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荷協議終于簽訂了。
荷蘭人承認大員屬于了鄭氏,并且愿意付出十萬兩白銀作為贖金,將大員一戰的俘虜全部贖回。
同時再出十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賠款。
鄭荷貿易繼續,交易地點定在大員,就在臺南。鄭家會劃出一片區域作為貿易區,兩邊商民都可以自由貿易。荷蘭人的商船也可以以此為中轉站,并且通過鄭氏的勢力范圍,與日本正常貿易。
兩邊很有默契的擱置了關乎新州的事兒,同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做出承諾,未經鄭氏允許,不得與滿清有任何往來,更不允許向滿清販賣槍炮火藥等軍事物資。
荷蘭人本來還希望得到司法權益上的彌補,但鄭芝龍可不會給他們臉。
所以簽署協議時候的法諾西尼臉色是很難看的,身為東印度公司的高級商務代表,這份協議讓他感受到了恥辱。
心底里發狠說,回到巴達維亞,他就立刻著手向北面的韃靼人輸送槍炮,但面上他卻只能含笑的與鄭鴻逵寒暄著。
中國人手中的火槍就頂在公司的腦門上,他們必須答應。不然,對日貿易的斷絕將會給損失慘重的遠東分部帶來又一次重擊。
沒了大員,又丟了日本,公司在東方的利益就還不夠果腹的。
那樣,阿姆斯特丹的那十七位尊貴的紳士們,會把他們每一個人都剝吃了的,都不用蘸醬。
所以,新州就新州吧。
中國人忽然殺入了南洋腹地,公司自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可那些土著國家呢?他們又會有何反應呢?想想看法諾西尼心中獰笑著,他相信安東尼肯定已經在行動了。
就在三年前,荷蘭人趕走了葡萄牙人,奪取了馬六甲城,這雖然叫他們與柔佛王國的關系急劇惡化,但卻無疑加深了荷蘭在馬來半島上的影響。
而強盛的亞齊王國,因為女素丹的出現而造成了自身統治上的不穩定,內亂還不至于,但中央政權的威嚴被削弱卻是肯定的。
巴達維亞這兩年已經在計劃著分裂亞齊王國,至少把馬來半島上的彭亨、吉打、霹靂、尼亞斯島及英達臘普臘等地區與蘇門答臘(亞齊王國主體)分裂開來。
當然,中國人在南洋腹地的出現也會讓巴達維亞重新考慮自己與柔佛王國的關系,法諾西尼相信柔佛的素丹肯定也會重新考慮一下自己與巴達維亞的關系。
本來馬六甲是三國演義,現在變成了四國爭霸,那影響可大了去了。
但法諾西尼不相信中國人能在南洋贏得‘勝利’。后者對于鄭家而言可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鄭芝龍與那些個土王土著毫無半點交情,他們憑什么能贏的與公司的勝利?
法諾西尼想到這里,臉上的笑容更加綻放了。
鄭鴻逵就全然沒做多想,雙方協議達成,鄭家總是能解除一側的兵事了。而接下來就看鄭家人經營南洋的手段了。
別看鄭鴻逵早前沒關注過南洋太多的事物,可他對鄭家于南洋的經營事,卻信心十足。
鄭芝龍從崇禎帝那里要來了“南洋宣慰使”的官職,想必是能激起不少土王們那封塵已久的記憶的。
雖然從‘舊港’二字變作了‘南洋’,但意思大家都能明白的。
何況現在的南洋土國,一個個在西夷的兵鋒下戰戰兢兢,朝不保夕的——西班牙徹底征服呂宋之后,連日本都相信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大軍會泛海而來,這也是日本閉關鎖國的一大原因。
如今,中國老字號的安保公司撐起保護傘了,他們還會不紛紛來投?
那亞齊王國也就罷了,正值國勢鼎盛時分,雖然女素丹的出現雖然讓亞齊國勢震蕩,可短時期里卻顯然不是其他人等敢招惹的。
而衰落中的吳哥和分裂中的安南也不提,中南半島上的另外兩個強國——緬甸與暹羅,彼此結束了持續多年的廝殺,現在這個時候都在休養生息。不管是緬甸東吁王朝的他隆王,還是暹羅的巴塞通王,兩個佛教國家都處在沒有對外戰爭士氣,兩國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和發展,文化藝術出現了興旺繁榮的景象。
呂宋有已經完蛋了,余下的浡泥、蘇祿,都在歐洲人的兵鋒下膽戰心驚。自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進入了東亞以后,荷蘭人、英國人先后尋來。
就好比馬來半島上的北大年。簡直是成了公共廁所,誰都能上。
像英國人,在東亞的第一個落腳地就是北大年,然后又插進了香料群島,最后還想在中國和日本沿海插上一腳,結果被荷蘭人一腳踢走。放棄了在東亞所有的商棧,集中力量縮回了天竺,以換取在鄭荷貿易上分得一杯羹的資格。
現在中國這家信譽極佳的老字號安保公司開張了,那還會愁人不來么?
看等個一兩年時間,鄭家不給崇禎帝玩一會“萬國來朝”!
“這最麻煩的還是馬來半島啊。”鄭芝龍丟下手中的資料,后世的馬來十三州,現在已經有好幾個顯露出了雛形。比如柔佛,比如吉打,比如彭亨,比如霹靂……
但是現在的柔佛肯定不是21世紀的柔佛,眼下人家還是一個國家,柔佛王阿都查利沙還趁著葡萄牙人的勢力撤出馬來半島的當口讓自己的國勢有了一定的復興。
要不是近來他感受到了荷蘭人越發沉重的壓力,那肯定不會把淡馬錫白白讓出來。
彭亨呢?短短半個世紀里,相繼受到了亞齊、柔佛、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攻擊并被占領,現在想要從地方貴族里尋找出一個有彭亨王室的人來都很難。但那地理位置又很重要,處在整個半島的中心位置,鄭芝龍顯然是不能坐視它被荷蘭人掌控的,柔佛人當然也不行!
接下的霹靂、吉打等,都各有各的麻煩。或是跟亞齊有著瓜葛,或是跟柔佛、荷蘭人有著糾纏。
鄭芝龍如果把所有人全都接納了,馬來半島上的這些個土著國,面上不會顯出什么,背地里不知道會怎么詛咒他呢。
因為鄭芝龍需要接下來的南洋土邦徹底‘和平’,這南洋的定義只是鄭軍的后花園,鄭芝龍才不會對他們非多大心思呢。如此作為必然會符合一部分人的意愿,而又會叫另一部分不滿了。
就像柔佛的阿都查利沙。
好不容易葡萄牙人滾蛋了,荷蘭人初來乍到,他不趁著機會擴張地盤勢力,更待何時?而且對鄭家他已經很‘仁至義盡’了,淡馬錫都讓出來了,你鄭家還好意思叫他繼續窩著么?
……
鄭芝龍縮在老巢里研究南洋的局勢,而遙遠的馬六甲,幾艘蓋倫船也駛過馬六甲,正緩緩的向新州海域駛去,其中最大的一艘蓋倫船的甲班上站著幾名衣著得體的西方男子。
為首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子,正看著前方一望無垠的海面。他對身邊的幾人問道:“約瑟夫船長,我們還要航行多久才能趕到新州?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它了。”中國人在巴達維亞竟然與他們簽署了一個合同,長期購入天竺的棉花和硝石。
身在孟買的他第一次看到這紙合同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界,然后他就親自帶著船只趕來了。(孟買此時還不是英國人的地盤,這里是指他們的商棧)
用印度的棉花和硝石換取中國人的絲綢和瓷器,這簡直是再美好不過的買賣。可惜就是兩者間的價值嚴重的不平等。
一大包壓的結結實實的棉花恐怕也換不了一匹絲綢,或是一只高檔白瓷。
為此,鮑里斯·約翰遜還帶來了大批的白銀,以及一部分象牙和寶石。然后在馬六甲,他收到了人傳來的消息,說自己可以帶著船只直接前往新州去。
“約翰遜先生,如果風力不變的話,今天下午就能趕到。甲板上風大,您還是回船艙吧。”
約翰遜微笑著擺了擺手道:“謝謝,約瑟夫船長。但是沒關系,我想在這里站一會兒。新州,中國,我們終于看到了希望不是嗎?”
周邊的人全哈哈大笑來。
約翰遜被海風灌了一嘴,但他臉色的紅潮半點沒有消褪。“……先生們,讓我們也暫時按捺下自己激動的心情,畢竟我們還沒有趕到新州,也沒有見到那位尊敬的陳銘文先生不是嗎?”
“是的,約翰遜先生。您說的很多。但是我還是要說,但愿那位先生不要讓我失望,我們可是抱著極大地期望前來的。不然,我建議讓那些中國人好好品嘗一下我們的憤怒。”一個身材高大的隨員揮舞著自己有力的拳頭說道。
“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新州有沒有孟買島的一半大。”孟買島是孟買七島之一,七個小島就是后世的孟買的位置。1782年開始英國人對孟買的7個小島填海,后成為一個大島。就是現在的舊孟買市,舊孟買是印度最富裕的區域,也是印度商業中樞。自20世紀以來七島合并后,面積為70平方公里。
“哈哈哈哈……”
甲板上的這幾個衣著得體的體面人全都哄笑了起來,神秘的東方,富饒的東方,雖然他們聽說了很多很多故事,但在這些個人眼中,故事太荒誕了,不親眼看到實情,他們是不會表達自己的尊敬的。
要知道就在六年前他們還跟明軍打了一仗。約翰·威德爾回到天竺后大肆吹噓自己的勝利,以及明國人的怯懦和愚蠢,至于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沒幾個人知道,現在也沒誰會去關心。
鮑里斯·約翰遜也不清楚,因為六年前他還在倫敦呢。
只有旁邊的約瑟夫船長皺了一下眉頭,心里暗自鄙視了一番,這幫自大的家伙,難道忘了荷蘭人的敗績了么?
至于威德爾的勝利,他也早就聽破了耳朵。但是真是假,他覺得都不需要去考慮。
荷蘭人恨不得都掐斷了英國人與中國海之間的聯系,會允許威德爾大搖大擺的率領六艘武裝商船去往澳門嗎?
而且威德爾還率領著武裝商船去與中國人大打出手,逼著中國官員讓英國人商人上岸進廣州城去購買商品,真要那樣的話,中國人都不需要動了,葡萄牙人都能把威德爾收拾了。
要是誰都去廣州城購買商品,澳門還干嘛呢?就是他們(葡萄牙人)也一樣只能前往廣州城一次啊。
約瑟夫是法國人,但這不耽擱他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效力,而且一直都是跑天竺與南洋線路。對于新州他也沒見過,可對于鄭家卻多有耳聞。當初荷蘭人的艦隊開出巴達維亞的時候他還親眼目睹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