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來是我的決心和誠意打動了舒靜和,還是我對愛、婚姻、生活與過去完全不同的認知,讓舒靜和覺得我們是認知和見解相同,的確可以以“婚姻家庭”的名義在一起彼此照顧,一同修行。總之,她沒有反駁和質疑,也沒有拒絕。我們似乎默然就達成某種默契和共識,餘生要把原來的親愛纏縛變成法眷屬,一起修行,共成佛道。
接下來的一年,了因書院的總體工程建造陸陸續續完成,緊接著便是外部景觀和內部設計裝修部分,我繼續長期駐在工地進行項目的跟進、協調和完善。兩年多來,學到很多東西,不僅僅室內設計方面的提高,還有建築工程本身方面。時常與一批以善業爲生、做情懷的人接觸,也不斷地改變著我原來侷限和狹隘的人生態度。
更重要的是,與之前獨自一人在工地工作的感受不同,因爲和舒靜和重逢,並約定了以後的人生道路,我在了因書院的工作,越來越不像是在他鄉,反而覺得像是在故鄉。
我其實完全可以不用那麼長時間的駐地,連公司老總都打電話來,讓我不用這麼辛苦。可他有所不知,我是真喜歡這裡,想把這個項目做到最完美,甚至也想看到全部的文化項目推進之後,這個書院“活”起來的樣子,我真心覺得,那會是無比幸福的時刻、也是一件無比有意義的事情。
了因書院所在的這個鎮,原來有自己的名字,叫南山鎮,我自己則喜歡叫它“了因鎮”。小鎮山環水抱,風光旖旎秀麗,明清時期曾經人才輩出,有胡姓、莊姓、孫姓、張姓等家族世代定居,繁榮一時。近代以後才人口減少,文化衰敗下來。不過,因爲很好地保持了祠堂、寺廟、民居、街道、橋樑等古建築,另外地形開闊獨特,有山有水,背靠S市等大都市,近年來成爲鄰近都市人旅遊觀光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徐老——比起徐總,我更喜歡稱他爲徐老,大概是很多年看到了這個趨勢,所以很早之前就在小鎮投資買地,並參加到政府關於整個小鎮的改造工程的委員會中。在徐老等人的努力和堅持下,小鎮改造時候其原貌得以保持,新建的建築都儘量保持古風。了因書院的總體風格就和小鎮的古風一致。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南山鎮或者說了因鎮,就是徐老在用心做的一個夢工場——包括教育、素食、學佛、養老一體的傳統文化推廣實踐的夢工廠。
有一天,舒靜和同我說:“張念,你知道嗎,能認識徐老他們這批人,是我這輩子的最大的好運。”
“嗯,我也這麼覺得。”
“我原來只是想,一個人工作、獨自在家聽經修行,獨自了脫生死,就這麼過一輩子了。但哪裡那麼容易呢?煩惱太多,心太不清淨了。嘴巴上說都放下了,其實,並沒有。我還是會覺得,一個人太冷清、太孤單了,看到別人一家子人熱熱鬧鬧、和和美美的,也都難免失落。直到徐老來單位聘請文化項目推廣的老師,直到我接觸到他們,我才從小我、小家中走出來,或者說放下,除了自己的父母,他們都是我的家人,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家人,有了一種大愛的感覺。所以,整個狀態都變得充實起來,學佛也學得更好了
。”
“是啊,修行其實就是在世間修行的,不是一個人關起門來,什麼人都不理、什麼事都不管,特別是年輕人吧。人都沒有做好,怎麼給人做榜樣呢?”我自己也漸漸對人生與修行有自己的領悟。
“我覺得徐老他真的不是一個商人,甚至也不是一般的人,他真的是一個菩薩。你看他設計的項目內容,從兒童傳統文化教育一直到唸佛養老,從小到老,從生到死,他都管了,他是真的有智慧!他這纔是修行,是菩薩行,愛衆生,併力所能及地度衆生。”舒靜和十分欽佩地說。
“我也好奇,他爲什麼這麼設計項目內容?爲什麼要養老院和私塾學堂放在一起,另外又有相對開放流動的禪修體驗和素食體驗呢?”
舒靜和就笑爲我介紹:“關於這個,徐老有和我們談過的。傳統文化教育,從娃娃抓起,私塾型學堂教育方式,配合‘教之道貴以專’的古訓,在其他地方已經實踐過,效果非常好。學習五年的孩子,無論是考試成績、體育、音樂都比常規學校教育出來的孩子好很多,關鍵是道德品質,更是讓家長非常的歡喜。了因書院的學堂,我們計劃招3個班,每個班不超過20人。現在報名的人數已經多達6000人了。
“那學佛養老型的養老院,老人家在這樣的養老院中,就不是一起坐等著死,而是每天一起學習,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讓老人在晚年有志向,他們就活得不再是行屍走肉。現在報名的家庭和老人也不少了,已經超出我們的房間數量了。
“把學堂和養老院放在一起,那些小孩讀完書後,就可以來養老院來給老人家落實孝敬尊親,把課堂上學,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至於公益互助素食餐廳,它既是對外的一種護生、戒殺、環保的宣傳,也是可以爲學堂小孩、養老院的老人提供義工實踐的平臺。
“禪修養生,主要是針對來這裡旅遊休閒養生的年輕人,他們來這裡小住幾天,儘量提供一些直觀的佛教和傳統文化氛圍給他們,同時他們能參觀和體驗養老院、學堂、素食餐廳,這本身也是一種宣傳和推廣,說不定,也會有人因此發心去做更多類似的書院呢。”
我聽完後,頗爲訝異,說:“原來我還擔心,工程做完後,沒有人來上學,沒有人來養老。現在你這麼一說,原來缺的不是學生和老人,看樣子缺的是‘老師和工作人員’。”
“是啊,缺的是老師和工作人員。”她輕輕嘆了一口氣。“其實,嚴格地來說,我都不能算是合格的老師,我們真的很缺人手。”
我故意皺了一下眉頭,笑說:“原來我還想說,要不我也和你一起在這裡當老師吧!誒,連你都不能算是合格的老師,我還是當學生吧,哈哈!”
舒靜和甜甜地笑了一下:“我們一起學習,要學習的東西可多了。你也不用擔心,徐老說了,既然是善心善事,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手的。我相信他老人家的說的話。我們一定會形成一個‘六和敬’團體的。”
“‘六和敬’?”
“嗯,‘六和敬’就是佛陀規定的,學佛同修在一起進行團體生活的時候要遵
守的共同標準:見和同解、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學佛同修共同按照佛陀所教導的生活修行,在思想上統一,語言行動自然也趨於一律,也不會去爭利。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是最和平的生活。不僅僅適合佛教共修團體,其實適合所有的團體。”
我一聽這話,心裡又是一陣明朗,喜悅地說:“靜和,我找到了,原來就是這個!”
“嗯?什麼找到了?”
“我最近一直在想,怎麼和你成爲一個家庭中的同修道友,成爲法眷屬,方法和標準在哪裡,是什麼?原來,佛陀這麼早就已經開示了!”
“嗯,世間好語佛說盡。我們被煩惱所障礙,再怎麼想,都想不出更智慧的。”
“六和敬,舒靜和。靜和,和靜(敬)。原來‘六和敬’就在你的名字裡,我們兩個傻瓜竟然繞了那麼一大圈,才找到!”我笑道。
她也笑了,我們又相視無言地感受一種相契的喜悅。
過一會兒,舒靜和說:“倒是你,工程如果全部結束了,怎麼辦?”
舒靜和這句話問出來後,我也嚴肅了起來。我當然考慮過這個問題。
我看著她,很認真很肯定地說:“靜和,我準備留下來。”
“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是你畢竟需要自己的工作,不是嗎?還有你的家人怎麼辦?你那麼看重家人,我不能讓你心裡有任何負擔。”她依然爲我考慮。
wωω★тт kǎn★¢ Ο
“你以後的工作重心可能會轉移到書院這邊,而且我也知道,你其實不太喜歡在大城市裡生活。我們就在鎮裡山上買一個老房子,趁現在還不貴。我們把它改造成我們的家,還有可以做成幾間民宿房間、還有我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你知道,我現在手頭除了了因書院在做的,鎮上的一些民居和民宿、徐老、徐老的朋友們這邊都有不少單子在找我。我的工作,你不用擔心。如果想做,設計的單子只會多,不會少。
“有了房子,可以把我們的爸爸媽媽、還有現在一個人住的大姨母也都接過來一起。他們可以在老人院學佛,可以在素食餐廳做義工,也可以在家裡經營民宿,最主要的是,要他們也能一起學佛,在這裡,這是最好的環境了。?再沒有什麼比一家人在一起做善業,學佛更好的了。有這樣子的環境,他們也能精進。
“不過,我可能因爲工作的原因,還是會時常跑其他工地,甚至駐地工作,一開始我可能不能有太多時間和你每天一起修學,但你記住,你再也不是一個人獨自一人了,把那一份心裡的淒涼全部丟掉,不要再有任何包袱,好好工作、修學和生活。當然,並不是你一人學佛,我會很勤奮和努力的。我很清楚,我只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見和同解,我們才能成爲‘六和敬’的同修家人。”
我一口氣,把我最近思考和計劃,和她說出。
她聽完後,笑了笑:“你怎麼什麼都想到了?感覺我現在好像被你完全看透的樣子,呵呵!真是好師兄,好家人啊!真心地感恩你,張念!阿彌陀佛!”她說完後,對我合十鞠躬。
我也對她合十鞠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