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兵部接到了一則消息,言說就在遼東地區,女真部落大規模襲擊了漢民聚集之地,造成了至少兩百人死亡,掠奪了至少一千五百漢民。
兵部在得到這則消息之後,本來想要隱瞞下來的,可是朱祁鎮的麾下錦衣衛早一步得到了消息,所以兵部不敢隱瞞,直接就上報了。
如此一來,朱祁鎮是大發雷霆,破口大罵著。
對於女真這個原本弱勢的部落,之前宣宗與太宗其實都已經有所防範了,然而女真部落一直表現的十分恭順,因此大明一直沒有對其動手,現在倒好,他們不僅越來越過分,甚至已經到了朱祁鎮這個皇帝無法容忍的地步了。
他決定了!
出兵!必須出兵!
只要把他們打疼,將他們徹底掃入垃圾堆,或許才能保證漢民在遼東的安全。
因此,朱祁鎮憤怒的同時,即刻下令召集各文武大臣到議事大殿準備商議出兵事宜。
這一次,朱祁鎮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雖然大部分官員仍舊是反對,可是最終在朱祁鎮強硬的態度之下,出兵女真所佔據的領地還是得到了通過。
朱祁鎮下令,此事由兵部組織出兵,出兵多少與方案都有兵部與都督府負責,而出兵時間,朱祁鎮經過慎重考慮,定在了一個月之後。
之所以要等這麼長時間是因爲大明需要調集大量兵力與物資,畢竟上次征伐草原,已經讓士卒疲憊,物資耗盡了,如今再次出兵遼東,恐怕所費兵力與物資也不在少數,朱祁鎮這點還是明白的。
..........
大明出兵一事,自然瞞不過有心人,不過具體的時間因爲朱祁鎮下令高度保密,所以沒有多少人知曉,即使是作爲主帥的王驥,也是如此。
沒錯,這次主帥不再是英國公張輔了,而是兵部尚書王驥。
作爲文官之中比較能打的名將,他多次作爲英國公張輔的副手率軍出征,而這次英國公張輔一直沒有同意出兵女真,因此這次朱祁鎮不得不將主帥的位置交給兵部尚書王驥。
說真的,比起英國公張輔來,王驥其實一點也不差,他不僅參與了多次征討瓦剌大戰,還南征過安南,甚至在平定柳升之亂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所以當這個主帥,是一點也不成問題的。
主帥定下了,兵力自然也就在最近幾天定了下來,出征大軍有原遼東的一萬五千騎軍以及京營之中的三萬步軍,包括火銃手,炮手,長槍手,弓弩手,刀盾手在內。
除此之外,還有水師三百艏戰艦以運送物資,民夫三萬人。
從出征的大軍來看,這次規模顯然要比上次討伐瓦剌要小的多,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離上次討伐瓦剌纔過去不久,士卒需要修整,物資需要調集,因此規模縮小也是正常的。
而且在朱祁鎮看來,女真的兵力相比瓦剌,規模要小的多,沒必要出兵這麼多,真正戰兵五萬足以。
至於出動水師,其實也是朱祁鎮考慮到遼東地區山路崎嶇,且天氣寒冷,所以相比陸路運輸糧草,海上運輸糧草顯然要方便許多。
何況,女真根本就沒有水師這一說法,大明完全可以不用顧忌危險,將糧草輕鬆運送至前線地區。
..........
就當大明準備出兵事宜的時候,此時的女真也在積極備戰著,尤其是海西與建州女真。
說到這女真,其實明初時期,女真已經大體分爲三大部分,分別爲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其中建州女真與海西女真乃是三大女真部族之中最爲強悍的,而東海女真因爲靠近更北地區,加上之前受到了漢華王國的攻擊,勢力早就大不如前了,而且相比之下,東海女真更爲原始,不管是武器還是文化都比不上海西與建州女真。
因此,大明真正要討伐的也是這兩大女真,畢竟之前入侵大明遼東的也是這兩大女真部落。
面對著大明的出兵,兩大女真其實心中也慌,他們本以爲大明並不會因爲自己劫掠了一些人口與物資而出兵討伐,最多也就是斥責一番,然而現在他們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們只能儘可能的拉攏其他女真力量,一起來對抗大明。
爲此,他們甚至放出謠言,說大明已經平定了草原上的北元殘餘勢力,這次會對遼東等地區的所有部落一一清除,男的會直接殺死,女的會抓回去當奴隸。
儘管這樣的謠言聽上去似乎並不那麼可信,但是還是有許多部族相信了這則謠言,紛紛加入到了對抗大明的陣營之中。
當然,還有更多的部族則往東往北逃去,往東則是進入朝鮮,往北,則是希望更加偏遠的區域能夠躲過大明的追擊。
這其中就以東海女真最爲積極,他們本就生活在更北的地區,這次大明出兵,他們受波及的可能性很小,然而他們覺得與大明相比,自己只是一隻螞蟻,還是躲得遠遠的好,如海西與建州女真那般,純粹是自取滅亡,還不如逃得遠遠的,反正他們的祖先就生活在更北的區域。
三大女真就這樣分裂開來,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當然這都是後話了,此刻暫且不提。
..........
漢華王國東陽城。
議事大會堂內。
李江正召集諸位官員,聽取著他們這一段時間的國內發展彙報。
聽完之後,李江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漢華王國還是存在著各種問題,但是整體來說還是發展平穩迅速的。
不管是人口增長速度,還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在穩步上升,而官員培養,制度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光是最近三個月,成爲官員的人就有三百多人,這三百多人,大部分都分配到了各府各縣衙門之中擔任副手,有少部分人則因爲本人出色成爲了各司之中的官員,起點比各府各縣要高許多。
開完朝會之後,李江剛準備離開議事大會堂,忽然聽得身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李江便聽到了一陣爭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