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冤家路窄

bookmark

李世民之所以急匆匆的把李愔叫到宮中,是因爲刺殺李愔的調查結果終於出來了,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從各方面反饋回來的信息,以及事發前幾個懷疑對象的種種跡象表明,當初刺殺李愔的幕後主使正是范陽盧氏,

而他們這麼做,也像當初李世民分析的那樣,就是通過這件事,讓李愔陷入到皇位之爭中無法脫身,到時他們好趁機打壓工商業,可惜李愔卻沒有上當,讓他們所有的算計都落到了空處。

雖然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件事是范陽盧氏做的,但即便是李世民發動全力,卻也沒有拿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可見對方處理的十分乾淨,根本沒有留下任何的把柄,如此一來,就算明知道是范陽盧氏所爲,卻也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甚至連李世民這個皇帝也不行。畢竟大唐不是後世的鞭子皇朝,因爲幾個字就能抄家滅族,大唐的皇帝想要殺一個臣子,必須要有一個十惡不赦的罪名,同時還要能拿出確實可靠的證據才行,更別說想要對付一個盤踞近千年的世家大族了。

回到王府後,李愔立刻將這件事告訴了王安,然後又氣呼呼的問道:“王傅,您可有什麼辦法,讓我能好好的給盧氏一點顏色看看?”

王安已經被正式任命爲齊王府的王傅,經過這些天的調養,李愔初見他時的那種狼狽與憔悴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儒雅與睿智。只見他聽到李愔的話後,卻是哈哈大笑道:“殿下想要報復盧氏?其實說起來。上次的刺殺除了想讓殿下身陷皇子爭位之中,另外也算是范陽盧氏對殿下您的報復?”

“對我報復?”李愔聽後一愣。沒明白王安話中是什麼意思?

“呵呵,殿下可能還不知道,范陽盧氏除了佔據著廣大的田地外,當年大唐的製茶業幾乎也全都由他們所掌握,可是後來殿下搞出來炒茶之法後,使得盧氏製作的茶餅沒有了銷路。族中也失去了一個收入來源,雖然後來他們也買下炒茶的使用專利,但卻爲時已晚,茶葉市場已經被殿下和其它人瓜分完畢。范陽盧氏現在從製茶業中牟取的利潤與以前相比,幾乎是不值一提。”王安笑呵呵的說道。按他所知,范陽盧氏除了在土地上的收入外,只有兩個支柱產業,製茶就是其中之一,可惜卻被李愔無心之下給廢掉了。

李愔聽後也是一愣,沒想到是自己先惹到對方,不過他正在氣頭了,根本管不了這些,氣呼呼的說道:“就算是我先惹的他們又如何。技術不如人,自然就要被淘汰掉,不想著從根本上解決困境,卻想出這種陰損招術算計本王,枉他們五姓七望還號稱詩書傳家,我看他們應該是陰謀傳家纔對!”

說到這裡,李愔想起當初遇刺時,將文心和惜君她們嚇的不輕,特別當時惜君已經懷有身孕。受此驚嚇,也不知會不會對胎兒的發育有什麼影響?想到這裡,他的火氣更盛,狠狠的一拍桌子道:“王傅,這口氣我無論如何也咽不下,您可有什麼報復盧氏的辦法?”

“呵呵,別人想對會盧氏可能沒有辦法,不過對於殿下來說,卻是簡單之極!”王安看到李愔發這麼大的脾氣,卻依然笑呵呵的說道,“范陽盧氏的主要產業有三個方面,土地就不說了,製茶業已經被殿下無意間廢掉,最後剩下來的,只有一個麻布產業,聽到這個名字,想必殿下已經知道該如何做了吧?”

果然如王安所料,李愔一聽范陽盧氏的第三個支柱產業竟然是麻布,立刻眼睛一亮,臉上的怒容也消失不見,反而變成一種極爲陰險的微笑,同時口中喃喃自語道:“嘿嘿,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幹什麼不好,卻偏偏是做麻布的,這下老子看你怎麼死!”

李愔之所以如此說,關鍵還是在這麻布身上,在棉布沒有大規模推廣之前,古人做衣服的主要材料有三種,毛皮、絲綢、麻布,不過無論是毛皮還是絲綢,其產量都無法與麻布相比,而且麻布在三者中也是最廉價的,所以麻布在千百年來,一直是中下層人民最主要的衣服材質。

麻布主要是由各種產麻的植物,經過漚麻後再紡織成面料,不過這時的麻布卻十分不結實,而且很毛糙,穿在身上像針扎似的。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還要經過上漿以及搗衣,這樣的麻布才適合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而且結實耐磨。

不過相比製作麻煩,而且外觀粗糙、生硬的麻布,李愔現在正在興建的紡織廠裡,生產的卻是更加優秀的棉布,與麻布的那些缺點相比,棉布可謂是優點多多,不但質地柔軟,而且結實耐用,有些粗棉布做成的衣服,足夠讓一個人穿上十幾年都穿不爛。棉花的紡織也沒麻布那麼費時費力,同時棉花可織成的布匹也是多種多樣,從粗到細樣樣俱全,再加上質地細密容易上色,所以無論是外觀還是實用性,都比麻布要強的多。

另外李愔還知道一點,從宋朝開始推廣棉布起,麻布就慢慢的退出了布料的主流,很少有人再穿麻布衣服,最多隻能做成盛放東西的麻布袋,後世已經很少見的麻包,其實就是麻布袋的一種。

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判斷,棉布代替麻布肯定是大勢所趨,現在李愔合夥長安城裡的新貴以及各大商人,正在四處興建紡織廠,爲的就是在棉布上賺取鉅額的利潤,只是李愔卻一直沒有想到,范陽盧氏卻是全國最大的麻布生產者,真可謂是冤家路窄!

不過還沒等李愔高興太久,卻聽王安又開口說道:“殿下,您正在興建的棉花紡織廠,可謂是麻布產業的催命符,若是范陽盧氏再失掉麻布這個支柱收入,族中只靠著土地以及其它一些小產業,肯定無法支撐,到時根本示用殿下動手,對方自己就會衰敗下來,只不過這中間卻有一個問題。”

自從有了王安這個智囊後,李愔就懶了許多,一般問題上懶的動腦筋,有什麼事直接問他就好了,所以立刻開口道:“王傅請講!”

“嗯,其實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不過棉花這種作物推廣的時間還是太短,受制到棉花的產量,咱們只能在幾個種植棉花比較多的地區建造紡織廠,憑這些廠子生產出來的棉布數量,想要將市場上的麻布完全淘汰下去,肯定不太可能,所以現在棉布的關鍵不是在紡織廠上,而在於棉花的產量上。”王安總結了一下思緒,這纔開口說道。

李愔聽後也點了點頭,這倒是個問題,棉花產量不是一時半會能上去的,畢竟哪怕再好的作物,想要推廣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更何況棉花是一種經濟作物,不能做爲糧食食用,很多農戶就算是種,也只是少量的種上一些,大部分土地還是要種可食用的小麥、水稻等作物,因此棉花的產量增長雖快,但卻還是受到限制。

棉花的產量短時間上不去,李愔用棉花報復范陽盧氏的辦法,就一時看不到成效,這讓急於報仇的李愔感到有些不耐煩,又向王安請教了其它可能報復的辦法,但效果卻都不太理想。李愔不求能一下子將對方連根拔起,但至少也要讓他們傷筋動骨,甚至是一蹶不振,這樣才能威懾那些世家大族,讓他們看看惹到他李愔的下場!

不過就在李愔爲此大爲頭痛之時,朝堂上卻傳來一個讓他精神一震的消息,而且這個消息還是和突厥有關。

原來在貞觀四年時,大唐出兵滅掉了東突厥,不但一舉平定了北方,而且還威震西域諸國,再加上當時西突厥內亂,對西域的掌控減弱,所以不少西域國家舉城來降,使得中原王朝在繼漢朝之後,再一次打開了西域的門戶。

而與此同時,西突厥的內亂愈演愈烈,大唐看準機會,於貞觀六年介入到了這場內亂之中,在西突厥國內扶植起自己的代理人,希望通過羈縻政策,控制整個西突厥。不過很可惜的是,大唐卻選錯了代理人,原來從東突厥逃到西突厥的一個可汗之子,名叫欲谷設的傢伙開始崛起,並將大唐扶持的阿史那同俄打的大敗,甚至還有一統西突厥之勢。

若僅僅只是這樣,大唐還不至於大動干戈,可是欲谷設這個傢伙卻被勝利衝昏頭腦,在控制住高昌之後,又打下了大唐與西域之間的門戶焉耆,阻斷了大唐與西域之間的聯繫,也就是切斷了大唐極爲重視的陸上絲綢之路。

如此一來,西突厥和高昌可就惹下了衆怒,大唐朝堂上吵鬧一團,大部分都要求朝廷出兵,重新打通與西域之間的聯繫,恢復絲綢之路的暢通。

但是相比較大部分朝臣的激奮,房玄齡和李靖等幾個文武重臣都表示反對,甚至連一向好戰的李世民,也對此事搖擺不定,不知該如何決斷?(未完待續)

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218章 度量衡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94章 吞蕃城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302章 逃民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548章 女老師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72章 獻壽禮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485章 情定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326章 遭遇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614章 動物園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429章 藍寶石?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14章 王傅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35章 滅族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13章 新式捕撈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89章 人渣李愔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
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218章 度量衡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94章 吞蕃城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302章 逃民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548章 女老師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72章 獻壽禮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485章 情定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326章 遭遇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614章 動物園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429章 藍寶石?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14章 王傅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35章 滅族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13章 新式捕撈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89章 人渣李愔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炎陵县| 永登县| 固安县| 积石山| 都江堰市| 四川省| 永顺县| 旺苍县| 婺源县| 洛浦县| 西华县| 本溪市| 湖北省| 灵山县| 凤山市| 建瓯市| 小金县| 昔阳县| 西林县| 新河县| 庐江县| 灵寿县| 金乡县| 高邑县| 榆中县| 冕宁县| 济宁市| 绥宁县| 东平县| 富锦市| 崇义县| 万荣县| 理塘县| 景德镇市| 乌海市| 察隅县| 泰州市| 新宾| 治多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