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

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十分復雜,它表現在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之間不是一對一的關系。首先,同樣的行為方式在不同人的身上可能是由不同的道德動機所引起的。例如,同樣是幫助老年人,有的人為了滿足助人為樂的道德動機,有的人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夸獎,甚至是為了得到錢財。其次,同樣的道德動機在不同的情境中會表現為不同的行為方式,或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為不同的行為。例如,同是為了關心集體,有的同學表現為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有的同學會偷著將家里的東西獻給班級。所以,有良好的道德動機,并不一定就會表現出適當的道德行為方式;而適當的道德行為也并不意味著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動機。

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復雜性還表現在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都是多層次的,具有水平高低之分,表現出年齡階段性,需要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由于所依據的道德觀念水平不同,道德動機的層次可以從低到高依次排為:具體的道德概念水平、抽象的道德原則水平、道德信念水平。兒童的道德動機往往與一些具體的道德觀念相聯系,如助人只是幫助鄰居的老人。道德動機會逐步發展到抽象的道德原則水平和道德信念水平。道德動機的水平越高,概括性越大,在道德行為上可遷移的范圍越廣。

道德行為方式也具有不同的層次,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分析人的社會行為,將其分成五種類型,也可以說是五個層次:一是非道德的行為,指不能用道德標準來衡量的行為,是一些不具備道德觀念的幼兒、弱智兒童或精神病患者所表現出的行為。二是自我中心性行為,即行為的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但選擇的行為方式合理,社會能夠允許。例如,幫助別人是為了作出一副樣子,從而獲得某種個人利益。由于這種動機畢竟是一種從自身角度看問題的低水平動機,不會表現出一貫的道德行為。三是依從傳統慣例的行為,這類行為的特點是服從權威,按習慣行事,遵從集體的主張,依從社會的風尚。這類行為在道德上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大家都這么做”就是道德規范的特點。但是,這種行為背后的動機水平也不高,缺少自己的價值觀,在某些場合會表現出機械的自然行為,在某些場合又會表現出盲目的從眾反應。四是良心主義行為,即道德規范已內化成個人的行為指南,為了求得內心安寧,人們會作出道德行為。例如,有的學生考試不作弊是因為他們認為作弊是一種不良行為,如果自己作弊會感到羞愧和不安。引發這種行為的動機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具有了自己的價值觀,但這種行為并不是在利他原則的支配下所采取的。五是理性的利他主義行為,這是在充分認識道德原理后所表現出的最高層次的道德行為,表現在為了他人需要而控制自己的私欲。例如,有的學生在別人需要時與同學共享自己的物品,主動地幫助學習差的同學。

調查發現,社會上的大部分行為表現在利已與利他之間,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中會表現出不同層次的行為。例如,某個人對待工作所表現的多為依從傳統慣例的行為,而在對待家庭所表現的多為良心主義行為。

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復雜性的另一個表現是從道德動機到道德行為之間還存在一系列其他心理因素,不能將其簡單化。威爾遜提出,影響人們表現道德行為的因素有:第一,具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態度;第二,具有推測他人在某種場合有何種想法的能力;第三,掌握在道德情境中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知識;第四,能夠辨別在某一情境下如何做才是有效的(在某一情境下正確的行為未必就一定有效,如不會游泳的人跳水救人就是無效的行為);第五,在道德情境中能從他人的利益出發,根據道德規范進行誠實地判斷,并付諸行動(這一因素即為道德動機與行為的一致性);第六,動機達到適當的水平且具備作出某一道德行為的能力。

由于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具備復雜性的特點,使得評價和培養兒童道德品質的任務也變得非常復雜。品德結構的四種心理成分是彼此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道德認識為整個心理結構奠定思維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品德其他成分形成的方向、內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聯系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中間環節,是品德重要的內在條件和力量;而道德行為是品德形成的終末環節,是衡量人們道德品質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道德行為還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各種心理成分進行檢驗,起著加固、調節的作用。

對品德的心理結構的認識,不僅有助于我們深入地理解品德的實質,同時也有助于我們了解品德形成的動態過程,為品德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品德的形成

(一)道德品質形成的心理實質

雖然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比較復雜,不同理論學派所強調的側面也不一樣,但人們的一般看法是把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看成是道德品質的兩大構成部分,因而道德品質的形成也就是這兩大部分相互聯系的過程。

人的道德品質是在社會文化和教育條件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中,知情意行四個心理因素要協調一致的發展,通過大量的道德實踐,一定的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之間形成穩固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道德規范內化為個人行動的指南,成為個人的道德信念,這是道德品質形成的心理實質。

道德信念指道德知識成為指導個人行動的基本原則,人們堅信它的正確性。道德信念是道德動機的高級形式,它預先決定了人的行動,它一經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使人在道德行為中表現出堅定性和一貫性。

人們往往容易把道德信念看成是堅定的道德觀點,把它歸屬于道德認識。實質上,道德信念是堅定的道德觀念與強烈的道德情感的“結晶”,并與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密切聯系。只有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激發起強烈的道德情感,并經過反復道德實踐的驗證,道德信念才會產生。

道德信念表現為:第一,相信道德知識的正確性,形成堅定的道德觀點,根據自己的信念選擇新的道德知識;第二,將其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和進行道德判斷的標準,身體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第三,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與之相關的道德行為會引起強烈的情感體驗;第四,用堅強的意志行動去實現自己的道德信念,維護自己道德觀點的正確性。因此,培養道德信念是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所在。

(二)認知派和行為派對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不同看法

西方關于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研究,有認知派和行為派之分。

認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和柯爾伯格。這一學派強調道德動機在道德品質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觀點為:第一,道德品質的發展與人的認知活動及其發展水平密切關聯;第二,道德品質的形成取決于道德動機、道德判斷和道德知識;第三,要根據認知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去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

行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這一學派強調道德行為方式的訓練,其基本觀點為:第一,道德行為是通過學習形成的,并通過學習而改變;第二,決定道德行為的是環境、社會文化條件;第三,通過提供良好的榜樣和強化學生的適當行為,能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形成和發展。

認知派和行為派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上都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并得到了實證研究的支持。但是,他們只是強調道德動機或道德行為方式,而忽視另一部分的作用。如果在教育上只是片面強調道德動機的培養,只是讓學生了解道德規范,則有可能使兒童的言行脫節。同樣,如果只是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方式,而不讓學生懂得道德行為的依據,就會使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的發展和道德行為的靈活性受到限制。

(三)道德品質形成的開端與基本條件

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須使知情意行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如果它們的發展失去了協調性,致使某一成分有所偏離,就會相互削弱,影響道德信念的形成;如果對道德知識不理解,那么情意行都會失去正確觀點的指導;如果缺乏情感體驗,就會缺乏推動道德行為的力量;如果意志不堅定,道德信念就會動搖,情感也不易控制;如果不掌握道德行為方式,那么其他幾個成分都將是空的。因此,品德形成是這些心理成分共同發生作用的綜合過程。

但是,在培養道德品質的過程中,這幾方面心理成分的培養并不是齊頭并進的。一般認為,在品德形成和發展中,應沿著知、情、意、行的順序進行。但是,由于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年齡階段特征,影響道德品質發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響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選擇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人手。例如,可以通過闡明道德概念從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開始,也可以從激發道德情感人手,還可以從行為技能和習慣的訓練起步。所以,道德品質的培養可以有多種開端,但最終還是要使各種心理成分都得到發展,形成道德信念。

為了形成道德信念,有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掌握有關的道德知識。第二,通過道德實踐,獲得與道德知識相符合的道德經驗。道德知識在道德實踐中被證實,道德規范便具有了可信性,學生的親身體驗會使外在的道德知識轉化成內在的道德觀念。如果道德知識與道德實踐的結果不一致,就會妨礙道德觀念的形成。第三,在道德實踐中的情感體驗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獲得積極的道德情感,道德知識才能轉化為道德信念,而道德情感的強烈程度才會影響道德信念的堅定性。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品德也是年齡、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經驗的綜合函數。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不同的道德觀念持有不同的評價,有的更重視誠實、認真,而有的更注重合作、助人。因此,品德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四)道德品質形成的特殊性

道德品質是后天形成的,是學習而來的。由于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形成和發展與學校中學習系統科學知識的過程有明顯區別。

根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認知學習是知識(信息)的獲得,是將新觀念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相互作用并納入到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就是理解,練習與反饋可以促進和加深理解,而情感和意志只是加速或延緩這一學習過程,不是認知學習的必要條件。所以,認知學習所要解決的是“懂不懂”和“會不會”的問題。

在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中,雖然也需要理解有關的道德知識,但關鍵是“信不信”的問題。“懂”道德規范,又“會”進行有關的道德行為,但若是沒有道德信念,不“信”其正確性,就不會去做。要使學生相信有關的道德規范,知情意行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必須注意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特殊性。第一,知情意行四種心理成分在教育活動中經常是同時存在、共同發生作用,只不過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別。例如,一次公益勞動,既包括提高對勞動的認識,也需要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還能夠鍛煉道德意志,使學生掌握與勞動動機相符合的行為方式。第二,培養道德品質要經過長期和反復的過程。由于道德品質需要多種心理成分的協調發展,而且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不能靠一兩次教育、一兩次活動來完成。第三,需要在人際交往的實踐中來形成。道德規范存在于人與人的關系之中,只有通過人際間的交往活動才能使學生認識到道德規范的正確性和必要性,并產生情感上的體驗。因此,培養良好的班集體、促進同伴交往對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1章 創造性及培養(1)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29章 教學設計(3)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8章 學習概述第36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1)第21章 創造性及培養(1)第17章 學習動機理論第4章 智力差異(1)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第7章 人格差異(2)第17章 學習動機理論第43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3)第33章 教學模式(4)第12章 學習理論的新發展(2)第6章 人格差異(1)第43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3)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19章 問題解決(1)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19章 問題解決(1)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8章 學習概述第38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1)第6章 人格差異(1)第39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2)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38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1)第2章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第16章 學習動機概述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36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1)第17章 學習動機理論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4章 智力差異(1)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8章 學習概述第1章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第4章 智力差異(1)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33章 教學模式(4)第16章 學習動機概述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15章 學習遷移的過程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2章 創造性及培養(2)第16章 學習動機概述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43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3)第32章 教學模式(3)第36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1)第37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2)第14章 學習遷移的理論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29章 教學設計(3)第15章 學習遷移的過程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39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2)第30章 教學模式(1)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25章 品德的培養(1)第29章 教學設計(3)第8章 學習概述第32章 教學模式(3)第22章 創造性及培養(2)第4章 智力差異(1)第31章 教學模式(2)第15章 學習遷移的過程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31章 教學模式(2)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第27章 教學設計(1)第4章 智力差異(1)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21章 創造性及培養(1)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5章 智力差異(2)第19章 問題解決(1)第2章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32章 教學模式(3)
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1章 創造性及培養(1)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29章 教學設計(3)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8章 學習概述第36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1)第21章 創造性及培養(1)第17章 學習動機理論第4章 智力差異(1)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第7章 人格差異(2)第17章 學習動機理論第43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3)第33章 教學模式(4)第12章 學習理論的新發展(2)第6章 人格差異(1)第43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3)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19章 問題解決(1)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19章 問題解決(1)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8章 學習概述第38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1)第6章 人格差異(1)第39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2)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38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1)第2章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第16章 學習動機概述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36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1)第17章 學習動機理論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4章 智力差異(1)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8章 學習概述第1章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第4章 智力差異(1)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33章 教學模式(4)第16章 學習動機概述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15章 學習遷移的過程第34章 教師的角色(1)第22章 創造性及培養(2)第16章 學習動機概述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43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3)第32章 教學模式(3)第36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1)第37章 教師的教育能力(2)第14章 學習遷移的理論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29章 教學設計(3)第15章 學習遷移的過程第42章 課堂群體的管理(2)第39章 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2)第30章 教學模式(1)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25章 品德的培養(1)第29章 教學設計(3)第8章 學習概述第32章 教學模式(3)第22章 創造性及培養(2)第4章 智力差異(1)第31章 教學模式(2)第15章 學習遷移的過程第13章 學習遷移概述第31章 教學模式(2)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第27章 教學設計(1)第4章 智力差異(1)第23章 品德心理概述(1)第21章 創造性及培養(1)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40章 課堂管理概述第9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5章 智力差異(2)第19章 問題解決(1)第2章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第20章 問題解決(2)第32章 教學模式(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运城市| 怀来县| 宽甸| 博爱县| 马尔康县| 涿鹿县| 宝山区| 平江县| 弥渡县| 志丹县| 西青区| 泗洪县| 莲花县| 开化县| 南丹县| 乐业县| 岑巩县| 宁强县| 古丈县| 五河县| 巴里| 嵩明县| 益阳市| 伊春市| 湛江市| 托克逊县| 洞头县| 通州市| 平潭县| 保德县| 达日县| 勐海县| 竹溪县| 平顺县| 河北省| 江门市| 娱乐| 彭州市| 北海市|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