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彥顏所出身的折家與左家一樣,是傳統的西北將門。稍微有些不同的,是折家祖上原本并非真正的漢人,而是世代生活在西北銀州一代,血源上屬于黨項夷人中的某一個族群。
只不過這個家族從前朝開始就依附中原的漢人政權。本朝建立之前的中原大亂中,折家作為地頭蛇在銀夏等地收容了很多漢人逃亡者,因此在文化上與黨項同族越來越遠,與漢人倒是看不出太多不同之處了。
華夏帝國成立以后,折家沒有絲毫猶豫,全族效忠加入新的漢人帝國麾下,并在之后超過一百五十年與韃靼的大戰中為華夏流了驚人數量的鮮血。
先帝和泰皇帝曾經給折家賜下了“滿門忠烈”的匾牌,現在的共和皇帝也贊嘆折家是“十代忠良”。
折家還非常喜歡跟西北真正的漢人將門世家——比如左家聯姻,一門心思的把自己融入到華夏帝國的戰車上。
因此,整個華夏,上到朝廷文武百官和皇帝、宰執,下到沒有爵位的公民、平民甚至庶民和奴隸,都已經把折家當作真正的漢人看待了。
一碼歸一碼,折家已經成為徹底的漢人是不假,但夷人的血統似乎還是給折家子弟帶來了不少好處——比如騎射,折家子弟在這方面的平均水準確實是高于其他帝國軍官的。
射箭自是不用提,這技能漢人幾乎從未勝過夷人。華夏軍隊跨海到達遼東,對韃靼展開大反攻之前,折家擁有當時整個帝國最好的養馬地(那時的華夏帝國面積只有現在一半大小),理所當然的也就擁有全國最好的騎兵。
折家出好騎兵,這雖然沒什么科學依據,但就此扎根帝國軍隊統帥們的心中。等到國家的優良養馬地越來越多,火槍也已經代替弓箭成為主戰兵器的今天,這個觀念仍能發揮一些作用,比如折家子弟從軍,將領們總是把他們安排進騎兵部隊中。
折彥顏的從軍經歷也受到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雖然現在折家的年輕人只在打獵時才會使用弓箭,但他那一屆的軍校畢業生在皇帝面前“殿前演武”的時候,教官仍然強行給他一個人安排了個騎射的項目。
現在想起那次表演,都會讓折彥顏尷尬無比。好在他當時的表現還算過得去——本來就沒人指望軍校生在騎射上能超過韃靼奴兵,標準定的夠低,折彥顏也就勉強達標了。
之后折彥顏理所當然的被分配到了騎兵,總算兵部兵役局沒讓他去管理仍在使用弓箭的獵騎兵,而是加入到火槍騎兵的隊列中。
武器的更新引發戰術的變化,由于火槍的大規模普及,華夏帝國的騎兵與傳統強國的騎兵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比如現今華夏軍隊中的重騎兵比例極低,只有十個營的直衛騎兵和十個營的鐵甲騎兵。
其中直衛騎兵的坐騎汗血寶馬實際上是一種雜食性的魔獸,基本都是貴族子弟和符合條件的老兵組成(有一個規定是騎手的身高不能低于一米八,在這個時代可以算是很高的標準了),是皇帝直屬的京師禁衛軍,原本只是隨扈在皇帝身邊,但共和皇帝個人認為禁衛軍不參加戰斗只會很快腐化,所以經常抽調連一級的直衛騎兵到邊境上服役一段時間。
直衛騎兵裝備最新式的步槍和馬槍(槍管較短,其余和制式步槍完全一樣),手槍、佩劍,在皇宮執行保衛任務時還帶著傳統的金瓜(這玩意只具備象征意義了),頭盔上裝飾一根白色的羽毛,加上需要負責太和殿等前殿部分的保衛工作,因此又被稱為“殿前羽林軍”。他們可以說是少女們憧憬的對象,但邊境指揮官們其實并不喜歡直衛騎兵,因為他們的坐騎吃的實在太多了,戰斗力雖然很強,但也沒強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鐵甲騎兵是人馬皆披甲的甲騎具裝,頭盔上裝飾著長長的紅纓,戰術上只有列隊沖鋒一種,隨身只有用以自衛的手槍,主戰武器仍然是旗槍和長劍。鐵甲騎兵曾在對韃靼的戰爭中以一往無前的墻式沖鋒而聞名天下,以至于到現在都是文人騷客筆墨下的寵兒。但那畢竟是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每戰周圍都有無數堅強的步兵、火力旺盛的炮兵和數量眾多的輕騎兵幫忙,否則哪有那樣好的沖鋒條件。
相對與只會正面沖鋒的鐵甲騎兵,編制有三十個營的火槍騎兵戰術就多樣化一些了。折彥顏自己的主戰裝備是步槍和馬刀——遇敵之后先下馬射擊,擊潰敵人之后上馬追砍。火槍騎兵也可以作為單純的沖擊騎兵或者步兵使用,但是裝備序列中已經沒有鐵甲了,頭盔裝飾黃纓。
帝國騎兵的主體是游騎兵,編制有夸張的一百五十個營。這伙人就是純粹的輕騎兵了,頭盔裝飾黑纓,主要裝備是馬槍、手槍和馬刀,大部分人還會自己準備一兩件打擊兵器(比如鶴嘴鋤或者釘頭錘之類的玩意)。
探馬、巡邏、傳令、戰前偵查、戰中騷擾、戰后追殺,臟活累活無所不包,需要的時候也要像火槍騎兵一樣下馬步射,因此騎兵、步兵的技能訓練一樣都少不了。
游騎兵簡直是騎兵中的打工仔,什么都得學、什么都得會、什么都得干,因此也是將軍們最喜歡的兵種。
左云翼以前就曾揚言:“如果只給我一個營的騎兵,那我只要游騎兵?!?
帝國的正規騎兵中還有一種叫做獵騎兵的兵種。與其他正規騎兵不同,獵騎兵的最大編制單位是小得多的連。兵員一開始主要來自整體投靠帝國比較早的漠東韃靼諸部,后續又把在草原戰爭中背叛了自己的族群,主動投靠華夏的遼東游牧、漁獵民族(主要來自女真、契丹、靺鞨)都打散混編在獵騎兵中。
作為投靠華夏較早的外族騎兵,雖然主要軍官是漢人平民或者公民,但兵員主體是庶民,受限于外族庶民禁槍的法律(漢族庶民被發配屯邊后是可以擁槍的),主要裝備長槍和馬刀等冷兵器大,約三分之一的獵騎兵擁有盔甲,以鐵甲為主,以前流行的鎖子甲、鱗甲和樣式較為新穎的板甲混雜。
兵部如今并不采購弓箭,因此獵騎兵的遠程武器都只能自備。好在漁獵也好、游牧也罷,夷人部族自制幾把弓箭不算難事,只是性能不如高麗進口貨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