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門之后,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看上去明顯有些凌亂的工地。大家七手八腳去除了臨時遮蓋在窗戶上當做窗簾的帆布,讓陽光灑進房間里來。
“實際上早期我們家一直認為當年他可能在為德國服務,畢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因為《凡爾賽合約》的原因德國人無法在國內進行軍工研發。”弗雷先生看著房子說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協約國為了最大限度的解除德國武裝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限定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 海軍兵員不得超過1.5萬人,撤銷總參謀部。
除此之外,他們還規定德國擁有軍艦的最多限額,禁止擁有潛艇及軍用飛機。禁止生產和輸入坦克、裝甲車等重型武器。這種情況下德國軍工生產自然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所以為了準備維系自己的軍工生產,當時德國人和很多的國家建立了秘密聯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和蘇聯的聯系。
1921年蘇德達成秘密合作協議, 蘇聯為德國國防軍提供訓練場地、原材料、軍事物資生產基地, 德國提供軍事技術、資金、技術人員幫助蘇聯升級軍工體系。
1922年,蘇德雙方正式簽訂了標志著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拉巴洛條約》,并附帶了秘密的軍事補充條款。
德國的工業巨頭開始直接在蘇聯設廠并提供技術支持。比如容克斯飛機公司在莫斯科附近設廠生產軍用飛機,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給蘇德兩國使用。
蘇德合作投資化學工廠并生產軍用毒氣。德國海軍移交了部分潛艇圖紙,并嘗試在蘇聯開展新的潛艇研究,當然還有德國的第一輛坦克也是在蘇聯訓練的。
除了與蘇聯的合作以外,德國還和荷蘭開始戰斗機與產品的研究,與瑞士進行輕兵器和火炮的研究,而這些合作在今天已經基本上都被公開了。
所以之前弗雷先生他們家才會以為當年的那位老弗雷先生很可能參與到了和德國人展開的秘密合作中,畢竟他當年工作的公司就是德國克魯伯在瑞士的分公司。
而如果事實是這樣的話,那么也許也就就能夠解釋為什么當時對方很少回信,同時寫信回家的時候信件里面大部分都是一些語焉不詳的內容了。
畢竟當時德國人做這些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時候處于隱秘狀態,因此對于那些參與研究的人對外聯絡有所限制是很正常的。
只不過在這次翻修的時候弗雷先生在自己家發現了地下室以及一些奇怪的物品,所以他才重新想到了這件事,并找到了梁恩希望能夠搞清楚他祖父當年到底做了些什么。
“這個地下室在這里。”踩著地上的建筑垃圾,他們很快來到了客廳里面,接著幾個人走到了房間的角落里。
很明顯,這間房子原來是有一層石頭地板的, 但因為裝修緣故石頭地板被撬了起來, 所以才露出了下方的那一塊鐵板。
“這是我們裝修的時候發現的,因為這么多年被當作旅館,所以之前合同結束的時候我們發現整座房間有些破破爛爛的,于是就決定整修一下。”
看著梁恩拉起了腳下的那塊鐵板,弗雷先生在邊上打開了剛剛綁在頭上的頭燈照亮了下方的情況同時說到。
“整修的一個核心工作就是把這些石板全部從地上弄起來,然后對這些石板進行整體的清潔替換,而就在把這些石板從地面上取下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這個地下室。”
谷靦
因為之前這里已經檢查清潔過的原因,所以下邊原來已經朽壞的木頭梯子被拆散后丟在了一邊,一個銀白色的鋁合金梯子被牢固的固定在下方。
弗雷第一個順著梯子爬了下去,而底下亮起燈光之后,梁恩也帶上了頭燈順著這個洞口鉆進去。
當他的雙腳觸及地板之后立刻驚訝的睜大了眼睛,因為這座地下室并不像自己想象那樣臨時挖掘出的地下空間,而是一座精心修建出的地下掩體。
整個地下室的墻壁是抹平的水泥,而部分脫落的水泥塊下邊則露出了一根根小指粗細的鋼筋,第一眼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堅固。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地方考慮到強度增加了幾根承重柱外帶房梁讓整間房間高度不足兩米的話,整體看上去和多了一層樓沒什么區別。
“這應該是一個二戰德國人防工事。”看了一眼墻上鑲嵌的通風管排氣窗以及排氣窗上邊被遮蓋的抓著萬字符的雄鷹的標志說到。
“不過和標準工事相比,這個工事得到了加強,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甚至能夠用于抵擋100mm以下火炮的直瞄射擊。所以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在標準工事基礎上專業改造的。”
整個地下室看上去像是大號的倉庫, 從地板上的印痕來看之前曾經這里被放置過很多東西,但是現在只剩下了八個箱子而已。
可惜的是, 這些箱子全都是那種最普通的木頭箱子, 所以只是靠這些箱子是基本上不可能判斷出這些東西究竟來自于什么地方。
“這里面就是我父親給我留下來的東西了。”弗雷先生來到了一個箱子邊上,然后和自己的女兒一起搬開了箱蓋露出了箱子里的東西。
箱子里裝滿了發黃的文件,不過當梁恩上前檢查的時候發現文件上居然有明顯水泡以及發霉的痕跡,以至于上邊的文字和圖案看上去模糊的要命,根本無法分辨內容。
唯一能夠稱得上是線索的是這些文件標題上的那些哥特體的德文,這是一種在過去比較常見的德文寫法。
但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這種文字當做了官方文字,所以二戰結束后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
“情況就是這樣的,因為我們現在在半島上,所以周圍哪怕曾經專門做過防水,但是仍然還是讓地下室非常的潮濕,箱子里的東西也有明顯損壞。”弗雷先生有些無奈的說道。
“因為這樣,我們之前在打開了第一個箱子之后就沒有打開下一個箱子,希望能夠給你們這些專業人士留下足夠的信息。”
“你做的很對,先生,在并非專業人士的情況下遇到這些東西保持原樣是最好的,至少能夠避免很大一部分的二次傷害。”梁恩微笑著點了點頭。
實話實說,很多時候因為挖掘者不懂文物胡亂挖掘甚至隨意修復的緣故,最終對文物造成的損害要比幾百乃至上千年時光所造成的損害還要大。
因此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找到文物最好的辦法就是上報給有關的部門,讓專業人士來而不是自己去處理那些東西才是最合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