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

bookmark

西哥特人佔領丁吉斯也有上百年了,當初汪達爾人和阿蘭人還在時,西哥特人因爲他們的阻擋,根本無法入侵北非,後來汪達爾人和阿蘭人被東羅馬所滅,北非的大部分地區也被東羅馬帝國佔據,西哥特人更是不敢南下,只能老老實實的守著丁吉斯。

現在東羅馬帝國逐漸失去對北非的統治,大食又暫時顧不上埃及以西的地區,這使得不少勢力都是蠢蠢欲動,其中已經被東羅馬帝國打敗的阿蘭人和汪達爾人,他們的殘餘勢力在埃及以西的地區死灰復燃,丁吉斯周邊的十三個勢力中,打著阿蘭人和汪達爾人旗號的勢力,就佔了一半以上。

李恪上次炮轟西哥特人的港口後,宙斯權杖的名號也傳遍了地中海沿岸,因此在與丁吉斯周圍這些勢力的交涉中,大部分勢力都不敢輕易嘗試宙斯的怒火,所以在見到李恪派來的使者後,他們大都向李恪表達了自己的善意,甚至有幾個處境困難的勢力,還表示想要投靠的意思。

只不過在這些表達善意的勢力中,卻不包括那些打著阿斗人和汪達爾人旗號的勢力,雖然這些勢力之間也是矛盾重重,但是個個都是以恢復往日的榮光爲己任,因此對於李恪的到來,他們只感覺到威脅,對李恪的使者也都沒有什麼好臉色,甚至極個別的,還報有相當的敵意。

本來李恪並沒有想在北非耽誤時間,而且也沒有將那些小勢力放在心上,只要對方不真正的出兵攻打丁吉斯,他也沒打算主動招惹對方。但是後來岑長倩向李恪建議,丁吉斯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若是能收服周圍的勢力。可以更好的保障丁吉斯的安全。更何況大食人佔據了埃及,日後很可能會向西發展,收服這些勢力後,日後也能與大食有一個緩衝。

對於岑長倩的建議,李恪考慮了一下後,終於決定採納,而且他想要在地中海立足,只靠之前的那個宙斯權杖的名頭還有些弱,必須以雷霆手段震懾周圍的勢力。

於是在數日之後。李恪以自己的名義宴請周圍的十三個勢力首領赴宴。說起來李恪纔剛到丁吉斯,與周圍的勢力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交集,現在忽然就這麼宴請別人,實在有些冒失,不過李恪卻偏偏這麼做了。

對於李恪的邀請。那些處境困難,本來就有投靠之心的勢力首領,自然是求之不得,另外一些對李恪感到敬畏的小勢力在考慮再三後,也決定參加。只是那些阿蘭人和汪達爾人的殘餘勢力,卻是十有八九都沒有參加。

結果就在當天的宴會上,只要邀請的人卻全都到齊了。只不過除了那些願意參加的人外,其它的人要麼是被繩子綁著來了,要麼就是隻來了一個腦袋。

原來就在宴會開始之前,李恪手中的五萬大軍分成數路。在最短時間內將這些沒有參加宴會的勢力掃滅一空。看起好像很震撼,但其實也很簡單,畢竟李恪手中的五萬大軍可全都是火器部隊,而這一戰也打響了李恪進入地中海的第一槍。

最後李恪在面對這種血淋淋的場面。卻是談笑風生,甚至還當面勸酒。讓這些前來的勢力首領都是驚恐失色,心中對李恪更加的敬畏。其中幾個本來就想投靠的首領更是當場表示了臣服,並表示願意將自己治下的百姓遷到丁吉斯,服從李恪的統治。對於這些人的投靠,正在缺人的李恪自然也就收下了。

通過這次行動,李恪將丁吉斯以南的潛在威脅全都消除掉了,而且也震懾了更遠一些的北非勢力,讓他們不敢對丁吉斯再抱有什麼念頭。接下來李恪又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丁吉斯初步打造成一個後方基地,期間海軍還全殲一次西哥特人來犯的海軍。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李恪點齊手下的五萬大軍,除了留下一千人做爲丁吉斯的守衛外,其它軍隊全部乘船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正式入侵伊比利亞半島。

一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足夠讓西哥特王國做出反應,他們已經在國內調集大軍,在丁吉斯的對面,也就是後世直布羅陀的地方集結起來,準備在李恪他們登陸時,給於是他們迎頭痛擊。另外這些西哥特軍隊卻也不敢太靠近海岸,畢竟他們也不傻,知道離海岸太近的話,很可能會引來李恪海軍的炮擊。

西哥特王國這次集結的軍隊超過十萬,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軍隊全都集結起來,另外在他們統治中心的北部地區,還有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正在集結,因爲他們也已經從羅馬人和大食人那裡得知,大唐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國家,軍隊是多麼的強大,所以他們根本沒有信心能一舉擊敗李恪。

西哥特人的大軍不敢靠近海岸,這讓李恪的五萬大軍可以從容登陸,然後排好三段式的軍陣,十幾支軍隊以弧形交替前進。

西哥特人是日爾曼人的一支,而且戰鬥風格以狂暴著稱,不過他們與西羅馬帝國交戰多年,後來又佔據了伊比利亞半島,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都深深的受到羅馬的影響,比如李恪現在見到的西哥特軍隊,他們排列的就是一種和羅馬方陣相似的緊密隊形,而且前面幾排士兵背上,也揹著用於投擲的標槍,反而用於遠程攻擊的弓箭卻是很少。

看到西哥特人的這種軍陣,代替李恪指揮軍隊的王方翼卻是面帶冷笑,這些西哥特人還處於冷兵器時代,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火器,以他們這種陣形對上自己的火槍,簡直就是扎堆送死。

“轟~轟~轟~”兩軍對壘之後,依然是火炮開路,炙熱的彈丸發出淒厲的嘯聲,帶著巨大的動能衝進西哥特人的隊伍,而且因爲地面比較堅硬,因此彈丸落地後會幾次彈跳,結果帶著一道血肉組成的壕溝,無數士卒死傷慘嚎。

西哥特人雖然經歷了上次被李恪炮轟港口的教訓,但是這次調集的大軍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見識到火炮的威力,因此在第一輪火炮中,這些士卒就被打傻了。雖然他們在之前就已經被告知,對方有一種十分厲害的武器,但是火器表現出來的威力,卻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甚至大部分人都升起一種不可抵禦的念頭。

以熱武器對陣冷兵器,而且還是火槍火炮齊全的情況下,哪怕是西哥特人的軍隊數量多出一倍,但是這種戰爭形式在一開始時,就註定是一邊倒的情況。

真正死在火炮下的士卒其實並不是很多,但是殺傷場面卻是極爲血腥恐怕,這讓西哥特士兵爲之膽喪,甚至有些人更是被嚇的轉身逃跑。接下來王方翼指揮著火槍兵前進,一排排的火槍接連不斷的射擊,這讓排列緊密的西哥特軍隊連逃都沒辦法逃,士兵像是被割的麥子一樣,一層又一層的倒下。

說起來這些西哥特士卒中,大多數都是後世西班牙人的祖先,想必在後世時,西班牙人憑藉著火槍屠殺印第安人的情形,應該和現在李恪的軍隊用火槍屠殺他們差不多,只不過這些西哥特軍隊比印第安人要強的多,最少他們手中拿著的是金屬武器,而不是開了鋒的石頭。

可惜無論是金屬還是石頭,在犀利的火槍面前都是一樣的,這種以化學能轉化爲動能的先進武器,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哪怕他們身上穿的鎧甲可以抵擋弓箭的射擊,但卻擋不住那枚小小的彈丸。

也正是因爲武器上的巨大差距,所以西哥特軍隊僅僅抵抗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面崩潰,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全都喪失了抵抗的意志,要麼是飛快的逃跑,要麼是當場跪下投降。李恪現在手中正是缺人的時候,因此對於這些投降的戰俘,他也沒有讓軍隊濫殺,而是準備在戰後整編一下,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不行,但做爲炮灰之類消耗品還是可以的。

接下來就是簡單的追擊,只可惜李恪渡海而來,船上的空間有限,所以無法運馬匹過來,這使得他的部隊機動性不強,再加上對這裡的地形也不如西哥特人熟悉,因此在最後的追擊中,戰果並不是很大。

經過戰後統計,李恪這邊的傷亡微乎其微,反觀西哥特一方,卻是被當場擊斃四千多人,俘虜三萬有餘,其它大部分都逃掉了。這讓李恪是大乎可惜,同時派人催促李愔提供的後勤人員,讓他們抓緊時間運一批馬匹過來,好讓他裝備一支騎兵。

與西哥特人的第一場陸地上的戰役,以李恪的完勝結束,同時他也向地中海地區的各個勢力,顯露出自己鋒利的獠牙,以及無可匹敵的實力。這不但引起了西哥特王國的慌亂,同時也讓東羅馬帝國對李恪更加重視起來,甚至就在李恪整合隊伍,一步步的在伊比利亞半島向北推進的時候,一支東羅馬帝國的使者隊伍也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

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62章 溺水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50章 軍用食品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2章 兩軍相對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14章 賺錢大計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636章 戰利品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141章 土地券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31章 提升威望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10章 三字經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713章 甘露殿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31章 提升威望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91章 終於走了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66章 蕭家來人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42章 捕鯨船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546章 流鼻血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317章 追擊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
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62章 溺水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50章 軍用食品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2章 兩軍相對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14章 賺錢大計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636章 戰利品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141章 土地券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31章 提升威望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10章 三字經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713章 甘露殿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31章 提升威望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91章 終於走了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66章 蕭家來人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42章 捕鯨船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546章 流鼻血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317章 追擊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阳谷县| 云和县| 彭州市| 淮南市| 古蔺县| 岳西县| 阿尔山市| 剑川县| 绥化市| 琼海市| 通化县| 大城县| 开江县| 蓬莱市| 元朗区| 汝南县| 绥德县| 大丰市| 上蔡县| 金平| 富阳市| 南召县| 普兰县| 巴里| 衡南县| 元阳县| 萨嘎县| 巨鹿县| 东海县| 榆树市| 宁国市| 年辖:市辖区| 民和| 阿拉善盟| 安新县| 乌鲁木齐县| 大丰市| 怀安县| 尼木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