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

bookmark

“六郎,既然你不想另立王妃,那爲娘也不逼你,不過你府中的情況必須做一番改變,除了王妃外,最起碼也要多幾個姬妾,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儘快的擁有子嗣!”楊妃一臉不容拒絕的表情說道。

李愔聽後苦笑連連,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個,雖然美女人人喜歡,但是女人多了,卻也是個麻煩,最後想了想還是抗爭了一下道:“母妃,兒臣現在還年輕,正是做一番事業的時候,若是廣納姬妾,您就不擔心兒臣以後沉迷於溫柔鄉中,消磨了年輕人的銳氣嗎?”

“哼,我倒是希望你只是個好色王爺,免得你不老實,非要跑到戰場上受傷!”楊妃聽後瞪了他一眼,接著又道,“這件事就說定了,按大唐律,你身邊除了王妃外,還應該有儒人兩人、滕十人,你身邊那個小妾我也見過,雖然出身低了點,不過倒也不錯,就將她升爲滕,剩下的兩儒人、九滕,你就不用操心了,爲娘會幫你選好的!”

李愔一聽楊妃只給惜君一個滕妾的位子,立刻有些著急,王子豪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惜君本身的才能暫且不談,只憑自己和惜君之間的感情,李愔也不希望只給她一個滕妾的位置。

想到這裡,李愔立刻開口說道:“母妃,兒臣身邊的那個小妾雖然出身商賈,但其實本也是太原王氏,後來因爲一些誤會。才被逐出族中,淪落成爲商賈。不過現在誤會已經解除,他們家族重新迴歸太原王氏。另外這個小妾對兒臣也是情深義重,從長安跟到登州毫無怨言,再加上她本身十分善於管理產業,是兒臣十分重要的助手,若是隻封一個滕妾,兒臣心中實在有些不安!”

楊妃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個重情之人。既然他如此說,肯定是十分看重那個小妾,於是也就不再堅持,同意讓出一個儒人的位置。不過剩下的一個儒人和十個滕,卻都要由她來安排。李愔拗不過,只得答應,不過李愔也提出自己的條件,那就是楊妃不能一下子給他找來十一個女人,必需有個先後順序,而且每個女子都要由他點頭後,才能進到府中。對於這點楊妃點頭同意。

好不容易說完了自己的事,李愔終於鬆了口氣,雖然簽了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過他手中有著最終決定權,只要自己不鬆口,楊妃就算是給自己找女人,可也進不了王府,而且他頂多在長安呆上一年,只要頂住這一年的壓力,那這個條約就形同虛設。

接下來李愔又關心了一下楊妃的身體狀況,算起來楊妃懷孕都快八個月了,馬上就要到最後也是最著急的一個月了。做爲兒子,李愔自然是十分擔心,畢竟在歷史上,根本沒有記載這個孩子的出生,萬一在這最後一個月出現意外,那很可能連楊妃也會遇到危險。

聽到兒子關心自己的身體,而且問的問題也很詳細,甚至連每天吃多少飯都要問一下,楊妃這個做母親的,倒不覺得厭煩,對自己近來的身體狀況也沒隱瞞。當李愔到沒有什麼異常後,這才放下心來,不過等他陪著楊妃用過午餐,離開望雲殿後,還特意跑去太醫院找到孫思邈,讓他多費心關注一下楊妃的身體。

回到齊王府後,李愔立刻找到了王安,剛一見面,他立刻一躬到地說道:“先生,果然如您所猜,長安城中的流言的確是父皇故意所爲!”

之前他拜見李世民,對他說了遇襲的事,而李世民也告訴李愔,襲擊他的肯定是五姓七望這些世家大族,爲的就是挑起皇子之間的爭鬥,雖然李愔沒有上當,不過李世民卻想借機迷惑對方,所以故意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痛罵李承乾和李泰的同時,又大大的表揚李愔一番,如此一來,李愔似乎離皇位又近了一些,這讓那些世家大族看在眼裡,必定認爲李愔肯定會加入皇位爭鬥,畢竟沒有任何人可以經的起皇位的誘惑。

“呵呵,果然如此,我就說以陛下的英明神武,怎麼會在文官百官面前,犯下如此大的錯誤?”王安撫須微笑,不過緊接著卻又皺緊眉頭,有些不解的自語道,“只是陛下如此做的用意又是何在?若真的挑起殿下和幾位皇子的爭鬥,似乎也沒什麼好處啊?”

王安並不知道李愔遇襲的事,因此一時間想不透其中的關節所在。而李愔也覺得不能再瞞著王安了,於是請罪道:“先生,六郎有件事瞞著先生,還請先生恕罪……”接著,李愔就將自己遇襲,以及李世民的推斷都講了出來。

而王安聽到這件事後,不但沒有怪罪李愔,反而大聲誇讚他處事果斷,而且處理的也非常好,而在聽完李愔的話後,沉思了一會這才說道:“殿下,陛下果然是一代雄主,襲擊你的船隊的,必然是五姓七望這些世家大族,而且我可以斷定,做這件事的,肯定只是一家所爲,絕對不可能是幾家聯手!”

“咦?先生爲何如此肯定?”李愔有些驚訝,雖然李世民推斷出是五姓七望所爲,但是到底是哪一家,甚至是哪幾家指使的?卻還是沒有查清楚。可是王安卻一口斷定,必定是一家所爲,這倒讓李愔有些想不通。

聽到李愔的問話,王安露出幾分微笑道“殿下,您不要把五姓七望這些世家大族想的太過團結了,他們之間勾心鬥角的齷齪事,比之朝堂上也絲毫不遜色,而派人襲擊一位皇子,如此大的罪名若是被揭發出來,足以讓一個世家遭到滅頂之災,所以若是沒有絕對把握將後事處理乾淨,對方肯定是不會對手的,可若是兩個世家聯手,這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把柄交給彼此,以後若是讓某一方抓住機會,那絕對是致命的。”

說到這裡,王安臉上的微笑忽然消失不見,轉而斬釘截鐵的說道:“所以草民斷定,這件事肯定是五姓七望中的某一大世家所爲,另外草民還敢斷定,無論朝廷怎麼查,這件事肯定查不到任何蛛絲馬跡,甚至就算是知道是哪一家所爲,但也絕對沒有任何有用的證據!”

李愔邊聽邊點頭,王安分析的都很有道理,同時他心中也有些慶幸,幸好王安被自己收羅在手中,若是這種人才被五姓七望所重用,恐怕自己的日子可就更不好過了。

“先生,那依你所見,在五姓七望之中,哪家最有嫌疑?”李愔沉思了一會,問出一個十分有難度的問題,雖然說起五姓七望,大唐幾乎是人人皆知,但是對於這些世家之中的一些隱情,還是他們自己最清楚,這點王安就對這七個大世家瞭若指掌,說不定憑著這些瞭解,他可以猜到一些什麼。

聽到這個問題,王安也是緊皺眉頭,苦苦思索了半晌,這纔開口說道:“殿下,首先太原王氏可以排除,畢竟這麼大的事情,以太原王氏的勢力,做起來實在有些吃力,而且就算勉力去做,絕對逃不過小兒王況的耳朵,可他當時也在船隊中,而且事先也一無所知,因此可以肯定,太原王氏絕對不可能!”

李愔聽後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早將太原王氏排除在外,畢竟以太原王氏現在的沒落,恐怕族中也沒人有這麼大的膽子。

“若是將太原王氏排除,那麼剩下的六家中,清河崔氏和隴西李氏也可以排除在外!”王安緊接著又道。

“哦,清河崔氏排除我倒是能想明白,可爲何將隴西李氏也排除在外?”之所以將清河崔氏排除在外,主要就是因爲崔玉,別看崔玉只是主管著清河崔氏族內的商業情況,但是他祖父和父親爲他打下的基礎實在是太深了,清河崔氏的各個方面都有他的人,若是有人敢做出如此大事,他肯定會有所察覺。

“呵呵,殿下想必知道,在七望之中,太原王氏排在最末,而隴西李氏的情況僅僅比太原王氏強一點,排在倒數第二,可是殿下您可知道,在北魏之時,隴西李氏卻還排在趙郡李氏之前,但是自我大唐立國,隴西李氏就一日不如一日,甚至落到和太原王氏幾乎並列的地步,這又是何道理?”

王安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李愔卻聽明白了,隴西李氏其實也就是李愔他們李氏皇族出身的氏族,只不過大唐立國後,對這些世家大族進行打壓。同是隴西李氏出身的皇族,仗著對隴西李氏內部的熟悉,對隴西李氏的打壓也最爲得心應手,也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得隴西李氏的勢力一天天衰退。另外李愔還知道,在隴西李氏的內部,還有不少皇族支配的棋子,因此隴西李氏根本沒有膽子也沒有實力派人襲擊他。

“謝先生教誨,李愔明白了,排除這三個世家外,那麼襲擊我船隊的人,想必肯定是在剩下的四家之中了!”李愔也不貪心,能排除三個,那麼懷疑的面積就大大的減少了。

“不!殿下你錯了,其實還有兩個可以暫時排除在外!”王安聽後卻是面色一正,瞇起眼睛再次說道。(未完待續)

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1章 提升威望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302章 逃民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162章 溺水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8章 師徒相見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72章 表兄張儉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351章 試槍(下)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335章 落花崖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42章 駕崩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72章 表兄張儉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485章 情定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351章 試槍(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36章 文心發火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
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1章 提升威望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302章 逃民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162章 溺水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8章 師徒相見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72章 表兄張儉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351章 試槍(下)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335章 落花崖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42章 駕崩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72章 表兄張儉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485章 情定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351章 試槍(下)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36章 文心發火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临泽县| 闽清县| 涟水县| 汪清县| 山阴县| 六枝特区| 吉木萨尔县| 汉寿县| 石棉县| 惠水县| 青川县| 定安县| 漯河市| 藁城市| 东安县| 巢湖市| 武平县| 高雄县| 九江市| 仁布县| 简阳市| 镇原县| 吴江市| 屏南县| 南昌县| 河西区| 灌南县| 同心县| 凤翔县| 重庆市| 东兰县| 开封市| 灵台县| 榆社县| 镇巴县| 西和县| 房产| 镇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