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X李世民 271 回來
271 回來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世民除了晨昏定省、一日三餐要到父親李淵那兒請安問好、陪侍進膳之外,就是坐在這房間里,坐在那床榻邊上,怔怔地看著窗外的一方藍天。其實他什么都沒看到,腦海里來來去去地重放著的,是這一年來在宮中與楊廣相處的無數片段。回憶著回憶著,最后總會是以不知不覺間又淚落如雨來結束……
其實就是在夜里,就算他已經睡著了,夢里還是在重溫著過去一年的種種,常常又是哭得醒了過來。但就算夢見的是開心的事情,是笑著醒來的,一張眼卻發現只是黃粱一夢的時候,難免仍是落得淚流滿面的結局。
只有在父親面前的時候,他不敢哭,只能強忍著淚意。其實他每一頓都是食不下咽,但為著不讓父親知道自己的心事,這才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把飯食硬塞進口里,強咽下喉管。他卻沒想到,李淵看見他雙目紅腫的樣子,就已經對他背著自己是怎樣終日以淚洗面的情形猜到個八九不離十。但李淵對此完全不作一聲,既沒有追問半句兒子這一年來在宮內的情況,也不問他為什么是在現在這個時候突然被皇帝遣返回家,自然更不會問他為什么這樣悲傷飲泣。
李淵此前來得急,隨身只帶了幾名家仆,因此這修繕一新、富麗堂皇的留守府卻是空蕩蕩的沒幾個人。過了幾天,李家的侍從仆役陸續的趕到,府內便漸漸的熱鬧了起來,恢復了李世民以往在家之日常見的人來人往的景象。這倒是有助于他慢慢的從這一年來困于宮中、幾乎忘記了昔日在李家之內當著公子少爺的狀態之中擺脫出來。
這天,他一早醒來,只見窗外陽光燦爛,假石山上飛濺而下的淙淙流水在陽光映照下幻化出一道絢麗的彩虹。他探頭往外張望,深深吸了一口氣,菊花的清香沁滿心肺,精神不覺為之一振。
他轉頭見墻上掛著一柄長劍,便順手摘下,穿上緊身的胡服,緩步行出房間,來到那堆著假石山的水池前的空地上,撥劍出鞘,迎著秋日的陽光練了一套劍法,微微出了些汗,情緒漸漸的高昂起來。這時正好一陣涼爽的秋風吹來,搖動著空地邊一棵大樹的枝葉,好些黃葉禁不住風力,紛紛揚揚的落下。李世民見狀,一躍而起,雙腿屈曲收腹,長劍繞著身周圈轉,然后身子輕輕落地,伸出沒有握劍的左手攤開,上方一片黃葉緩緩落進他的掌心。日光之下,看得分明,那片黃葉已斷成兩截,斷口平整之極,像是用刀子切開一般——事實上,它就是被李世民剛才那一劍削斷的。不止這一片黃葉,落在他身邊圍成一圈的,全是這樣被那剛才揮出的一劍削成兩截的落葉。
“二郎的劍法真是太棒了!”
突然之間,一陣喝彩聲從身后響起,李世民轉頭一看,原來是幾名李家的仆人站在那里,正滿面笑容的看著他,還噼嚦啪啦的鼓起掌來。這幾名仆人都是會武之人,因此以往只要看見他在李府的花園里練武,就會駐足旁觀一陣,看到特別精彩的招式時,還會這樣為他喝彩鼓掌。李世民不覺也像以前聽到他們對自己鼓掌叫好時那樣,向著他們微微躬身,含笑回答一句:“謝謝!”
其中一個年紀最大的,在李家已經做了幾十年的仆人了,一直看著李世民長大,在他小時候常常讓他騎在自己雙肩之上去逛市集,還給他買零食吃,待這少主便如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時,他走上前來,抓起李世民的兩手,仔細地上上下下的打量著他,歡喜的道:“二郎,你回來了,你終于……回來了!”說到最后一句,眼圈一紅,淚盈于眶。
李世民見這老仆如此動情,也不覺鼻子一酸,眼眶一澀,連忙用力地點點頭,擠出笑意來,道:“是啊,常伯,我回來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這老仆平日就是嘴笨舌拙之人,這時心情激蕩,更是什么都說不出來了,只能是反復地說著“回來就好”這四個字。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聽著這老仆重復這四個字,李世民這些天來一直郁郁不歡的心情卻在突然之間生出了一種豁然開朗的釋然。
是的,回來就好!他能回家來,那是好事啊!這一年來在皇宮里,他過著的都是些什么樣的日子?沒完沒了的屈辱,沒完沒了的痛苦!哪怕是從掖庭宮里出來之后,知道了皇帝是真的愛著他,那又怎樣?皇帝再怎么愛他,都只是把他當成一介孌童來愛,把他壓在身下承受其玩弄。這是不正常的!這根本就不是他應該向往的正常的人生!回家,才是對的!回家,才是好的!
再說,就算他在皇宮里過得比在家里更好,可是現在他就算是多么的不想回來也已經回來了。今生今世他永遠不能再見皇帝一面,一切已成定局。他一直這樣放不下對皇帝的思念,一直這樣終日悲泣傷痛,也不可能改變得了這樣的現狀。既然如此,何苦還要繼續執迷不悟下去?放手吧!真的……是時候……該對皇帝……放手了……
午飯時分,李世民來到偏廳,準備陪侍父親用膳,卻見廳里的桌上已擺滿了飯食,父親卻仍未來到。他看了看廳外天井處的日規,見日影其實已略略過了午時,便向站在旁邊侍候的一名家仆問道:“父親大人還在忙嗎?”
那家仆躬身答道:“是的。今天是兩位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來稟報關于太原的防務,已經談了整整一個上午了,都沒談完,現在還在正廳那邊談著呢。”
太原的防務?
李世民的心念不覺微微一動。
父親這次獲得任命為太原留守,那就不僅是此地最高的行政長官,還掌握著軍事大權,達到前所未有的位高權重之地。用一句不太好聽的俗話來形容,甚至可以說他是這太原一地的土皇帝。但另一方面,太原是大隋西北邊境上的軍事要地,緊鄰突厥,是扼守拱衛東邊的京師長安的第一個要塞。這些年來,隨著大隋的國力因內有民變動亂、外有東征高麗的一而再的遭遇失敗而日漸衰落,本是先帝(楊堅)扶植起來的突厥開始變得野心勃勃,屢屢南侵大隋,大多都從這太原下手,又或是經由馬邑、樓煩、臨汾、乃至更遠的雁門這些隸屬太原管轄的郡縣犯境,因此太原一地的防務所承受的壓力也非常大。父親當上了太原留守,既是權重,卻也是任重。若是一不小心防不住突厥來犯,被外敵攻破了太原,朝廷追究起喪師辱國之罪,那也是足以下獄、甚至砍頭的大罪啊!這樣想下來,皇帝派給父親這樣一個高官要職,未必全屬好事呢。
他一想到這里,就再也坐不住了,轉身走向偏廳,繞到正廳的后面,從后堂的門口進去,輕手輕腳地走到分隔前廳與后堂的屏風之后,跪坐在那里,側耳傾聽外面的聲音,果然便聽到父親正與那兩個副留守交談著。
“唐公明鑒,太原此地,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夠用十年之久,這些都是抵御突厥入侵的優勢。但劣勢就是,這里的兵力實在是不足,只有區區三千之眾。就算把馬邑那邊王仁恭太守近些年訓練起來的兵馬也計算進來,也不到五千。相比之下突厥軍卻是人多勢眾,就是來打打草谷的小騷擾也有數千兵馬,大舉進攻時更動輒上萬之眾。”
“更要命的是,突厥軍盡是騎兵,我軍卻多為步兵。他們以鐵騎踐踏我軍士卒的血肉之軀,我軍根本是毫無招架之力。而且那些突厥人自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騎射之術比我軍僅有的騎兵要精良得多。若非我軍有固若金湯的城池可守,而突厥人向來不擅攻堅,早就是我方一敗涂地的局面了。只是我軍沒法在野戰之上哪怕只是能夠抵御——勿論反擊——突厥軍的攻擊,那就只能是一味地被動挨打了。”
“因此,每年一到秋季,突厥的馬匹吃了一個夏天的茂盛牧草,養得膘肥體壯,騎兵軍力正值最兵強馬壯之際,突厥軍就會大舉南下犯境。一來是中原此時正值秋收之季,田野里多是可供那些突厥人搶掠的糧食;二來則是過了秋天北漠就是嚴寒的冬季,突厥人若不趕在這個時候到這里來搶夠過冬的糧食,他們那個冬天就會很難熬得過去。可是我軍只能龜縮城內死守,突厥人雖然是無法突破太原的防線繼續南侵,但是太原城外的良田沃土之上,本地的老百姓辛辛苦苦種植了一年正要收成的糧食,可就全被他們劫掠一空了。”
“年年如是,老百姓還哪有心思留在這里種田?老百姓都跑光了,太原城外空有萬頃良田卻無人耕種、撂荒丟空,官家的稅賦收入又從何而來?這里的糧草雖說可以食支十年,但坐食山空,只有出沒有進,這總歸不是長遠之計呀!而像太原這樣大的地方,也不能一味地依賴附近郡縣運進糧食來。總而言之,這突厥之患,不僅僅是威脅太原的軍事防務,對本地的經濟稅賦也影響很大。一天解決不了突厥人的問題,一天太原都無法成為百姓安居樂業之地。”
這長長的一段話說完之后,前廳那里便是長時間的寂然無聲,顯然李淵正陷于沉思之中,其余兩個副留守不好打擾他的思索,也沒再出聲說話。良久良兒,終于聽到父親的聲音響起:“兩位今天把太原的情況詳述得非常清楚,我已經大概明白了這里的狀況。突厥之難,積重已久,牽涉甚廣,殆非可以一蹴而就之事。往后便是要靠兩位,還有太原上上下下的官吏軍民通力合作,想出一些萬全之策來。這樣吧,今天已經談了很久,午飯的時間都過了,就先到此為止吧。明天我想親自到軍營去實地檢閱一下太原道軍的情況,還要有勞兩位一同前往呢。”
那兩個副留守趕緊連聲謙謝,說了幾句客套話,便告辭而去。
后記:
1、世民寶寶的情緒還是恢復得很快滴~~畢竟是要成大事的人嘛,不能總是糾結于已經失去的東西~~
2、這章與世民寶寶練劍,好有武俠feel吧?哇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