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戰爭是科技進步的強力催化劑,是各種實用發明誕生的溫床。
因為交戰各方都希望掌握凌駕于對手之上的技術,而大量人力和資源的投入,亦為各個領域的技術天才們提供了和平時期難以尋覓的優厚條件。
坐在庫麥斯道夫試驗場的貴賓席上,羅根雙手合攏,兩支大拇指清不經意地輪轉著。他上一次來到這里還得追溯到三個月前,當時克虜伯、戴姆勒-奔馳、亨舍爾進行了空軍“35噸空降坦克”第一次樣車展示,雖說不盡如人意之處頗多,可畢竟為這個當時爭議頗多的項目鋪上了一塊堅硬的基石。三個月過去了,蘇軍裝甲洪流的沖擊,尤其是t-34和kv-1、kv-2的驚人表現,讓那些一直沉浸在舊榮譽中的德軍將領、專家們如夢初醒,倉促之間開發一款全新的坦克,怎么比得過一個已經進入樣車試驗階段的項目?
冷僻的“35噸空降坦克”變成了香饃饃,這點完全在羅根的預料當中。在東線全體將士的努力下,蘇軍的新一輪攻勢短短兩天就被完全遏制住,在奧斯特羅文卡和盧布林,德軍卓有成效的反擊也沉重打擊了蘇軍官兵的士氣。帶著初戰告捷的好心情,德國軍事決策委員會『主席』、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和陸空軍的一干高級將領親臨試驗場,就連海軍方面也派了參謀長赫爾莫斯.海耶前來。這可讓三家老牌軍火公司的管理者們喜出望外,他們盡情諂媚、巴結著,反而將這整個項目的發起者和決策者遺忘在一旁。
商人的本『性』,羅根無意計較,他與空降兵總監斯圖登特坐在一起,兩人默默地注視著正在進行試驗準備的樣車。按照往常的規律,一款坦克從設計到服役需要經過至少兩年的試驗和改進,但蘇軍的突然入侵令一度放緩了運行速度的德國戰爭機器重新全速運轉起來,即便在蘇軍空襲不斷、元首遇刺身亡的情況下,軍工生產和研發也一刻不停地進行著——作為一個在嚴格意義上并不能稱之為奇跡的奇跡,三家軍火公司的改進樣車都超前完成了!
陽光下,三輛全新的樣車連同德軍目前最犀利的四號f2型坦克非常直觀地擺放在了一起。或許是時間緊迫的關系,三輛樣車均只噴涂了防水漆,加上剛剛駛下流水線的四號f2,四輛戰車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金屬氣息十足。
尚未加裝鋼制襯裙的四號f2,和以往幾種型號的四號坦克最大的區別就在于43倍徑的75毫米長身管炮,這也是德軍裝甲部隊唯一一種能夠在有效『射』程內擊毀t-34和kv-1的坦克炮。盡管陸軍將領們更傾向于使用威力強大的88毫米炮,但一方面適合車載的88毫米炮以及相應的炮塔仍無法定型,另一方面,對于35噸這一級別的坦克而言,使用過重的火炮和炮塔勢必嚴重影響防御力和機動力這兩項重要指標,因此三家軍火公司的“35噸空降坦克”依然沿用了這種75毫米炮,而這也是空軍技術部門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的!
35噸+的重量,25度+的正面傾角,40公里+的公路時速,相近的技術指標卻沒有造成三輛過于相似的樣車。就長、寬、高的比例而言,克虜伯樣車依然是“放大版的四號坦克”,與四號坦克的零部件通用比例達到了近六成,而帶有明顯傾角的車體和勺狀護盾的炮塔又讓它看起來像是一輛變異的t-34!
戴姆勒-奔馳的樣車仍然比兩個競爭對手更寬、更短,它看上去是一輛吃得太飽的t-34,這一次,放棄彈簧式懸掛裝置無疑讓空軍將領和專家們感到失望,但裝配柴油機而帶來的行程優勢依然是它的一大看點!
回歸汽油機動力的亨舍爾顯然已經意識到“35噸空降坦克”對于德國陸軍的意義,從動力系統中節省出來的空間則被用來增加防御力和備彈量,擁有良好防彈外形的炮塔內部是最寬敞的,在『操』作『性』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按照慣例,第二次樣車測試的內容和要求都比頭一次更加嚴格,不過經驗豐富的軍火商們顯然懂得如何抓住客戶的眼球。在持續半個小時的機動演練中,三輛樣車不僅完成了五公里的越野測試,在翻越和突破障礙、涉水行進和小范圍機動的測試中均有較為穩定的表現,而在火炮測試中,采用同款火炮的三輛樣車玩起了“速『射』”,隆隆的炮聲中,只見到場的幾位陸軍元帥都不住地點頭,要知道蘇軍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徑雖大,『射』擊間隔和持續火力都是差強人意的!
“我看過陸軍的45噸和55噸坦克設計方案,雖然采用的都是88毫米炮,可我總覺得它們過于笨重,在今后的戰場上發揮的作用肯定還不如我們的35噸坦克!成本方面,我們也是占有很大優勢的!”回『蕩』的炮聲漸漸散去,斯圖登特開始和自己的老下屬小聲交流起來。
“我們的35噸坦克是作為中型戰車設計的,不論是否以空降方式進入戰場,火力、防御和速度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至于說他們的重型坦克,定位不同,特點也是非常明確的!”
這話雖然沒有明里表態,可作為穿越者,羅根對歷史上德國戰略的得失還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讓他來統領全局,那么具有象征意義和心理作用的重型坦克雖然仍會被制造出來,但生產的重心仍然會放在『性』價比更高的中型坦克上,噴氣式戰機和螺旋槳飛機的處理也是一樣的。
“等到我們的超級巨人也投入量產,德國將擁有一支舉世無雙的空降部隊!”斯圖登特恨恨地說著,與“35噸空降坦克”的進展相比,用于搭載這種坦克的重型滑翔機研發之路卻很不順利,可承載30噸負荷的“巨人”似乎已經是當下技術的極限,理論上完全可行的樣機,在實際測試中要么是機翼不堪重負,要么是無法保持平衡,接連幾次試驗都以失敗而告終。
“從我們越過斯卡格拉克海峽的那一刻起,德國空降部隊就已經是舉世無雙的咯!”羅根不動聲『色』地將贊譽獻上,空降挪威算是德軍空降兵的戰爭首秀,雖然斯圖登特只是坐鎮后方,但成功背后怎能少得了這位德國空降兵之父?
斯圖登特苦笑兩聲,這時候,勃勞希奇已經在和軍火商代表們握手道別了,而滿臉喜『色』的元帥們也一一起身準備離開。由于最終的決定還需要經過軍事決策委員會商討才能做出,軍火商代表們倒是顯得比較拘謹,誰都想得到這筆訂單,卻又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這一次,羅根并沒有和元帥們一同離開。他雖然不是裝甲兵出身,可從模范傘兵營時期就開始學習和『摸』索裝甲指揮,后來又有不列顛戰役的磨礪,如今也算是一名及格的裝甲指揮官,對坦克的『性』能了解與理解也要比那些連坦克都不會開的元帥深入一些。作為項目的發起者和決策者,他在測試結束后又親自對三輛樣車進行了試『操』作。戴姆勒-奔馳的轎車是他平日里最喜歡的,但他們使用柴油機的坦克樣車在『操』作上顯得更為復雜和繁瑣,而拋開外型上的差別不說,克虜伯和亨克爾的樣車在許多技術『性』能上都是不分伯仲的,但就構造的簡易『性』和造價而言,前者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就在他心里已經有所取舍的時候,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元帥們返回柏林時遭到了炸彈襲擊!
包括羅根在內,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目瞪口呆。元首遇刺身亡,德國是憑著這些陸軍元帥的聲望和影響力才堪堪渡過難關,如若陸軍元帥們再有個好歹,局面很可能陷入無法掌控的境地,內『亂』的夢魘一旦變成現實,誰能夠力挽狂瀾?
盡管已經成為掌握德國最高軍事權力的十二人之一,羅根并不認為自己就具備了成為救世主的資格和能力。按照德國『政府』的官方公告,刺殺德國元首的幕后元兇是處于敵對狀態中的蘇聯『政府』,但這也僅僅是新掌權者們穩定局勢的權宜之計,真正的兇手沒準就是你身旁道貌岸然的合作者。至于柏林城內歸由空軍指揮的部隊,單獨面對陸軍或是黨衛隊亦無勝算。與斯圖登特一合計,他決定在局面未明的情況下靜觀其變,并要求試驗場的警衛部隊派出一部分人員前往十余公里外的事故現場實施保護『性』救援——兩個排的士兵旋即乘坐卡車出發,但他們不多會兒就灰溜溜地撤了回來,說是道路已經被陸軍部隊封鎖。緊接著,通往柏林城區的電話線也被切斷,試驗場突然變成了汪洋中的孤島。有那么幾秒,羅根甚至在想自己若是開著三輛新式坦克進入柏林城區,沒準能夠成為世界上最拉風的英雄,但轉念一想,“35噸空降坦克”充其量就是裝甲厚一點,若是碰上了88毫米炮、鐵拳或是燃燒瓶什么的,依然是鐵棺材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