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2035年5月5日,晚上八點,第二場討論如期而至。本次交流的題目是:“人存的意義?!?
第一次交流,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特別是第二空間科學家們對進化的認識與第一空間有些區別。從他們的觀點看出,人類不是進化而來的,從人類的免疫力逐漸失去平衡的推斷中,人類可能正在退化之中,他們對醫學科技進步對人類的益處持否定態度,這點也耐人尋味。
這些僅僅是個人觀點,他們的觀點也不一定對,聽聽而已,不能當真。
“人存在的意思是什么?”這個問題,哲學家、科學家、會思想的普通人也思考很多年了,一直沒有確切答案,通過兩邊的學者交流,看看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啟示。
首先發言的是第一空間的生物學家齊魯教授:“平行世界的先生們、女士們,大家好!我來拋磚引玉,談談這個不會有結論的問題。
我們認為,人類的出現只是進化的必然,也可能是巧合,在整個生物系統的進化過程中,出現任何一點的失誤,人類都不會誕生,所以說人類只是自然演化的極端偶然結果,這個論點在上次的討論中有所涉及。
結合量子學說雙縫干涉實驗,經過雙縫的光子,在屏幕上的圖像表現為波的干涉形式,如果人為觀察光子是從哪個縫隙中通過的,光子在屏幕上表現為粒子特性。是人類觀察后才出現圖像的坍塌(大家可以看看雙縫干涉試驗的具體步驟和結果),是人的存在,才有了這個宇宙的存在,這樣看,人存的意義是我們認識宇宙存在的先決條件,也可以說先有了人,才有了這個世界。這個觀點雖然極端唯心,權作一種解釋?!?
第二空間的生物學家亞歷山大·阿洛克接著發表見解:“我們這里對人存的思考有所不同。我們認為,人類存在的目的是儲存的可能性更大。什么東西需要人儲存?基因,是的,基因。地球與目前能夠到達的星球,最大區別是這里有基因。從基本的不能夠自己復制的病毒開始,一直到最高等的動物和人類,基因一直陪伴在生命之中,生物一代代生老病死,留下來的是什么?只有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人類細胞內的DNA有30多億個堿基對,作為個體的人只利用了其中不足10%,剩下90%是不是儲存什么東西?值得考慮。
從廣泛存在于宇宙中的原子,到分子,到核糖核酸,到基因。這個過程如何到來的只能猜測,我們這邊也有人把原始海洋說成一鍋湯,在概率的作用下,慢慢合成了具有復制功能的核酸,不能讓人信服,這樣說的原因其實是不知道原因,反正就這樣形成了,結論有點草率。
現在既有一個證據,我們兩側平行空間發展的一致性,相差不多的生命結構、語言、宗教,除非使用的是同一個概率數列,否則,怎么會同步呢?
所以說,平行空間中平行人類的出現,是進化論的終結,難道兩側平行宇宙進化的就這樣統一嗎?太巧合了吧!”
第二空間的哲學家勞德子:“除了基因需要儲存,需要存儲的還有意識,人的意識存在于大腦,所以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腦,其他器官都是為大腦服務的。
我們看看人類的胚胎發育過程,起始階段是細胞的分裂。胚胎發育第23天,第一個形成的系統是神經系統,說明神經系統在發育過程占據首要位置,接下來在神經系統的指揮下,出現了心臟、眼睛、血管等器官和系統的發育。
人體的構成也直接說明,其他系統的存在都是為大腦服務的。為了保證腦組織的能量和氧氣供應,需要消化系統吸收各種需要的物質,在肝臟中合成需要的成份;呼吸系統負責提供氧氣;循環系統把大腦所需動力成份輸送到腦組織細胞;人體產生的廢物和多余的物質需要泌尿系統、下消化道、皮膚、肺的呼吸等排泄出去。
運動系統只是為了方便獲得食物和逃避大腦被攻擊而設置的。
內分泌系統負責協調體內的各種功能。
每個系統各負其責,在大腦統一指揮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目的是維持腦組織的正常運行。
大腦一旦缺乏能量和氧,很快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害或者死亡。人類每升血液中的葡萄糖低于2.5毫摩爾,人會快速進入昏迷狀態,早上不吃早飯,突然暈倒在地的人中,一部分是這個低血糖造成的,原因當然是腦組織沒有了足夠的能源供應,是會宕機的。
人類的腦組織,能量斷供大于5分鐘,即可出現不可逆的神經損害,甚至死亡,而其他器官耐受缺氧的時間大大長于腦組織。所以腦組織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
人體內所有器官都能夠更換,更換后自己認為還是自己,別人認為還是這個人;如果大腦更換了,自己還認為是自己嗎?別人還認為是原來的這個人嗎?我們這邊答案只有一個:‘不!’
大腦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保存意識,意識是什么還不清楚。意識是什么時間存在的不知道,如何進入大腦的不知道,人體死亡后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但是,人類存在的目的是儲存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空間的楊玉梅醫生:“我們這邊也有同感,人類為了存在,需要一些設定,如自私的基因(詳見理查德·道金斯先生所著:自私的基因),只有自私的基因才能導致競爭,只有競爭才能讓優秀的基因保存下來,沒有競爭,人類長久的生存可能性不大。
為了基因的長期保存,不能讓人類進步太快,特別是科技的進步,能夠保持初始狀態最好,我們的基因可能知道這一點。反過來說,人類一點不進步也可能不會長期生存,最好能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狀態。
為了放慢人類前進的腳步,制造人類的大神們設置了幾個障礙:
首先是‘魏斯曼障礙’,知識不能遺傳。剛生下來的孩子除了會哭、會吮吸、會覓食、會擁抱和基本神經反射外,其他全部需要大人照顧,浪費了成年人非常大的精力。
三歲以后人類才逐漸有了記憶能力,會記憶才能學習,為了學習真是讓大人操碎了心。為了能讓自己的后代上一個好的學校,有一個好的食物來源,獲得一份優秀的配偶基因組成家庭,千方百計把中等智商的人培養成高智商的學習成績,把低智商的人培養到中等智商成績,把真正高智商的人才埋沒在中等和高等成績的汪洋之中,高智商的人群不一定能夠獲得最好的工作和配偶,所以他的后代也不一定優秀。
死亡后,人類學習和記憶在大腦中的知識不能傳給下一代,這間接阻礙了人類的科技進步,對減慢人類快速發展,避免人類很快到達末日終點起到了正面的作用。這個終點是指人類科技的進步到達非常高的水平后,超高科技有可能加速人類的滅亡。
如果后代能夠直接把父母的知識繼承在基因之中,會出現什么情況?我們認為會發生真正的知識爆炸,人類會迅速發展到它的起點。
其次,為了保存下來合理的優秀的基因,需要淘汰非優秀基因,競爭是達到這個目的的主要手段。人類歷史從有記載以來,始終與戰爭、瘟疫相伴,目前這兩個惡魔仍然存在于這個世界上,而且可能一直貫穿于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滅亡過程中。
自私的基因導致自私的人類思維,自私的人類總是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在技術上處于低端的人群總想著超越別人到達最頂端俯視眾生,這需要戰爭來解決,誰發展快誰就能占據更多優秀的基因,獲得更多的食物來源。
但是戰爭中死亡的人有可能是優秀基因的攜帶者居多,每場戰爭,優秀的人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他(她)會沖在最前面,死亡的可能性更大,戰爭反而增加了人類的基因熵增(基因混亂程度增加)。
人類的生命可以利用的時間不能長,減掉兒童時期和老年階段的時間,人類剩下時間按照60年計算,三分之一需要睡眠,12%用于做飯、吃飯,路上需要10%的時間,還要處理各種家庭的事情,有病還要去醫院檢查、治療。總體算起來,只剩下40%的時間用于知識的獲得和科技的進步就不錯了,所以人類的科技進步受到時間的限制。
科技進步的的步伐變慢也是為了更長期保存基因,科技進步得太快,導致人類滅亡了或者逃跑了,基因如何保存呢?”
第二空間的生物學家亞歷山大·阿洛克:“從人類身體腫瘤的發生率越來越多同樣可以推斷出,人類的發展是從一個完美的基因模板中緩慢過度而來。這個完美的基因可能是創造人類高度文明自己的基因,一旦高度文明在宇宙中被消滅或者自己的基因發生極端紊亂,將來可以到地球尋找原始基因模板。高度文明創造了人類,但是人類的基因大部分被鎖死了,我們只能使用其中的小部分。
被部分鎖死的基因是不完美的,不知道從哪里來的病毒等微小生物,可以充分利用人體這個不完美的機體作為他們的復制和生存的免費工廠,在不斷復制過程中,有些病毒的基因嵌入了人類基因的DNA中,病毒的基因也被保存在人類的基因組當中,特別是在人類的精子和卵子之中,如果人類走出太陽系,這些病毒的基因也會被帶到太空,擴大它們生存的空間。人類作為基因的儲存庫,在不自覺中被病毒和一些微小生物充分利用了,這會不斷改變人類的原始基因模板,這應該是創造人類的高度文明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楊玉梅醫生:“你們的意思是說,存在一個原始的完美的基因模板,就在我們的細胞內,它是制造人類的大神的基因?”
亞歷山大·阿洛克:“是的,我們已經尋找了一段時間了,如果能夠找到,人將進階為神,也就是高度發達的文明。”
最后的屏幕上打出字幕:“個人觀點,姑且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