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開后,果然是已經約定好的來自蓋頓村的“羅孚“公司的人,也就是國人后來稱呼其為“路虎”的這家企業。
帶頭的是一個叫做查爾斯的副總裁,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兒,單單從其不卑不亢的紳士風度來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倫范兒。
查爾斯一進門兒就是一個中式抱拳禮節,很明顯這老頭兒居然還是一個中國通,原本雪莉的談判團隊,已經針對羅孚公司的收購問題,磋商了三輪,兩個月過去,終于到了最關鍵的階段。
這個中國大股東,在這個階段的介入,對于羅孚來說,也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在近年來國際投資領域,在以日本,澳洲和中國的一少部分超級富豪為首的海外投資慣例,他們出手都很是大方,這樣一來,羅孚肯定可以為自己賣上一個好價錢,就好像三年前的捷豹一樣。
憂的卻是,即便這位中國股東不是法人,從形勢上來簡單判斷,都能肯定是一個話語權很重的人物,雖然說這個團隊在他們所提供的以往接盤戰績來看,的確是業績輝煌,不過羅孚可是見證了捷豹這個表兄弟的尷尬處境,知道其前因后果的,連福特都對捷豹束手無措,就算是他們出了令羅孚很是滿意的價碼,他們又憑什么保證,能將這個經典的英倫越野品牌發揚光大呢?
英國佬的這種思維方式,同對待香港回歸是如出一轍的,明明已經不得不放手,可似乎表面上,還是要標榜一下對目標的發展極為關懷,至少在官面之上,一定是要表現得冠冕堂皇的。
因此羅孚公司的董事局這才特別的將查爾斯這個中國通找來,接待這位中國富豪。
趙炎對于老頭兒的到來自然是提足了精神應對,也理所當然的禮讓進來,并親手泡上了從國內帶過來的頂級香碧螺,登時整座小客廳隨即充滿了濃郁的茶香。
國際慣例中,正式談判開始之前,都是要大談兩國人民的友誼、套套交情,用來試探對方的虛實,因此趙炎和查爾斯開始這二十分鐘,根本就沒聊到什么正題,完全都是閑聊到了,自己曾經在對方所熟知的環境下,有過哪些見聞之類的。
趙炎一看,老頭兒這個架勢,這是要和我拼耐心吶,那我還怕你這個?于是就順應著查爾斯的口風,陪著他天南海北一通神聊,趙炎自己本就是個閱讀者,即便是國內自己沒有親自去過的地方,也是對那里的風土人情略知一二,當然這些比起所謂的半吊子“中國通”查爾斯來,那還是可以應付一番的。
果然,查爾斯一邊聊,一邊察言觀色,直到把自己所知的中國概況聊的黔驢技窮的時候,卻是驚訝自己這個項目的對手,怎么所學如此廣博?甚至對英格蘭的很多歷史典故也并不陌生?
看來,自己是碰到了硬茬子了,沒辦法,查爾斯看看時間不早了,這才將話題引入汽車業務收購這一主題,算是在耐心上,稍稍的落入了下風。
查爾斯做人的態度很是端正,謙卑而有禮。
不過談及到了商業,在商言商的時候,便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大談對羅孚公司的感情,整個羅孚品牌、口碑、國際影響力云云,甚至就連研發、生產的很多決策的過程,也是聲情并茂的向趙炎做了說明。
老頭兒這番話的意圖,趙炎心明靜似的,這就好比是嫁女兒,岳父岳母越是舍不得嫁女,甚至大談父子情深這類話題,言下之意便是,小子,你的彩禮一定要達標才行啊!
在來倫敦之前,雪莉所率領的團隊的每一個步驟和進展,趙炎都歷歷在目,自然是明白,原本已經早就內憂外困的羅孚汽車業務,因為國際大環境的變化,處境自然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心里也是極有底氣,并不為老頭兒的強勢和感情套路所動。
輕輕的推過兩頁紙遞給查爾斯,趙炎笑呵呵的支起了身子,開始喝茶,并不急于駁斥羅孚一方所直接或間接提出的苛刻條件。
這兩頁紙內容并不多,卻極為有料。
第一頁是對于曾經同屬于一個母公司利蘭公司的英倫雙子星捷豹和羅孚而言,外情內因,言簡意賅,一針見血的羅列和剖析的入木三分,讓查爾斯一邊看一邊冷汗淋漓,直呼有人泄密!
內容大概如下:
1989年,秉承純正英倫血統,貴族氣質的汽車品質的英國的兩大汽車品牌捷豹與羅孚相繼陷入產業怪圈。
一邊是發動機和整車性能在國際上的盛名經久不衰,但量產產品的市場業績卻是一路下滑,直到英格蘭政府鐵夫人撒切爾終于是壯士斷腕,向國際上公開為捷豹和羅孚尋找下一個可以幫助她們東山再起的新東家。
M國福特和通用集團均在第一時間拋出橄欖枝,最終有福特的方案勝出,成為了捷豹的新東家。
從捷豹的創始公司將這顆閃耀的英倫之星以二十多億美金的價格買走后,福特本來是寄很大的希望于由此跨入豪華車、跑車市場,不過很可惜,即便是強如福特的汽車大家,也因為一直國際環境的變化,低油耗、成本優勢明顯的日系車輛逐步蠶食了美國汽車市場的30%之強,造成了原有品牌更需要投入,新引入的捷豹反而成了福特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雞肋。
福特人幾經努力,依舊沒有能夠帶領這支形象上績優,市場業績平平的高門貴客走出陰霾,數年后,一直到了趙炎啟動了英倫汽車的戰略之時,捷豹早已成了福特手中的燙手山芋,正滿世界的尋找下一個倒霉蛋,不過對于捷豹的真正團隊來說,自然是不希望捷豹就此消沉,不管是誰,這支團隊只希望尋找到一個真正能夠帶領捷豹走向新未來的買家,而不是繼續處于這種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撒切爾政府在整個利蘭公司國有化、私有化的整個過程中,只可能以政客的角度出發,不可能也沒辦法以企業為中心進行改制,這才是導致捷豹和羅孚陸續被利蘭所拋棄的根本原因。
一家汽車企業,持續投入不足,理念陳舊,不開拓創新,怎么可能一直是市場的寵兒呢?
而第二張紙,則更為令查爾斯震驚:
赫然是福特公司的一則備忘錄:董事局已經批準,將旗下的捷豹全系列業務,以二十七億美金的價格,全權轉讓,而目標企業,則就是自己所正在面對的這個團隊在帶領的這家。
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