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呂思勉、張蔭麟、蔣廷黻這三位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人們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在演義歷史、戲說歷史、調侃歷史異常風行的今天,也許人們很難會對略顯嚴肅的歷史學著作感興趣。這也就難怪他們不得不偏居一隅,沉入了歷史的鴻溝。但是在中國現代的學術史上,他們都曾經是煊赫一時的人物,如果沒有他們,中國的現代史學一定會寂寞許多,也無趣許多。著名史學家嚴耕望先生曾經說過,“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爲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爲前輩史學四大家”。而在清華讀書期間曾與錢鍾書、吳晗、夏鼐並稱爲“文學院四才子”的張蔭麟更是受到了熊十力的極力推崇,他說:“張蔭麟先生,史學家也,亦哲學家也。其宏博之思,蘊諸中而尚未及闡發者,吾固無從深悉。然其爲學,規模宏遠,不守一家言,則時賢之所夙推而共譽也。”
本書正是在張蔭麟《中國史綱》、呂思勉《中國史》和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的基礎上,取其所長,融合而成。其中前兩本都曾經是作者編定的教材,但是時至今日,這兩本歷史教科書的深度和廣度仍然大大超過了今天的一些史學專著。呂思勉先生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做出了獨到的貢獻。呂思勉先生的這部《中國史》中不僅吸收了當時史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還融入了大量自己的研究心得,頗有閱讀價值。而年輕博學的張蔭麟則堪稱一位史學奇才,可惜天妒賢良,年僅37歲便離開了人世。張蔭麟治史強調從長編入手,善於從紛繁複雜的史料中抓住最有意味的環節,擷取最爲典型的事例。
加之他所具有的通透的哲學和社會學眼光,更能夠把握歷史事件的實質,再現歷史人物的性格。史學名家王家範稱讚他的《中國史綱》:“文筆流暢優美,運思遣事之情深意遠,舉重若輕,在通史著作中當時稱絕,後也罕見。”而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一書則是寫於1938年春夏之交,那時正是國家、民族處於抗日戰爭危急關頭的年代。在這本著作裡,他從外交內政的關係入手,重點論述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爲抵禦外敵入侵而改革內政的各種方案,凸現出那一代受過高等教育和西潮影響的學人在思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社會進步時救亡圖存的使命感,其殷殷的愛國報國之情,動人心魄。全書篇幅雖短,但他對於中國近代歷史的宏觀把握,至今仍不乏可資借鑑之處。
爲了避免重複和煩冗,針對同一事件或同一段歷史,編者只選取了其中一位作者的說法,大致說來,本書的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第一節,爲張蔭麟所著;第十二章第二節至第十八章,爲呂思勉所著;第十八章至第二十四章,爲蔣廷黻所著。這樣一種編排,也就成就了這樣一部融合了三位著名學者思想和研究成果的著作。既展現了各位學者的風采,也爲讀者全面的、直觀的閱讀和了解中國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範本和視角。
另外,本書在儘量保持原作面貌的基礎上,爲了適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對於文中的地名、人名、紀年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和調整。在此加以說明。
編者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