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孫承宗卻別有一番感受,他今年已經七十又三了,人到七十古來稀,到了他這個年紀應該回家飴孫養老了。但是皇上的挽留讓他很是感動,所以他決定在留下來幫皇上完成兵制改革的事宜。從朝中的大臣來看,也沒有多少人能夠適宜做這件事,得罪人的事情旁人躲都躲不及。孫承宗當然不會計較這個,而且他也知道皇上的一貫作法是不會讓他吃虧的!
皇上說完之后,接下來是孫承宗開始匯報總的駐兵改革事宜,這個奏議每個內閣大臣手里頭都有一份,但因為這個問題關系到其他眾多問題,所以要拿出來探討,同時也是要面對眾大臣的質疑。
“在四年的時候,老臣主持兵制改革,在武昌,桂林,成都,南京,鳳陽,青海,福州,外加九邊重鎮都駐有五萬左右的兵力;每行省設立六衛,將士三萬三千六百人,守于各要道州府。當時遼東事急終究未能盡善盡美,今日女真已滅,需重新議定駐軍,使之大明根基鞏固。”
說著孫承宗攤開大明的地圖,貼出各處駐軍所在位置,然后一一指道:
“如今遼東已經平定,沈陽需要重新駐軍震懾遼東,所以在此另加十衛人馬!中都鳳陽是我大明龍興之地,但從軍事來看,駐軍跟南京相近重合,是以老臣認為設定一衛人馬即可,駐軍遷至濟南為佳。另外近幾十年來,陜西動亂頻繁,如無人馬預備始終不妥,因此西安需駐兵十衛。甘肅之地有蒙古人窺視,自然也要駐兵,原本甘肅鎮就屬九邊,是以駐兵與此鎮二合為一,同樣駐兵十衛。青海全土尚未劃入大明治下,所屬衛所先暫由神武軍節制,是否駐兵日后再做計較。江西南昌再設立十衛人馬,以穩定南方的局勢。另外九邊中的宣府,薊州,山海關,將重新設為三萬人馬的駐兵。”
賀逢圣道:“廣東、福建、浙江不設駐兵是否可行,畢竟這些年番人多有騷擾!”
孫承宗道:“這三省之所以不設駐兵,那是因為這些省將設立水師,水師不僅可以海上作戰,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登陸作戰,所以就無需另外設駐兵了!”
賀逢圣聽罷連忙點頭,看來孫承宗是考慮得很周全。
旁邊的李標卻是盯了地圖好一會,才板起手指數著道:“按照孫大人的方案,只有沈陽,濟南,西安,武昌,桂林,成都,南京,蘭州,福州九個地方設立四十五萬人馬,宣府,薊州,山海關共九萬人馬,加上余留下的九邊二十八萬,京軍的十萬,那么駐兵人數是在一百零貳萬。如果十九個行省有五十四衛所,那么人數也在二十七萬間,那么我大明兵衛總共就一百二十九萬。加上水師,漕丁,上直衛人數已達一百五十余萬。這總軍數與我現在軍馬人數大致相當,我有兩個問題問孫大人,第一京師的兵力是否過弱?第二這駐兵是否要屯田?若不屯田,糧食從何而出?”
李標說完,其他人都沉吟起來,可以說李標雖然不大管軍事,但這兩個問題問的相當有水平。要想軍隊改制,那么這兩個問題就要解決好。
孫承宗頓了下道:“嗯,李大人說的這兩個問題,我也正要回答。按照我大明初制,京師人馬云集百衛,兵力達六七十萬之多,然人數過多,戰力低下,且北地物產貧瘠不能供養,單靠南方輸送恐不能及。況且我大明京師自從英宗之后,兵力一直處于十二萬間,皇上新建京軍之前,實際人數更只有五萬。因此,京營額度保持十萬之數也是合適的,戰力之高低不在乎于人數,且在于民心、正統、裝備。京師之地有四方守衛,
若有不測只需登高一呼,勤王者云集,因此常備兵力無需太多。”
李標聽完沒有提出異議,因為孫承宗說的是事實。雖然歷來京營的兵額有這么多,但實際人數卻少的可憐,幾百年都是如此也沒有發生過什么動亂。再者現在的京軍是精銳中的精銳,皇上必然優先裝備,將其打造成虎狼之師,這是地方軍隊無法比擬的。
這一條大家算是點頭默認了。
“至于屯田,我與不少大臣都交流過,認為現在就停止屯田似乎過于太早,地方也難以供養數十萬大軍,因此除去京軍外,衛所與駐兵都需要屯田,只是屯田的分數將會酌情考慮,因為衛所的衛兵將負擔地方事務。”
李標聽到這想知道詳細一點的情況就問道:“那敢問孫大人,這具體分數如何確定?”
“按舊制來算,每軍授田五十畝為一份,每衛所共計兩千五百頃。如果以四分屯種,六分操演,每衛所耕種一千頃!”
這是曹珖突然出言道:“祖制,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孫大人這樣已然減少軍屯產糧,如今軍屯尚不能自給,何況再削減!”
孫承宗如實道:“如果不夠只能是朝廷補給!”
“問題是朝廷能夠負擔得起嗎?”
“根據核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現在種植的玉米、番薯較之以往的產量有了很大的上升。同時地方衛兵將減少鄉兵,民壯,那么地方上的支出要少很多,這部分的俸祿同樣可以補給衛所。而且大明的兵力以后將會進一步裁減,此時劃定軍數是因為現行軍馬有這么多,貿然裁軍將不利于朝廷的穩定!”
“還要減少人馬?!”
幾個內閣大臣心里都嚇了一跳,現在朝廷的人馬比之明初可是少了很多,如果再降低能否夠兵力鎮守四方呢?錢龍錫瞥見在場只有皇上跟傅宗龍神色不變,看來是早有商議過的。孫承宗這么說,也就是代表了皇上的意見,所以錢龍錫盡管很是疑問也沒出聲。
反而是賀逢圣先出言道:“孫大人,如果這樣一旦朝廷要用兵,豈非無兵可用?”
孫承宗解釋道:“并非無兵,這是跟兵制環環相扣,如今朝廷征集士兵將采用十年義務兵制,十年之后,退役的兵士也達百萬,一旦有戰事便召集回隊,瞬間可得百萬將士。這便是藏兵于民!”
“好主意!”賀逢圣忍不住出聲贊道。
李標道:“此法雖善,可一旦成亂民反成心腹大患!”
孫承宗搖搖頭道:“李大人所慮固然如此,但我軍征兵皆為有家有戶之人,若非家破人亡必然不會冒險做那株連九族之事。只要官員清正廉明,百姓何來造反!”
這話讓李標無從反駁,一想也卻是如此!
孫承宗接著道:“為了京師的安全,京師的有空余之地將會優先安排退役的京軍,或者安排至上直衛,從而確保京師能夠有足夠的人員征集。同時義務兵制的年限也會進一步降低,十年之期只能讓朝廷征集百萬之人,因此將年限設置在六年,從而使在任何一個時期都能征集三批軍士。如此以足夠兵力用于四方!另外還有一些關于互調地方征兵,軍糧倉庫等等的設置在方案后頁,各位可以參詳!”
大臣們審閱過后,知道孫承宗不僅設想詳細,而且后邊還涉及到了幾個重要的改革舉措。那就是將設立參謀將軍一職,將原來只屬于各總兵官、副將們的幕僚們正式納入到朝廷的官職。五軍都督府將不再按前后左右來劃分地域,而是根據職能進行劃分,重新分為樞密府,后勤府,征兵府,稽查府,斷事府。
使得五軍督府自稱一體系,跟兵部相合管理天下兵馬。按照職能劃分,樞密府實際上可以叫做總參謀府,只是為了彰顯它的地位,讓功成身退的宿將們到樞密府養老,發揮余熱的地方。這樣才不會使得武官的職位可以升到朝廷政府,而不是一輩子都在地方上。
總兵官的職位也固定了下來,屬于從二品。各地駐軍總兵官與地方巡撫平級,不受地方節制。駐軍總兵官任期三年,同時朝廷為其在京師置辦宅邸,三年后將按照表現進行升調。至于不能在本省做總兵官等等條件限制幾乎與巡撫一致,可以說巡撫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而總兵官將是軍隊的一方實力人物。
再往下看,眾人才覺得此番改制實際上也是上次的繼續。將巡撫一職定下后,都指揮所納入了地方,同時理順了地方跟朝廷中央的關系。雖然迫于品級,使得布政使這一級的的文武官員的品級都掉了一級,但是所得的俸祿不減反而加了,是以當時也沒有引起什么轟動。由地方到軍隊,竟是一步步的進行。
這么龐大的改制,不用說就是皇上再后邊主持,孫承宗不過是一個出頭人而已!錢龍錫跟李長庚老持穩重早想得明白,是以對軍隊的改制方案算是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