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鬼運錢

bookmark

吃過午飯,大家都盼著早些出發,汽車司機卻找了個房間睡大覺去了.過了好大一陣子,售票員懶洋洋地走過來,告訴我們汽車拋錨了,需要檢修,今晚須在這飯店住宿。大家頓時亂了起來,有罵汽車司機無良的,有罵這老爺車早該報廢的,吵嚷了半天,最後都無可奈何的各自找房間歇息去了。我和張鐵嘴找了一個便宜的房間,把行李放在裡面,覺得時間還早,兩人便相約著到外面轉一轉,看看這地方的風土人情去。

這個地方叫石橋渡,是個不大的村莊,從村名來看,應該是個有河流流經的地方,但我和張鐵嘴轉遍了整個村子,也沒有發現一條河流。我對張鐵嘴說,都說人不可貌相,這地名也不能望文生義,你看這個石橋渡,既沒有河,也沒有石橋,真正的名不副實,看來還是馬列主義說的對,那個啥,看問題要看本質。張鐵嘴嘲笑我亂用馬列,說這地方或許是個古地名,當年可能有河有石橋,只不過滄海桑田,星移斗轉,現在湮滅了痕跡而已,就象這地方的居民,也未必是原住民,可能自別處遷來,你聽他們說話南腔北調,哪裡有陝西方言的味道?我和張鐵嘴只顧信口開河,沒想到惹惱了一個蹲在牆角的中年男子,他站起來衝著我們直瞪眼“他誰你們外地人不懂就不要亂說,咋個就沒有石橋渡呢,我們怎個就不是這裡人呢,在這裡住了三十多年了嘛”

這中年漢子一口的陝西方言把我和張鐵嘴都逗樂了,我遞給他一棵紙菸,連稱多有得罪,又問他怎麼我們沒發現有什麼小河石橋。中年漢子看我們言談誠懇,也就消了氣。他噴出一口煙說:

“這裡原先是有河的,河上有一座石橋,水大時都浸橋呢,我小時常常在橋上光腳走,後來上游修了水庫,河裡就沒水了,漸漸的就栽滿了莊稼,所以你們見不到”。

我和張鐵嘴只是閒逛時無聊,隨口對這村名亂髮議論,那有心思聽那中年漢子談古論今?我看中年漢子還要說下去,趕緊再遞給他一棵煙,趁他點火吸菸的工夫,拉著張鐵嘴就想開溜,不料被那中年漢子一把抓住了胳膊。

中年漢子貪婪的吸了一口煙,面色莊重地對我們說“我還沒說那石橋呢,你們怎的不聽我說完嘛”

我苦笑不得,只好和張鐵嘴繼續聽那漢子往下侃,看這中年漢子面相憨厚,不料卻是個話癆。那中年漢子說下去的一段話卻讓我和張鐵嘴精神一振。原來這河水乾涸後,河上的石橋就漸漸地被廢棄了,有一天一個雲遊道士來到村裡,看見這座石橋覺得很可惜,說這座石橋建成已歷數千年,老子李聃曾騎青牛經過此橋,到華山駕牛犁了一道深溝,至今華山上有那“老君犁”一景。那老子何許人也?道教祖師也,這座石橋因而有了靈氣,再經這千年風雨侵蝕,日月光華照耀,每一塊石頭都生靈異,如能善用之,必能保佑主人家運昌盛。道士說完揚長而去,這邊卻忙壞了石橋渡的野夫村漢,他們爭相動手,把那座石橋拆得七零八落,拆下來的石塊紛紛運走家建房,有那爭不到石塊的還動手硬搶,雙方打得頭破血流,說也奇怪,凡是用那石塊建房的人家,幾年內一定大發,比祭財神爺趙公明還靈,當真是東海龍王下錯雨,擡起錢桶往下澆。

還有這等好事?我吃驚得吐著舌頭,半天收不回來。真有這事,咱們不如尋到一塊石頭,以後何必再爲生計發愁?

那中年漢子卻面露恐懼之色,他說這石頭實是邪祟之物啊,不知爲什麼,那些用石塊建房的人家,雖然幾年內大發,卻個個夭壽,不上幾年均是暴卒,死狀極慘,死因相同,均是先看到南方來一白衣道人,後有一紅衣女人從北方至,主家必傳喪事,幾年內暴卒的何止百人?慢慢地大家看出了門道,紛紛把石頭拆掉,把這些邪祟之物遠遠地扔到荒郊野外,村裡纔沒有繼續出現這些死亡異像。中年漢子的父母就是因爲用這些石頭建房而暴斃的,所以他知道的甚是詳盡。

張鐵嘴奇怪道,這石頭既爲誘人喪亡的邪祟之物,又怎能佑護別人的財運?這些人死因相同,難道那發財之路也是相同?其中道理著實讓人捉摸不透。

中年漢子吞吞吐吐,終於對我們說明了真相。他說我們是外地人,知道真相也沒什麼干係。那中年漢子的父母用石頭建房時,中年漢子已經十二-三歲,因爲家裡窮,也沒有上學。自從建好房子後,說起來另人難以置信,每到半夜,總有人影晃動的聲音,出去看,卻沒有人,地上幾塊明晃晃的銀圓。那時侯的銀圓和人民幣等價,幾塊銀圓夠得上普通農民一個月的生活費用,豈不是一筆意外橫財?那中年漢子的父母得了橫財不敢聲張,誰知道過得幾年後就離奇死亡。

張鐵嘴沉吟良久,連道奇怪,這等搬運之法莫非出自遁甲術?

遁甲術談九星午時克應,雲:天衝值午,東方人家火起,穿白衣,前來大喚,山禽躁鬧,拾得古器,鬼運錢。此事即爲鬼運錢。只是此法只應在午時,怎應在半夜子時?又怎會造成生人暴亡?確是讓人捉摸不透。

我在一旁早就忍不住了,說老張你還瞎捉摸啥?這麼好的機會你我切莫錯過。只不知那些石頭被扔到荒郊野外,天長日久是否還能找見,正是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活該我們發財。

中年漢子嚇得臉色發白,連連自己掌嘴,說吃了幾口煙就犯了迷糊,胡說八道起來。別人避猶不及,你們怎敢去惹那些邪祟,去闖生死大禍?萬萬使不得吆使不得。

我說我們偏偏使得,你知道他是誰嗎?我指指站在一旁的張鐵嘴,衝那中年漢子一伸大拇指:

“他姓張,知道張天師嗎?他就是張天師的十七代嫡孫張小天師,現任我們“鐵嘴門”掌門真人,慣會降妖除魔,鎮屍滅煞,些須邪祟何足掛齒?”

中年漢子滿臉懷疑,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張鐵嘴,衝著我直搖頭,說“我咋看不象來,那電影裡看見,張天師白盔白甲恁威武來,後代咋生得恁樣,咋看咋象一隻尖尻子猴子?”

張鐵嘴正爲我稱呼他掌門真人而得意,聽到中年漢子這句話不禁大爲生氣,說你怎敢褻瀆掌門真人?我張小天師君臨江湖,羣邪辟易,妖魔鬼怪,望風而逃,怎會懼怕那邪祟之物?你對天師如此不敬,當心我惱將起來,把你的靈魂貶入九幽之處,永世不得翻身。

那中年漢子被張鐵嘴幾句狠話嚇得屁滾尿流,聽我們要他帶路去尋那些石頭,哪敢不應?只好愁眉苦臉地走在前頭,他把我們帶到離村莊很遠的一個偏僻處,指著一堆白色的石頭給我們看,說這些石頭就是從石橋上拆下來的邪祟之物,徵得我們同意後,中年漢子看也不看那些石頭一眼,遠遠地落荒而逃。

張鐵嘴看見中年漢子那副駭怕的樣子,心裡不禁也有些打鼓,對我說咱們還是回去算了,明日還要趕往華山,還是別在這裡耗費精力罷。我聽說這些石頭能引來鬼運錢,哪裡捨得放下,正是財帛紅人面,財動道人心,我對張鐵嘴說,世間那裡有鬼?分明是那些不安分的魂魄在此造釁生事,且待我和他們鬥上一鬥,好好地給我送來錢財便罷,否則定讓他們知道秘術的厲害。

說著話,我已經走到了那堆白石頭旁,拿起一塊石頭細細的看了一下。其時太陽偏西,那塊石頭在夕陽下發出暗淡的白光,和尋常石頭並無兩樣。我把那塊石頭放進衣兜裡,尋摸著晚上看看靈驗再說,回過頭來,卻看見張鐵嘴一臉迷惑之色,盯著那堆白石頭髮怔。

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八十三章 鬼掩天羅(上)第六十四章 張鐵嘴之死(上)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中)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七章 外禦其侮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第五十七章 物以類聚第四十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下)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六十七章 開宗立派(上)第四十四章 清泉石上流第四十五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第七十九章 鹽屍第二十八章 兩個人的客棧(上)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三十八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上)第七十一章 陰陽貴人(上)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九十二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下)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三十章 順逆陰陽(上)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六章 紅紗劫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九十二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下)第四十八章 烏雞行雪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六十三章 修行也無常第六十六章 張鐵嘴之死(下)第二十章 飛鳥跌穴第四十四章 又見故人來(上)第六十三章 墓絕棄嬰第七章 失魂引第五十六章 守屍鬼(中)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三十八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上)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十五章 煉陰丹第二十五章 朱草嘉禾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九十七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中)第十五章 勝光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七十六章 遊棺第五十七章 守屍鬼(下)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二十七章 勞燕分飛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五十章 血光之災(中)第十八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中)第三十四章 君死我何生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六十八章 開宗立派(中)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一章 木傀儡第四章 火葬場第四十九章 血光之災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五十五章 守屍鬼(上)第四十五章 又見故人來(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九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上)第五十五章 佛門別院第八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三章 千葉白蓮玉井下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六十五章 銅山西崩第六十章 文君當壚(下)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十七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山)第二十章 轉世第四十三章 神鴉社鼓(下)第二十三章 滅門之禍(上)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七十二章 陰陽貴人(下)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著塵埃
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八十三章 鬼掩天羅(上)第六十四章 張鐵嘴之死(上)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中)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七章 外禦其侮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第五十七章 物以類聚第四十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下)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六十七章 開宗立派(上)第四十四章 清泉石上流第四十五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第七十九章 鹽屍第二十八章 兩個人的客棧(上)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三十八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上)第七十一章 陰陽貴人(上)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九十二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下)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三十章 順逆陰陽(上)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六章 紅紗劫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九十二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下)第四十八章 烏雞行雪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六十三章 修行也無常第六十六章 張鐵嘴之死(下)第二十章 飛鳥跌穴第四十四章 又見故人來(上)第六十三章 墓絕棄嬰第七章 失魂引第五十六章 守屍鬼(中)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三十八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上)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十五章 煉陰丹第二十五章 朱草嘉禾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九十七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中)第十五章 勝光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七十六章 遊棺第五十七章 守屍鬼(下)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二十七章 勞燕分飛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五十章 血光之災(中)第十八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中)第三十四章 君死我何生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六十八章 開宗立派(中)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一章 木傀儡第四章 火葬場第四十九章 血光之災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五十五章 守屍鬼(上)第四十五章 又見故人來(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九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上)第五十五章 佛門別院第八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三章 千葉白蓮玉井下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六十五章 銅山西崩第六十章 文君當壚(下)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十七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山)第二十章 轉世第四十三章 神鴉社鼓(下)第二十三章 滅門之禍(上)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七十二章 陰陽貴人(下)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著塵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贵德县| 轮台县| 聊城市| 泰宁县| 翁牛特旗| 丹寨县| 万山特区| 会理县| 桃江县| 陆川县| 竹溪县| 大洼县| 昌平区| 长顺县| 泰来县| 沙雅县| 祥云县| 静乐县| 岫岩| 鲁山县| 梅河口市| 吐鲁番市| 鹰潭市| 尖扎县| 连南| 芜湖市| 新龙县| 河北区| 霍山县| 淳化县| 将乐县| 大荔县| 唐山市| 建阳市| 伽师县| 泗阳县| 桑植县| 凤庆县| 黄大仙区|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