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著她飛奔而去的背影,牛金星沒有惱怒,反而陰惻惻地笑了。
“紅娘子,李巖,紅娘子,李巖……”
嘴中念叨了兩句,他便上了轎子,向轎夫命令:“去見闖王。”
紅娘子在他眼中根本不算什么,真正讓他放在心上的是李巖。雖然李巖一手舉薦了他,但在牛金星心中,李巖還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他們還沒有進入京城,便已經(jīng)乘上了轎子,相互之間的矛盾,也顯現(xiàn)出來。就眼前來看,是雙方的戰(zhàn)術(shù)方向之間的矛盾,李巖始終堅持廣積糧緩稱王,一心想輔佐李自成回陜境種田去,而牛金星、劉宗敏等則看到大明的虛弱,并且認為這種虛弱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應當抓住機會,立刻攻入京城取而代之。
雙方理念的不同,使得原本掩蓋起來的競爭浮上了臺面,或許,紅娘子的莽撞,能夠成為他壓制李巖的一個理由。
紅娘子見到李巖時,李巖雙眉緊鎖,憂心忡忡。
“李公子,闖王將士的軍紀,怎么和官兵沒有什么兩樣了,你怎么不同闖王說說,這樣下去,可是不行!”
她性子爽直,見面披頭蓋腦就是一頓埋怨,李巖唯有苦笑,等她說完之后,才問道:“你只留個口信說是去行刺俞國振,可曾見到了他?”
“見到了,不過被發(fā)覺,他放我回來了。”
紅娘子簡單地將事情經(jīng)過說了一遍。特別是俞國振讓她給李自成帶來的兩句話,這讓李巖愣了好一會兒,旋即,紅娘子又說到方才看到牛金星縱容部下殘害百姓之事,李巖聞得此語,霍然站起。
“不對,不對,俞國振哪有那么好心。他怎么會找個借口放你回來!”李巖看了紅娘子一眼,臉色變得慘白:“是了,他在施離間計!”
“離間計?”
“你去行剌的事情,就算闖王不知道,俞國振也要將之宣揚得到處都是,闖王怎么會相信他只讓你帶這么兩句廢話……俞國振好毒,他是想借著闖王的手來除掉我啊!”
說到這里時。李巖有些失魂落魄。
俞國振用的是陽謀,他根本不怕李巖看破。因為俞國振對闖王和闖王底下這伙人的心態(tài)拿捏得極準。缺乏較長時間的積累。李自成和他的手下雖然在這兩年里進步很大,但在心態(tài)上仍然是一種暴發(fā)戶。他們的疑心病隨著他們地盤的擴大、人手的增多,變得越來越重。如果一直一帆風順,那么勝利的果實可以掩蓋一切矛盾,但若是出了什么挫折,比如說象這一次,他們行軍半途出現(xiàn)疫疾。導致無法順利進軍,矛盾就會激化。
俞國振只是往暗火上澆了油。讓這矛盾猛然發(fā)作便是。
“我去尋闖王解釋去!”聽得李巖這話,紅娘子也意識到不對。俞國振看似坦然寬容之下,卻包藏著這般的禍心,她憤然起身道:“我和高夫人關(guān)系好,大不了請高夫人代我分說。”
“已經(jīng)晚了,闖王先入為主,這個時候,牛軍師應該已經(jīng)去找闖王了。”李巖嘆了口氣:“好在這幾年來我為闖王也立有一些功勞,闖王會多問幾句,到時你千萬忍著,莫要起了沖突。”
“若是闖王真中了俞國振這奸賊的計,也是闖王器度不夠!”紅娘子快言快語:“他便是進了京城當了皇帝,不過是又一個崇禎,天下的百姓苦難,怕是仍然解脫不得。李公子,你是有大智慧的人,為何不自己去做?”
“噤言!”
聽得紅娘子這話,李巖勃然大怒,厲聲喝了一句。紅娘子不滿地撇了一下嘴,不過她心中敬重李巖,真的閉嘴不說了。
“這話不可在外說,以后就完全不能說。若是給別人聽去,傳到闖王耳中,闖王必然會當真。紅娘子,切記切記!”
紅娘子還沒有回應,突然之間,外頭傳來匆忙的腳步聲,緊接著有人高喊道:“制將軍李巖何在,闖王有召,令李巖速速前往覲見!”
李巖心中咯登一聲,果然來了!
“我隨你去!有什么事情,我一人擔著,大不了就是被砍頭,官府沒有把我頭砍了,南海伯沒有把我頭砍了,我看闖王會不會砍我的頭!”
“你呆在這,休要胡鬧,等我消息!”李巖瞪了她一眼:“現(xiàn)在還可以解釋清楚,若你再胡鬧,可就是真說不清了!”
紅娘子一撇嘴,卻還是留在了屋內(nèi)。李巖快步走出,見來傳令的是闖王的親兵,也是他一貫熟悉的,便笑著問道:“何兄弟,牛軍師可在?”
“牛軍師早就到了,闖王催制將軍快些去。”那姓何的神情倒沒有什么異樣。
李巖上了馬,回頭看了一眼門口,紅娘子的身影在門前一閃而過,李巖嘆了口氣,然后催馬便向闖王行轅而去。
這保定府衙門破破爛爛的,因此闖王并未住在衙門中,而是將行轅設在了一處財主宅中。李巖到了之后,發(fā)覺不只他一個,已經(jīng)有幾位將軍都來了。
“闖王喚這么多人來……究竟是什么意思?”李巖心中微凜,如果只是訓斥他幾句,用不著召這么多人來。
進了李自成居住的院子,便見李自成與牛金星親熱地站在一起說什么。見李巖到了,李自成哈哈笑道:“制將軍,有個好消息,崇禎這蠢貨將孫傳庭罷了,用了高起潛,如今高起潛已出了涿州,正向保定過來!”
“什么?”
這個消息讓李巖大吃一驚。
高起潛率大軍來攻,對他們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壞消息,而是天大的好消息!
“李巖兄弟,咱們的機會來了,牛軍師說的不錯,只要拖下去,崇禎皇帝性子急,而且他又是內(nèi)憂外患,根本等不下去,必然是要出來與我們決戰(zhàn)的。雖然他又拼湊了三萬余人,加上孫傳庭的有約摸五萬,但我們可不是八大王那些烏合之眾,只要擊潰這五萬官兵,京城就再無可守之兵了!”
李自成說得眉飛色舞,而旁邊的牛金星也興奮得雙頰通紅。李巖心中頓時明白,高起潛取代孫傳庭督師出兵的消息,顯然讓李自成、牛金星無暇顧及俞國振的離間之計。
若是俞國振知道他設的毒計這樣被破,心中一定很是沮喪吧。
“既是如此,闖王,那便要抓緊時機,高起潛無能之輩,無膽太監(jiān),他出兵很有可能就是虛晃一槍,又要縮回城中,咱們得在他縮頭之前,將這死太監(jiān)殺了!”李巖道。
他心中暗暗嘲笑俞國振計策不逞,卻不知俞國振這時根本不在乎他這邊的情況。高起潛取代孫傳庭的消息,這個時候也傳到了俞國振的手中,得到這個消息,俞國振便斷定,崇禎已經(jīng)徹底完了。
他自己一次又一次將自己的退路斷掉,若不是看在大明朝二百六十年歷史中不為外虜所侮的面上,看在崇禎對于他今后的計劃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俞國振根本不會管他的死活。
“很好,崇禎爭取要活著救出來,因為他就是一個現(xiàn)成的反面教材,他能教會天下百姓,為何大明這一套不行了。”俞國振心中如此想,然后將此事拋開,反正他此前已經(jīng)做好了一切計劃,自有田伯光等人去執(zhí)行,他隔著幾百里想要操心也操不成,倒不如將手中組織災民移居大員的事情做好來。
此時在濟`南城外,已經(jīng)聚集了遠近而來的五十萬災民,僅他們的住宿,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雖然俞國振將這幾年囤聚在耽羅準備未來北上作戰(zhàn)使用的五萬頂帳篷全部運來,也無濟于事,因此,主要還是依靠就地挖窯洞來解決。
好在山`東的冬日雨水并不多,特別是這些年一直大旱,下雨的日子更少。而濟南府周圍不缺土山,擇地挖土,夯成圍墻,作為擋風的第一道屏障,再依山挖出窯洞的主洞作為公共活動和通風場所,然后向兩邊刨出副洞用于居住。只要用些磚加木板支撐住,這樣的低矮的窯洞勉強可以供人居住。
取暖普遍使用蜂窩煤,數(shù)萬災民被組織起來,在濟南府章丘、青州府開鑿煤礦,建了大小數(shù)百個礦井。小的礦井只需要十人左右,每日可出五十至一百筐煤,約合一點五至三噸,大井則需用百人,每天產(chǎn)煤多達一百噸,數(shù)百口井每天的平均產(chǎn)量,約是五千噸——這樣的產(chǎn)量,不僅足夠災民取暖和生活使用,甚至還有節(jié)余(注)。
節(jié)余部分,也被俞國振組織災民運到青島口囤聚起來,等船運力有閑時,便可以運到耽羅去。
這樣,無論是煤礦的開采還是糧食的裝卸運送,都由災民來進行,虎衛(wèi)更大程度上是在進行管理,以近兩萬虎衛(wèi),管幾十萬災民,除了最初時出現(xiàn)了一些混亂外,七天之后便一切井井有條了。而災民在這個過程之中,不由自主地便接受了虎衛(wèi)規(guī)定地各種紀律和秩序,養(yǎng)出了初步的服從。災民并不是被動地接受賑濟,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自己也在出力。
每天都有災民趕來,同樣每天也有災民被疏散,目前主要的疏散方向還是小清河入海口的羊角溝,只是有約是四分之一左右被組織去青島口。青島口還有崇禎十二年時組織百姓遷移時留下的舊壘,修葺一番之后,竟然還可以用,這就節(jié)省不了少人力。
(注):此數(shù)據(jù)來自《山`東博山和北京西部煤礦業(yè)中的資本主義萌芽》一文,該文又轉(zhuǎn)自《淄`博煤礦史》和日本、德國對山`東煤礦產(chǎn)業(yè)的歷史記載,說的是清末當?shù)赝练ㄍ诿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