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

bookmark

李愔帶著文心她們一路欣賞風景,雖然天氣炎熱,但李愔在登州時就已經做好特製的馬車,車廂都是雙層結構,可以用來隔熱,另外再用冰降溫,倒也不覺得辛苦,再加上幾女都是遊玩的心情,因此這幾天倒是顯得比往日裡活潑許多。看她們這麼高興,李愔也就命人放慢了腳步,本來兩三天的路程,卻足足走了五天,今天總算是到了太原城下。

當李愔的車隊進到太原城後,立刻有當地官員迎接,畢竟他們這一行帶著上千護衛,如此浩大的隊伍,想要不驚動當地官府是不可能的。進到太原城後,李愔一行人被安排在太原行宮,這座行宮還是當初李愔的外公楊廣建的,後來李淵起兵,不但霸佔了行宮,連宮中的妃子也沒放過,現在整個行宮算是皇族產業,李愔住在這裡剛好合適。

把文心她們安排好後,李愔將所有拜訪的官員全都趕了出去,理由是自己舟馬勞頓,要休息一下,這幾天一律不見外客。不過在官員離開後,李愔卻帶著虎力和十幾個護衛,從角門出來匯合了王況和崔玉兩人,一起去找那個出策的狂人。

本來李愔以爲王況會帶自己直接去那人的家裡,但是王況看了看時辰,卻帶他去找一家名叫‘草原老酒’的酒店,而就在他們騎著馬剛趕到酒店的門口,卻見一個披頭散髮滿身污垢的瘸子,手中提著一個簡易的大食盒。正一步一拐的向旁邊的小巷子走去。

看到這個瘸子的狼狽樣,王況立刻翻身下馬,緊跑幾步看樣子想上前幫忙,不過卻被崔玉追上來拉住,一臉焦急的說道:“王兄,千萬不要莽撞,難道你忘了伯父的脾氣?”

崔玉的話立刻讓王況冷靜下來。目光復雜的看著前面慢慢拖動身軀向前移動的那個人,跟圈微微泛起幾分紅色,過了好一會。才用顫抖的聲音說道:“也好,反正這麼多年都忍了,也不在乎這一時半會的。”

李愔看著兩人的表現。心中已經可以肯定,剛纔走過去的那個瘸子就是他們要找的人,只是讓他奇怪的是,一向定力十足的王況,現在卻表現出如此激動的模樣,他到底和這個人是什麼關係?

想到這裡,李愔走上前開口問道:“王兄、崔兄,這個人是……”

既然已經來到太原城,而且李愔已經看到了那人,崔玉和王況就沒必要再保密。對視一眼後,崔玉上前一步嘆氣道:“殿下,想必您也看出來了,這人正是獻策之人,另外……”

崔玉說到這裡時頓了一下。扭頭看了一眼王況,這才深吸了一口氣,再次說道:“殿下,此人名叫王安,不但是一位才華蓋世的智者,同時還是王兄的父親!”

聽到崔玉的話。本來一臉痛苦的王況長嘆了口氣,眼睛緊閉起來,兩行清淚從臉龐滴落。

而李愔聽後卻是大吃一驚,他實在沒想到,剛纔過去的那個乞丐般的人物,竟然是王況的父親?可是王況不是太原王氏長房出身嗎?他的父親怎麼會落魄到如此地步,而且以王況所掌握的財富,又怎麼可能任由父親變成如此模樣?而且看他的樣子,似乎也不像是個不孝之人啊?

想到這裡,李愔一臉疑惑的看向王況,可是他現在一臉悲傷,這時候實在不適合打擾他,至於崔玉,他卻一把拉住李愔說道:“殿下,這件事十分複雜,咱們先跟在王伯父的後面,不過千萬不要打擾他,路上我再向殿下詳細解釋!”

前面王安的腿腳雖然不靈便,但這時已經走出很長一段距離,眼看就要轉過街角,李愔一看也對,當下跟著崔玉一起,拉著王況就跟了上去。王安喝了不少的五王醉,特別是出門被小風一吹,酒意再次上涌,滿心都在如何保持平衡,不把手中的食盒打翻上面,因此對後面跟著自己的李愔衆人根本沒有在意,而崔玉也慢慢的將王安的一些情況講了出來。

王安既然是王況之父,自然也是出身於太原王氏,而且在年輕時,還是王氏年青一輩最出色的子弟,不到二十歲就高中前隋時的進士,不過因爲年紀小,再加上族中的安排,王安並沒有在長安任職,而是被外放到外地,成爲一縣之縣令。

其實當時明眼人都知道,王安之所以外放爲官,就是太原王氏在給他鍍金,等任期一滿,就可以進到大隋的政治中心,有了外放的資質,升官也更加快捷。而王安對這些倒不在乎,他當時帶著讀書人的滿腔熱血,只想憑自己的才學造福一方,對於以後的升遷什麼的,卻並不怎麼在乎。

不過現實是美好的,現實卻是無比殘酷的,滿腹聖人書的王安遇到和千年後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感覺自己以前所學內容,與現實存在的問題大部分都對不上,有時候即便遇到書中提到的問題,可是若按書中給出的解決之道辦,反而會將事情搞的更糟,這讓當時還十分年輕的王安,對自己花了十幾年讀來的聖賢書產生了幾分懷疑。

當時王安所管理的那個縣,雖然不是特別貧窮,但因爲隋末時,勞役稅賦極重,因此縣中民衆的生活並不好過,縣中百姓一整年都吃不上幾頓飽飯,甚至大半年的時間內,都要靠野菜充飢。看到這種情況,做爲一縣之長的王安深深感到一種愧疚。

無法從聖賢書中找到解決之道,但心性堅韌的王安卻沒有放棄,而是開始動用自己的眼睛和腦子,一邊觀察一邊思考,而在觀察思考的同時,他也交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用於實踐。

做爲一個傳統的讀書人,想要改善治下百姓的生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土地,在他的帶領下,縣中百姓開始大興水利開墾荒地,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讓縣中的耕種土地增長了三分之一。

不過很快王安就發現,只靠增加土地這個辦法,雖然能增加不少的糧食,但卻終結果卻只是讓百姓在一年中多吃幾頓飽飯罷了,縣中百姓大部分還是十分貧窮。而且縣中的土地和人口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增長,因此就算投下再多的精力,最後的收成也就那麼多!

面對這種情況,王安很快將自己的眼光從土地上轉移開來,農業創造的財富有限,那他就搞工業,藉助當地幾樣銷路不錯的竹器製品,在縣內大搞手工業,工業起來了,商業自然也跟著繁榮,縣中百姓在以農業爲主的同時,又可以做工掙一份工錢,收入立刻就翻了幾翻,生活也隨之富裕起來,也就是在這時,讓王安第一次感受到工商業的力量,並且深深爲之吸引,開始仔細研究工商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和貢獻。

但可惜美景不長,在王安剛研究出一點頭緒的時候,隋末羣雄並起,他所在的縣以富裕聞名四方,如此一份肥肉,自然引得無數人垂涎,王安雖然極力組織縣中百姓自衛,可惜寡不敵衆,後來被竇建德的部隊攻破,而他在心腹家人的拼死護衛下隻身逃了出來,幸好他的家小都已經送到太原,這纔沒有陷於敵軍之手。

自己的治所被破,大隋又是奄奄一息,王安報國無門,只得回到老家太原,不過他並沒有放棄對工商業的研究,等到大唐李氏崛起,並以席捲天下之勢掃蕩羣雄,李唐帝國如日中天之時,王安總算將自己的學說整理出來。

受儒家影響,中原大地向來以農業爲立國之本,這句話本來沒有錯,但錯就錯在,儒家將農業的作用無限誇大了,農業可以提供人類生存必需的糧食是不錯,但是因爲自然規律所限,一個人在土地上創造的財富其實是有限的,而人活著,除了第一需求的吃喝之外,還有其它更高的需求,比如穿衣、住房、交通等等,這些都不能靠土地直接產生,而是靠其它人來創造,而創造這些更高需求的,正是受儒家鄙視的工商業。

正是基於這一點,王安將工商業的作用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並使之成爲一種學說,同時開始向周圍的朋友傳播。不過他的這種作法,卻引起族中長輩的嚴厲禁止,畢竟這種顛覆儒家經典的學說,已經動搖到了各個世家大族存在的根本。

對於族中的禁止,當時才二十多歲的王安十分的不服,畢竟這是自己多年的心血,而且他也堅持認爲自己是正確的。於是年輕氣盛的他決定離開太原,去長安宣傳自己的學說,另外他也聽說,當時大唐初立,官員嚴重不足,正是自己大展拳腳的好時機。

也正是在這種想法下,王安到達長安宣傳自己的學說,可是在儒家這種大環境下,他大力宣傳工商業的學說卻根本不被人接受,甚至被斥爲歪理邪說,對於這種情況,王安早有心理準備,因此並不氣餒,一邊堅持不懈的宣傳自己的學說,一邊尋找志同道合者,慢慢的,憑藉著自己超人的學識,吸引了不少人與他進行探討,雖然沒有完全接受他的觀點,但卻也不再像之前那麼排斥。就在王安在長安的境況一步步好轉時,忽然卻遇到來自背後家族的阻撓。(未完待續。。)

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742章 駕崩第143章 軍紀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63章 夢碎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02章 逃民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656章 受傷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96章 回登州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3章 新式捕撈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441章 連環殺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348章 蒸汽船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460章 南山村第636章 戰利品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422章 海島捕獵
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742章 駕崩第143章 軍紀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63章 夢碎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02章 逃民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656章 受傷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96章 回登州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3章 新式捕撈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441章 連環殺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348章 蒸汽船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460章 南山村第636章 戰利品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422章 海島捕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临西县| 子长县| 如东县| 达日县| 肇源县| 新龙县| 云浮市| 即墨市| 牙克石市| 云林县| 德阳市| 岱山县| 海兴县| 太仓市| 天台县| 油尖旺区| 林甸县| 天镇县| 庐江县| 论坛| 林口县| 老河口市| 高密市| 天长市| 岢岚县| 神池县| 阜新市| 博湖县| 那曲县| 名山县| 柘荣县| 休宁县| 手游| 蒙阴县| 漳浦县| 泰州市| 岳西县| 布尔津县| 黎城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