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

bookmark

李愔接過李士雙手呈上來的書信,不過卻沒有立刻打開,而是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道:“李士,雖然我還沒看這封信,不過倒是可以猜上一猜,這封中的內容是不是與火槍、火炮有關?”

李士看到李愔臉上的表情時,卻不由得老臉一紅,當初他們向長安稟報在倭國的戰況時,著重突出了對火器營的描述,而且還在戰報上說,希望衛公他們能親自與李愔聯繫,向他索要火槍與火炮的製造之法,而這封信他雖然沒有看,但卻也知道里面的內容。

“殿下恕罪,末將等人見到殿下手中火器營的威力後,心中十分羨慕,想到若是用到北方草原或西域戰場上,肯定能大放異彩,所以這才向衛公進言,希望能在殿下這裡得到製造之法!”看到李士不說話,旁邊的徐德立刻開口說道,他倒是沒有任何隱瞞,畢竟在他看來,李愔是大唐的皇子,根本沒有什麼彼此之分,他的不就是大唐的嗎?

李愔聽後也是笑道:“徐將軍你們倒是好眼力,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是花費了我數年時間,經過無數次實驗和改進後,才放心的投入到倭國戰場上,現在你們倒好,直接可以撿現成的。”

李愔的話中雖然有怪罪之意,但是在說到最後一句時,卻是透露出可以給他們的意思,這讓李士和徐德是大喜,和一班家將站起來向李愔行了一個軍禮道:“謝殿下成全!”

“哈哈哈~,都不必多禮,本王是大唐的皇子。兒子的東西送給父親,自然是理所應當之事。而且在幾天之前,我已經派劉仁軌帶著一些擅長火槍和火炮製造的工匠回長安。以長安霹靂院的實力,相信很快就能製造出樣品來,說不定一年之後,大唐的火器營就會被投入實戰之中。”

聽到李愔早就將工匠派回長安,李士和徐德都是大喜過望,連連向李愔道謝,他們都是百戰餘生的軍人,自然明白火槍與火炮的重要性,若是在大唐軍隊中推廣開來。絕對可以改變現在的戰爭形式,而且也能大大減少大唐軍隊的死傷,如此利國利民之事,他們自然在第一時間就向長安城的衛公等人稟報。

看著興奮的大口灌酒的李士等人,李愔心中卻還是有點心疼,爲了研製火槍和火炮,他可是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光是花費的錢就在百萬貫以上,具體多少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不過哪怕是花費再多的錢。李愔卻也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畢竟火槍和火炮代表著日後火藥武器的發展方向,只要在這兩個方面下大力氣改進,總有一天能發展出後世的各種槍械。以及一炮可屠城的戰爭之神。

李愔當初之所以自己研究火槍和火炮,其實主要是有一點原因,那就是爲了答謝當初李世民將霹靂島上的工匠全都送給自己這件事。雖然他們是父子,但李愔現在已經獨立出來。李世民將製造火器的霹靂島送給李愔,就已經惹得朝中一些大臣的非議。認爲這是國之重器,豈可輕易的送給一個皇子?哪怕李愔是火藥的改良者也不行。

不過雖然朝中有非議,李世民卻還是頂住壓力,將霹靂島上的全部都留給李愔,所以李愔纔想到這個辦法,獨力將火槍和火炮研製出來,然後送給大唐,以此來堵住那些大臣的嘴。這次在倭國時,李愔之所以將火器營拿出來,就是想借李士這些家將之口,將火槍和火炮的威力傳回長安,讓大唐認識到這兩種武器的價值,現在看來已經成功了。

半月之後的長安城門前,一陣人數不少的隊伍正在緩緩進城,隊伍中還拉著數十輛大車,車輪行進之時,發出十分沉重的聲音,一聽就知道這些車子上拉的都是十分笨重之物。不過整個隊伍之中,最吸引人的並不是這些大車,而是最前方上百名身著輕甲的士卒,這此士卒的穿著打扮與大唐的將士不同,手中也沒拿著刀劍,而是扛著一把管子狀的東西,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長安做爲大唐的國都,自然不是什麼軍隊都能進的,況且這支軍隊還不是大唐的軍隊,不過當帶領這支軍隊的一位黑瘦的中年將官出示了齊王親衛的令牌後,城門衛立刻放人,畢竟現在誰都知道齊王是當今陛下最寵愛的兒子,而且現在憑藉著一已之力,在海外開疆拓土,已經將新羅和百濟等小國全都滅了,使得長安的報紙是紛紛稱頌,甚至陛下在朝堂上都對自己這個兒子讚不絕口,這些人既然是齊王府上的護衛,自然沒什麼問題。

這支隊伍自然就是李愔派到長安的劉仁軌一行人,隊伍中除了一些擅長火槍、火炮製造的工匠外,另外還有一百名火器營的士卒,其中分爲九十名火槍手,以及十名火炮手。之所以把火器營的人也派來,就是李愔打算好人做到底,不但把火槍和火炮的製造之法留在大唐,而且連兩種武器的戰法也一併傳到軍校裡去。

劉仁軌帶著隊伍進到長安之後,暫時先住到齊王府中,然後他帶著李愔的親筆信,進宮面見李世民,因爲他身上有齊王府的令牌,所以進宮倒不是難事。

太極宮左側的一處校場內,李世民騎在馬上,揮舞著手中馬球棒,瞄準地面上的馬球一擊得手,小小的馬球化成一條白線,如閃電般飛進了對方的球門之中,引得旁邊的李靖和李績等人是高聲叫好,大讚李世民英武不減當年,這倒不是他們刻意討好,而且以他們的身份,也沒必要這麼做,而是看到李世民在衆多年輕軍士中縱橫馳騁,讓他們想到當年隨陛下一起出徵的日子,可惜現在他們都老了,唯有李世民雖然年近四十,但卻還是精力充沛,讓人實在羨慕。

李世民的興致也很高,今天難得沒什麼太重要的政事,他又想到好長時間沒怎麼運動了,身上的骨頭都快生鏽了,所以就召來一批護衛,分成兩隊打馬球,自己也在其中一隊,沒想到這麼長時間不動,自己的騎術卻還沒有落下,一般的士卒根本攔不住他,這讓是心中大慰。

不過李世民畢竟年紀大了,再加上政務纏身,精力大不如從前,所以在打進一球后,立刻退到場外,讓人替補進去,自己則接過內侍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臉,然後這纔看了看李靖等人道:“怎麼,你們這幫武將又想勸朕向六郎要東西?”

李靖這些人是他開始打馬球之後纔到的,而李世民一看到李靖他們的樣子,就知道對方想要幹什麼,因爲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自從上次李愔攻克倭國的戰報傳回來後,李靖等人的家將衆口一詞誇讚李愔新發明的兩種武器,這引起李靖等人的重視,所以立刻稟報李世民,希望對方下旨,讓李愔將兩種新火器的製造方法獻上來。

不過李世民卻有些不好意思張口,雖然李愔是他兒子,但人家爲大唐做出了不少貢獻,比如火藥就不說了,其它如鍊鋼、玻璃、食品加工等等,都是李愔搞出來的,而且也都無償留給了大唐,現在李愔又搞出新東西,他這個做父親實在不好再厚著臉皮去討要,所以李靖等人幾次勸說,李世民卻一直沒什麼動靜,最後他們只得聯合起來,以私人的名義給李愔寫了封信,希望對方可以把新火器的製造方法提供給大唐,不過同時他們也沒放棄勸說李世民。

李靖等人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不過只見李靖還是站出來說道:“陛下,齊王殿下於我大唐有大功,若是一般的事,老臣也不會讓陛下爲難,可是那兩種武器威力非凡,李士等人都是軍中老將了,他們能那麼鄭重向我們介紹這兩種武器,自然不會是吹捧之言,所以還是請陛下下旨,請齊王殿下將製造這兩種火器的工匠送到長安來!”

李靖的這種話都已經說了十幾遍了,李世民聽的都快會背了,不過對方也是爲大唐著想,所以他也不好明面反對,只得沉默了一會,隨便找了個藉口道:“六郎是個有分寸的人,他若是覺得大唐需要那兩種火器,自然會獻上來,根本不無須多言,若是不送過來,肯定也有他的理由,所以你們就不必再說什麼了,過段時間再看看。”

聽到李世民又用這種話推脫,李靖面露難色,他們現在對草原的堡壘戰略正在逐步實施中,現在只剩下薛延陀之類的草原大族還沒有平定,而且現在大唐對草原的逐步侵蝕,已經引起這些大部族的不滿,隨時都可能爆發大戰,所以若是能早一點將兩種威力驚的人新火器裝備軍中的話,那麼他們對付那些草原部族也就多了一分把握。

不過就在這時,李靖看了一眼李績,既然陛下再次拒絕,那麼他們只能用最後一招了,雖然耗費點時間,但只要兩種火器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就不怕皇帝陛下再拒絕。(未完待續。)

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71章 推廣酒精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68章 虎頭軍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癥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290章 解剖學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81章 碧玉指環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132章 採訪(上)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63章 夢碎第332章 鬼哭島,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4章 李永逃了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11章 工商論
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71章 推廣酒精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68章 虎頭軍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癥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290章 解剖學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81章 碧玉指環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132章 採訪(上)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63章 夢碎第332章 鬼哭島,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4章 李永逃了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11章 工商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湘西| 两当县| 嘉义市| 红桥区| 呼图壁县| 潼关县| 南康市| 浪卡子县| 大厂| 景谷| 枝江市| 丰台区| 四会市| 老河口市| 蛟河市| 忻城县| 天台县| 浦东新区| 吉首市| 峨边| 中牟县| 贺兰县| 德江县| 江川县| 清河县| 天长市| 福安市| 兴安县| 车致| 平果县| 海盐县| 三门县| 扶余县| 墨竹工卡县| 崇州市| 确山县| 堆龙德庆县| 太保市| 银川市|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