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都是春秋時的大國。
至于大哥陸文亮是否封王,陸四問過顧君恩他們的意見,眾人意見竟是一致,那就是既然少都督獲封親王,那少都督的父親便沒有必要再封王,且陸文亮將出任江北巡撫一職,所以更沒有必要封王。
而且父子同時健在且同時封王,有違禮制,于宗法也是不合。
陸四再三考慮,沒有堅持己見。
倒不是舍不得給文亮哥封王,而是他不能讓大順的王爵變得跟廣西老表的天國一樣爛大街。
再說,文亮哥自起事以后并不曾參與大的戰(zhàn)事,給其封親王于功績而言有些說不過去。
但是對于政務(wù)院擬出的六十八名封爵名單,陸四卻做了修改,刪去其中大半,只定親王以下國公四人、侯爵十二人、伯爵二十四人。
連同親王在內(nèi),也就是隆武朝立國之始,與國同戚勛貴共四十二人。
首先被陸四從封爵名單拿下的是李自成所封崇禎太子朱慈烺的宋王、定王朱慈炯的定安公、崇王朱由樻的襄陽伯、邵陵王朱在城的棗陽伯、保寧王朱紹圮的宣城伯、肅寧王朱術(shù)的順義伯。
前明宗室一律不封爵,這是陸四給這次大封爵定下的原則,以后則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定。
比如弘光帝要是開門迎大順天兵,看在其聽話懂事份上,陸四怎么也要給人家一個國公的,還得世襲。
以上諸前明宗室除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下落不明外,其余幾個其實都在順軍控制區(qū)內(nèi),包括那幾個山海關(guān)之戰(zhàn)后被李自成釋放的前明親藩。
前明宗室不封爵以外,這次大封爵又要結(jié)合順、淮兩方面歷史因素,首先陸四承認(rèn)李自成于永昌元年所封爵位,只要這些人健在并且不曾降清或降明,那么他們的爵位于此次封爵是繼續(xù)保留的,若有新功則可視功勞大小斟酌晉升。
顧君恩同禮政府提供的名單顯示,李自成于永昌元年共封侯爵九人,分別是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蘄侯谷可成、亳侯李過、磁侯劉芳亮、義侯張鼐、綿侯袁宗第、淮侯劉希堯、絳侯賀錦。
以上九位侯爵如今只有李過、張鼐、袁宗第三人健在外,其余六人都已陣亡。
健在三人中,李過封晉親王,袁宗第因坐鎮(zhèn)河南有功晉英國公、張鼐侯爵不變,但由英侯改為義侯。
永昌元年所封伯爵最多,共有26人,分別是光山伯劉體純、太平伯吳汝義、巫山伯馬世耀、武陽伯李友、平南伯劉忠、文水伯陳永福、桃園伯白廣恩、確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陳藎、鄢陵伯劉蘇、伯爵任繼榮、伯爵辛思忠、伯爵黨守素、伯爵劉汝魁、牛萬才、藺養(yǎng)成、左光先、牛成虎、馬科、寧陵伯田虎、臨胊伯高一功等人。
這其中又戰(zhàn)死過半,如今健在的是劉體純、劉忠、辛思忠、黨守素、牛萬才、藺養(yǎng)成、馬科、高一功八人。
另外還有一個左光先,此人是前明將領(lǐng),于崇禎十六年歸降李自成,后隨大順軍入京參與了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李自成兵敗撤出北京時,左光先與蘄侯谷可成率兩萬兵馬斷兵后,于定州清水河與追擊的清軍大戰(zhàn)。
此役,谷可成被俘身亡,左光先在戰(zhàn)斗中因馬腿被砍而墜馬折足,易馬再戰(zhàn),不能騎,遂棄輜重而退入山西與李自成會合。后隨李自成撤離西安時與一妻三子被清軍俘獲,不得已歸順滿清,隸屬鑲白旗漢軍,仍為總兵。
阿濟(jì)格部自荊襄北上河南時,左光先陣前再次反正,率親兵百余人與三子投奔順營。
顧君恩意左光先有降清失節(jié)污點,雖然重新反正,但不可再為大順伯爵,可降為總兵待遇來京閑置。
陸四卻說左光先當(dāng)年于定州也是與清軍血戰(zhàn)過的,后來只是因為妻兒被清軍俘獲這才無奈降清。降清之后又不曾給清軍出過力,待知大順重新崛起,毅然攜子來投,精神可嘉,故保留左光先的伯爵,改封為誠義伯。
劉體純、高一功東征有功,又皆是領(lǐng)軍提督,此次自然要予以晉爵,陸四直接大手筆,將劉、高二人的伯爵直接晉為國公。
劉體純?yōu)槊绹⒏咭还榉▏⑷绱诉B同袁宗第的英國公,四大國公原順軍將領(lǐng)便占了三人。
辛思忠、黨守素、牛萬才、藺養(yǎng)成、馬科、劉忠六人仍為伯爵。
此外,永昌元年封爵后,李自成其實又封了兩個侯爵,其中一個就是陸四的淮陰侯,另一個是董學(xué)禮的定南侯。
董學(xué)禮戰(zhàn)功并不顯著,并且曾在永昌元年五月份的時候有過動搖,但最終還是選擇同河南節(jié)度呂弼周一起接受陸四指揮。隨后一直在河南同呂弼周堅持抗清,因此陸四沒有削奪董學(xué)禮的定南侯爵,如此一來保留下來的原順軍方面侯爵就只有兩個,一是董學(xué)禮,二是張鼐。
親王以下其實還有郡王之封,但陸四卻將郡王一封予以空出,沒有授予任何一人為郡王。
四大國公之封順軍方面占了三個,還有一個肯定要在淮軍當(dāng)中產(chǎn)生。
這個德國公就是陸四新近任命為河北巡撫的夏大軍,夏于淮軍之中資歷、戰(zhàn)功是僅次于陸四這個首領(lǐng)的。濟(jì)南之戰(zhàn)更是奠定了淮軍于山東的戰(zhàn)局優(yōu)勢,為全殲豪格、孔有德集團(tuán)做出巨大貢獻(xiàn)。其后北伐,第一鎮(zhèn)也是功勞巨大。
許是平衡,又許是無意,兩個親王順軍占了一個,淮軍占了一個。四位國公順軍占了三個,淮軍只有一個。但在侯爵這一塊,順軍卻只有兩個,淮軍方面足足有十人之多。
十位侯爵分別是左潘安、李延宗、高杰、程霖、沈富安(沈瞎子)、徐廣大(徐和尚)、張國柱、蔣魁、趙忠義、耿仲明。
左潘安、程霖、沈富安、徐廣大、趙忠義、蔣魁六人現(xiàn)在都是一鎮(zhèn)之帥,也都是陸四的老家人,連同外甥李延宗可以說是真正的淮左集團(tuán)。
高杰、張國柱則是前明降將,二者一個是第六鎮(zhèn)的鎮(zhèn)帥,一個是第五鎮(zhèn)的鎮(zhèn)帥,乃是前明降將于淮軍之中戰(zhàn)功最為顯赫者,尤其是高杰。
耿仲明不是淮左集團(tuán),也不是前明降將,而是滿清三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