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最後一戰(上)

bookmark

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新羅和百濟趁火打劫,將平壤以東的高句麗國土全都吞併。可能是被一連串的勝利,把兩國統帥的腦袋都給衝暈了,認爲以前在他們面前強橫無比的高句麗,現在已經變成一條任人宰割的死狗,於是兩國佔了東邊的國土還有些不甘心,趁著唐軍還在來平壤的路上時,竟然不約而同向平壤進軍,一南一北幾乎同時發動攻擊。

但正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平壤城中的淵氏了防備唐軍,就將平壤城以東的精銳部隊都調到城中,結果讓新羅和百濟鑽了空子,否則以他們兩個小國的部隊,根本不可能是高句麗人的對手,現在竟然還敢主動進攻平壤城,簡直是不知死活。

爲了給兩個小國一個狠狠的教訓,同時也是爲了鼓舞被唐軍接連打擊的士氣,在淵蓋蘇文的親自帶領下,集結平壤城及周邊一共十五萬大軍,而新羅和百濟兩國加在一起也纔不過十二萬人,結果在這種人數和兵員素質都不及高句麗人的情況下,被淵蓋蘇文帶兵殺的大敗,連退兩百餘里纔敢停了下來。

此一戰高句麗人是戰果輝煌,一舉將兩國的十二萬大軍殲滅近半,其中百濟人的出兵七萬,最後能逃回來的不過兩萬多人,而新羅統帥金庾信也算是個人物,一見形式不對,果斷派人斷後,而自己則帶著大部分人連夜逃走,因此情況要好一些。只損失了一萬多人,剩下的三萬人還能保留大部分的戰鬥力。

等到李世民一路橫掃,將鴨綠江以東和平壤城以西高句麗國土掃平,然後帶著大軍趕到平壤城下時,見到的就是新羅和百濟兩個小國的數萬敗軍。

對於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小國,李世民心中氣惱之極。唐軍勞師遠征,自然不可能動用太多的軍隊。原本李績和牛進達各領有五萬大軍,加在一起剛好十萬,後來他雖然又從長安帶來三萬人。但因爲遼東的冬天,不少戰士都受到嚴重的凍傷,因此他帶的三萬是替換那些受傷的將士的。軍隊一直保持著十萬人的規模。

不過隨著這一路征戰,每佔領一地,都要留下一部分人駐守,再加上一小部分的人員傷亡,現在他能動用的部隊已經不足七萬人。本來按李世民的打算,在攻打平壤城時,以唐軍爲核心,再結合十二萬新羅和百濟的大軍,在人數上就超過了高句麗的部隊。可是現在兩個小國卻只剩下六萬殘兵,不但人數少。而且士氣全無,估計在面對高句麗人時,能不當場逃跑就已經不錯了,更別說指望他們打硬仗了。

李世民這個做父親的惱火,可是李愔這個做兒子的卻是幸災樂禍。甚至唐軍中不少將領聊天打屁時,也經常嘲笑新羅和百濟的不自量力,吞下平壤東部的土地還不知足,竟然想憑著自己那不堪一擊的軍隊,把最富饒的高句麗都城也吞下,現在終於吃到苦頭了吧。

原來的計劃被打破。使得唐軍要獨力面對兩倍以上的敵軍,不過對於這點,李世民和軍中將士都絲毫不在意,他們本來就是大唐的精銳,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裝備,都比高句麗人要強的多,再加上有火藥武器相助,就算是敵人再多上一倍,他們也有信心戰而勝之。

唐軍與淵氏大軍剛一接觸,立刻就爆發了幾次小規模衝突,雙方都在用這種辦法評估對方的實力,雖然這種衝突互有勝負,但除非高句麗的人數是唐軍的數倍,否則只有被唐軍殲滅這一個後果。

經過幾天的接觸和準備後,雙方都等的有些不耐煩了,今天終於到了決戰的日子,而地點就在平壤城西門外的廣闊平原上。淵氏十五萬大軍背對平壤城排開,將與來犯的唐軍決一死戰,若此戰敗,那麼高句麗亡國,若此戰勝,高句麗則有一線生機。

而七萬唐軍也是士氣高昂,面對倍於自己的高句麗大軍,卻沒有絲毫懼色,特別是看到自己軍中整齊排列的火箭與飛雷炮,以及身穿輕甲的擲彈兵時,臉上更是露出一股輕鬆之色,前期的戰爭已經使得火藥武器的威力完全展現開來,而大部分唐軍也已經接受了火藥武器的存在。

騎在馬上的李愔看著前面數量還有些稀少的飛雷炮,心中也有幾分得意,雖然飛雷炮的射程近了點,而且還消耗火藥,但它卻以強勁的威力和極方便的操作性,得到李世民和大部分將領的認可,現在已經成爲軍隊的常備武器,可惜因爲產量和時間問題,軍中裝備的數量並不多,現在整個大軍中加在一起,也不過才五十門。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解,請父皇指點?”李愔將目光收回,忽然轉身對旁邊的李世民問道。

“噢?愔兒你有何事不解?”李世民扭頭笑道。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雖然聰慧,但對於行軍打仗,卻幾乎是一竅不通,一路上已經問了自己不少關於軍事上的問題了,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啓稟父皇,高句麗人明知我唐軍精銳,就算比我們多一倍的軍隊,卻也沒有任何必勝的把握,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他們不據城而守,藉助平壤城高大堅固的城牆,不就多了幾分勝算嗎?”李愔看著遠處高大的平壤城牆問道。這個問題他一直想不明白,明明守城比野戰要輕鬆容易,可淵氏爲什麼要舍易取難呢?

“嗯,不錯不錯,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對兵法也有了幾分瞭解,只是離真正知兵,卻還差的遠!”李世民聽後指著李愔笑道。

“兒臣愚鈍!”李愔心中鬱悶,好歹自己也帶兵打贏了登州之戰,可到了李世民這裡,卻成了一個不知兵的人。

“呵呵,其實這個很簡單,雖然守城看似容易,但其實卻是被動挨打,高句麗將士在心理上就弱了我們一籌,而且對方的統帥也知道,我們有破城用的爆破筒,再高大的城牆,也有被我們攻破的時候,若是城牆一破,對於高句麗守城將士的鬥志打擊之大,幾乎可以抵的上十萬大軍的作用,再加上我們這一路攻無不克的威名,更會讓對方兵無戰意,到時只要我們一股作氣攻進城內,絕對會讓對方的士卒望見投降!”李世民說到兵法,立刻變得神采飛揚,盡顯軍中統帥的風采。

“因此若是對方守城,我們倒是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和力氣,對方軍中的那個淵蓋蘇文,不愧是一個難得的帥才,看透這一點也就罷了,竟然還有勇氣在城外與我們決死一搏,這種有勇有謀之人竟然不能爲我所用,真是我大唐的損失啊!”李世民說到最後,又起了惜才之意,整個大唐武將如雲,但真正能稱的上是帥才的,卻也只有李靖、李孝恭和李績等寥寥幾人,其它如程咬金、尉遲恭、牛進達等人,最多也不過是個將才罷了。

李愔聽到李世民的一番講解,卻在心中暗暗敬佩,古代的兵法果然是博大精深,竟然連心理戰也都考慮在內,看來這帶兵打仗還真不是他這個外行能玩的轉的。

兩軍佈陣完畢,並沒有如後世電視劇中那樣,跑出來主將進行單挑,而是隨著戰鼓聲,兩軍排著整齊的隊形緩緩靠近,每接進一步,戰場上的殺氣就濃烈一分,而戰士們的神經就緊張一分,當雙方的氣勢都達到頂點時,一場大戰終於拉開了帷幕。

“點火!”當看到高句麗的部隊進入到火箭的射程,負責指揮火箭的將官一聲令下,早已經準備好火把的士卒立刻點燃引線,隨著一陣奇異的轟鳴聲,一支支火箭飛射出去,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弧線,然後狠狠的撞擊到高句麗部隊中,然後一聲聲天雷般的爆炸聲響起,無數人體殘肢飛起,痛苦的呻吟聲更是響成一片。

對於火箭這種武器,高句麗人早已經有所瞭解,知道這東西雖然威力巨大,但數量有限,而且只要與唐軍纏鬥在一起,對方就會停止發射,因此在將領的驅使下,高句麗士卒對身邊的炸死的同伴視而不見,拼命的向前跑,想與唐軍接近距離。

果然,在兩軍相距不過百步時,火箭因爲射程問題,只能向後面的高句麗軍隊攻擊,不過前面的士卒還沒高興多久,只聽到唐軍中一陣沉悶的轟鳴聲響起,一個個黑呼呼的東西從對方陣中拋起,然後落在高句麗人的軍陣中,然後這個黑東西又是一聲巨大的爆炸,方圓一數丈之內,就算沒有被當場炸死,也被爆炸時發出的巨響震的耳鼻流血,連站都站不穩。

而這時雙方的弓箭手也開始進行拋射,一陣陣箭雨從空中交錯而過,射在對方士卒的盔甲或盾牌上叮噹做響,時不時有倒黴蛋被射中,怒罵聲與慘叫聲連成一片。

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704章 政變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43章 軍紀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5章 登州別駕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9章 鹽票法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2章 鬥詩第194章 黑馬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348章 蒸汽船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431章 狗頭金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18章 師徒相見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80章 傻丫頭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11章 飲宴聽琴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45章 遷都?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70章 要動身了第12章 鬥詩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
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704章 政變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43章 軍紀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5章 登州別駕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9章 鹽票法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2章 鬥詩第194章 黑馬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348章 蒸汽船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431章 狗頭金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18章 師徒相見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80章 傻丫頭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11章 飲宴聽琴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45章 遷都?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70章 要動身了第12章 鬥詩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崇明县| 林西县| 勃利县| 神池县| 繁峙县| 罗江县| 郴州市| 新乡市| 岳西县| 林周县| 华池县| 西林县| 邵武市| 陕西省| 阳东县| 肇州县| 科技| 潜山县| 鹤峰县| 河池市| 阳西县| 靖边县| 洪洞县| 乌鲁木齐县| 建湖县| 富顺县| 屏山县| 祥云县| 瓮安县| 百色市| 铁岭县| 西乡县| 舞钢市| 阿鲁科尔沁旗| 望城县| 海门市| 天镇县| 崇州市| 龙海市|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