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日本海軍是日本加強軍隊的重心,隨著三年間大批軍艦的下水,侵華戰爭期間損失慘重的日本海軍不但迅速恢復了實力,反而更勝從前,一躍成爲世界第二的強大海上力量,在偷襲珍珠港幾乎完全摧毀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後,如果光論主力艦的實力,日本海軍幾乎已經是世界第一......
1941年底,日本擁有12艘航空母艦,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兩艘大和級巨型航空母艦,此外還有兩艘金剛級高速戰列艦,但日本畢竟基礎薄弱,這一點從輔助艦與運輸船的數量不足就可見一斑。更要命的是,侵華戰爭失敗而永遠損失掉的200萬青壯年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法獲得補充,這就令日本的動員能力大受影響,雖然因爲總人口不少、數據上的極限動員力依然在600萬以上,但質量就令人實在不敢恭維了,這600萬能夠抵得上其他列強的400萬就不錯了,而且以日本目前的國力,即使不考慮資源因素,在海空軍規模不變的前提下,日本政府最多隻能長時間維持一百萬左右的陸軍,否則國內就爆發大面積饑荒的危險......
此外,日本與英國同爲島國,卻沒有殖民地可以掠奪,而且本土資源更爲匱乏,因而對於資源產出遠比歷史上豐富得多的南洋諸島,日本政府就更加覬覦,陸地上他們已經被解放軍打怕了,但在海上,連珍珠港他們都敢打,何況是防禦虛弱得多的南洋諸島?
第六名則爲如今已經只剩半壁江山的維希法國,雖然連國都巴黎都丟了,但畢竟老牌列強的底子還在,而且因爲投降得快。所以戰爭造成的破壞相對較小,因此即使只剩半個法國,1941年的工業總產值依然不下60億美元,粗鋼產量也有400多萬噸。儘管如此,作爲一個戰敗投降了的僕從國,維希法國的三軍規模都受到了德國的嚴格限制,而且成了亡國奴的維希法軍失去了戰鬥的動力。已經遠不是昔日那支雄霸歐陸的強軍了......
第七名是無論哪個時空都純粹是打醬油的意大利,由於本身工業基礎就不怎麼樣,加之南北分裂大戰了一場造成了不小的破壞,1941年底的時候,剛剛重新統一的意大利工業狀況甚至還不如前一年,工業總產值不滿50億美元。鋼產量僅有300多萬噸。不過即便如此,由於事實上已經被德國軍控了的緣故,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卻比歷史上強了許多。當然,這倒不是說他們現在已經是世界強旅,而純粹是歷史上的意軍實在太菜罷了......
除了這七個早就已經是工業國的列強,這個時空還崛起了兩個新興的大國,其中克里姆領導的阿拉伯聯邦最爲另類。這個國家的面積和人口都相當驚人了。境內的資源也十分豐富,但卻基本都沒得到開發,甚至連基本的工業也幾乎沒有,武器裝備全靠繳獲和進口,僅此一點就不能說阿拉伯聯邦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可是有軍事才能卓越的克里姆領導,更有經歷了戰火考驗的百萬大軍,再加上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過程中覺醒的民族意識與對西方的憎恨,在陸地上還真不好對付。倒是有些類似於歷史上剛剛建國但還未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新中國。
而當地中海的盟軍全部投降、希臘也宣佈中立之後,地中海事實上已經成爲了軸心國的內湖,令阿拉伯聯邦可以不受阻礙地從德意獲得大量援助,雖然工業化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至少阿拉伯聯邦百萬大軍的武器彈藥來源不必太過擔心了。加之阿聯橫跨歐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這個新興的地區強國雖然基礎很不紮實。但還是很快就在國際上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過克里姆並沒有因爲陸軍世界第五就安心下來,他一直都想建立一支同樣強大的海軍,以保護地形狹長而臨海的廣闊國土,在暫時還沒能力建造軍艦的現狀下。被意大利蛙人炸沉在亞歷山大港內的兩艘英國戰列艦就引起了克里姆的高度重視。但因爲德國支援的打撈設備一直等到西西里島上的英軍投降後才得以運到亞歷山大,此時距離兩艘軍艦沉沒已經過了好幾個月,海水的腐蝕性又強,打撈起來的時候早已經鏽得不成樣子了......
無奈之下克里姆只得暫時擱置建立大海軍的構想,而將工作的重心放到工業化與穩定內部這兩方面,但這顯然不那麼容易,平均識字率很高的柏柏爾人和柏柏爾裔阿拉伯人聚居區還好,自埃及以東的新地盤上遍地文盲,想要推動工業化就必須先普及教育才行。但是在這些落後地區普及近代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會觸犯當地王公酋長的利益,美英兩國自然不會放給這個機會,派出間諜大肆挑撥阿聯內部的矛盾,導致西亞地區連續爆發了多次叛亂,雖然才能威望兼備的克里姆很快就將其一一鎮壓了下去,但還是對這些間諜戰不勝其擾......
而由於阿聯加入了軸心國的緣故,之前與其關係不錯的蘇聯在侵入阿富汗後出於對遭到軸心國包圍的擔心,也派出間諜前往剛剛獨立並加入了伊盟的伊朗共和國,由於伊朗的穆斯林絕大部分都是什葉派,而克里姆這位“解放者”卻是遜尼派,兩者之間本來就有著不小的矛盾,蘇聯這麼一挑撥很快就見到了效果,不久伊朗國內再次爆發大規模起義,由於什葉派在社會底層的信衆極多,共和國政府正式成立還沒過幾天,就因爲軍隊的大面積譁變而倒臺了......
克里姆是個性格極其堅韌的人,即使東進以來已經連遭十幾次刺殺,他依然沒有放棄改造伊斯蘭世界,令其儘快步入現代社會的打算,但內憂還是不可避免地牽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令解放整個非洲的浪潮止步於北緯10゜線附近,而英國乃至很多其他的西方國家政府也總算是稍稍鬆了口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