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

bookmark

李治他們的船隊離開後,三天後就來到了上海,再過兩天就是上元節了,再加上李承乾和李恪都在這裡,所以李治和兕子會在這裡住上了三天,等過完節後再走。

說起來李治他們回航的時間也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比如在上海過上元節,就是李恪和李承乾特意要求的,畢竟李治和兕子在臺灣呆了近一年,卻沒空再來看看他們兩個哥哥,所以他們兩人才會如此要求。

這已經是李治他們第二次在長安以外的地方過上元節了,上次是他們剛到臺灣,結果和李愔一家在基隆過的年,雖然與長安相比,基隆的人口實在少了些,而且城市的規模也無法相比,但是基隆遠在海外,城中各種文化交流,所以那裡的新年也別有一番韻味。唯一讓李治和兕子感到有些不適應的是,就是基隆的冬天實在太暖和了,不但沒有下雪,甚至晚上蓋的被子太厚的話,還會感覺有些熱。

相比基隆,上海這邊的冬天要冷多了,特別是前幾天還下了一層薄薄的小雪,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融化成雪水,但卻也給上海的冬天帶來幾分寒冷,也增加了幾分年味。

上海是座新城,而且還是一座海港,城中有著相當一部分商人,都是家資萬貫,他們爲了迎接上元節,集體出資將整個上海裝扮成一座燈之海洋,各色彩燈掛滿了街道,燈的造型也是千奇百怪,有許多據說還是海外各國的神話人物或傳說,這更讓傳統的上元節增加了一份海外的風情。

當天上元節時,李治和採兒、胡雨依三人結伴出遊,只是他們雖然帶了不少的護衛,但是卻仍然擋不住上海那些年輕男女的熱情。不但有許多男子藉機上前與採兒、胡雨依搭訕,甚至連李治自己也收到不少海邊少女的傳情,最後還是採兒和胡雨依一邊一個牽住李治的手,這才讓上前騷擾的人少了許多。

三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在上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上元節後,李治和採兒他們終於再次登船啓航,不過這次他們沒有在路上停留,甚至連登州也沒有去,直接從渤海進入黃河。然後沿河西去,經洛陽很快就到達長安。

爲了迎接外出一年半的兒子歸來,李世民還特意派人前去迎接,不過採兒和兕子卻從另外一個城門悄悄回了城,畢竟她們身爲女子。在外出時就是打著其它的名義,這次自然也不能和李治一起回城。

李治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李世民請安,並將這一年半以來的經歷講了一遍,特別是海外臺灣等地的發展情況,更是李世民想要知道的重點。而李治也有許多的話想與父親說,特別是在這一年多以來的感受。他急於想找一個人傾訴,而李世民無疑是個極好的對象。

父子兩人在兩儀殿內的書房中一聊起來就沒完,甚至連飯都是讓人送到書房,到了晚上時。兩人誰都沒有一絲睏意,最後還是長孫皇后得到消息後,親自趕到那裡,這才讓他們父子二人分別回去休息。

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只要李世民一有空,就會把李治叫去。讓他給自己講這一年多的經歷與感想。其實李世民也正是通過兒子的眼睛與嘴巴,瞭解大唐與臺灣各個方面,從而找出自己施政時的得失。

通過李治的講述,李世民也知道了李愔在海外的情形,對於臺灣能在短短數年內發展的如此迅猛,甚至有些地方已經遠超大唐時,這讓李世民也感覺有些震驚。特別是最後李治講到,那位胡校長選擇留在臺灣,而不肯再回大唐時,李世民聽後也是沉默了好長時間。

“父皇,兒臣在臺灣雖然只呆了一年,但是的確感覺那裡相比大唐,少了一份壓抑,卻多了幾分自由與興盛之氣,對此兒臣也考慮了許多,發現這種情況並不僅僅是因爲我大唐與臺灣的政策不同,另外還關係到各方各面的利益,兒臣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可以將大唐也建設成臺灣那樣?”李治最後嘆了口氣道。

而李世民聽後卻拍了拍李治的肩膀道:“雖然臺灣是從大唐分離出去的,但是兩者卻有本質上的不同,其它方面暫且不說,我們大唐是以農立國,這也是中原王朝上千年來的立國思想,雖然大唐這幾年商業發展的十分迅猛,但是在各方面的政策上,卻還是以農業爲本,對工商業也還有一定的限制。”

李世民說到這裡停了一下,然後接著又道:“但是你六哥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他對農業立國的思想很不以爲然,通過他這幾年在臺灣等地的作爲也能看出,他追求的是以商立國,而且對海外開拓充滿了興趣,這使得他們臺灣已經與我們大唐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路,至於日後誰對誰錯,連爲父也說不清楚。”

李治聽後心中一動,當下開口道:“父皇您的意思是,臺灣和我們大唐各有特色,所以不必追求完全一樣?”

李世民欣慰的點了點頭,面帶微笑道:“不錯,雉奴你這趟沒有白去,臺灣有臺灣的好處,我們大唐也有大唐的優點,不過你這次能看到大唐與臺灣差距,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聽到父親的誇獎,李治雖然口中謙遜,但中心中卻也十分高興。不過接下來李治又想到一件事,當下開口問道:“父皇,我在臺灣時,就聽說您要對西突厥用兵,雖然我從報紙上看到一些戰況,但卻不是很準確,現在戰況到底如何了?”

李世民聽到兒子問到這件事,卻是露出十分興奮的表情,然後將大唐與西突厥的戰爭講了一遍。

原來就在幾個月前,臣服大唐的西域各國派出精銳大軍,共十萬大軍,分別聽從郭孝恪和契苾何力指揮,從兩側攻打西突厥北庭,另外還有西突厥南庭、吐蕃、鐵勒各部、吐谷渾等,也組建十萬精騎,由阿史那社爾指揮,從正面攻打。

大唐在西域一向信奉精兵政策,畢竟那裡離中原太遠,無法供應太多的物資,因此一般出征都不會超過十萬,但是這次爲了一舉滅掉西突厥,卻一下子發動二十萬大軍,雖然這支軍隊絕大部分都是由異族組成的,戰力上弱於唐軍,但是對於西突厥的北庭來說,卻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這場戰役在四個月前正式打響,北庭的乙毗咄陸可汗親率十萬騎兵迎戰,與阿史那社爾在鏃曷山以東展開大戰,結果兵力相當的兩方血戰半月,卻還是不分勝負,而這時郭孝恪和契苾何力兩人指揮的另外兩路大軍卻繞過戰場,千里奔襲北庭的大本營,也就是鏃曷山以西的北庭牙帳,結果無兵防守的北庭牙帳被十萬大軍交叉奔襲,使得北庭後方狼煙滾滾,被滅掉的突厥部落數不勝數。

正在前方與阿史那社爾大戰的乙毗咄陸可汗聽到後方被襲的消息,雖然心中驚駭欲死,但卻下令在軍中封鎖消息,以免動搖軍心,但可惜唐軍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同樣接到消息的阿史那社爾立刻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結果引得北庭大營軍心浮動。

而趁著這個機會,阿史那社爾一舉攻破了北庭軍的大營,本來想要活捉乙毗咄陸可汗,可惜對方卻狡猾無比,事先看到情況不妙,立刻帶著幾千心腹向西逃竄。並且一邊逃還一邊收壟敗軍,再加上一些部落的加入,最後竟然讓他再次聚集起數萬軍隊,並且逃過了郭孝恪和契苾何力的聯合追殺,一路西逃進了到了米國境內。

米國也就是後世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緊臨著後世的鹹海,本來米國也是西突厥的屬國,不過它卻屬於南庭的勢力範圍,與乙毗咄陸可汗的北庭算是敵對的一方,可惜米國的實力不強,而且離大唐又遠,所以他們根本就無法抵抗乙毗咄陸可汗數萬大軍的攻擊,最後當大唐軍隊趕到時,米國已經被乙毗咄陸可汗所掌握。

本來這時阿史那社爾等三路大軍經過月餘的連續作戰,早已經疲憊不堪,所以雖然明知道乙毗咄陸可汗就在米國,卻這時卻也無力攻打,因此只能派人先將米國圍困,等到軍隊休養一段時間後再攻打不遲。

然而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乙毗咄陸可汗剛佔據米國不久,北庭內部卻發生內亂,原因也很簡單,突厥人的軍隊都是以部落爲單位組成的,乙毗咄陸可汗本身有自己的嫡系部隊,其它則是一些部將自己的軍隊,而在攻破米國後,他們擄獲了大量的人口與物資,但是元氣大傷的乙毗咄陸可汗卻想獨吐這些人口與物資,結果引起部將們的不滿。

先是一位名叫泥熟啜的部將私自將一些俘虜吞沒,結果被乙毗咄陸可汗殺掉,然後泥熟啜的手下胡祿屋作亂,竟然將乙毗咄陸可汗生擒,然後送到了阿史那社爾的大軍中,剩下的人也都隨之投降,西突厥的北庭滅亡。

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91章 暴打李佑第498章 錫蘭島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42章 捕鯨船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107章 角力第23章 長安態勢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316章 逃跑了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66章 風議郎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620章 大堡礁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121章 崔氏女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614章 動物園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62章 敷面膜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
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91章 暴打李佑第498章 錫蘭島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42章 捕鯨船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107章 角力第23章 長安態勢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316章 逃跑了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66章 風議郎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620章 大堡礁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121章 崔氏女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614章 動物園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62章 敷面膜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舒城县| 大方县| 南乐县| 涡阳县| 马公市| 麻城市| 万宁市| 洪湖市| 宝清县| 通许县| 盘山县| 福清市| 嘉兴市| 库伦旗| 无锡市| 揭阳市| 平安县| 张掖市| 含山县| 和平县| 泗水县| 建湖县| 九台市| 喀什市| 卫辉市| 东方市| 延庆县| 砀山县| 六枝特区| 綦江县| 北辰区| 广饶县| 应城市| 小金县| 新疆| 雷波县| 罗山县| 石泉县| 曲麻莱县|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