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方從哲見王興從一個智慮深遠的文臣,就要轉到賭徒形象,連忙喝斥了他一聲,
王興眼看賭資到了三萬多兩,還想再拉點,被方從哲一聲喝斥,連忙低頭,回到文官隊伍里。
這時,李恩從懷里拿出一份折子,遞給朱翊鈞:“皇上,這是朝會前剛接到的遼東巡撫李維翰的折子,里面提到了撫順之事。”
朱翊鈞拿過折子一看,卻是李維翰奏報:建奴已于十四日撤出撫順,此役賊共獲戰馬9000余匹、盔甲7000余副,其它器械無算,城中千戶百姓盡數擄去,牲畜、糧食劫掠一空。
朱翊鈞看完奏報,心情非常沉重,同時也暗暗佩服王興料事如神。
“諸位愛卿,剛接遼東巡撫李維翰奏報,稱建奴已撤出撫順東歸,城中百姓、牲畜、糧食劫掠一空。”朱翊鈞把情況通報給諸位臣工。
皇帝說完,文武群臣紛紛看向王興,眼里露出佩服之意。
王興剛想出班讓楊鎬等人兌現賭資,看到方從哲瞪了自己一眼,立馬不敢言語了。
建奴撤出撫順并大肆劫掠,王興的判斷得到極為準確的驗證,那么,對于王興提出的攻而不攻的策略卻是沒有人想出反駁的理由了。
“皇上,王大人剛才一番話條理清楚,料事如神,臣非常佩服。但他所說的攻而不攻的策略,臣還是不敢茍同。”
這時,就見楊漣越眾而出,俯首奏道。
“楊愛卿,你有何異議,當殿奏來。”朱翊鈞道。
“皇上,王大人的策略非常高明,如依此策,我大明可立于不敗之地。然,建奴悍然犯我天威,若不懲處,民心士氣必皆受影響,蒙古、葉赫甚至于朝鮮未免會小看我大明,即使實行聯合這三家對建奴實行騷擾之策,效果也不會好。因此,臣覺得還是要打一仗,滅滅建奴威風,長長盟友士氣,然后再采取王大人的攻而不攻的策略,恐怕效果會更好。”楊漣奏道。
王興一聽,心說,這楊漣真是聰明,竟從自己的話里找出這么一絲破綻,獨辟蹊徑。可是,楊大人,打贏固然是好,問題是你打得贏嗎?
想到這里,王興出班說道:“楊大人,你所說的也有道理,但有一個問題是,打贏了固然好,倘若打不贏呢?豈不更糟?依我看,就是集中十萬兵馬,勝算也在五五之數。”
“王大人,你這是長敵人士氣,滅自己威風。我大明勁兵宿將多如牛毛,難道打不贏一區區建奴?”
王興的話剛說完,立即招來亓詩教的嚴詞駁斥。
“王大人,莫非你是怕了建奴不成?”說這話的卻是楊鎬。
三黨中人這下算是找到攻擊王興的借口了,姚宗文、周永春等紛紛上前斥責王興膽小怯敵。
李汝華見王興受到攻擊,先前人家王興幫了自己,此時自己應該挺身而出才行,但看了看三黨氣勢洶洶,他又打了退堂鼓,嘴張了張,終是沒有說出什么來。
“切,怕?諸位大人,可曾聽聞王某在泰安以區區五六十人就敢與數千亂民對峙?就事論事,切莫亂扣帽子,搞人身攻擊!”王興不屑地說道。
“彼時不怕此時怕矣。”楊鎬不依不饒地說道。
“正是,聞聽建奴之名就瑟瑟而抖,還說不怕,豈不是笑話?”姚宗文緊跟了一句。
王興被他兩人左一個怕、右一個怕氣得渾身發抖,就想說出與楊鎬各帶數千兵馬,去遼東與建奴對陣的話,但終是保持了一絲清醒,轉而說道:“敵人再是強大,王某也是不怕,但卻是怕了你們的圍攻,唉,王某縱是猛虎又當如何呢?”
這話的意思就是惡虎也怕群狼,他自比猛虎,自是罵楊鎬等人是群狼。
“你,你這是潑婦行徑!……”楊鎬被王興氣得胡子都立了起來。
“彼此,彼此。”王興微笑著說道。
“行了,不要爭執了。我大明天威不容侵犯,王卿之策雖穩,但于民心士氣的確不利。故,朕意已決,就依楊愛卿之見,擇日出兵。”朱翊鈞見他們還要爭執,思慮再三,終是做出了出兵的決策。
“皇上圣明。”
朱翊鈞話一出口,除了王興,其他眾文武全部躬身頌圣,連李汝華也在其內。
“皇上,不可!此戰關乎我大明國運,不可不慎啊!”
按說自己分析得已經非常透徹了,皇上應該能聽進自己的建議啊,沒想到朱翊鈞竟是否決了自己。王興一急之下,伏地大聲說道。
“王愛卿,你的忠心朕已知曉,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朕意已決,不要再糾纏了。”朱翊鈞斷然說道。
王興一聽皇上之意甚堅,多說已是無益,心下黯然,默默起身,退了回去。
“皇上圣明。皇上,臣愿請旨前敵!”楊鎬見皇上同意了出兵,連忙重申帶兵意愿,只是沒有再提帶兵五萬的事。
他想得很簡單,王興剛才已經說出了最低需要調兵十萬,十萬大軍打五六萬建奴,勝算不少,這份功勞還不是手到擒來?
王興回到隊伍里,慢慢地平靜下來,心想,既然自己阻止不了出兵,那么自己就爭取去帶兵,如果不行,就推薦熊廷弼,決不能讓楊鎬這個庸才當主帥,那樣的話,薩爾滸的悲劇必然重演。
想到這里,王興立即出班奏道:“皇上,臣也愿領兵與建奴一戰。”
“好,該爭論爭論,若一旦定計,必傾心籌畫,這才是大臣風范。”朱翊鈞贊許地說道:“不過,你還年輕,若當主帥還差了點火候”。
“皇上,既然如此,臣舉薦南直隸督學熊廷弼擔任征剿主帥,此人曾在遼東多年,且善知兵事,頗有謀略,若命他為帥,定能克建奇功。”王興知道自己資歷不行,擔任主帥確實不是合適人選,就趕快舉薦了熊廷弼,如果等議定了楊鎬為主帥,生米煮成了熟飯,那可就晚了。
王興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吏部尚書鄭繼之的贊成:
“皇上,臣附議王大人的舉薦。”
這下子,亓詩教等齊黨、浙黨官員,倒是作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