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足以形容史皇帝此次出兵準備。
后勤,外交,兵力,地圖,渡江方案,進軍路線等,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七月初,史皇帝召集諸將,秘密開始安排部署。
關于人事上的安排,他是獨斷專行的,這是皇帝手中最大的權力。
之前的商議和討論中,史皇帝都讓他們廣開言路,盡力接納各方意見,可一旦到決斷時,就不許眾人反駁了。
史皇帝踱步,俯視眾人,字句清晰的開口,旁邊的翰林院掌書記一字不落,下筆如飛記錄他的言語。
這次史皇帝沒有廢話,俯視眾人,言語嚴肅,手里拿著昨晚讓趙侍劍給他寫的備忘錄,“經多方考量,朕對此次出兵有如下安排。”
眾人立即肅穆,大殿里安靜異常,人人神情嚴肅,沒有一人出聲。
“此次出兵總共分四路大軍,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和吳越軍。”
他說完,翰林院的學士已經準備了一張巨大的地圖掛在身后,很多細節都是盧多遜從南唐帶回的地圖補充的。
史皇帝直接用木炭在地圖上畫出行軍路線。
“東路為水軍,馭浪右廂,滄波左廂,總計三萬人,炮艦四十艘,戰艦、兵船一千二百艘,以劉仁贍為東路軍都部署,司超為東路軍都監,劉清川、符昭愿、折御勛、孟玄喆聽用。”
“諾!”幾人立即站出來。
東路軍除了折御勛都是老將了,而折御勛是折德扆的兒子,送來京城當人質已經好幾年,史皇帝覺得他不錯,弓馬嫻熟,很有本事,準備讓他去試試。
史皇帝指著地圖,開始交代進軍路線和戰略目的:“東路軍出大梁,沿汴水入淮河,走泗州,楚州向東,隨后向南沿漕渠、揚州進入長江。
你們的首要目的是拿下與揚州隔江相望的重鎮潤州,隨后向西合圍金陵,明白嗎。”
“明白!”幾人異口同聲。
史皇帝讓東路軍主帥劉仁贍和監軍司超復述進軍路線和目的,兩人都說得絲毫不差,才放心接著往下說。
“中路軍領虎捷第三廂,龍捷左廂,總計三五,以李處耘為中路軍都部署,潘美為中路軍都監,王全斌、韓保正、荊嗣、陳承昭、樊若冰聽用。”
“諾!”又一批被點名的人站出來。
“中路軍出潁州,滁州,和州一線,在和州南面采石磯架設浮橋,渡江后占領當涂,馬鞍山等要地,切斷西面援軍,保證援軍阻隔的情況下也可以向東圍攻金陵。”
“諾!”
照例讓主帥李處耘和監軍潘美復述之后史皇帝接著吩咐。
“吳越方面,朕會下詔令吳越王錢俶為東南面行營招撫制置使,率數萬兵自杭州北上策應,并遣李昉為使,王審琦為監軍。”
這個詔令史皇帝其實已經之前就寫信給吳越王私下說過,吳越王回得也很干脆,“愿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隨后就是主力的西路軍安排,史皇帝陣中的說:“西路軍作為此次進攻主力,率控鶴第一、第二廂,鐵騎左廂,總計五萬人。
朕令曹彬為沿江都部署,領西路軍,同時可以調遣其余三路大軍,郭廷謂為西路軍都監、黨進、張正濤、張正海、羅彥環、王環等聽用。”
“諾!”眾人紛紛戰出來。
曹彬格外鄭重,這是他第一次掛帥,史皇帝給他的權限是可以調度攻唐的四路大軍,面對這樣的架勢,曹彬激動之余也十分凝重。
“西路軍走荊南,江陵,沿著長江一路往東打,打到金陵去,西面重鎮武昌,鄂州,九江,湖口都在你們的攻擊范圍之內。
全局如何指揮主將可以自行決斷。”
隨后史皇帝直接將腰間配劍解下,遞給曹彬,他知道曹彬雖然打過很多仗,可一來更年輕,二來第一次掛帥,要調動眾多身經百戰,功勞巨大的老將并不容易。
于是當著眾人的面道:“此劍是朕南征北戰所配愛劍,今日托付給你,就如這滅唐重任一樣,見劍如見朕,戰場上,各軍副將及其以下者,若不用命,可以立即斬殺,不必上奏。”
曹彬一聽此話,撲通一聲跪下,眼眶微紅,“請官家放心,臣定不辜負圣恩!”
史皇帝點頭,將他扶起來,隨后道:“趙匡胤為揚州轉遠使,供給中路,東路大軍,而西面則由沈義倫為荊南轉遠使,供給西路大軍。”
安排妥當之后,就由樞密使閭丘仲卿給他們制書,出兵之日史皇帝還會親授虎符。
接下來便令諸將回去點齊兵將,準備出兵了。
看著摩拳擦掌的眾人,史皇帝仔細思考著自己的計劃是否還有紕漏,至于給曹彬的權力,他也不是亂給的。
曹彬和其他悍將有著顯著的不同,他是軍中最守規矩,謹小慎微,也是最有善心的將領之一,和五代時的將領顯著不同。
當初在蜀地,他就以紀律嚴明,善待百姓而出名,后來去打南漢也是如此,他麾下軍隊所到之處,真正做到對百姓秋毫不犯,軍紀很嚴。
這樣的人如果讓他作為主帥去打遼國史皇帝有些不放心,畢竟慈不掌兵,面對強悍的敵人時,善良很可能會成為弱點。
可對南唐就不同,一來秦國的實力對南唐是碾壓式的優勢,二來他不想破壞南唐生產,也不想讓南唐變成一片焦土,江南可是他最想保全的富庶之地。
這樣曹彬就是最好的人選了,而且因為他謹小慎微的性格,史皇帝也不怕曹彬會是亂用權力。
人事安排好后,各軍開始準備。
史皇帝則開始籌劃起來,要用什么樣的借口發動這次戰爭。
他思來想去,一直想不到什么好借口,不過戰爭需要借口,可如果準備充分,那么借口又是最不重要的那個。
于是在與幾個宰相商議之后,史皇帝用了范質的提議。
下詔要求李煜入朝,中秋來大梁和天子一起過。
這個詔書誰都明白就是找茬的,不過史皇帝也確實是找茬的。
如果李煜真的二愣子敢來大梁,那南唐就和平解放了,如果他不敢來,身為附屬國不聽宗主國號令,史皇帝就能名正言順出兵。
這樣的借口很敷衍,這樣的借口也很好用,而且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借口反而沒那么重要了,天下聰明人都知道遲早會有這一戰。
于是七月底,史皇帝的離譜的昭書就伴隨秋風過了大江,送到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