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記憶里,這老太太姓周,原主的奶奶,是個自私又偏心眼到沒邊兒的主,原主沒少挨她的棍子。
嫁給原主的爺爺顧全福以后生了七個孩子,活了五個,一個閨女四個兒子,原主的爹男娃里排行老二。
閨女顧大花年齡最大,早就出嫁,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
老大顧大江,年三十九,娶妻陳氏(陳菜花),生了三兒一女。大兒顧來金現年十九,娶妻胡氏,育有一女;二兒顧來銀十六歲;三兒顧來財十二歲;女兒二丫,十五歲。
老二顧大海,年三十七,娶妻李氏,只生了一子,顧來田,十四歲。
老三顧大河,年三十四,原主的親爹,娶妻張氏,生了六個娃子,活了四個,原主顧盼兒,小名大丫,排行老大,十六歲,三丫望兒十一歲,四丫留兒九歲,最小的是兒子六歲,本來取名顧來錢,出身秀才家的張氏死活不讓小兒子用這名字,改成顧來寶,又因給三個女娃起了大名,被婆婆周氏記恨上。
老四顧大湖是老來子,年十八,娶妻柳氏,育有一子顧來文,未滿一周。
門外還在嚎著,原主的爹娘勸一句能被老太太指著鼻子罵上十句,翻來復去都是好吃懶做,掃把星,壞下水這些粗鄙不堪的話。老太太能著呢,罵完一圈的臟話還能不帶重復的,戰斗力不是一般的強悍。
原主昨天蓋了個蓋頭,裹了塊舊紅布,被嫁到這家來。
說起來也好笑,原主是個腦子不太靈活的,聽說是張氏快要生了老太太還讓去割豬草,豬草沒割完蹲著就生了,出生時沒人接著,腦門先著地給摔的。十六歲了也沒人來提親,力氣大,能吃,有時吃不飽就要搶食,常常挨打。還因為是個腦子不靈活的沒少讓外人笑話,早就琢磨著哪有娶不上媳婦的,給嫁了去。
隔壁家也姓顧,孤兒寡母的,靠著安寡婦刺繡為生,加上兒子顧清因為早產的原因身體一直不好,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好不容易挨到兒子顧清十三歲,安寡婦累出了病,連著顧清也急出了病,母子二人頓時就覺得活著沒盼頭了。
本來同姓之間一般是不嫁娶的,可事情就是有那么巧,原主的弟弟顧來寶生了病,偏心眼的奶奶不樂意給錢看病,正好聽到有人給隔壁家提議沖喜,便琢磨著把原主嫁過去,既換了銀子給顧來寶看病,又解決了這傻大丫的問題。
周氏想得很美,大丫雖然是傻了點,但力氣大,干的活頂得上一個成年男人。反正也是個傻的,膽子又小,到時候嚇唬一下,該干活的時候還是回來干活,到吃飯時候就到隔壁去,等于免費得到一個勞力。
安寡婦雖然嫌棄顧大丫人傻,可耐不住人勸,說大丫雖然傻了點,可干活勤快,而且體質不差,定是個好生養的。兒子顧清是個病弱的,自己又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病沒。娶了傻媳婦好歹留個香火,算是給孩子他爹個交代,也就認了這門親事。
顧清并不愿意娶個媳婦,不說這媳婦是個傻的,還比自己大三歲,可見自個娘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也就咬牙應了。
誰知道剛成親第二天,媳婦娘家就找了上來,氣得母子二人差點背過氣去。
這兩家結親在村里成了個笑話,沒見過哪家嫁娶這么簡單的,不辦酒席不說,連個親朋也不請,就自家人敲盆敲鍋,蓋個舊蓋頭拜個堂完事。
這不,才結親一天,娘家就找新嫁娘回家干活了。
不止當奶奶的來吵鬧,大伯母陳氏也來湊熱鬧,在門外說得唾沫橫飛,不止抹黑顧大丫,還把人家孤兒寡母說成只剩下一口氣的,還不得好死地想拖累老顧家,禍害了顧大丫不說還想禍害老顧家。
看熱鬧的人挺多,就是沒有幫說話的,沒人樂意去得罪老顧家。
老太太周氏罵完兒子兒媳,又指著親家鼻子罵了一通,才再次拍門,大有顧盼兒不出來給她干活,就把門給拍爛了的趨勢。
顧盼兒要瘋了,還沒有完全接受自己穿越了的事實,就被這些糟心事弄得渾身不得勁,頓時又躺不住了,再次從床上跳了下來,幾步沖到門口,將門拉開。
門‘吱呀’打開,聲音顯得十分刺耳。
周氏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扶住了門墻,身體歪了歪愣是沒再栽倒。
顧盼兒鄙夷地看了一眼周氏,然后朝四周掃了一眼,沉下臉陰惻惻道:“吵夠了沒有?”
吵鬧聲戛然而止,被顧盼兒那不帶任何感情的戾眼瞥過,眾人都覺得遍體生寒,生生打了個冷顫,不自覺地退了幾步。
這顧大丫是個拎不清的,力氣比爺們還要大,不會是要打人吧?
陳氏也打了個冷顫,不過想到顧大丫平日里也是個悶的,挨打也不會吭聲的性子,也就沒了害怕,叉腰罵了起來:“顧大丫你這是什么意思?嫁人了就翅膀長硬了不成?還敢對你奶大呼小叫的,長輩說話什么時候輪得到你來插嘴。”
顧盼兒斜了陳氏一眼:“你誰啊,我認識你么?”
陳氏氣了個倒仰,拍著大腿叫了起來:“作孽喲,我這乖巧的侄女剛嫁過來一天,連我這大伯母都不認識了喲,這不是往人心窩里戳嗎?這孤兒寡母果然不是個好的,才一天就把我家侄女給帶壞了,大家快來評評理,這都什么事啊。”
眾人議論紛紛,有說安寡婦家不好的,也有說老顧家不地道的。不過更多的是議論顧盼兒,畢竟顧盼兒這樣子也太兇狠了點,跟平日里完全不一樣。
也有人注意到顧盼兒的天靈蓋:“這顧大丫不會被打瘋了吧?”
這話一出,眾人面色古怪起來。
“這顧大丫本來就傻,加上又瘋了的話,這安寡婦家還能好過?”
“也不知道誰給打的,這么壯實個傻丫頭,昨天愣是被打昏了過去。”
“又傻又瘋,真讓人鬧心。”
“這全福家盡干些缺德事,以后見著還是躲著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