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

bookmark

夷男是一位雄主,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身爲鐵勒人一支的薛延陀部接替東突厥人,成爲漠北草原的霸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夷男還是一個十分清醒的君王,他知道自己部族與大唐的差別,所以他在位時,一直儘量避免與大唐的衝突。

當年李世民親率大軍征伐高句麗時,曾用一種挑釁的語氣對薛延陀派來的使者說:我和我的六兒子要對高句麗用兵,若是夷男認爲這是個機會的話,那我歡迎他來!可是夷男聽後卻十分恐懼,不但又派出使者向李世民表示自己絕無南下的意思,甚至還希望能派兵協助大唐攻打高句麗,不過卻被李世民拒絕了。

也正是夷男的這種性格,他纔會對大唐蠶食東北草原的行動中,一再的忍讓,可惜最後在退無可退之下,纔不得不集結大軍,爲了生存與大唐開戰,可惜三十萬大軍一去不回,大部分都成爲了大唐的俘虜,國內更是被張儉以牙還牙,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結果夷男無法接受這種打擊,最後氣病交加而亡。

夷男死後,薛延陀大亂,兩個兒子因爲汗位的繼承問題起了爭執,而這時回紇、僕骨、同羅等依附於薛延陀的鐵勒諸部,也開始對薛延陀失去信心,其中回紇部的首領吐迷度率先起兵,趁著薛延陀內亂,又暗中聯絡到了張儉,兩人合兵一片,突然襲擊土拉河上的薛延陀王庭,結果夷男的兩個兒子被殺,而且所有王族成員也被吐迷度屠戮一空,薛延陀正式滅亡。

強盛一時的薛延陀被大唐一戰而滅,這個戰果極大的震懾了西域各國,特別是混亂中的西突厥,更是震動不已。其中正在相互攻伐的乙毗咄陸可汗與乙毗沙鉢羅葉護可汗紛紛上書,向大唐表示了臣服之意,並且保證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再也不敢在暗中有什麼小動作。

薛延陀被滅,大唐北方草原的最大威脅終於被消滅了,本來按照原來的歷史上,薛延陀被滅之後,是回紇人接管了薛延陀人的大部分勢力,而回紇雖然一向與唐朝交好,但中間也發生過不少摩擦,後來更是被黠戛斯所滅。而北方草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勢力更替,後來更是崛起了強大的蒙古人,給中原王朝帶來無盡的災難。

不過現在的大唐早已經制定了吞併漠北的計劃,準備一舉解決北方這個最大的威脅。所以在薛延陀滅亡後,李績以及各路大軍齊頭並進,一舉控制住了薛延陀的大部分地區,所有敢於反抗的部落,全都遭到他們的血腥鎮壓,甚至爲了達到震懾的目的,再加上也沒有多餘的糧食。所以他們鎮壓時根本不留俘虜,所有反抗者全都被滅族。

在這種鐵血手段下。薛延陀人人自危,再也無人敢於反抗,而這也恰巧印證了那句話,草原人畏威而不懷德,你的手段越是血腥,他們就越是懼怕,只有將他們打怕了、殺怕了。這些草原人日後纔會更加的老實。

李績等人的血腥手段,也讓回紇等薛延陀的附屬部落感到敬畏,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們對於大唐接下來的動作,都一致表示擁護,生怕一不小心惹來滅族之禍。

而李世民在接到薛延陀已經初步平定的消息後,立刻派駐官員,並將薛延陀分爲十一個州,並設立安北都護府,總管十一州的軍政,暫以李績爲都護。畢竟那裡現在還只是初定,需要一個有份量的武將鎮守,而這次滅掉薛延陀的李績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安北都護府設立之後,大量薛延陀的族人被貶爲奴隸,另外回紇等部落因爲受到雪災的影響,各個部落都十分貧困,因此紛紛向大唐求助。不過受到李愔的影響,李世民也不會再做虧本的買賣,他答應爲各個部落提供糧食,但卻需要這些部落每年出一定的青壯男子,這些男子需要爲大唐服務十年,或從軍或進入內陸做工,反正一切都要聽大唐的安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薛延陀一戰爲大唐提供了大量的戰俘,除了在戰爭中俘虜的二十多萬戰俘外,唐軍進入到薛延陀汗國後,將一些薛延陀貴族及附屬部落全都貶爲奴隸,這些奴隸數量巨大,一時間充斥著大唐的奴隸市場,甚至有些奴隸還被運到臺灣、呂宋等地。

薛延陀之戰讓大唐的奴隸商人們歡心鼓舞,同時也讓一些毛紡織廠主和羊毛商人十分興奮,因爲這幾年隨著毛紡織業的發展,羊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漠北的草原卻被薛延陀把持,他們想要從那裡進口羊毛,就要對薛延陀繳納大量的稅金,現在漠北收復,他們就可以像在國內一樣,只需要向政府繳納稅收就行了。

不過相比那些商人,大唐國內卻還有兩個人比任何人都高興,這兩人就是一心招募兵馬的李貞和李惲,他們兩個雖然招攬了一批軍校的學生,但這些學生都是他們日後軍隊的中高級軍官,但至於軍隊中最普通的士卒卻是個很大的麻煩。

本來在李貞的設想中,他想招募一支完全由漢人組成的軍隊,畢竟在天竺那種全都是外族的地方作戰,自然還是本族人最受信任,但是很快他發現這很困難,一來是因爲他們要遠離故土作戰,這就讓絕大部分人望而卻步,二來因爲大唐這幾年擴張很快,同樣需要大量的軍隊,當初李愔組建軍隊時,還是用捕奴隊組建成的軍隊,李世民根本沒有給過他一兵一卒,更別說他們了。

李貞和李惲爲了這個兵源的問題,可是傷透了腦筋,甚至李貞還提出向李愔借兵,但卻被李惲否定了,因爲李惲知道,六哥李愔現在也從大唐大量移民,這說明他手中也極其缺少人口,另外李愔又新打下呂宋,恐怕自己手中的軍隊都還不夠,根本借無可借。

不過這次薛延陀滅亡之戰後,腦子比較好使的李惲忽然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效仿李愔對草原人的作法,從草原上招攬一些部落,然後通過李愔將這些草原人轉移到海外,到時他們再從這些草原人中招攬戰士,再以他們手中的漢人做爲這支軍隊的軍官,以此來控制整個軍隊。

另外之所以用這些草原人,李貞和李惲還有第二個理由,那就是天竺大陸地勢平坦,十分適合騎兵作戰,而且李愔提供的情報也說過,那裡盛行車兵、騎兵和象兵,車兵不足爲慮,象兵他們已經準備用火器來剋制,剩下的騎兵只能用更加精銳的騎兵來對敵,而說到精銳的騎兵,還有什麼騎兵能比的上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草原人?

李惲想通了全盤的細節後,立刻將這個想法與李貞分享,結果李貞也是大喜過望,現在他們手中的兵將都已經有了,而且他們也都已經算是成年人了,那麼接下來,他們就可以真正實施整個計劃了。不過在這之前,他們還有最後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先徵得父親李世民的同意。

李貞和李惲需要組建一支軍隊,而且也不是用來造反,只是想效仿李愔,靠自己的雙手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世界。所以這件事根本沒必要瞞著李世民,甚至他們還要主動告訴對方,以期能得到父親的大力支持。

太極宮兩儀殿內,李世民負手而立,眼神平靜的打量著站在下面的李貞和李惲。身爲他們的父親,同時也是大唐的皇帝,他自然知道這兩個兒子在這段時間的動作,甚至他也知道李貞和李惲拉攏軍校學員,準備組建軍隊的事。

“你們兩個真的想好了?”李世民聲音平靜的問道。當知道兩個兒子上面的小動作後,他開始時還以爲這兩個兒子準備造反,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其中的隱情,對此他在感覺欣慰的同時,也有一些不捨。

“啓稟父皇,兒臣都已經想好了,六哥已經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那麼身爲大唐的皇子,同時也是父皇的兒子,我們不能就這麼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只有建立不世之功,纔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李貞和李惲同時大聲說道。

李世民在心中嘆息一聲,看來這兩個兒子也要遠離自己了,不過既然他們有此志向,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不能攔著。想到這裡,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比讚許的微笑道:“好,爲父同意你們的要求,過段時間會派人送你們到安北都護府那邊,至於能招收到多少草原部落,那一切就要看你們的了。”

“謝父皇!”李貞和李惲一聽,全都是欣喜的答道。現在安北都護府那邊的災荒還沒有過去,只要他們拿出足夠的糧食,還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

看著兩個兒子高興的樣子,李世民又交待了他們幾句,然後忽然又道:“你們都已經成年了,其它的爲父也就不多說了,不過你們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所以這幾天多去宮裡陪陪你們的母親,儘量讓她們放寬心!”

“是,兒臣告退!”李貞和李惲同時苦笑著說道,若是兩人的母親知道他們的事,估計少得不一頓嘮叨,這下他們的耳朵又要受苦了。

不過就在李貞和李惲轉身剛要離開時,李世民忽然想到一件事,當下立刻開口道:“等等,你們先別走!”

第11章 飲宴聽琴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29章 吐蕃大使第460章 南山村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2章 鬥詩第63章 免費冰棍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712章 回長安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80章 傻丫頭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384章 奴港第85章 華服美人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428章 飛來器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641章 李愔一家(上)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29章 吐蕃大使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142章 搶銀行?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98章 錫蘭島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180章 傻丫頭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85章 華服美人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
第11章 飲宴聽琴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29章 吐蕃大使第460章 南山村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2章 鬥詩第63章 免費冰棍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712章 回長安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80章 傻丫頭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384章 奴港第85章 華服美人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428章 飛來器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641章 李愔一家(上)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29章 吐蕃大使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142章 搶銀行?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98章 錫蘭島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180章 傻丫頭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85章 華服美人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95章 軍校!好名字!好辦法!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安龙县| 榆林市| 玉屏| 山东省| 齐河县| 商都县| 阿图什市| 潍坊市| 施秉县| 军事| 阜南县| 永登县| 浦江县| 繁昌县| 安宁市| 岐山县| 德格县| 易门县| 台中市| 墨竹工卡县| 石城县| 太谷县| 沙湾县| 宜君县| 富民县| 富锦市| 平定县| 江油市| 金溪县| 怀远县| 库伦旗| 蒲江县| 高邑县| 新邵县| 虎林市| 德格县| 龙口市| 营口市| 武鸣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