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之後。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這兩句詩出自詩經小雅中的《出車》,意思就是春天來得很慢,讓人很是期待。來了之後,花草都長得很快,生機勃勃,草長鶯歌,各種農作物,都長得很好。
是啊!當柳樹開始抽枝,當燕子在屋檐下低旋,當河裡的魚兒跳出水面,當荒草地下冒出一截嫩芽。這無疑表明,春天就要到了。春天代表著希望,代表著一年的開始。在這個時節,百姓要開始翻新土地,開始引水灌渠。市集上買賣農具的人多了,騾子、耕牛雖然在冬天失膘之後,依舊可以賣上一個好價錢。在華夏各地,上至名城王都、下至邊塞小鎮,春祭都是一件大事。
春祭又名迎春,這個習俗從春秋之時就開始流行。主要是在各地廟會舉辦,春祭之日不僅會聚集百姓,連地方上的官僚都會參與,因爲春祭之後便要進行春耕,春耕大事連大王都要以身作則。春祭拜的是“神農氏”,即炎帝,也稱先農大帝。在立春這天,要舉行“迎春”、“鞭春”大典。“鞭春”就是鞭打春牛,春牛以土塑成,地方官親自鞭打春牛,以策勵春耕。
在關中,經過數年戰火之後,秦國對這年的春祭是更加的重視。迎春那天,秦王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參加祭祀。在經過“整冠、淨手”之禮後,秦王還要親自向神農氏禱告,求上天賜予這年能迎接大豐收。禱告之後,又有主祭敬獻酒、茶、饌、飯、甜圓、五穀種、發粿、三牲等祭品。等祭品上了供桌,還有方士、經師圍著香案頌唱,其間絃歌和鳴,道韻悠揚。
祭禮之後,各地春耕就開始了,春耕事大關乎著國家社稷,上至王侯大臣,下至小官小吏都要以身作則。而秦國在之前就進行過一次冬耕,雖然百姓不明白冬耕的意義,但官府命令還是有很多地方都執行了。經過冬耕的土地,在土壤下的蟲卵都被凍死,當春天開始重新翻耕的時候,不僅更加的容易,而且播種之後會少很多蟲害。
秦國的復立是在去年的年夏,去年秦國一直在打仗,國中人口減少,百姓朝夕不保,如果不是後來秋收完成得還算及時,也許用不著其他國家的惦記,秦國自己就會崩塌。因爲沒有糧食,秦王曾經下令裁減了一部分士卒。在關中大戰之後,秦國的兵力急劇膨脹到二十萬(指全國總兵力,加上各城守備),二十萬大軍算不了多少,但那時候的秦國卻根本無法供養如此多的士卒。經過整個冬季的裁減後,如今的秦國加上各地的守卒一共都才十四萬人。十四萬軍隊聽起來挺多,但對於一個一統了關中的大國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如果有糧食,嬴子嬰恨不得加部隊擴大到幾十上百萬!同樣遭受了戰亂的韓、魏兩國,韓國還有十七萬部隊,魏國也有十五萬部隊,不過這些部隊都駐紮在各地,真正能調用的一樣不多。集結三國兵力都不到三十萬,而楚國只憑借一國便能拉出二十萬的精兵,這就是其中的差距!
如果今年秦魏等國能安穩的渡過,再迎來一個不錯的收成,也許明年的時候,三國的軍隊就會增加一半。春耕代表著民生,代表著秦國同盟希望。
而遠在邊塞草原之外的匈奴,卻知道春天代表著甦醒,代表著侵略和擴張。經歷了同樣的寒冬,對於依靠遊牧而生的民族來說,這個冬季也讓他們損失慘重,牛羊失膘,因爲沒有足夠多的牧草,不得不宰殺一部分牲畜。當春季過後,草原上的部落還要開始新的阡徒,他們要尋找草水豐茂的地方放牧。
草原人發動的戰爭要麼是快要夏至的時候,要麼就是秋收的時候。而在這個纔剛剛甦醒的春天,偉大的匈奴王冒頓就開始吹響了集結部落勇士的牛角號,冒頓等不及了,他要在今年滅掉月氏國這個大患,好爲自己的兒子報仇!他還想在今年帶著部隊殺回河套祖庭!
匈奴王的號召讓所有的部落都開始動了起來,越來越多的草原勇士來到了烏蘭巴托城。冒頓王手中的兵力擴大得越來越厲害,他麾下將軍的權力也越來越大。當部隊集結得差不多的時候,冒頓就要帶著這些大軍征伐月氏國!
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而遠在漢國的項聲終究忍受不了關中王的誘惑,他在兩個月前就上書了楚王項羽。經過兩個月的思慮,項羽最終同意了項聲的意見。也就在這個春天,項羽會盟六國使者,一起在泗水河畔祭拜了義帝熊心,之後又祭拜了項梁公。楚王項羽與六國盟誓,做出了共滅秦國的決定,重分天下的決定。
如何重分?自然是將秦、趙、魏、韓……四國土地重新分割,由戰勝的國家各取一塊。無利不起兵,哪怕如今楚伯王稱霸天下,也一樣不能將其餘諸國當牛羊一樣驅使。
就在那滾滾流過的泗水畔,當開懷大笑的楚王項羽舉起酒樽邀請六國使者共飲的時候,而在北方卻又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那件大事讓楚國出兵的時日足足延後了好了幾個月,也就是因爲那件大事,讓項羽明白了一件事:所謂的盟約都是狗屁,如今的各國王侯再也不是昔日他喝來號去的將領……聯合各國滅秦,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
大江東去,終究是人心喪亂,天下分崩的時節。
公元前202年四月,燕王臧荼派出刺客聶寮刺殺遼東王韓廣,韓廣被刺身死,遼東國陷入內亂,臧荼不肯錯良機,率大軍攻破了遼東王都襄平。自此戰了四年的燕遼之戰,終於落下了帷幕。臧荼終於殺了自己以前的主子韓廣,終於可以揚眉吐氣挺直胸膛。四年苦戰,使得燕、遼二國元氣大傷;也因爲這四年苦戰,秦國纔有機會復立;陳餘纔有機會茍活到現在。
而苦戰四年都未分勝負的燕遼之戰,最終卻被一個小小的刺客捅破僵局。
而這,卻並不是終點。
公元前202年四月下旬,立志復仇的遼東國公子桀從遼東以東地方得到了句驪部落(後來高句麗的前身)的幫助,句驪部落王子李名輝帶領兩萬部落勇士從寬甸城殺到襄平,燕王臧荼帶三萬燕騎在太子溪(地名,因太子丹死於此地而得名)邊與之交戰,卻不料臧荼遭冷箭射死,燕軍大敗。
燕王臧荼死後,燕國上將軍豫先殺死燕太子蘇奪得燕軍軍權,然後詳裝撤退,公子桀與李名輝率軍追趕,遭到埋伏。李名輝被豫先殺死,公子桀帶殘部慌忙逃竄,豫先領軍追殺,從襄平一直追到壩水(既現今的鴨綠江),卻還是讓公子桀逃脫了。
豫先弒主造反,先敗公子桀,後帶兵殺回燕都薊城,燕王次子臧都死守薊都,豫先攻城十餘天,燕上卿郝予殺臧都投降。自此,燕王臧荼苦戰四年都未一統的燕國卻在豫先手中一統,豫先一統燕國之後,便派郝予出使楚國,獻上南部五座城池並千里踏雪馬一匹。
燕國遭此大變,而本欲聯合諸侯伐秦的項羽又不得不再三權衡。面對豫先的示好,軍師範增勸項羽派齊王龍且討伐豫先,然後尋找臧荼的後人立爲燕王,可一心伐秦的項羽根本不聽范增的勸告,當郝予入楚之後,項羽便接受了豫先獻上的禮物,封豫先爲薊王,讓豫先帶兵攻打陳餘。郝予滿口答應,與項羽約定出兵日期後,便返回燕國。
本爲逆臣的豫先得到項羽的分封,自己喜不自禁,立即召集舊燕國貴族臣子登上薊王之位。公元前202年四月初,齊王龍且帶八萬齊軍攻入趙國,而約以同時出兵的薊王卻按兵不動。
公元前202年四月中旬,楚王項羽帶兵十三萬伐魏。
公元前202年五月,衡山王吳苪、臨江王共傲、蜀王曹鬆三國共計十三萬進入漢中。
公元前202年五月初,匈奴王冒頓集結騎兵二十三萬攻入月氏國。公元前202年五月中旬,秦王嬴子嬰派隴西候章燕、上郡將軍東方宇、秦右將軍李左車、衛候馮英共計兵馬八萬相助月氏,幾批人馬分先後進入月氏國,秦王授衛候馮英爲主將,賜予行軍虎符。
正所謂天生亂象,必出梟雄。大爭之世,當飲血作歌。
當齊王龍且的戰車剛從平原縣城邊的土丘馳過時;當楚王項羽的大戟指向了陳留城上的大魏國旗時;當囚禁在成固監獄的陳平正無聊的找著身上的蝨子時;當項聲意氣風發的準備帶四國軍隊再攻武關時。而在楚國彭城城郊的某處竹林中,有一個身穿紅衣的女子正在和著楚曲邊舞邊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就在那竹林之中,伴隨著滿地枯葉,紅衣女子舞動著水袖,將若軟的身姿轉化成優美的舞蹈。且聽鈴聲,且看輕雲,且隨疾轉,且訴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