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也許站在光和五年的時間點上來看,他也就是在這個枹罕城中的一名西涼義從的頭頭。
統領著數百名西涼義從的羌人領袖,可遠遠不止他一個。儘管手上有著這數百精銳之士,但要是放在整個西北地區,那也就算是一股小勢力罷了,不要說是逐鹿天下了,就是在枹罕這一帶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現在枹罕的人們也許不知道,這位一直以謙和的面目出現在人們面前的西涼義從首領,會在下一年裡暫露頭角。
而他被世人所關注的第一刻,還是從這座枹罕城中開始的。
在那一年裡,同時和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頻繁出現在天子的案頭的,還有四個——王國、北宮伯玉、邊章、韓遂。
他們四個人後來都因爲各種原因,漸漸被歷史的風沙所淹沒。
只有宋揚,這個武勇和野心在涼州羣雄中都足以算得上是上上之選的宋揚,在西北地區稱王長達三十餘年!
從中平元年一直到建安十九年,這位赫赫梟雄一直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持著西北地區的部分權柄。
最終打敗他的,是夏侯淵。
所以在史書中是這樣記載了宋揚的最後——“宋揚造爲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用自己生命最後的光輝,去照耀夏侯妙才這位名將,這也許也算是一種死得其所了吧。
枹罕城中的西涼義從首領,他日的河首平漢王,剛剛就和自己有了一面之緣,看來這漢末還真是個奇妙的時代啊。
不過他貌似還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啊,王小偉一想到這一點,就感到一點糾結了。
還是給自己想個威武霸氣一點的名字吧,最好還是先扯點威風的虎皮吧,一些知名的姓自己倒是可以借用一下。
王?這是自己的原姓,但是知名的王姓家族可都是在司隸或者中原地區。現在自己所處的西涼地區,還是用王姓很容易被忽視的。
北宮?這可是比較小的姓氏,但是一想到那個日後悲催的通
緝犯——北宮伯玉,王小偉就有點不淡定了。況且在西涼地區,用北宮這個複姓的人,絕大部分都是羌人。王小偉可不打算就這麼簡簡單單地丟掉漢人的身份,就算是身在少數民族密佈的西涼,王小偉也不想背棄祖宗。
馬?這可是個不錯的姓氏。馬騰?馬超?馬岱?這可是以後威名遠揚的馬家軍的官方姓氏啊。不僅僅以後還可以頂著這個馬姓在馬家軍混碗飯吃,一想到下次碰到什麼歷史名人的時候,自己就可以自我介紹道,“你好,在下馬小偉,乃漢伏波將軍之後。”
或是對方一聽到自己姓馬,立刻換上一副景仰的面孔說道:“原來閣下是伏波將軍之後啊,真是將門後人。”
嘿嘿,那可就倍有面子了。
不過馬小偉,這個小字聽起來還是有點土氣,不如將馬字去掉?
馬偉,這個名字還行,那我就叫馬偉了。
名字有了,但是還沒有自己的字。
本來按照穿越大軍的慣例,不管是牙牙學語的兒童,還是童山濯濯的老頭兒,都不能擅自給自己起字號。爲什麼呢?因爲需要和名人掛鉤啊。
你想一想,找個當世豪傑或是當時的經師大儒,給自己起個字號,那多有面子啊,自己的名聲也就會水漲船高。
但是,這裡是西涼。馬偉一邊走在街道上,一邊看著兩邊破敗的土坯房,心中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要想在這麼個貧窮落後的地方找個大儒,那比自己在路上撿到一大坨狗頭金還稀罕。
至於那些名將之類的名人,那就更不可靠了。在馬偉眼中,西涼這片兒的在漢末時代,大多是都是一些出身草莽的英雄。大老粗那是百分百的啦,能把自己的名字寫好都算不錯的了,還給被人起名字。
所以起個字這種事還是得勞駕自己出馬啊。
字這種東西很重要,因爲在古代,對他人的稱呼——無論是對熟人還是陌生人,稱呼別人的字遠比直接叫名字有禮貌多了。
字與名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
充或解釋,這有個說法,叫“名字相應”。互爲表裡,所以字又被稱作是“表字”。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自己的謙稱或是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
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爲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爲。
在平輩之間,相互稱對方的表字,則認爲是有禮貌的表現。下級對上級,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輕則遭到責罰,重則被當世唾棄,甚至因此慘遭滅門之禍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便產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制度。
所以這件事可不能馬虎啊,得給自己起一個既有內涵有能不失霸氣的字。
先參考下三國豪傑們的表字吧,起碼不能和他們中間的哪一個有重複啊。
首先自然是馬偉在前世最敬佩的曹公了,曹公字孟德。
在《荀子·勸學》篇說:“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由此看來,曹公的字和名都在一句話裡,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在這裡表字對名作了修飾性解釋和補充。
其次是三國中猛將的代表——常山趙子龍了,這個“子龍”的表字出自《周易》,《周易》說:“雲從龍,風從虎。”
最後是三國謀士中的佼佼者——賈詡賈文和了,“文和”應該是出自“文和亂武“,這個表字不但陪伴了賈詡的一生,而且還很好地總結了他的一生。
他深諳爲人處世之道,能在亂世之中尋得一處棲所,得到善終。先後投靠四主,卻只爲自保不爲其主;言雖不多但無不一語中的,可謂算無遺策;或將人置於死地,或使天下陷於亂局。自己卻躲在帷幕之後,冷眼視亂世如掌中玩物,“智亂天下,武逆乾坤”此八字形容文和再爲貼切不過,更無愧於“毒士”之稱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