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

bookmark

今天是旬日,不但官員休息,他們這些國子學生也會放假一天,剛好又有人請客,所以這些喜歡熱鬧的國子學生一下子來了上百人,幾乎佔據了大半個竹林的面積。

這麼多的讀書人聚在一起,除了吟詩作對外,自然更少不了討論時政,而對於這些時政的內容與觀點,他們大部分都是從報紙上獲取的,甚至還有些人乾脆手持報紙,與身邊的好友討論上面某篇文章的見解是否正確。若是仔細傾聽他們的討論,就可聽出他們討論的焦點無非也就是白話文,以及工商業與農業這兩個最爲熱鬧的話題。

做爲年輕人,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都比較強,以報紙爲例,他們這些國子學生就是大唐日報最初也是最忠實的讀者之一。不過就算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再強,他們畢竟還是受過十幾年最正規的儒家教育,所以對於白話文,大部分人還都無法接受,只有少數性格比較叛逆的學生,纔會對白話文持肯定態度,不過這往往會引起大部分人的羣起攻之。

白話文的話題因爲雙方實力相差太大,所以討論起來沒什麼趣味,不過工商業與農業人口的問題卻不同,這裡的學生大都是出身官宦之家,不少人還都是長安各個新貴家族的子弟,受家族的影響,他們對於工商業並沒有任何的排斥,再加上受大唐日報宣傳的影響,一半以上的人雖然都認可農業的重要性,但也同時看到了工商對國家的重大影響。

也正因爲如此,這些支持發展工商的學子,與那些出身世家大族,對工商毫無好感的學子們吵成一團。不過吵歸吵。這些年青人卻沒人敢動手,畢竟國子監中學規森嚴,若是學子之間參與打架鬥毆,無論對錯一率開除學籍,誰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你們這幫人簡直是食古不化,齊王殿下早就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工商不但可以興業,而且還可以富國強民。你們睜開眼看看現在的登州,那裡經過齊王殿下的治理,工商業極其發達,登州的百姓人人安居樂業。家家戶戶都有存糧,哪怕是遇到災荒,也可以從容度過,由此可以看出。工商業的發展對於百姓來說,無論哪方面都是一件幸事!”一個長相十分俊美的青年大聲說道。現在場中學子分成工商派和農業派。這個青年正是工商派的領頭者。

聽到俊美青年的話,農業派立刻有人出來反駁道:“蕭林,你說的太片面了,登州工商業所取得的成就我們也可以看到,但是你想過沒有。登州本地並不是產糧地,當地百姓家中所存儲的糧食。還不是從外地運來的?可若是以後連外地農戶也開始棄農從工,那我大唐的糧食又要從哪裡來?到時就算是你有再多的錢又有何用?”

農業派出來的這人語言犀利,直指工商業發展所帶來的問題核心,因此話音剛落,立刻換來周圍學子的一片叫好聲。

“哼,我看你是斷章取義。我只是在強調工商業的重要性,又沒說要荒廢農業。前段時間朝廷也早已經頒佈了土地置換法,同時又在全國推廣粗種之法,爲的就是應對農戶減少的問題,雖然粗種之法會使同一面積的田地減產,但有了土地置換之後,可耕種的土地卻又增多了,這一少一多之間,剛好可以抵消,甚至可能還會使全國的糧食產量增加也說不定。”這個叫蕭林的青年也毫不示弱的說道。

蕭林是蕭瑀的孫子之一,比文心大兩歲,算是她的堂兄,也就是李愔的舅哥,不過他年紀雖然比李愔大,但是平時對這位親王妹夫十分的推崇,再加上他背後家族也與工商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對於工商業自然也持堅決支持的態度。

“不錯,朝廷不但頒佈土地置換和推廣粗種之法,而且還在江南、淮南、嶺南等道推廣一種新稻種,這種稻種不但耕種簡單,而且易成熟,一年種兩季甚至三季都不成問題,如此一來,南方的糧食產量恐怕會翻一番。”蕭林的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跳出來支持道。而其它工商派的人也跟著搖旗吶喊,一時間時工商派的聲勢大漲。

不過農業派也不是好欺負的,只見他們人羣中忽然分開一條路,從中走出幾個人來,爲首一人是個長身玉立的年青公子哥,長相也十分英俊,只是眼窩有點深,鼻子尖也微微向下彎曲,使得對方在英俊之中又帶有幾分陰險。這人名叫盧宏,出自范陽盧氏,這次聚會就是爲他接風洗塵,因爲三年前他父親去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昨天才剛剛趕到長安。

“蕭兄,幾年不見,沒想到你風采更勝往昔!”盧宏笑呵呵的看了蕭林一眼,然後施了一禮說道,兩人當年也是舊識,只是沒想今天重聚,卻又站在對立的立場上。

“盧兄不必客氣,今日能爲盧兄接風洗塵,小弟也是倍感榮幸!”蕭林知道對方是五姓七望之中的范陽盧氏出身,肯定也是農業派的人,不過表面上的禮數卻萬不可怠慢。

“蕭兄,交情歸交情,但就事論事,小弟卻認爲工商業非打壓不可!”兩人見禮過後,盧宏也沒有廢話,直接進入主題說道。

“哦?請教盧兄高論?”蕭林拱手說道,臉上卻帶上一絲凝重之色,盧宏在離開國子監前,就是監中的風雲人物,本身不但才學驚人,而且思維敏捷、辯才滔滔,想要在辯論上壓倒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呵呵,算不得什麼高論,只是小弟想要請教蕭兄一個問題。”盧宏臉上依然帶著淡淡的笑容說道,“無論是朝廷的土地置換、粗放種植,以及在南方推廣的新型稻種,這幾樣都是前人所未有的先例,那麼你如何保證這幾項新法能起到緩解糧食產量減少的危機呢?”

“這……”蕭林他們這幫工商派聽到盧宏的話後,全都沉默下來,的確,朝廷頒佈的幾個辦法都是開創前人所未有的創舉,不過也正是因爲是創舉,所以纔沒有人能肯定,這幾個辦法在施行過程中,能達到人們所預想的效果。

看著蕭林等人啞口無言的樣子,盧宏嘴角邊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雖然現在他和蕭林這些人有說有笑,不過從心裡來說,高傲的他向來看不起任何人。

“蕭兄,其實關於工商業與農業的人口之爭,你我雙方都有自己的看法與理由,只是在這裡辯論是沒有用的,哪怕某一方能暫時佔的了上風,但也無法從根本上說服對方。”盧宏的話剛一出口,立刻引得不少人同意的點了點頭。

“盧兄,這還不簡單,若是以前可能還沒有解決的辦法,但是現在我大唐的報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到時你我都將自己的觀點發表在報紙上,然後讓所有人進行評判,想必總有一方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蕭林聽後很自然的說道,其它工商派的士子也都是紛紛點頭。

“蕭兄,你這話就不對了!”盧宏聽後臉色一板,十分認真的反駁道,“現在誰不知道,大唐日報就是齊王殿下搞出來的,而殿下又與工商業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繫,看看現在的大唐日報,上面對工商業的正面報道要遠比負面報道要多的多,如此情況下,哪怕我們的理由再充分,最後估計也難以對工商業產生任何的作用!”

聽到盧宏的話,農業派的衆人都是一臉的義憤,對於大唐日報明裡暗裡對工商業界的支持,他們早就感覺十分憤怒,只是報社的後臺太硬,他們這些學子們根本奈何不了對方。

蕭林他們這些工商派聽後也是一愣,雖然盧宏的話中沒有明說,但意思卻已經十分明顯,就是指責齊王李愔處處偏袒工商業,所以才造成現在輿論受報紙的影響,慢慢的向有利於工商業的一邊轉變。

“盧兄,報紙是齊王殿下發明的,至於他如何管理,那是殿下的事,不過無論殿下做什麼,我相信他都是爲了我大唐的百姓,同時也是爲了我大唐的江山社稷!”蕭林也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人,所以乾脆承認李愔的確有些偏袒工商業,不過他同時也表示,無論李愔如何做,他們還是會支持工商業,因爲他們看到了工商業爲大唐百姓帶來的巨大改變。

“蕭兄此言差矣!”盧宏不愧是辯才過人,立刻再次反駁道,“從大唐日報第一天發行起,就一直宣稱自己是公平公正的,但是現在才過了多長時間,大唐日報就已經成爲對方打擊敵人的武器,如此毫無誠信的報紙,我們要它何用?”

盧宏的這一段話,徹底讓蕭林等人啞口無言,一個個呆愣在那裡,不知該如何回答?最後還是蕭林沮喪的說道:“那以盧兄的高見,可有何解決辦法?”

(未完待續)

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485章 情定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619章 莫力城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30章 駕著漁船去卑沙城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288章 風癱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326章 遭遇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9章 鹽票法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36章 巧遇牛人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180章 傻丫頭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47章 淵氏之謀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429章 藍寶石?第326章 遭遇第563章 下南洋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514章 末羅遊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431章 狗頭金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41章 二堂叔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91章 暴打李佑第63章 免費冰棍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441章 連環殺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652章 希臘火第143章 軍紀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619章 莫力城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
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485章 情定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619章 莫力城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30章 駕著漁船去卑沙城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288章 風癱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326章 遭遇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9章 鹽票法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36章 巧遇牛人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180章 傻丫頭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47章 淵氏之謀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429章 藍寶石?第326章 遭遇第563章 下南洋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514章 末羅遊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431章 狗頭金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41章 二堂叔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91章 暴打李佑第63章 免費冰棍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441章 連環殺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652章 希臘火第143章 軍紀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619章 莫力城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滦南县| 双鸭山市| 乐亭县| 徐闻县| 诸城市| 宁波市| 会宁县| 安阳市| 巧家县| 随州市| 府谷县| 当雄县| 阿克陶县| 渝北区| 大埔区| 昌黎县| 盘山县| 永年县| 惠来县| 浮梁县| 香港 | 北川| 右玉县| 信阳市| 青河县| 茂名市| 澄迈县| 保亭| 团风县| 三河市| 阜南县| 长泰县| 马公市| 江山市| 遂宁市| 佛冈县| 随州市| 承德市| 江川县|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