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幾日宣城自己抱病未能早朝,想著這事也不能再拖下去,便讓張茂則通知第二天早朝。
次日,仁宗靠在龍椅上,額頭上放著一塊布,顯得自己還在大病之中。
“朕連著幾日身體抱恙,今日略有好轉(zhuǎn),衆(zhòng)卿家對新科進士蘇軾杜撰經(jīng)典可商討出個結(jié)果了。”
“陛下,萬請保重龍體啊。蘇軾目中無人,私自杜撰經(jīng)典,實屬狂妄之徒。”韓琦第一個開口,身爲當朝宰相,他倒也沒有針對蘇軾,說出這話也僅僅就事論事。
“陛下,蘇軾私自杜撰經(jīng)典,乃欺君犯上啊。”王珪進言。
“啓稟陛下,臣下不敢茍同韓琦王珪之論。臣覺得蘇軾杜撰經(jīng)典,非但無過,還應有功。”
衆(zhòng)人左右顧之,甚是不解,期待歐陽修作何解釋。
“爲何有功啊。”
仁宗也新生好奇,臉上略顯和氣。
“回稟陛下,蘇軾看似杜撰經(jīng)典,實爲造典。造典乃傳曰中的一種手法,傳與經(jīng)相通,是對經(jīng)典所做的解釋。蘇軾造典並非杜撰經(jīng)典,而是其對古人理解而作的解釋,並不是經(jīng)典本身,且不一定要有實事發(fā)生。因此不能說是杜撰經(jīng)典,而言必有典的說法,實乃太學體的寫作之道。蘇軾句句珠璣,應有革新文風之功。”
歐陽修說完往後看了太學黨人一眼,仁宗滿意的點點頭。
頓時,朝野的文改黨讚歎歐陽修不愧是當朝文宗,太學黨訓斥他強詞奪理。
“陛下,蘇軾當日自己都承認杜撰無疑,實在是罪莫大焉啊。”王珪繼續(xù)反駁。
“陛下,蘇軾欺君污聖,理何處死。”胡宿受了王珪指使繼續(xù)進言。
朝野又陷入一片爭吵聲中。
此事,門口突然有人向大堂走來,“啓稟陛下,宋廚子求見。”
“請吧!”
仁宗想著這節(jié)骨眼上,宋廚子來幹嘛。
祖父要是在這時候給仁宗做菜吃,想必他也吃不下去,羣臣相互爭執(zhí),有的要逼死蘇軾,他哪有那心思啊。
衆(zhòng)人大驚,有的好奇宋廚子爲何人,有的驚訝一個廚子怎麼能上朝面聖。
而王珪聽到後心中更是不安,納悶宋廚子是怎麼進宮的,想著定是爲了蘇軾而來。
原來那日,祖父得到九陽子的錦囊之後跑去見歐陽修,告知歐陽修自己的計劃。讓他在仁宗準備審理蘇軾的時候幫忙通知一聲,歐陽修上朝前差人通知祖父。
“參見皇上。”
“宋廚子,你前來找朕,所謂何事啊。”
“啓稟皇上,草民爲蘇軾而來。”
“大膽宋廚子,朝堂之上豈能容你撒野。”胡宿怒斥祖父。
祖父回頭瞪了他一眼,“我找皇上,關(guān)你屁事。”
歐陽修心裡早有準備,王珪臉色難看準備開口說點什麼時,被祖父搶先了,把話給咽回去了。
“皇上,草民有件東西想交給您。”祖父跪著,掏出錦囊。
“呈上來。”
張茂則將錦囊遞交給仁宗,仁宗拆開,讀了上面的文字。
“羣雀聒噪廟堂中,青天誰來定乾坤。太祖當朝有遺訓,戒碑猶立豈無言。”
仁宗的表情頓時嚴肅起來,心中種種疑問。
原來仁宗當年就位的時候進入密室讀宋太祖趙匡胤留下的祖訓碑文,界碑上說明“不可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而眼前的這張紙條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仁宗想著當年自己一人進入密室,除了皇族幾個人知道,外人不可能清楚這件事情。這個紙條怎麼會清楚記載,宋廚子又是怎麼得到消息的。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quán)”,解除禁軍及地方藩鎮(zhèn)的兵權(quán),解決當時地方節(jié)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因趙匡胤是武力奪天下,認識到兵權(quán)帶來的影響甚大,便開始重文輕武,立下祖訓“不可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也因此,宋朝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真正重文輕武的王朝。
“啓稟陛下,蘇軾承認杜撰經(jīng)典,藐視聖上,猖狂至極,是可忍孰不可忍。當以處刑,以謝天下人啊。”胡宿突然又冒出來進言。
“陛下,蘇軾當治大不敬之罪,以正視聽。”
“陛下,蘇軾皆因歐陽體影響所致,應當罷黜歐陽體,恢復太學。”
“陛下,蘇軾目無人主,當殺,不殺也得殺啊。”
太學黨人趁此機會連番攻擊,歐陽修急忙勸阻:“陛下,不可啊,真言者被殺,當爲失信天下啊。”。
突然,祖父站起來,開始怒斥太學黨人。
“媽的,你們這羣王八蛋,口口聲聲孔孟之道,仁義之士。對一個區(qū)區(qū)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都能趕盡殺絕,讀書讀到**去了。虧你們還是什麼朝中大臣,幫忙皇上分憂的,你們就是一羣蛀蟲。”
祖父走到王珪胡宿等人旁邊,用手指數(shù)落他們,把他們氣的滿臉通紅。
歐陽修穩(wěn)住氣息,面色回覆祥和。
仁宗不說話,想看看這宋廚子能搞出什麼把頭。
“皇上管理天下,講究仁政,對三位御廚的欺君之罪都能赦免。你們步步相逼,是在威脅皇上啊,有你們這麼當臣子的啊。一羣廢物,就知道耍嘴皮子。蘇軾不就自己編了一個故事嘛,至於動刀動槍殺人嗎,你們把皇上的胸懷放哪裡去啊,要讓後人笑話啊。”
整個朝廷只有祖父在怒斥他們的聲音,仁宗都在靜靜的聽他訓斥,心裡直呼痛快,露出滿意的笑容。
歐陽修和王珪都見到仁宗的表情,一個心裡的石頭落下了,一個知道這個笑容代表著治罪蘇軾是沒戲了。
“大膽宋廚子,盡然擾亂朝堂,把他給我拿下。”韓琦氣得的喘氣呼呼,指著祖父讓人抓他。
“慢著,哈哈哈。”
仁宗站起來,走到案前。
“我朝仁政,豈能對一個書生說殺就殺。宋廚子伶牙俐齒,雖然言辭激烈一些,但講的並不無道理啊。”
“聖上明斷。”歐陽修直呼。
“多謝皇上。”祖父拜謝。
“好,朕心意已決。蘇軾乃文章治才,德行操守俱佳之人。國之當前,吏治不振,亟需新銳之才。朕不僅要赦免蘇軾,還要重用他越級授官,朕決定讓蘇軾到翰林院供職。”
“陛下,不可啊,即使是狀元也有此待遇啊,翰林學士乃三品朝官,陛下不可開此先例啊。”
“有何不可,朕就要開次先例,人才就是要得到重用。朕決意已定,散朝。”
王珪等人狠狠的捱了一巴掌,自討沒趣,見皇上準備離去,他們也想各自散去。
仁宗準備離開的時候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返回叫住祖父。
“宋廚子,過來一下。”
王珪聽到了,心中更加怨恨祖父。
仁宗叫住祖父,自然是爲了剛纔錦囊之事。
祖父如實交代這個錦囊乃一道士所贈,仁宗驚訝道“難道世上真有神仙”。
蘇軾此劫不僅沒被治罪,反而得到重用,多虧了九陽子的錦囊相助和祖父的伶牙俐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