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

“子龍兄可在?”

黃宗羲嘹亮的嗓音在陳子龍門院前響起。

下一刻房門就被打開,一個門子出來見禮,看是黃宗羲,忙道:“小人見過黃老爺,您快里面請。”邊將黃宗羲讓進來,邊告訴他主人陳子龍正與顧絳(顧炎武)高談闊論呢。

“不意顧亭林亦在。”這可是正好了。

黃宗羲大步邁入門檻,這只是一個兩進的小宅院,還沒走幾步,人就到了堂屋。就看陳子龍正與顧絳對坐,二人談論的很投機,竟然連黃宗羲到來也不知。

“太沖兄?多日不見,別來無恙。”三人中顧絳的年紀最小,見到黃宗羲了,忙起身問好。

陳子龍就沒那么拘束了,只起身一拱手,笑著打趣道:“太沖來了,快快入座。近來多次尋你不到,只言劉總憲處公務繁忙,今日怎的有時間來愚兄這里閑坐?”

劉總憲就是劉宗周,他天啟初為禮部主事。歷右通政。因劾魏忠賢、客氏,削籍歸。崇禎初,起順天府尹,奏請不報,謝疾歸。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又以論救姜采、熊開元,革職歸鄉。崇禎南遷金陵,起復原官。

黃宗羲別看后世名頭甚大,卻與顧絳一般,都是名落孫山之人。區別在于顧絳屢試不中。自27歲起,便棄絕科舉帖括之學。而黃宗羲好歹有個舉人功名。而且他也正是劉宗周的弟子。

劉宗周起復后,便使人招來黃宗羲入己幕中。

到是陳子龍,雖然在溫體仁當政期間屢次不中,但崇禎十年溫體仁被罷相后,他第三次北上,與夏允彝同中進士,俱在丙科(三甲)。只是未及赴任,就聽聞繼母病亡的消息回家治喪。

于崇禎十三年(1640)六月,出任浙江紹興府司理,不久兼代理諸暨知縣。數年間是皆在江浙為官,頗有政績。直到許都事件,左光先違背諾言,將許都及部眾骨干六十余人殺死。陳子龍很是不滿,遂于崇禎十六年三月間乞身歸里。

到現在他也未曾補官。此時來金陵,也不是為了跑官,而是因為皇帝南遷,東林黨形式大好,陳子龍作為江南頂尖的名士,被人連連去信,比如劉宗周、黃道周,生生拉來了金陵。同時呢,這人明顯也渴望近距離的觀察朝堂上的一舉一動。

名士么,文人么,哪一個沒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他們對社會不滿,對朝政不滿,對皇帝大臣全都不滿。

針砭時政,指點江山,糞土當朝萬戶侯。

這是文人打骨子里就養成的毛病!尤其是出了名的文人。

其他人都別說話,聽我講——,那樣才最舒服。

東林黨、復社這一政治集團中,就相當一部分人是這樣的。自視甚高的很。

陳子龍還算他們中比較好的一個,很早就高呼:經世致用,空談誤國。自己也確實塌得下身子,先是丁憂期間與人合編了《皇明經世文編》,凡五百零四卷,又補遺四卷。選文以明治亂、存異同、詳軍事、重經濟為原則,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軍事、賦役、財經、農田、水利、學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并根據當時接觸到的許多現實問題。

稍后又全面整理了徐光啟的農學巨著《農政全書》。

為官時候,還親司賑事,救濟饑民,立粥廠,設藥局,養老幼,醫病疾,收死骨,救活十幾萬人。

這人在明末士林中是相當的另類者。

其治學觀點對顧絳、黃宗羲的影響也是極大。

不過說到在社會或是士林中的影響力,只看陳子龍至今都沒有補官,或是被人推薦復起,那就可見一斑了。

他的這種治學理念與當下的士林風氣是大相徑庭的,雖然也頗有名頭。

但他在江南偌大的名頭名聲,顯然更多是靠著那沉雄瑰麗的詩詞贏來的。

黃宗羲看著陳子龍搖頭苦笑,“子龍兄休要取笑。小弟此番起來,乃是有大事相告。雖說明日的《京報》也能看個通透,然能早入耳一時,便定可叫二位賢兄早歡喜一時。”

陳子龍、顧絳相互看了一眼,全都茫然。遂轉過頭來,靜聽那黃宗羲緩緩道來。

而后陳子龍就如是被針刺了一下,蹦跳起來,大喜道:“陛下果然發大軍北伐中原?”

聯虜平寇的策略,雖然朝野上下支持者甚多,但也并非沒有反對者。就是東林黨一系中,都有陳子龍、黃道周、堵胤錫等人竭力反對者。

只不過大勢滔滔,些許逆流,眨眼間就被浪濤覆沒了。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韃虜兵強馬壯,朝廷兵少將寡不提,上游更有左良玉坐觀天下,心懷叵測。便是朝廷有心北上,亦無力應付。然而今天佑大明,叫左良玉壯年而逝,其人即亡,三十六營將又如何再敢抗拒朝廷,而俯首一孺子?數十萬左軍已盡歸朝廷所有也。”

“南北之勢亦由此而逆轉也。”

“更兼之那韃虜主力如今已經盡數陷于山陜,中原空虛,齊魯空虛,北直隸空虛。此正是陛下奮祖宗之余烈,北復中原,重興大明之天賜良機。”

黃宗羲言辭激烈,慷慨激昂。但他說的也的確有一定道理。

陳子龍、顧絳兩個就頻頻點頭。

李自成想要放棄晉西,大軍通通撤去關中,以便縮小自己的防御圈,鞏固自己在東線的防線,集結調動更多的兵力來與阿濟格軍決戰。那滿清又如何愿意眼睜睜的看著晉西的一支支大順軍退去關中?多鐸肯定出兵竭力阻擊。

如今晉南的廝殺根本沒有因為局勢明朗而有所減弱,反而較之先前更勝一籌了。滿清的大軍主力全集中在了晉南,河洛只有少量綠旗兵駐守,根本不堪一擊。

士氣低迷的李順軍在拼命后撤,士氣高昂的清軍則在盡可能阻截李順兵馬的撤退。大明卻趁虛而入,正好一舉拿下河洛。

這種情況下,多鐸聞警后便是想要立刻撤出大軍也很難。因為這稍微不注意,那就是兵敗如山倒。

陜北戰場也是如此。

崇禎帝這個時候出動大軍北伐,講真的,這真的是一個很好很好的時機。

“好消息,果然好歡喜。就為此事,便當浮一大白。”

陳子龍、顧絳全都高聲叫起。前者的態度不用多說,后者絕了科舉之心后,就遍覽歷代史乘、郡縣志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在歷史上的南明,他由昆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遂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即“乙西四論”,為行朝出謀劃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可以說,這也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佼佼者。

但縱然都是紙上談兵之輩,可至少也要懂得一些兵書,二人對天下大勢都甚是了解,知曉滿清主力已經盡數陷在了山陜,與李自成的激戰當中。此時中原空虛,齊魯、北直隸空虛,朝廷趁機發難,真的很可能一舉翻盤的。

大喜之下,就如是杜甫聽到了官軍收河南河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端的神采飛揚。

黃宗羲看到二人這般的高興勁兒,自己也樂得高興。

但三人也都跟崇禎帝一樣,只想著南明朝發出的‘百萬’大軍,而把鄭芝龍拋在了腦后。

可憐的鄭芝龍啊,為大明立下了辣么多的汗馬功勞,轉眼就成為了過去式。崇禎帝和他的大明朝都是還沒過河呢就先把橋拆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后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后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里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番外1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十七章 國之棟梁!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章 碰撞第十七章 國之棟梁!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墻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嘩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后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后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里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番外1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十七章 國之棟梁!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章 碰撞第十七章 國之棟梁!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墻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嘩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湖北省| 民和| 绩溪县| 延安市| 揭西县| 焉耆| 自治县| 武强县| 嵊泗县| 巴里| 涡阳县| 惠来县| 仙居县| 车险| 同德县| 晴隆县| 新宾| 恩平市| 翼城县| 社旗县| 隆德县| 万全县| 杨浦区| 巢湖市| 汕头市| 陆川县| 巴马| 新乡市| 城固县| 大足县| 隆安县| 扎兰屯市| 中牟县| 兴安县| 汪清县| 绥化市| 石林| 思茅市| 龙岩市|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