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的加工比棉花稍微有些不同,趙劍寒鼓勵工匠們大膽實踐,爭取做出高質量的毛紡織品,其保暖性和價值比棉布要高出許多。
接下來,趙劍寒派人找韓文棟,讓他們想辦法採購更多的棉花,下一批布匹就準備給北方建工的所有員工製作統一的工作服,他正在策劃建設染料廠和成衣製造廠,將紡織這條產業鏈全部建起來,形成另外一個支柱產業。
不過趙劍寒倒是沒有指望靠紡織業來賺錢,中國目前處在小農經濟爲主的時代,男耕女織是中國的傳統,他記得十九世紀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生產的工業品在中國賣不動,其中就有質量好、價格低的機織布,在貿易中常年處於逆差狀態。
趙劍寒也不準備用自己生產的布匹去衝擊那些紡織作坊,他準備用這些成衣發放給麾下企業的員工和軍隊,多餘的布匹用來和塞外的遊牧民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各種原料。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棉花和羊毛的產地,哈密附近還有我國最大的硝石礦,蒙古、青海和西藏有許多鹹水湖,這裡出產大量的天然鹼,另一方面,在塞外布匹可以說是硬通貨,不愁沒有買家,而趙劍寒準備用這些布匹來交換棉花、硝石、天然鹼等原料,雙方各取所需。
另外,紡織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吸收很多人就業,這一點對趙劍寒來說也非常重要,儘管他做的這些事情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護自己的同胞不被肆意屠殺,可是本質上和造反區別不太大,更多的人在自己的企業工作,就會把更多的人綁在自己這條船上,他的事業的基礎就更加牢靠。
這段時間,韓文棟他們傳來了新的消息,隨著天氣轉暖,肅州城的訂貨確實出現了大幅下滑,蜂窩煤的出貨量幾乎爲零,可是其他城鎮傳來了許多訂單,雖然每個地方的訂單不是很多,但是加起來卻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韓文棟他們把隊伍分散開來,在訂單相對集中的地方開設了分部,原本想辭退的一些員工全部留下來了,還在新的地方招募新員工。
肅州城出現的新式採暖設備和方法以其自身的優越性,不斷地向周邊的地區傳播,其速度和範圍都超過了韓文棟他們的預料,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沒活幹,而是如何尋找新的煤礦和精鐵短缺的問題。
另外,韓文棟他們已經發現了數起仿製品,這些仿製的壁爐與北方建工的產品外形上差不多,卻沒有那個顯著的北方建工的標記,仿製品的主要問題出在蜂窩煤上,那些仿製的商家無法大量生產蜂窩煤,有的就用木炭代替,有的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煤,做成煤球賣給用戶,使用效果極差,有的商家甚至只賣壁爐,不賣燃料,致使這些用戶跑到北方建工這裡來賣蜂窩煤,搞的韓文棟他們哭笑不得。
這時候,趙劍寒以前強調的商標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特別是那些大戶和有錢的人家,都意識到想要獲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就要找北方建工,否則就會上當受騙,北方建工的牌子影響日益擴大。
趙劍寒得知這些消息非常高興,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營方式顯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北方建工已經佔據了中高端市場,發展前景十分遠大,許些盜版的僞劣產品對北方建工構不成太大的威脅,趙劍寒也沒準備把整個取暖市場全部吃下去。
臥虎山莊這邊,除了紡織廠,工匠們還建起了一座磚窯,根據趙建寒的指示,專門生產耐火磚。
在趙劍寒的計劃中,鋼鐵冶煉和玻璃製造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兩個行業都離不開耐火材料,由於前世的工作經歷,他只知道最容易獲取的耐火磚是硅磚,其成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二氧化硅,所以他把自己的要求告訴那些工匠們,讓他們自行想辦法用之前囤積的河沙來製造。
不管是鐵匠還是泥瓦匠,他們都有燒製耐火磚的經驗,也知道如何尋找耐火粘土,現在無非是沙子的比例大一些罷了,經過半個月的摸索,他們就造出了成品。
另外,趙劍寒還讓工匠們造了一座生產水泥的立窯,趙劍寒雖然沒有在水泥廠幹過,但是水泥生產的原理和配方對於一個化學工程專業的大學生不是什麼秘密,立窯是水泥生產史上比較原始和簡單的方法,中國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還有人在用立窯生產水泥,趙劍寒畫出了原理圖連同水泥的配方一起交給工匠們,讓他們自行摸索建造。
工匠們雖然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水泥,不過立窯和磚窯有許多相似之處,配方上的原料臥虎山莊附近都有,工匠們沒有讓趙劍寒失望,只用了一個月就燒出了第一爐水泥,儘管產量不多,標號也不高,但畢竟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工匠們開始不明白這些白灰有什麼作用,趙劍寒就讓他們用磚頭和水泥砌了一道矮牆,這下工匠們都明白了,這種不起眼的白灰比他們以前用的米汁的粘合性一點不差,還可以節約糧食,成本又低,確實是個好東西。
工匠們遠遠低估了水泥的作用,不過趙劍寒也沒有多費口舌跟他們說明,只是讓他們繼續探索提高產量和質量的工藝。
立窯生產水泥對工匠的要求較高,產量和質量都不理想,其實趙劍寒對迴轉窯的原理也非常清楚,可是沒有鋼鐵,迴轉窯那龐大的窯體根本就造不出來,只好等待以後再說。
趙勝所率領的山莊護衛隊完成了河堤的建造之後,就開始接受董雲山他們的訓練,這些人也可以說是馬背上長大的,騎馬射箭的基本功相當好,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他們可以熟練地排出各種隊形,協調配合能力大大提高,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常用的騎兵戰術。
不過隊列訓練開始以後,他們就感到非常吃力了,幾句簡單的口令都要很長時間才能反應過來,排成的隊伍歪七扭八,比剛入伍的農民強不了多少,董雲山他們又是打、又是罵,效果總是不理想,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稍微有了一點軍隊的樣子。
後面還有火槍射擊訓練,離小主人規定成軍的時間只有兩個月,趙勝急得嘴巴都起泡了,只好督促手下拼命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