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這事,陳阿福也擔心不已。還是勸道,“大師給那兩丸神藥肯定是有用意的。去的時候帶著藥,即使不幸遇到了什么事,也有神藥救命,絕處逢生。”
三夫人嘆道,“但愿如此。”
兩個孩子醒了,也不哭,“哇啦哇啦”叫起來。陳阿福開始給孩子們喂奶。
三夫人看到可愛的孩子,也開懷起來。說道,“宣兒媳婦,三嬸可沒少幫你們兩口子的忙。到時候我向你討要寶貝,你可不能舍不得。”
陳阿福笑道,“三嬸的寶貝多得幾大屋子裝不完,還會看上我的什么寶貝啊。”想到三夫人成天盼望自己生閨女,好抱過去自己養。又趕緊笑道,“三嬸俠義心腸,不是挾恩以報的人吧。”
三夫人似笑非笑道,“我還就挾恩以報了。以后你再生了閨女,給我一個。放心,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你的第一個閨女我不要,第二個給我就成。”
第N個自己也舍不得啊。
陳阿福前世最喜歡的就是女兒,只不過這輩子因為長輩喜歡兒子,楚令宣也沒有兒子,所以她才特別想要兒子。現在兒子都有兩個了,她又想要女兒了。想想若是女兒,軟軟的,香香的爬在自己懷里撒嬌,就像楚小姑娘那樣,多可人疼啊。
再說,三夫人是太后嬌慣出來的蠻橫貴女,她嬌慣出來的閨女還不定得怎樣蠻橫不講理。交給這樣的人教養女兒,陳阿福還真不放心。
三夫人教導楚珍還不同,楚珍她不是真心喜歡,只不過磨不過老侯爺的面子,想把楚珍身上的毛病改了,所以才比較嚴厲。
陳阿福也不敢說不同意,笑道,“等我生出第二個閨女來,你家衛兒就該娶媳婦了。那時,你就該抱親孫女了,哪里還會稀罕侄孫女。”
三夫人說道,“我不會讓我家兩個小子太早成親,至少要到他們十八歲或者二十歲以后。有些人家的小子才剛剛十五、六歲,就猴急地娶妻納妾,這對身子骨不好……”又看著陳阿福笑道,“所以啊,我還是要惦記你生的閨女。你別不識好賴,閨女交給我,虧不著她。我是看你和宣兒的模樣長得好,又得我的心,才惦記你生的閨女,若是換個人,想給我我還不要吶。”
陳阿福只得呵呵傻笑幾聲揭過這個話題。
沒過多久,楚珍又來了。她笑著給三夫人和陳阿福施了禮,但看得出來她的笑是擠出來的,眼圈也微紅。楚三夫人今天沒有心情去管中饋,便讓身邊的管事嬤嬤領著楚珍去議事廳處理家中事務。
沒多久,服侍楚珍的錢嬤嬤又倒了回來。她跟三夫人稟報,李氏又出妖蛾子了,昨天晚上給二爺和三爺每人一個通房丫頭。楚珍今天來之前去勸李氏,說她已經惹了二老爺以及所有當家人的不喜,又招了庶子和庶子媳婦的恨,不能再把親兒媳婦推遠了。李氏罵了她一頓,說給兒子塞通房丫頭是婆婆的權力,又說楚珍跟三夫人學得越來越小家子氣,還看不起親生母親了,氣得楚珍哭了一場……
三夫人氣樂了,冷哼道,“她個破落戶居然說老娘小家子氣,真是天大的笑話!那個賤人,又該收拾收拾了。”
三夫人的臉色諱暗不明,一定又在想法子整李氏。
陳阿福說道,“二姑跟著三嬸的進益可是一日千里,她把二嬸現在的處境都看穿了。二嬸糊涂又心壞,不僅聽不進去親閨女的勸,還在做缺德事。”又想幫幫宋氏,說道,“二弟妹和三弟妹還算懂事,只不過有個這樣拎不清的婆婆,也是倒霉了。特別是二弟妹,真是可憐。”
因為宋氏和沈氏沒經過李氏同意,就響應三夫人的“倡議”,捐了二十兩銀子,李氏非常不高興。覺得她們既幫了三夫人,又害她破了財。
李氏在被二老爺逼著捐了三十兩銀子后的第二天,宋氏和沈氏去給她請安,李氏讓沈氏進屋站了一天,還沒讓宋氏進屋,宋氏在門外站了半天。宋氏當天晚上就發高熱,連夜去請太醫來施針看病。
三夫人罵道,“那李氏就不是個人。這大冷天,連挑門簾的丫頭都是一個時辰一換,那宋氏娘家的門戶再低,也是嬌滴滴的官家女,怎么受過這個罪。”又嘆道,“宋氏是個可憐人,她嫁進楚家這么多年,就沒過過幾天舒心日子。我之前也幫過她,但我越幫李氏越恨她,之后折騰她更厲害,我也不好再插手了。”
陳阿福道,“二爺孝順,不愿意去外地當差。否則請爺爺出面說項,讓他帶著二弟妹一起離開京城,她也不致于受李氏這么多年的氣。”
楚令奇這個人不錯,楚令宣對他的評價比較高。說他人挺好,隱忍,也算能干,就是嫡母太厲害又拎不清,一直壓制著他。為了他好過,楚令宣在家里根本不敢跟他有過多交集。兩兄弟想多說說話,還要去外面的酒樓里喝酒。
楚令宣之前就問過他愿不愿意跟著自己去定州府,楚令奇說二老爺身子不好,他不放心走遠了。又說雖然自己和媳婦現在受著嫡母的氣,再忍忍,以后分家就好過了。其實,他最怕自己帶著媳婦遠走高飛,生母房姨娘會被李氏折騰得更厲害。
楚三夫人又說道,“令奇愚孝,做事喜歡瞻前顧后。別是為了生母,把自己的媳婦兒子都搭進去了。”又對陳阿福說,“長在小門或許是一件幸事。在京城,像李氏這樣狠毒的嫡母大有人在。李氏歹毒卻不算精明,貪財貪得人盡皆知,害庶子庶女也害得人盡皆知。若是別的歹毒又精明的嫡母,庶子庶女活不下來,還不知道怎么回事。”
這點陳阿福也認同。李氏貪財,幾乎整個京城的貴婦圈子都知道,還都為楚侯爺父子抱屈。二老爺的姨娘通房最多,李氏哭過鬧過,卻毫無沒辦法。這次整宋氏整得這么明目張膽,若楚二爺趁勢把媳婦兒子帶走,當家人和二老爺肯定都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