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39年底洛克希德和格魯曼公司開始賺大錢了。隨著戰爭的陰云籠罩歐洲,法國感到了緊張,它必須擴充軍備向德國證明德國向西進攻絕對沒有好處,德國只能向東去打俄國人。英國也在忙著大規模更換新型飛機又失去了加拿大的工廠,產能緊張無法供應法國的需求,法國政府便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美國眾多的飛機制造公司眾多的型號肯定讓法國人眼花繚亂,其中很多比法國人自己生產的飛機還要好,但是洛克希德和格魯曼在國強高瞻遠矚的指導下適時設計出了歐洲風格的戰斗機和轟炸機,并用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客機改成海上巡邏機。這些產品成熟、符合歐洲人習慣,法國最終向洛克希德訂購戰斗機60架、轟炸機33架和海上巡邏機8架.但是洛克希德公司現在的生產能力還不夠,法國又向格魯曼公司訂購了34架可以作為輕轟炸機使用的戰斗機。
法國人的定金全部被國強拿來擴大生產了,而且國強催促維托把手里的資金全部投入擴產,玩兒的太大讓維托心驚膽戰的。可是到1939年12月就不同了,維托再一次對國強佩服得五體投地——蘇芬戰爭爆發了。
很明顯的,斯大林對于英法美對德國的綏靖非常警惕,擔心德國或英法利用芬蘭國土對蘇聯發起進攻,蘇芬邊界離列寧格勒太近了。為了改善列寧格勒方向的防御態勢,斯大林要求必須拿到卡累利阿地峽。一開始蘇聯與芬蘭談判共同包圍芬蘭灣和用俄國領土交換卡累利阿地峽,但是被芬蘭拒絕了。談判破裂,11月30日蘇軍對芬蘭發動進攻。
蘇芬戰爭像是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打了雞血一樣,特別是英法美等國家都激動起來。蘇聯對芬蘭的進攻似乎證明了紅色俄國強大起來后必然會進攻資本主義世界的判斷一樣。連遠離歐洲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發表講話生成“不能允許俄國對一個獨立國家的侵犯。”
芬蘭是一個小國,單靠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對抗蘇聯,這是誰都能看到的事情。于是英法美不但緊急向芬蘭提供大量軍火援助還招募志愿人員前往芬蘭參戰,眼看資本主義世界似乎眾志成城。美國人大亨們有得是錢,紛紛解囊援助芬蘭。1939年12月10日,洛克希德公司就接下了24架戰斗機的訂單,訂單要求盡一切努力在一個月內交貨,提前更好。要在這么多時間內完成這些訂貨實在不容易,所以購買方關注的主要不是飛機性能而是誰能盡快供貨,正因為如此才只有洛克希德敢接這份訂單。國強安排兄弟格魯曼和汽車公司各生產一部分機體,用了不到15天便全部交貨,還沒影響法國訂貨的生產進度。這下運往芬蘭的飛機訂單一份接一份的到達,蘇芬戰爭只打了四個月,洛克希德和格魯曼卻賣出去79架各型飛機。在1940年3月10日洛克希德又接受了英國訂購“雷電”65架和“狂風”42架的訂單。英國要求這些飛機進行一些適應沙漠氣候的改裝,看來英國是準備將其用于非洲或者中東。在國強認為英國準備用這些飛機對付意大利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完全錯了,英國竟然是準備和蘇聯在中東開戰。
一切都還是因為“加拿大戰爭”。“加拿大戰爭”讓英國丟盡了臉,再加上英國出賣捷克坐視波蘭被瓜分,大英帝國的信譽已經在那些小國眼里已經和擦屁股紙一樣。英國雖然通過放出關在監獄里的尼赫魯等人成功分化了印度人的反抗逼得錢德勒逃亡,但是現在尼赫魯等人都在公開質疑大英帝國的能力。即使從維持殖民地的角度來說大英帝國也應該找回一點兒尊嚴。但是張伯倫面對德國一次次進逼卻不敢強硬,因為英國和德國的爭端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內部斗爭,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完全可以漁翁得利,比如美國肯定會進一步在美洲從經濟上打壓英國、日本可能會對英國的亞洲殖民地動心。最令張伯倫擔心的是英德兩國的爭斗會削弱歐洲國家的整體實力,為蘇聯進軍歐洲腹地掃清道路。現在蘇聯在進攻一個弱小的資本主義國家——芬蘭,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與蘇聯發生沖突這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對決,美國、日本這些國家敢于趁英國之危至少在道義上會不容于資本主義社會,所以那蘇聯作法是英國當前風險最小的選擇。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蘇芬戰爭爆發之后張伯倫在英國上院發表演講時如此堅定“不能容忍共產主義對芬蘭的侵略。我們要讓所有敵人看到大英帝國仍然負有保衛歐洲和平的使命,并且隨時準備履行自己的諾言。有大英帝國存在,一切破壞歐洲和平的企圖都不會得逞。”其實,張伯倫不光是為了對蘇聯顯示自己的強硬,更希望對德國虛張聲勢。
法國人其實并不太想趟這趟渾水的,從德軍占領巴黎后繳獲的文件看張伯倫說服達拉第的理由是控制挪威北部巨大的鐵礦便可以阻止德國獲得這些戰略資源,將德國置于英法的掌控之下。英法聯軍的作戰計劃并非在芬蘭與蘇聯正面戰爭,而是對蘇聯虛張聲勢同時借機控制挪威的鐵礦。
能把德國套上籠頭自然是法國夢寐以求的事情,英法聯軍便再一次組成。1940年1月29日,英法兩國通知芬蘭準備在挪威北部登陸10萬英軍和3萬法軍,經瑞典進入芬蘭,但是這個方案需要在芬蘭政府的請求下才能實施。2月1日,英法要求挪威和瑞典同意英法聯軍過境。但是希特勒深恐挪威和瑞典被英國控制,早就在12月通告瑞典如果允許英法軍隊入境德國會立刻進攻瑞典。所
以瑞典拒絕了英法的要求。
到2月底芬蘭軍隊的兵源枯竭,難以繼續打下去便開始和蘇聯進行談判。這時瑞典和德國希望芬蘭接受停戰,英法卻希望芬蘭繼續打下去以便讓兩國仍有借口奪取挪威的港口和鐵礦,從另一個方向對德國形成夾擊之勢,于是連連向芬蘭承諾將派數萬軍隊增援芬蘭。但實際上這些部隊的任務是控制挪威的港口和鐵礦,只有幾千人是用于在芬蘭維持停戰的。
芬蘭政府當然不知道英法的用心,但是中間隔著瑞典呢,英法援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3月初,芬蘭政府準備接受停戰的傾向已經比較明確,英法眼看著就玩兒不轉了。誰也沒想到此時丘吉爾卻跳出來出了個主意“大英帝國軍隊在全球存在,保衛自由國家不受紅色帝國的威脅。大英帝國軍隊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打擊紅色帝國,應該讓大英帝國的盟友們相信這一點,增強抗擊紅色帝國的勇氣。”在他的演講中丘吉爾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如果大英帝國再不戰斗,所有人都會以為大英帝國是沒有牙的狗!”
丘吉爾說的這個打擊蘇聯的地方就是中東,從這里起飛的英國轟炸機可以飛臨對蘇聯工業至關重要的油田——高加索油田上空。對英國來說選擇這個地方有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蘇軍大量被牽制在芬蘭和波蘭,高加索地區兵力空虛,所以難以大規模報復。第二個好處是可以讓土耳其、伊朗和巴爾干國家看到英國敢于對抗蘇聯,維持英國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丘吉爾是在胡說,英法飛機要從伊拉克、敘利亞起飛轟炸高加索必須要經過伊朗或者土耳其領空,這兩個國家相對來說更親德國,十有八九是不會同意英法飛機過境的。丘吉爾這樣大肆叫嚷不是虛張聲勢就是另有所圖。
雖然戰后丘吉爾一直堅持聲稱自己是為了對抗蘇聯對芬蘭的進攻才出了這個主意,但是劉宗漢認為丘吉爾實際是想達到另外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確實是牽制蘇聯,讓芬蘭繼續打下去。第二個目的則是穩定中東。自從英國沒有在加拿大最需要援助的時候行動之后伊朗和土耳其明顯的更加靠近德國,雖然伊朗的禮薩汗國王并不喜歡希特勒,但是其利用德國的力量抗衡英蘇兩國的傾向越來越明顯;而德國也著眼于利用伊朗威脅印度可以拉攏伊朗;如此這般伊朗便成了英國的眼中釘。土耳其雖然沒有伊朗表現得那么明顯,但是越來越不聽英國招呼是誰都看得出來的。此外伊拉克親德的“金方陣”軍官們也蠢蠢欲動。所以丘吉爾想借機拔掉伊朗這個釘子震懾土耳其及伊拉克也很有可能。
不管如何這次英國國內高度一致,立刻有英國部署在埃及和中東殖民地的布倫海姆式和曼徹斯特式轟炸機開始集結,英國本土的威靈頓式轟炸機也進行戰備。
英國的各部門中隱藏有大量的蘇聯間諜,事實證明擁有堅定的為共產主義獻身信念的人數量太大,隱藏太深,即使英國反間諜部門一再進行清洗也無法把這些人全挖出來。英國轟炸機剛一動,英國的企圖就被間諜傳遞出去。由于時間緊迫,斯大林在3月8日發表強硬聲明,指出如果英法敢于轟炸高加索油田,蘇聯將以炸毀或奪取英國在中東的油田對等報復并且警告伊朗和土耳其讓英法飛機過境就意味著戰爭。
斯大林表示對英法報復實際上也有虛張聲勢的成分。蘇聯紅軍在芬蘭打得并不順手,甚至可以說是損兵折將,光是戰死和被俘就超過15萬,傷病減員超過50萬,此外損失了大量的坦克和飛機。為了不再國際上丟人蘇軍把最精銳的飛行部隊全部調往芬蘭。此外波蘭還需要駐扎大量空中力量防備德國和英法。在遠東斯大林對于日本仍然心存疑慮,繼續保持著強大的兵力監視中國東北的日軍。英法兩國已經向日本發出呼吁,希望日軍從東方進攻西伯利亞,雖然日本政府還沒有回應但是斯大林對此非常警惕,更不能動用東面的部隊。蘇聯的國土實在太大,邊界太漫長,蘇聯擁有多少軍隊都不足以在每一段邊界上保持充足的部隊。斯大林為了拿下芬蘭只能從中亞抽調了6個師和一批重武器填補其他方向的空缺,這樣在中亞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的空中力量,更別說精銳航空隊了,地面部隊也受到削弱。但是斯大林認為越是這樣越不能對帝國主義表現出懦弱,否則可能會引來帝國主義從各個方向的圍攻。只有擊退帝國主義從每一個方向的進攻才能嚇退后來的進攻,所以蘇聯必須強硬。
當然斯大林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英國得逞,9日蘇軍便恢復了大規模進攻。9日英國和法國聯合向伊朗發出照會,要求伊朗開放領空用于轟炸蘇聯油田。禮薩汗明白一旦英法飛機從伊朗蘇聯邊界飛到高加索,蘇聯必定發動戰爭,英法有可能以對抗蘇聯為借口入侵伊朗,這是傻子都能看到的前景。因此他堅決拒絕了英法要求。10日,英法向伊朗發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必須在11日之前作出答復。英國駐埃及、伊拉克和法國駐敘利亞的部隊都進行了集結,動武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禮薩汗并沒有直接答復,而是接連發出和平聲明企圖寄希望于國際公理,伊朗軍隊也開始進行戰斗準備。可是英國哪管什么國際公理啊,12日,堵在沙普赫爾港外的英國艦隊突然炮擊港內的伊朗軍艦,不到一個小時就擊沉所有伊朗軍艦和武裝船只,然后用機槍掃射跳水逃命的伊朗人。港內正有一艘德國貨船和兩艘意大利船,英國水兵控制了這些船只。英國艦隊運載的一千埃及殖民軍也在港口
登陸。13點30分,從伊拉克和敘利亞起飛的英法兩國轟炸機轟炸了阿瓦士機場,伊朗空軍很多飛機沒有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英軍還從伊拉克哈納根出發向科爾曼沙赫油田方向進攻。伊朗軍隊進行了應用的抵抗,但是英法軍隊開始大舉動員準備一舉控制伊朗。
當英法入侵伊朗的消息傳到鄭州時劉宗漢真的非常擔心歷史在此處偏離原來的走向,但是13日芬蘭軍隊油盡燈枯,芬蘭政府卻頂不住了,于下午5時宣布接受蘇聯停戰條件,14日便在蘇聯的壓力下簽訂停戰條約。
芬蘭一投降英法兩國理論上便沒有了對伊朗繼續開戰的理由。但是英法打伊朗需要理由嗎?自然不需要理由。英國軍隊依然在向德黑蘭挺近,此時卻是蘇聯拯救了伊朗。14日,斯大林再次發表聲明稱英國企圖通過伊朗邊境威脅蘇聯的行動必定引起蘇聯的反擊。而且14日,蘇軍的轟炸機真的轟炸了正在進攻科爾曼沙赫油田的英國軍隊。
看來在斯大林看來一個親德的伊朗遠比英國軍隊直接出現在蘇聯邊界安全。作為戰爭內閣成員的丘吉爾也沒有想到斯大林會如此強硬,英軍的進攻戛然而止。不過英國賊不走空,馬上向伊朗開出停戰條件:驅逐在伊朗的德國人、把油田交給英法兩國管理等等。
與此同時,英國內閣決定在挪威海域實施布雷以阻止德國獲得鐵礦石并繼續努力獲得在丹麥和瑞典的存在。這其實是在逼著希特勒完全控制北海,希特勒批準了入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威瑟堡計劃”。歷史又回歸了本來的進程。
1940年4月30日,德軍開始入侵行動,在軍艦運輸登陸部隊渡海的同時六千余名空降兵被空投到丹麥、挪威搶占了機場、岸防要塞、港口、橋梁和重要政府機關。這兩個國家的軍隊從來沒有見識過這種作戰模式,在震驚之中就丟了許多重要目標。德國空降兵在轟炸機的支援下憑借猛烈的機槍和突擊步槍火力打得對手抬不起頭來,更別說奪回這些要點。隨后德軍各路登陸船隊運載的步兵部隊在空降兵接應下順利上岸。至5月27日,德國完全控制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英國軍艦在5月4日才開始布雷行動。英法遠征軍在5月13日在挪威登陸向納爾維克港發動進攻。英法登陸部隊遭到德軍的頑強抵抗,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從德國本土和占領的機場起飛轟炸英法登陸艦隊,德國海軍的魚雷艇也在夜晚實施狼群突擊不斷發起襲擊并實施布雷,德國潛艇也進行了隔離作戰使英法海軍損失嚴重。至5月20日,英法聯軍被擊沉巡洋艦1艘、驅逐艦3艘、運輸船數十艘,被擊傷戰列艦1艘、重巡洋艦2艘,另有一艘戰列艦和一艘巡洋艦觸雷沉沒。
現在劉宗漢是懷著看戲的心情觀看歐洲的這出全武行大戲的,不時爆發出一聲贊嘆“原來還可以這樣?!”
這種看戲的心情應該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現在中國把日本軍隊擋在武漢以東,保住了整個華北,日本短時間內是沒有能力繼續進攻了,這便讓劉宗漢有了看戲的資格。另一方面以中國現在的實力談反攻還是奢望,所以只能先歇著看別人表演了。
1940年3月和4月,在中國戰場上先后出現了日本海陸軍的新型戰斗機“零式”和“隼式”。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這兩型飛機的出現會給中國空軍帶來滅頂之災,但是現在情況卻完全不同。“零式”和“隼式”面對的中國飛機除了老型號外還有裝備新型1070馬力發動機的“殲6-3”型戰斗機。“零式”為了追求靈活設計了較大的機翼,初期型最大速度只有519Km/h,無法追上按照截擊機設計的“殲6”539Km/h的最大速度。“零式”在高速飛行時由于發動機震顫穩定性不好,并且為了減重造成機體脆弱,在高速俯沖時很容易解體。人民軍和國軍飛行員在吃了幾次虧之后便發現了“零式”這一命門,采取高速掠襲的方式打擊零式,一旦發現零式跟上來就轉入高速俯沖,零式如果繼續追趕就有凌空解體的可能。而且零式既沒有裝甲也沒有自封油箱,構成機體的“五十嵐”鋁合金中彈后也很容易燃燒,完全就是能揍人不能被人揍的貨。偏偏零式雖然裝備了20mm機炮,機炮的效能卻非常差,彈道彎曲、穿透能力差、備彈少,打戰斗機基本無用。打轟炸機?人民軍的轟炸機基本都是搞偷襲,所以這20mm炮基本是擺設。零式對付戰斗機只能靠兩挺7.7mm機槍。7.7mm子彈對帶有裝甲和自封油箱的戰斗機來說破壞能力也很有限。
零式就像一個偏科的學生,面對各方面均衡發展的學生并沒有太大競爭優勢。零式最讓中國空軍感到頭疼的是其巨大的航程,經常有零式戰斗機一直糾纏這中國飛機飛回機場,中國空軍不得不更加加強機場防空。
“隼式”由于無法得到“零式”使用的“五十嵐”輕合金,性能比“零式”還差一大截。唯一的優點就是有一挺13mm機槍可用,威力稍大一些。
“殲6-3”使用的從美國“雙黃蜂”發動機發展來的氣冷發動機還存在故障率高的問題,但是在防御戰中“殲6-3”與其他機種配合使用還是不落下風。到5月初,日本海軍由于轟炸機損失太大已經停止了對武漢、長沙、信陽、舞陽等地的日間轟炸。
5月10日,世界各大電臺爭相播送一條重大新聞:德國占領盧森堡。法蘭西戰役開始了。劉宗漢就等著看德國人這次怎么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