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六 司徒家族的慘案
曾社長說,明天一早他就要到海山的鄰縣去,因爲,司徒家族所在的那條禮樂村,被日軍滅了村,而且,日軍還佔據了那裡,作爲他們的一個水陸中轉的據點。
原來,禮樂村緊靠著鄰縣與海山分界的那條大河,在何曉軍第二次出香港的那天,一個小隊的日軍乘坐著幾艘的汽艇,到鄰縣縣城去偵察這個到省南部必經之路旁的小城。
司徒家族仗著村裡的防禦佈置一流,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備戰,所以,在日軍見到了這條村子的防禦佈置不錯,要前去一探時,司徒家族的人全村都被堵在了村裡。
與日軍發生了衝突之後,開始時,司徒家族仗著三座雕樓與二十多條槍,還能把日軍擋住。就是日軍動用了擲彈筒,也只能把司徒家族那堅固的雕樓打破了一些表面水泥,不能造成傷害。
見到了日軍一時奈何不了,司徒家族的族人就更是放心,完全忘記了何曉軍曾經吩咐過的遇上了日軍就撤退的提議,沒有絲毫的退意。
打了一陣後,扔下了十多具屍體的日軍穩住了陣腳,改變了攻擊的策略,先用火力壓制其它的兩座雕樓,然後調出了一批槍法準的士兵,專門對著村口的雕樓。
日軍這個攻擊果然奏效,在那些射擊精準的日軍攻擊之下,村口的雕樓不久就被攻陷了。
奪取了村口的雕樓後,日軍馬上利用這個雕樓牽制另外兩個雕樓的火力,同時兵分兩路,向那兩個的雕樓攻了上去。
已經形成不了一個整體的防禦系統,當然就抵擋不了多久那訓練有素的日軍攻擊,不久之後,剩下兩個雕樓就被各個擊破了。
眼看到了形勢不妙的司徒族人,到了此時纔想到了逃跑。但此時已經遲了,雖然有何曉軍上次提議後修建的那條撤退通道,也只能救下了一小部分手腳靈活的村民,其餘的村民被日軍全部控制。
也幸好那條聽何曉軍的提議修建的撤退通道,否則,司徒家族在國內的族人,這次就面臨滅族之災。
攻下了村子之後,付出了極大代價的日軍,對司徒家族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男人、老人、小孩都被無情地殺掉了,婦女被抓了起來日夜糟蹋。
那班攻破禮樂地的變態日本仔,可能是因爲損失過大,爲了泄憤,還把司徒家族中所有祖宗的牌位都扔進了糞坑,把司徒家族的祖墳都用炸彈炸平。
殺人屠村,已經禽獸不如,而破壞祖墳、祖先牌位的行徑,就更是人神共憤。
司徒家族中那些逃出去的人,就把國內這慘事發電告訴了國外的族人。
司徒懷璧等國外的司徒族人,聽說國內的同宗與代表祖宗的物件竟遭到了如此糟蹋後,當即羣情激憤國外的司徒會館,先是通過了當地的報紙、電臺等新聞手段,控訴日軍的獸行;然後發起了遊行、募捐等抵制日本侵略者的行動;以司徒懷璧等著名人士還組成的一個請願團,則向省裡和外交部分別發出了急電,請求政府一定消滅和趕走佔領他們家族禽獸,讓他們的人回去修葺、清理象徵祖宗的物件。
由於司徒懷璧在省裡、甚至全國的名氣不小,而且,那時的政府也正在尋求更多的國外支持,所以,外交部馬上責成省裡派出部隊奪回禮樂村,以平息司徒族人的憤怒,爭取這個在金山有名望的家族對政府的支持。
於是,謝市長與劉排長接到了處理禮樂村之事的指令。曾經與何曉軍在石花山並肩作戰過的市守軍最高長官程連長,現在的程營長,也接到了務必奪回禮樂村的命令。
程營長帶著他的兩個連,匯合了謝市長、劉排長帶來的一個班海山駐軍和一百多個自衛隊員,以三百多人的兵力,向禮樂村那五十多個鬼子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由於攻擊環境不利,而且,攻擊的人在軍事素質上也遠不及日軍,所以,這一役打了一天一夜,攻擊的這方損兵折將,傷亡了幾十人,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接到了求援的報告之後,由於各地的部隊都有任務脫不了身,於是,省裡讓曾社長帶復興社的別動隊前往增援,一定要在日軍的增援到來之前,把禮樂村奪回來。
曾社長接到了命令後,爲了避開日軍,也爲了爭取時間,就命令曾經是海山駐軍的楊排長、現在已經是上尉軍銜的楊隊長,帶著他的別動隊在何曉軍他們到來之前動了身,先行一步。他處理好一些事務,明天一早再起程。
聽了曾社長的通報之後,何曉軍連忙追問謝市長與劉排長的情況。
當聽說他的岳丈與結拜大哥都沒有事後,何曉軍才放下了心來。
曾社長告訴了何曉軍一個不幸的消息,就是這次領軍的程營長負了重傷,而且,負責海山市治安的警察局胡局長,在這一役中犧牲了。
聽說了程連長與胡局長這兩個熟人遭受了不幸,何曉軍不禁心中黯然,特別是爲胡局長這個父子都與自己關係都不錯的人惋惜。想不到胡峰這個自己的擁躉,就這樣成了沒有父親的孤兒。
牽掛自己岳父與結義大哥的安全,何曉軍決定跟曾社長過去看看他們的情形。
曾社長當然就從心底願意何曉軍這個既有頭腦、又有勇武的人蔘與之事中,畢竟,對這類的攻堅戰,他的別動隊也沒有把握。
本來,這個行動並不關白玉蘭這個特別行動組組長的事,不知出於什麼心態,她主動請纓曾社長考慮了一下,同意了白玉蘭的請纓,讓她與何曉軍一起行動,並請何曉軍保護她的安全。
在第二天天還未亮透,何曉軍就駕著他從省城的日軍那裡繳獲來的摩托車,搭著白玉蘭與曾社長兩人,在曾社長這個通曉省裡日軍佈置的人指點下,繞開日軍的佈防,向禮樂村的方向進發。
何曉軍繳獲的摩托車,類似他前世時的太子車形態,不但車身寬大,也相當長,坐三個人勉強可以。
這輛類似太子車的摩托車,雖然速度受到了當時製造技術的限制而有限,但馬力與越野性能卻不錯,正好就合適何曉軍他們這次的挑選偏僻的山道行駛。
坐在車子最後面的曾社長,望著會開這個國內稀罕物的何曉軍,既驚奇,又對他那層出不窮的技藝欽佩。同時,他對那坐在他前面自然而然地摟著何曉軍腰的白玉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