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

bookmark

“哦?不知李侍郎有何高見?”長孫無忌看到說話的是李景恆時,也並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江夏王府的產業遍佈大唐和大齊,若是對一些商業發達的地區徵收重稅,李景恆這些人自然是損失極大,因此對方反對也在長孫無忌的意料之中。

長孫無忌在大唐的權勢極大,但李景恆卻絲毫不懼對方,別看他現在只是一個四品的侍郎,但是他身後卻站著整個大唐的工商業階層,再加上他與李愔的私人關係,哪怕是鬥不過長孫無忌,他大可以拍拍屁股移民到大齊去。

只見李景恆淡淡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然後開口道:“高見談不上,只不過下官認爲,工商業之所以不斷的向前發展,主要是因爲工商業還有更廣闊的前景,所以纔不斷的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現在朝廷貿然徵收重稅,不但會打消工商業主發展的熱情,更會對已有的工商業形成巨大的打擊,因此實在是不可取!”

李景恆十分清楚長孫無忌的那點小心思,無非是長孫家在江南等地擁有大量的土地,現在農人都去打工經商了,他家中的田地無人耕種,使用奴隸的話,又覺得有失讀書人的臉面,因此自然要打壓商業。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長孫家並不是不想插手工商業,但是在工商行業中,利潤大的行業已經被它人瓜分完畢,利潤小的他們又看不上,因此長孫無忌現在提出打壓工商業,未嘗沒有眼紅的成分在。

“李侍郎還是太過年輕,按你的說法,難道要放任工商業這麼發展下去,使得農田無人種植。到時恐怕工商業也會成爲無根之水,連糧食都吃不上,更何談發展?”長孫無忌一臉淡然的開口道,他的語氣中已經隱隱透出一股強勢的味道,同時話中暗指李景恆太過年輕,見識也十分短淺。

“長孫大人年紀大了,沒想到卻還是如此心急,對於如何解決農業用人方面,下官自然還有話要說!”李景恆也是毫不客氣的還擊道。長孫無忌既然打定主意要抑商。就相當於李景恆的敵人,言辭之中也不必再擔心得罪對方。

“哈哈哈~,果然是後生可畏,不知李侍郎還有何高見?”長孫無忌雖然以大笑掩飾自己的怒火,但是之後的語氣中。卻已經帶上一股森然的氣息。

“看來長孫大人真是健忘,去年在大唐日報上曾登出一篇文章,同樣是分析了工商業與農業的用人之爭,而且在最後,文章指出大唐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向大齊學習,改變現在的農業結構。鼓勵組建像大齊那樣的大種植園,這樣的好處是農作物統一管理,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也能由奴隸充任,當時這篇文章還在朝堂上引起極大的爭論,不過因爲長孫大人的極力反對,最後纔不了了之?!?

李景恆再次針鋒相對的道。他老爹李道宗和長孫無忌、禇遂良政見不同,這幾年一直被對方打壓。而且他們江夏王府是皇族,長孫無忌則是外戚,兩幫人本來就尿不到一個壺裡,沒見李道宗和李孝恭在人羣裡笑的那麼開心,看樣子他們也十分希望看到長孫無忌在自己家的晚輩手中吃癟。

“哼,我大唐以仁孝治天下,不少工商業主使用大量奴隸,但卻對奴隸殘酷壓榨,使得奴隸的境遇悲慘,更有不少奴隸奮起反抗,比如前年太原地區的煤礦奴隸起義,若非大軍及時抵達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奴隸已經成爲我大唐最大的一個不安定因素,現在我們大唐需要的是限制奴隸的數量,絕不能再大肆引進奴隸!”長孫無忌目光咄咄的道。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當初李愔在大肆使用奴隸時,已經注意到改善奴隸的存狀況,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奴隸死亡帶來的損失,另外也能減少一些奴隸的反抗情緒。

但是在李愔離開大唐後,一些商業爲了追求更大的利潤,無限的壓縮成本,奴隸也算是成本之一,因此受到殘酷的壓榨,這就使得不少奴隸對自己的擁有者產生怨恨,當這種怨恨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會爆發出嚴重的衝突。

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在前年的太原,那裡是大唐最重要的煤炭產地,使用的都是奴隸礦工,不少礦主爲了擴大利潤,不顧奴隸的死活,逼著奴隸進入危險的礦道挖掘,幾乎每天都有奴隸慘死,於是在某一天,一個礦場的奴隸終於發動了暴動,而且還成功的佔領了礦場,後來更是引發周圍十幾個礦場的奴隸大起義,甚至他們還打算攻打太原,幸好後來軍隊趕到,這才把他們剿滅。

這件事的影響很大,不但那十幾個礦場的礦主被重處,另外石炭工業協會也因爲監管不利,被罰了一筆鉅款,而且還要承擔軍隊的軍費,事後石炭協會的幾個管事被免職,同時協會內部也開始改善礦場的條件,避免日後再發生此類事情。

長孫無忌現在將奴隸起義的事情講出來,立刻引起不少人的聲援,比如他的鐵桿禇遂良,另外還有以于志寧爲首的一些老儒,他們雖然不是長孫無忌的人,但同樣認爲奴隸的使用有違聖人之道,再加上對工商業的痛恨,因此這時自然也站到了長孫無忌一邊。

“凡事都不可因噎廢食!”正在長孫無忌一方聲勢大漲之時,忽然一個蒼老的聲音開口道。這個聲音一出,立刻讓朝堂上的衆人安靜下來,同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說話的老者,這人正是地位僅在長孫無忌之下的李孝恭。

自從李靖去世後,整個軍校就只有李孝恭一人在掌管,影響力遍佈大唐軍界,另外李孝恭沒有軍職,再加上地位又高,因此也有參與政事的權力,只是他在朝堂上一向都很沉的住氣,很少對政事發表什麼看法,沒想到今天竟然會直接表態。

“哦?還請河間郡王明言!”長孫無忌狹長的雙目盯著李孝恭,心中中充滿了忌憚,自從房玄齡和李靖死後,整個朝堂上能夠與他公開抗衡的,只剩下李孝恭一人,只是李孝恭身爲皇族,又有軍功在身,爲了避嫌,他一向都不怎麼幹涉朝堂之事,現在對方在這時開口,卻是一個十分反常的信號,再聯想到李愔的到來,更讓長孫無忌心中煩燥。

只見李孝恭睜開微閉的雙目,然後掃視了一下朝堂上的羣臣,那種沙場老將的虎威散發出來,讓其它低聲議論者立刻閉上了嘴,最後他的目光定到長孫無忌身上開口道:“本王年紀大了,對政務也不是十分了解,不過本王卻也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奴隸的使用雖然存在著不少缺憾,但同樣也帶來更大的便利,因此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儘量更加合理的使用奴隸,避免奴隸使用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是限制奴隸的使用!”

別看李孝恭輕易不開口,這次開口卻是直接言辭犀利,直接反駁長孫無忌之前的話,這讓李景恆等人都是精神一震,也紛紛開始反駁長孫無忌的議論,指出在發生過奴隸起義後,大唐的工商界已經開始注意改善奴隸的生活條件,至少在這兩年,就再也沒發生大規模的奴隸反抗事件。

另外李景恆也將大齊拿出來舉例,列出大齊的奴隸使用數量是大唐的數倍,但是大齊卻很少出現奴隸反抗的事件,主要就是大齊官方規範了各行業的奴隸使用情況,而且大齊的國庫收入已經遠超大唐。由此可見,奴隸並不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反而還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

雖然李景恆他們舉出大齊的例子很有說服力,但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于志寧這些人,他們也並不是那麼好說服的,更何況其中有些人並不是不懂其中的關鍵,而是其中牽扯到利益之爭,因此他們纔會裝做不懂,反而拿出種種似是而非的藉口反駁。

在大唐這個年代,皇帝與臣子並不像後世那麼階級森嚴,比如皇帝與羣臣議事,大臣也是有座位的,所以大臣和皇帝的關係更像是公司內的老總和部下,公司老總雖然有命令部下的權力,但部下們也有選擇公司的權力,乾的不爽的時候,大不了人家拍拍屁股走人,除非是對方犯了罪,否則公司老總也拿他沒辦法。

也正是這個原因,大唐的朝堂上經常會出現現在這種場面,長孫無忌和于志寧爲首的農業派,與李孝恭和李景恆爲首的工商派吵成一團,誰都不肯服誰。其中長孫無忌一方人多勢衆,但大多年紀較大。李景恆一方則大多是年輕的官員,他們的思想更開放,而且全都是這些年被李世民有意提拔起來的,氣勢上也不輸給任何人,吵起來更是中氣十足。

李孝恭在支持了一下李景恆後,就再也不肯開口,笑瞇瞇的看著別人爭吵。反倒是旁邊的李治連連出聲安慰爭吵的兩幫人,但可惜他不是李世民,也沒有壓服衆位大臣的威望,因此根本沒什麼用。

就在李治看著朝堂上吵成一團,自己急的滿頭冒汗時,忽然聽到大殿門外一個帶著玩笑語氣的聲音道:“咦?東宮的明德殿什麼時候改成菜市場了,難道九弟也要下海經商嗎?”

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498章 錫蘭島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4章 殺鯨懾敵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514章 末羅遊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351章 試槍(下)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54章 李永逃了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506章 陷阱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547章 偶遇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754章 大結局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42章 捕鯨船第141章 土地券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88章 風癱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85章 華服美人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02章 獻策之人
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498章 錫蘭島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4章 殺鯨懾敵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514章 末羅遊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351章 試槍(下)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54章 李永逃了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506章 陷阱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547章 偶遇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754章 大結局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42章 捕鯨船第141章 土地券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88章 風癱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85章 華服美人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02章 獻策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沅陵县| 北川| 泉州市| 武川县| 子长县| 万宁市| 朝阳县| 资阳市| 衢州市| 安庆市| 安乡县| 专栏| 寿光市| 精河县| 东港市| 浙江省| 怀集县| 布拖县| 区。| 哈密市| 宜良县| 德格县| 绥宁县| 保康县| 社会| 泽州县| 大连市| 大庆市| 靖西县| 广西| 望江县| 上饶县| 乌兰县| 五大连池市| 江口县| 彭山县| 鹤岗市| 东台市| 缙云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