盾,並不是鐵板一塊,所以,在對曹操政權越來越瞭解的同時,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公元218年,分佈在代郡(河北蔚縣)的三個烏桓部落聯合起兵反對曹操,曹操派他的兒子曹彰出兵討伐,烏桓部落的勢力並不大,雖然造反,也知道打不過曹彰,就趕緊聯繫境外的扶羅韓,說想要投奔他。扶羅韓雖然沒有公開和曹操決裂過,但他也想讓自己的部落強大起來,所以,非常爽快的答應了烏桓三部落,並且自己率領軍隊到達邊境,接受烏桓三部落的投奔。
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烏桓三部落首先聯繫扶羅韓,是因爲他離得比較近,但是等到真的快要見到扶羅韓的時候,這三位酋長又反悔了。他們商量了以後,覺得扶羅韓的部隊組織鬆散、紀律混亂,成不了大氣候,於是,他們就停了下來,然後派人再去聯繫軻比能。軻比能本來就擁有極大的野心,一聽說三部落來投降,當然高興,立即領著一萬多騎兵就趕到了三部落停留的地方。
然而,問題也就出來了。
現在接應三部落的部隊,一下子出現了兩支,而且誰都不願意對方把這麼多的部隊接收了,於是,軻比能安排了一桌酒席,然後告訴扶羅韓,要和他結盟,大家一起做好兄弟。扶羅韓只是一個普通的部落首領,他當然沒有識破軻比能的計劃,高高興興的就去了,結果,軻比能殺掉了前去和談的扶羅韓,並且把他的部隊也全數吞併了。軻比能雖然一下得到了四個部落的人馬,但仍然打不過曹彰,最後只好服軟,跑進了茫茫的草原,不久,就時常派人來進個貢,以表示自己並不敢和曹操徹底決裂。曹操忙著安定中原,也沒空搭理軻比能,軻比能就一心搞內政,爲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軻比能非常厚待被他殺掉的扶羅韓的兒子泄歸泥,泄歸泥被忽悠得服服帖帖,居然忘了自己伺候的是殺父仇人,一點兒復仇的意思都沒有了。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泄歸泥這樣沒有心肝,比如說步度根。烏桓三部落事件,不僅僅讓步度根失去了哥哥,也讓他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幫手,從此以後,軻比能成爲蒙古草原的第一部落,而步度根這個血緣純正的鮮卑首領後代,卻失去了第一把交椅的位置。爲了恢復部落早已失去的榮耀,步度根積極的和剛剛建立的曹魏帝國聯繫,主動向當時全權負責烏桓、鮮卑兩族事務的烏丸校尉田豫進貢馬匹,田豫把這個消息報告給皇帝曹丕,曹丕非常高興,封他當了鮮卑王。從此,步度根仗著曹魏帝國的威勢,對軻比能發動了好幾次戰爭,希望能夠奪回主動權,然而因爲軻比能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步度根接連失敗,最後連蒙古草原都混不下去了,只好帶著殘餘的部落成員逃進曹魏帝國境內,在太原郡(山西太原)和雁門郡(山西代縣)安頓了下來。
步度根雖然暫時失敗,但是他十分不甘心,在曹魏帝國的庇護下,積極的發展自己的實力,同時想盡辦法削弱軻比能的勢力。他首先暗中派人找到侄子泄歸泥,對他說:“你的父親是軻比能殺的,你不想著爲父親報仇,反而給他打工,他現在雖然厚待你,那是想控制住你再幹掉你。我是你親叔叔,你爲什麼不回到我這兒來呢?”泄歸泥一聽,也十分慚愧,於是帶著人馬又回到了步度根這裡,等軻比能知道以後再去追,已經追不上了。
自從步度根、泄歸泥相繼離開蒙古草原,軻比能的勢力越來越大。在公元200年,爲了麻痹剛剛繼承魏王王位的曹丕,軻比能給曹丕進貢了大量的馬匹,曹丕當時光顧著把漢獻帝趕下臺,看到軻比能的孝心非常高興,把他封爲附義王。公元221年,也就是
曹丕稱帝的第二年,軻比能主動把自己部落的五百戶漢人送還給代郡(河北蔚縣)。第二年,軻比能親自帶著歸附自己的烏桓部落酋長丸修武盧等一共三千人,帶著七萬多匹牛馬,到代郡進行和平交易,而且又把一千戶居住在部落裡的漢人交換給上谷郡(北京延慶)。這段時間,和平代替了戰爭,曹魏帝國北疆一直保持著和平。
但是,軻比能並不甘心永遠做曹魏帝國的僕人,他又進貢又還人,只是爲了贏得繼續發展的時間。也就是在向曹魏稱臣納貢的這段時間裡,他開始大規模攻打步度根、素利等等不服從他的部落。全權負責烏桓、鮮卑兩族事務的烏丸校尉田豫看出了軻比能的意圖,爲了保持蒙古草原的勢力平衡,堅決制止了他的擴張行爲,軻比能雖然懷恨在心,但爲了不遭受打擊,暫時接受了田豫的停戰令。
公元224年,軻比能再次發動了吞併戰爭。這一次曹魏帝國的全權代表田豫非常生氣,帶兵去攻打軻比能的後路,直接和軻比能發生了衝突,軻比能派自己的部將瑣奴抵抗田豫,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逃。軻比能雖然恨死了田豫,但是不敢和曹魏帝國翻臉,就給曹魏帝國寫信認錯,曹丕那個時候正忙著和東吳、蜀漢兩線交戰,就給了軻比能一個面子,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但是,曹丕也清楚軻比能遲早要和自己翻臉,爲了制衡軻比能,他又給了步度根大量封賞,希望他永遠忠於自己而對抗軻比能。
至此以後,軻比能雖然還在名義上歸屬曹魏帝國,但是雙方既然已經翻過臉,曹丕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震懾住軻比能了,而且在兩年以後,曹丕就突然去世,新皇帝曹睿又年輕,蜀漢諸葛亮和東吳孫權都對曹魏帝國虎視眈眈,曹魏就再也顧不上阻止軻比能發展壯大了。軻比能利用這個機會,開始以更大規模攻打其他部落,每次繳獲物資,都平均分配,大家從心底裡敬服他,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在不到4年之內,軻比能就擁有了十多萬騎兵,成爲了新一代的草原霸主,雖然比起當年的檀石槐,還是稍微差一點。
但這種速度,已經讓曹魏帝國足夠膽戰心驚了。受皇帝曹睿的委託,全權負責北方少數民族事務的田豫,開始正式把消滅軻比能作爲頭等大事來抓。公元228年,田豫派使者夏捨出使軻比能女婿鬱築鞬的部落,結果鬱築鞬居然把夏舍給殺了。俗話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況且這個時候夏舍所代表的,還是軻比能的宗主國曹魏,鬱築鞬這種行爲,就是在向曹魏帝國宣戰。田豫得到噩耗,氣得火冒三丈,在當年秋天帶著泄歸泥和另一個鮮卑酋長蒲頭,一起進攻鬱築鞬,把鬱築鞬打得大敗而逃,然而就在田豫等人得勝回軍的途中,軻比能帶領三萬騎兵趕到,把田豫等人重重圍困,整整七天七夜不能突出重圍。眼看田豫這個鎮守北方十多年的名將要全軍覆沒,向來在鮮卑人中非常有威信的上谷太守閻志急忙趕去說和,趁著軻比能警惕鬆懈,田豫立刻發動進攻,這才保住一命。
當時鎮守北方的,除了田豫,還有幽州刺史王雄,王雄雖然是一個州的頭頭,但是在軍事上卻要聽田豫的,田豫這次失敗,被王雄抓住把柄狠狠的告了一狀,說他只會鎮壓,不會安撫。不久,田豫被降職到內地,王雄接替了他的職位。和田豫不同的是,王雄對軻比能一直都採取懷柔政策,軻比能尋思還是不能和強大的曹魏帝國徹底鬧僵,就再次在名義上臣服曹魏,恢復了納貢。但是,軻比能從來都沒有放棄打敗曹魏的念頭,既然硬碰硬打不過,他就開始想別的辦法,來削弱曹魏的力量,於是,他把注意力瞄向了步度根。
其實在幷州寄人籬下的步度根,日子過得並不容易。當時的曹魏帝國,對所有少數民族都採取著嚴防死守的政策,步度根雖然保持著鮮卑王的尊貴稱號,但是處處受制於人,本部落利益也屢屢遭受侵犯,很多部落成員都脫離了部落組織,甚至有的被地方官和世家大族掠走賣爲奴隸和僱農,步度根被漢族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很多部落成員都想回到草原,脫離曹魏帝國的壓迫。
步度根也對曹魏帝國逐步失望。他的本意,是希望藉助曹魏帝國的力量重返草原,但是曹魏帝國知道,幫助步度根幹掉軻比能,步度根就是下一個軻比能,於是,曹魏帝國拼命和稀泥,兩不想幫,步度根逐漸對曹魏失去了信任,本來非常和諧的雙方,漸漸滋生矛盾。遠在蒙古草原的軻比能,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要說軻比能的能力,實在是不一般,他把步度根逼得遠走他國,現在居然又派人去聯絡步度根,軻比能保證,只要步度根肯放棄敵對,他們就可以盡釋前嫌,可以做兒女親家,步度根還可以回到草原。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軻比能的話,步度根居然真的相信了。我們可以說步度根的權謀確實太一般了,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曹魏對少數民族的歧視、懷疑和壓迫,最終,步度根對漢族人的恨和對自由的渴望,超過了對同族仇人軻比能的仇恨。公元233年,步度根反出曹魏,帶著他的族人,和他曾經從軻比能那裡勸降過來的侄子泄歸泥,一起投奔了仇敵軻比能。
步度根全部皆叛的消息,震驚了曹魏帝國,因爲步度根本來是對抗軻比能、保護幷州(山西)邊境的盾牌,現在他居然槍頭向內,幷州一瞬間陷入極其危險的局面。很快,當時的皇帝曹睿就派有著豐富邊境戰鬥經驗的大將秦朗去討伐步度根和接應他的軻比能,後來曹爽的親信、當時的幷州刺史畢軌,也派他的部將蘇尚、董弼出軍援助。兩方軍隊在樓煩(山西寧武)大戰一場,魏軍大敗,蘇尚、董弼也雙雙戰死。正在魏軍形勢更加危急的時候,跟著步度根投靠了軻比能的泄歸泥卻再次投降了,原因很簡單,泄歸泥害怕軻比能報復自己上一次的背叛,而且,他也不願意再侍奉殺父仇人,於是,泄歸泥被曹魏封爲歸義王,代替了步度根之前的位置,而步度根隨著軻比能跑回草原,但是不久就被殺掉,他的部落,也被軻比能吞併了。
步度根事件,讓曹魏帝國徹底認清了軻比能的智謀和戰鬥力。其實很多曾經盤踞過蒙古草原的少數民族首領,像匈奴幾代單于和檀石魁,當年的實力都要比軻比能大,但是,就主動學習漢文化、運用漢人的方法去壯大自己這一點來說,沒有一個少數民族首領能比得上軻比能。從匈奴帝國時代,少數民族總是對漢文化採取一種歧視、敵視的態度,他們崇尚的是武力,崇拜一個打十個的硬漢,看不起漢人狡猾的計謀,更別說去學這種計謀,當然更談不上用漢人的計謀去對付漢人了。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就會發現,軻比能從一個小部落酋長,一步步成長到今天這個地步,完全靠的是非常系統的攘外安內、遠交近攻的戰略,他的每個行動都是非常理性的,都有非常明確的目的,他從來不會爲了尊嚴、榮譽這種虛的東西去打仗,他總是能屈能伸,可以爲了實際利益翻臉不認人或者咬著牙作笑臉。最能看出軻比能超人一面的是,他對人心的掌控能力,他能夠團結各族百姓,能夠把有著深仇大恨的泄歸泥、步度根都籠絡到自己身邊,這種鼓動能力,別說是同時代的少數民族酋長,就是當時的漢族君臣,都沒有幾個能夠匹敵。
軻比能讓曹魏帝國感到心驚膽戰、憂心忡忡,現在,他已經成了北方邊疆的心腹大患。當時,蜀漢、東吳已經連續好幾年輪番進攻曹魏,而且在公元234年,蜀漢、東吳同時發動大軍,分四路大舉進攻,曹魏應付這個局面,已經趕到力不從心,如果再讓軻比能這麼發展下去,很可能面臨全線作戰的危局。爲了保證大後方河北地區的安穩,曹魏把軻比能列入了必殺名單。就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35年,王雄派遣刺客韓龍混入軻比能身邊,刺殺了這位草原梟雄。軻比能一死,他的部落聯盟立刻潰散,王雄立軻比能的弟弟做了部落首領,但是這個部落再也難以恢復往日的榮光了。曹魏帝國不惜用最下作的方法,解除了北方的大敵,維護了北方廣闊邊疆的安寧,從此以後,直到曹魏帝國滅亡,北方都再也沒有發生大的戰爭。司馬炎稱帝以後,鮮卑民族在南方的鄰居,也就換成了西晉王朝。
自從軻比能死後,蒙古草原分裂了有十來年,曹魏帝國的邊境也安靜了有十來年。在這十來年裡,曹睿去世,司馬懿和曹爽兩派的鬥爭逐漸進入白熱化的程度。大家都在內鬥,也就顧不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了,自能放任各個部落互相吞併,到了司馬懿政變前夕,鮮卑族的其中一個部落漸漸強大了起來。
這個新崛起的部落叫索頭部落。索頭部落並不是當年的鮮卑霸主檀石魁的直系後代,直到軻比能被刺殺,他們的勢力都不是很大,在草原上是最普通的一個部落成員,誰強大就依附誰。根據《魏書》記載,像其他很多鮮卑部落一樣,索頭部落也是我們的老祖宗黃帝的後裔。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輪迴的說法,黃帝的政權代表著土的興起,北方人把土叫做拓,把國王叫做
跋,所以黃帝的後代就以拓跋當做自己的姓氏,意思就是表示自己是黃帝的子孫。所以,索頭部落因爲部落百姓們都姓拓跋,也可以叫做拓跋部落。
拓跋部落早年的遷徙軌跡,和絕大多數同胞完全一樣,都是從東北逐步遷到了蒙古高原。根據《魏書》記載,索頭或者是拓跋部落先後有過很多代首領,但是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大多數僅僅留下了一個名字而已,他們活著的時候幹過什麼事情我們完全不知道。
到了一個叫拓跋詰汾的首領的時候,拓跋部落的歷史纔算比較靠譜。拓跋詰汾生活的年代,基本相當於中原的曹操時代。他的父親拓跋鄰做首領的時候,拓跋部落還在比較偏遠的草原北部,甚至更北,也許在整個蒙古草原以北都說不定。拓跋鄰臨死前,告誡拓跋詰汾,這個地方太荒涼了,根本成不了事,所以在父親死後,拓跋詰汾就帶著部落想往蒙古草原的南部地區遷徙,去開闢拓跋部落新的生活。
由於不認路,一開始遷徙非常困難,經常走著走著就跑了山區裡去,連路都沒有。後來,據說拓跋詰汾碰到了一頭神秘生物,這個東西長得像馬,聲音像牛,看到拓跋部落以後,就領著他們走,就這麼走了一年,這個不明生物居然把拓跋部落領到了富饒的蒙古草原上。由於拓跋部落當時還非常落後和弱小,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文字記載,這些故事都是靠著嘴巴一代傳一代,一直到他們遷徙到了漢族政權的北方邊境附近以後,由於漢族人對他們有記載,他們才擁有真正的文字記載的歷史。
在曹魏帝國建立的時候,也就是220年,拓跋部落的酋長拓跋詰汾去世。本來按照當時通行的繼承規定,應該是長子拓跋匹孤來繼承酋長的位子,可是匹孤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兄弟,叫拓跋力微,他得到了酋長的位置,拓跋匹孤本來是長子,反而不能繼位。
根據《魏書》記載,拓跋力微繼位的原因非常具有神話色彩。據說,當年他爹拓跋詰汾活著的時候,有一天領著幾萬騎兵打獵,跑著跑著,忽然看見一輛豪華的車價從天而降,等落了地,車上下來一個非常美麗的女人,周圍還有很多人伺候他。這個天仙一樣的美女對嚇得目瞪口呆的拓跋詰汾說:“我是天上的仙女,受天帝的命令和你結婚”。拓跋詰汾憑空得到這麼棒的一個天仙,自然高興得抓耳撓腮,摟著天仙就睡了……第二天一早晨哪,仙女穿好衣服,就和光著屁股的拓跋詰汾說要走,臨走的時候還說:“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再在這裡相會。”然後,坐著會飛的車子就飛走了。
從此以後,拓跋詰汾天天想著這位和自己有***的仙女,事情的整個經過,都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令拓跋詰汾魂牽夢繞。在整整熬了一年以後,拓跋詰汾真的到當初發生***的地方去等仙女,而這個仙女姐姐,也就真的又做著會飛的車回來了。拓跋詰汾正想和仙女親熱,仙女卻抱出來一個孩子,對他說:“這就是你的兒子,你要好好撫養他。以後,你們子子孫孫都會成爲君臨天下的帝王。”話剛說完,仙女就坐著車子飛走了。
如果這項記載本身記載的都是事實,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拓跋詰汾遇見了外星人。外星人可能是看中了拓跋詰汾優良的遺傳基因,爲了研究地球人的分娩過程,這纔派個本族人去和他生個孩子,在研究透以後,這個孩子沒用了,就把他再送回來。不過,這種推測純屬猜想,最現實的情況就是,拓跋詰汾出去打獵,遇到另一個部落的千金小姐,就強姦了她,那個小姐回去以後卻懷上了孩子,打胎又怕出事又不忍心,最後等孩子一出世,就把這個孽種換給了拓跋詰汾。
這個推測一出來,大家可能又要發笑了。不過我要說的是,強姦搶婚這種事,在當時的草原是非常普遍的,別說法律觀念淡薄的遊牧民族,就是漢人、甚至是有名的漢人,都時興搶個女人做老婆,比如張飛的老婆,那就是搶來的。
不管怎麼說,拓跋力微的身世確實比其他兄弟要高一點,拓跋詰汾一直都最愛這個兒子,如果說拓跋詰汾是爲了讓拓跋力微繼承自己才編出來這個瞎話,那也不是不可能。按照傳說,拓跋力微就是仙女和凡人生的孩子,那麼他至少也是個半仙了。古人們都很迷信,自然不用說是拓拔力微這種活神仙了,所以,各部落酋長們大多支持半仙拓跋力微,作爲長子的拓跋匹孤,反而不能繼承酋長的位置。他一生氣,帶著自己的支持者,就此離開了生活了幾百年的蒙古草原。
而留在蒙古高原當了酋長的半仙拓跋力微,也確實沒有辜負自己仙女兒子的名聲,他在繼承了父親留下的事業以後,不斷的把拓跋部落發展壯大。拓跋力微剛剛上臺的時候,拓跋部落還很弱小,別說在蒙古草原上,就是在周圍這些部落裡,也排不上號,很多部落的人乾脆拋棄部落,去投靠臨近的沒鹿回部酋長竇寶。拓跋力微雖然不願意自己的人跑去別處,可是他的實力不足,也只能唉聲嘆氣而已。
有一次,竇寶和西邊的一個部落打起仗來,一向善戰的竇寶居然被打得落花流水,連本人的戰馬都被打死了,竇寶玩兒命的鑽草叢躍山溝才逃出一命。當時草原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一次失敗往往很可能導致一個部落的滅亡,正在竇寶擔心別的部落可能會趁機打過來的時候,卻有一個人送來一匹好馬,鼓勵他繼續征戰。
這個送馬的人,就是拓跋力微。
拓跋力微明白,自己很弱小,但當前這個時候,想要強大起來,就必須要依靠另一個強大的部落。竇寶雖然失敗,但是他仍舊很有實力,在人家落難的時候幫一把,他就可以靠住這棵大樹發展起來。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馬就是生命,一個勇士沒有一匹相襯的好馬,就好像拳王比賽時沒有拳套那麼痛苦。在痛失愛馬之後,竇寶非常傷心,現在卻有人主動送來一匹馬,讓竇寶感動萬分,從此對這份情誼銘記於心。但是,由於拓跋力微送馬的時候是匿名贈送,並沒有說這是自己騎的馬,所以竇寶想要報恩的時候,都不知道該去謝誰,只好發動了好多人去尋找這位好心人,並且發佈公告說,將重賞送給自己馬的人,但拓跋力微知道消息以後,還是不肯站出來。等到很久以後,竇寶纔得到消息,送給他馬的,居然是名不見經傳的拓跋力微。
像當時很多的草原男兒一樣,竇寶是個典型的性情中人。在他認爲,誰對他夠義氣,他就要回報人家,不去想人家是不是有別的用意,也不願意相信人家有別的用意。所以竇寶在感動之餘,立即提出要用部落所佔地域的一半,來報答拓跋力微當年所送的一匹馬。但是,拓跋力微堅決不肯接受,最後,竇寶爲了報恩,把自己最喜歡的女兒嫁給了他,拓跋力微從此成爲了強大的沒鹿回部首領的女婿,他得到了一個有力的盟友。
拓跋力微雖然僅僅靠著一匹馬就得到了這麼大的好處,但是竇寶還是堅持要把自己的一半領土交給他,但是力微仍然堅持不要,最後竇寶沒轍了,就問力微說:姑爺你到底想要什麼吧,反正我必須報答你。力微最後露出了真面目,他請求搬到草肥水美的長川(內蒙興和),竇寶總算可以達成心願,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他。拓跋力微得到了第一個最具發展前途的根據地,從此專心經營,十多年以後,他的實力已經翻倍增長,原先跑到竇寶那裡的老族人,都紛紛的跑回來了。
竇寶終於見識到了拓跋力微的威力,也終於明白了力微的忍辱負重、曲折經營是多麼的有效。他明白,拓跋部落已經長大了,拓跋力微也不再是當年那個聽話的小女婿了,兩方最後的結局,不是大打一場,就是一方臣服於另一方。但是竇寶已經來不及去想這些了,在不久之後的公元248年,曾經在蒙古草原稱霸一方的竇寶去世了。臨死前,竇寶告誡兩個兒子,我都拿拓跋力微沒有辦法,如今我要死了,你們兩個還不如我,趁著人家還沒有翻臉,趕緊給人家打工去吧!
當時的沒鹿回部雖然實力越來越弱,但是仍然十分強大,竇寶的兩個兒子也不是紙糊的,當然不甘心手捧著這麼大的一份家業去舔拓跋力微的屁股,所以在竇寶死後,他們仍然把力微當做自己部落的女婿來對待。拓跋力微卻不這麼想,在他的老丈人去世不久,他就找個由頭兒把竇寶的兩個兒子請到自己這裡來,然後殺了他們,把整個沒鹿回部落吞併了。
這個時候,原先稱霸蒙古草原的軻比能被刺殺已經接近十年,地域廣闊的草原在沒有霸主的情況下,陷入一片混戰之中。拓跋力微利用十多年來積攢的本錢,用了很短的時間,就使得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各族部落,都歸順到自己的權威之下。拓跋力微終於成爲了蒙古草原的又一代霸主,他手下又可以當牧民又可以當士兵的騎兵部隊,也擴大到二十多萬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