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
這“通天塔”的事,確實是一件極為火爆的事,這件事,想偷偷摸摸的做成,那是不可能的,勢必要在朝堂上“大吵特吵”。
今天朝議來的人,格外的多,幾乎趕上早朝了。
這文華殿里可以說是密密麻麻的擠滿了大臣,連這門外也不例外,眾人已經把這里當成早朝了。
楊改革看著這滿殿的大臣,再看著外面的人頭攢動直搖頭。
楊改革知道,今日這個事必定會很熱鬧,知道必定會有很多反對者,知道必定會有大爭論,不過楊改革也不怕,這件事是越熱鬧越好,議論得人越多越好,這件事,就是一件不怕議論,不怕爭論的事,怕就怕你對這件事無動于衷。
簡單的見禮過后,楊改革開始說話了。
“呵呵呵,今日來了這么多人,為了何事,想必也不用朕多說了,那么,就把這件事拿出來議論議論吧,各位卿家,只要有道理的,都可以拿出來說,不管對錯,朕都洗耳恭聽,……今日朕先立個規矩,不以言獲罪,諸位卿家暢所欲言……”楊改革笑著說道,先就給今日這場“大會”立下規矩,讓大家踴躍發言。
楊改革一說完話,就立刻有人站出來要求說話。和往日那種論資排輩說話的場面截然不同。
“啟稟陛下,臣有話說……”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看神情,似乎相當的悲壯。
“卿家只管說……”楊改革笑道。
“陛下,臣要進諫,陛下……,修建‘通天塔’,實在是勞民傷財,徒費國帑的事,陛下,不能修‘通天塔’??!……”第一個急急忙忙出場的,就是反對的。其表情之悲壯,倒是讓人動容。
楊改革笑了笑,這事果然有反對的。
接下來好幾個,都是反對的,楊改革聽了,也不在意,雖然這反對得貌似很激烈,可實際,真的沒什么殺傷力,自己已經交代了朝中的幾個重臣,這些重臣對于這件事,即便不是很支持,可也絕對不會反對,這種事,沒有大佬帶頭壓陣,想反對,這根本就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憑那一盤散沙和幾條小魚能翻得其多大的浪?
楊改革對付這種反對的招數也很簡單,那就是“下一位”,不管你反對得多激烈,多么有道理,可這是朝堂,這里又來了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把時間全部留給你一個人說話。若是全由你一個人說,那其他人還說不說?所以,這種反對,看上去貌似很洶涌,可實際,真的是一點殺傷力沒有,說得再慘,說得再激烈,說得再悲壯,楊改革統統一個“下一個”,你這話就算是白說了,過了一會,誰還記得你說過什么?后面還有一大堆要說話的呢。
“啟稟陛下,臣也要進諫,陛下,‘通天塔’萬萬不可修……,隋煬帝因為修大運河,征高麗而耗費國帑,使隋朝二世而亡,陛下,以史為鑒,不可?。 苯佣B三出來的都是反對的。
楊改革本來是直接就“下一個”的,可聽到這個人說隋煬帝修運河的事,把自己比作隋煬帝來教育自己,楊改革倒是覺得有必要更正一下明朝人對隋煬帝的評價。
楊改革壓壓手,讓眾人安靜下來,表示自己要有話說了。
這文華殿,其實不是很寬敞,人一多,這么熱的天,這就熱得很,雖然也有冰塊降溫,可這敞開著門的,要照顧外面人的“視線”,這冷氣一下就跑沒了,比平日里可熱多了,不少時常來文華殿的大臣倒是暗自嘀咕,十分的有意見。
眾臣都安靜下來,看皇帝要說些什么。
“這位卿家說到了隋煬帝……”楊改革看了看那個把自己比作隋煬帝的大臣,又掃視了一眼大殿。
眾臣都是一驚,怎么,皇帝要發脾氣?難道還要怪罪這個家伙把皇帝比作隋煬帝?可也不對啊,皇帝可不會這么小氣,不會為這么一點口角之爭動怒的。
“……說隋煬帝因為修運河而勞民傷財,從而斷送了隋朝的江山……”楊改革組織著話語道。
剛才把皇帝比作隋煬帝的那個大臣,見皇帝望向了自己,更是抬頭挺胸,一副不怕死的模樣。
“……老百姓有句俗話叫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說的就是前人做好事,造福了后人,后人也要銘記前人的功勞的事……,朕就奇怪了?怎么這隋煬帝修了大運河,做了這么好的一件大事,為何沒一個人念他的好?反而把他當作反面教材,反而處處說他的不是呢?”楊改革說道。
楊改革這話一出口,差點把那個抬頭挺胸的大臣噎死,眾臣聽了,也是眼珠子瞪掉了一地。
眾臣都驚駭得看著皇帝,皇帝這是要給隋煬帝翻案???今天不是討論通天塔的事么?怎么改成為隋煬帝翻案了?
“怎么,朕說得不對么?如今別的不說,光說我大明吧,二百年了,不是都一直依靠運河來運漕糧么?既然這運河是隋煬帝修的,我大明又用了那么多年,難道不是承了隋煬帝二百年的情么?這怎么就沒有一點感激之情?……老百姓都知道喝水不忘挖井人呢,用了那么久的運河,倒是把修運河的人給忘記了……,不說感謝吧,也不至于把隋煬帝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天天羞辱吧?”楊改革說道。
眾臣差點暈死,這個論調就這么在煌煌的朝堂上說了出來。不過細想,貌似皇帝說得還是有道理的??!運河確實是隋煬帝修的,大明朝確實是用了二百年的運河,現在還在用呢,那這是不是要感謝隋煬帝呢?或者說,隋煬帝的目光高遠,所做的事能惠及千年,那既然是這樣,說隋煬帝是個昏君,把他當作昏君的榜樣,是不是有點過了?那個昏君做的事能惠及千年的?能有這樣高的眼光,這還算昏君?那以這個為標準,那明君是個啥樣?
這件事雖然對眾人的沖擊很大,可也不是直接沖擊,唯獨那個把皇帝比作隋煬帝的大臣,滿臉通紅,胸口不住的上下起伏,很是憤怒,也很是震驚,也很是彷徨驚恐,一直以來的一個善惡標準,給皇帝一句話輕輕的打敗了。
“……陛下,這絕不可能,絕不可能,那隋煬帝,即便是修了運河,做了些有功的事,可還是掩蓋不了他二世而亡的事,陛下,這二世而亡的教訓,不可不顧??!陛下……”那個大臣,立刻激動的出來辯解,這個大臣雖然努力的辯解,可內心之彷徨,無人能知。這一輩子都以為是正確的觀點,可皇帝一句話就將之擊碎,這內心的世界算是崩潰了。
“呵呵呵,是嗎?一件能惠及千年的事,卿家居然說是有些功勞的事,這評價是不是給得太低了點?……,朕還是那句老話,喝水不忘挖井人,大運河惠及我大明二百年,我大明上下更不應該忘記這個挖運河的人,否則,就是忘本……,不是嗎?”楊改革繼續嘲笑著。隋煬帝背著那二世而亡的黑鍋一兩千年了,楊改革覺得不值,應該把他的功勞和過失分開來看,楊改革如今身為帝王,倒是對隋煬帝格外的同情,那家伙,也算和自己有幾分“同病相憐”,都是“亡國之君”,楊改革覺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能給隋煬帝平反,就給他平反吧,這位“哥們”,“同行”也不容易。
說皇帝是隋煬帝的那個大臣真的快氣死了,不僅氣,更是驚,更是懼。皇帝居然把他說成了忘本的人,忘本可是大罪,快趕上不忠不孝了。
大臣們一致驚訝的看著皇帝,看著這個和皇帝叫板的人,也暗自慶幸,幸虧不是自己沖在最前面跟皇帝叫板,不然,如今站在那里的人就是自己了。這多尷尬?。】峙逻@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拿隋煬帝說事給說成忘本的人了,這倒霉的,和誰叫板不好,偏偏和不愛按照常理做事的皇帝叫板,如今皇帝輕飄飄的幾句話,就讓你下不來臺。
雖然大部分大臣也都只想打醬油,可也還有大臣覺得,給隋煬帝定性的問題,還是不能隨著皇帝的心思來,還是因該維護歷史的“正統性”。
“啟稟陛下,臣以為,即便是大運河有利千秋,可也不能掩蓋隋煬帝昏庸,暴政的歷史事實……,至于陛下說的不能忘本,臣以為,這話有些過了,以史實為鏡,更可明是非……”另外一個大臣站出來幫腔,打算阻止皇帝“更改”歷史事實。
“陛下……”
“陛下……”
立刻又有幾個大臣跟進,一同抵制皇帝亂改“歷史”。
楊改革笑了笑,又用手壓了壓。
眾臣也安靜下來,看皇帝要說什么。
“呵呵呵,諸位卿家還是覺得隋煬帝不行?還是不肯承認受惠于隋煬帝?還是不能承認不能忘本于隋煬帝?”楊改革笑著問道。
“……正是……,那隋煬帝既昏庸,又殘暴,任用奸臣,導致民不聊生,生靈涂炭……”立刻又大臣站出來,說了一大堆隋煬帝的壞處。
“煬”這個字,可不是什么好字,特別是用給皇帝的時候,其惡劣程度,已經無以復加了。
又立刻有幾個大臣跟進,隋煬帝是有史以來,就是一個惡得不能再惡的皇帝了,這是歷史,這是事實,絕不能輕易的變更“歷史”對隋煬帝的評價。
楊改革又壓壓手,眾臣又才安靜下來。
“呵呵呵……,得,既然這樣說,那朕也沒辦法,……實際朕還是覺得,不僅僅是我大明要感謝隋煬帝,有了他,我大明才有運河用,實際,朕覺得,諸位卿家都得感謝隋煬帝,如果朕沒記錯,諸位都是進士吧?都是科舉出身吧?這科舉和進士一途又是誰創造的?還不是隋煬帝?這個本,諸位要不要忘,朕也不多說了,諸位自己去想吧……,這件事,也就到這里,今日還有其他要事要議,不是議論這件事的時候……”楊改革笑呵呵的又拋出這么一個說法。然后立刻結束隋煬帝的事,把話題帶回正題。
給隋煬帝翻案,楊改革也是隨手帶了一帶,并不是要鐵了心一心要給隋煬帝翻案,雖然楊改革同情那“哥們”。
眾臣那個尷尬啊!能在大明當上高官的,那個不是進士出身?那個不是走了科舉的道路一步一步的考上來的,而這進士和科舉的發明者,正是他們嘴里厭惡得不得了的隋煬帝……
那個尷尬真的是沒法言語,就好比吃進了一千只蒼蠅一般難受,這一千只蒼蠅,還屬于那種不能吐出來的東西。
特別是那幾個剛剛還在說隋煬帝壞話的人,更是羞得恨不得把腦袋埋進褲襠……,這可真的是沒臉見人了。
韓爌就一直在搖頭,他也算是博學的,一聽皇帝說隋煬帝,就知道不好,說什么不好,偏偏把皇帝比作隋煬帝……,皇帝雖然不喜歡打人屁股,也不喜歡拿誰出氣,是個和氣的皇帝,可惹到皇帝了,皇帝也不是好惹的,輕飄飄的幾句話就擺平了諸多大臣的圍攻,把那些個大臣批得體無完膚,……這比比打人屁股,拿人出氣更毒。
眾臣一致的尷尬著,這打醬油也有危險,躺著也會中槍,明明沒自己什么事,也不是自己把隋煬帝拖出來說事的,結果自己卻欠了隋煬帝一份人情,卻受了隋煬帝的恩惠,這不明不白的算個什么事啊!
還有幾個大臣還想再爭,可羞愧于皇帝的說辭,皇帝又說不再討論這件事,這話語堵在嘴邊,始終是說不出來了。
……
朝議經過了這么一個小插曲,繼續開始。
前面反對的人原本也算士氣高漲,人數眾多,頗有些氣勢,可被皇帝幾句話說得體無完膚,幾乎潰不成軍。這反對的聲音,也算是一下子低下去了,這實在是開不了口了,生怕皇帝又拿出一個“隋煬帝”來說事。
大臣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皇帝真的不好忽悠,而且是越來越不好忽悠,有事沒事,都得悠著點。
“那位卿家還有其他說法?”楊改革繼續問道。對于今天這事,楊改革也是偶然遇到的,楊改革原本也沒打算把隋煬帝拿出來說事,也沒打算給他平反。楊改革知道,這次這件事必定有反對的聲音,原本的安排是讓反對的人表達自己的聲音,然后在讓另外一批人表達一下怎么建的聲音,就比如韓爌,比如施鳳來……,如此,修不好修和怎么修的問題夾雜在一起,再稍稍的把怎么修的問題引導一下,這修不修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修不修和怎么修的問題僵持得幾次,誰還有心思討論修不修?明顯的怎么修更加有意思,更加值得討論。
楊改革就不相信,當討論到這碑身上該上誰的浮雕的時候,大家還坐得住。那還不得為孔子能上還是誰能上爭個不休?
沒想到又遇到這個事,自己的布置還沒發揮作用,這反對的人就潰不成軍了。
“啟稟陛下,臣敢問,如此之高的碑,要怎么才修得上去呢?三十丈,可算得是通天塔了……,即便是用水泥修建,只怕也是難啊!……”施鳳來終于找到了機會說話。說的這話,就是明顯的怎么修的問題,而不是修不修的問題,這個問題,細究起來,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工部可在?”楊改革自己倒是懶得廢話,準備讓工部尚書出來說話。具體怎么修,自己還沒譜了,孫元化也還沒到京,到底是修三十丈,還是修二十丈,楊改革也拿不準,鋼筋水泥修這么高的東西,還沒有先例。
“……臣在?!惫げ可袝境鰜恚饝?。
“……卿家就說說,修這么高的碑,到底行不行?”楊改革問道,現在就是要引發對這件事的大討論,先把世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就是,雖然怎么修,技術到不到位這件事楊改革還沒有解決,可有一件東西楊改革可以肯定,這鋼筋混泥土不僅能修三十丈高的建筑,一百三十丈也能修,這就夠了,這就是楊改革的依仗。
工部尚書暗呼倒霉,怎么要不要建的時候不來問他,怎么修了又來問他?他這工部,就是一個干活的命,肚子里的牢騷倒是不少。從昨日聽說了這事起,他就知道,自己的麻煩來了,這么大的一個營造的事,能少得了他工部?他是躲也躲不開,就知道皇帝一定要問他關于營造的事,所以,也是提前做了些功課。
“回稟陛下……,臣以為,三十丈高的建筑,說高不高,說矮也不矮……”工部尚書早就做過功課,所以,倒是也不虛,說得頭頭是道。
“哦?呵呵,仔細說說……”楊改革笑著問道。
“回稟陛下,不知陛下聽說沒聽說過大雁塔?”工部尚書問。
“這個,自然是聽說過的……”楊改革笑道,大雁塔楊改革自然知道,反正,九年義務教育書里總提過這個塔,楊改革對他還是有印象的。
“……陛下,此塔建造于唐朝,乃是為了唐玄奘藏經而建,后幾經改、重建,仍現存于世,最后一次大修,乃是我朝萬歷二十三年,此塔如今乃磚石建造,塔身七層,有接近二十丈高,……所以說,陛下,若是說建塔,二十丈是毫無問題的,三十丈,也不是不能修……,臣相信,借助水泥之功,可以輕松將塔修到三十丈去……”工部尚書也是做足了功課的,遍尋現存于世的“高層”建筑,很容易就找到了大雁塔,一看,這大雁塔原來不比皇帝要修的那碑矮多少……,當即就把大雁塔拿來做比子。
“呵呵呵,卿家倒是博學?。 睏罡母镆部滟澚艘痪洌瑮罡母镎f修三十丈,也不是沒一點底氣,修碑即便是有點問題,可修成塔,卻絕沒問題的,雖然碑塔有區別,可也是那么高的人造建筑了,楊改革準備實在不行,就拿塔來頂數。不過楊改革更想修成碑,修成英雄紀念碑那種碑,而不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