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離開了刑場,將董玲送回宮中好好安慰一番后,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吏部,既然已經想到報紙這種宣傳的道具,那么自己就得立刻著手去做,而在這之前,他卻先想找荀彧商量一番!
荀彧,吏部尚書,自從上任以來,一直兢兢業業,與吏部侍郎楊修積極配合,率先從宏文館挑出幾個有資歷,有學識的年輕學生,擔任基層官員,因為如今的大漢朝廷卻是前所未有的空虛,自從劉協掌控許昌,便立刻罷免所有在朝官員,這里面當然不排除劉協排除異己的用心,可是這卻給三省六部的所有高官帶來嚴重的壓力,因為沒有最底層執行任務的官員,這使得他們這些所謂的高官凡是都得親歷親為,而荀彧身為吏部尚書,專門負責官員的調任,考核,所以為了減負,不得已才從學生中挑選出幾個出類拔萃的,擔任基層官員,負責執行各地的基本任務!不過這卻引發了一場報名熱,似乎所有的人都看準宏文館這條捷徑,一時間“宏文館”這三個字在許昌名聲大噪,孔融和禰衡每天接見所謂的學生家長不計其數,而就在校長室內,所謂的書簡看不到幾章,而所有能放東西的地方全都是那些家長給學校送的禮,只希望孔融和禰衡能夠多注意他們的孩子,到時候在就職這條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可惜的是文人清高,孔融,禰衡二人更是對這種送禮行為嗤之以鼻,結果全部交公,這倒讓劉協狠賺了一筆!而與此同時劉協所制定的考試制度也正由三省討論,修改,一系列的運作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而荀彧不但身為吏部尚書更兼中書省之職,所以事情一大堆,才短短兩個月的時光,這荀彧卻已經瘦了一大圈!
劉協來到吏部的時候,荀彧卻正在思考劉協的考試制度,楊修則一大早就去了宏文館,前些日子領出的那幾個學生實在不夠用,他必須再去和孔融商量商量,無論如何先借幾個人救救急!
荀彧見劉協前來,慌忙起身行禮,劉協擺擺手,見荀彧的書案上堆滿了竹簡不禁問道:“荀愛卿都在忙些什么?”
荀彧微微一笑,指著那些書簡道:“這些都是陛下制定的考試制度,臣謄寫了數份,分別交給門下省和六部官員參看!”
劉協輕哦了一聲:“這制度可有什么問題!”
荀彧搖搖頭:“制度很完善,臣等只在幾處細節上做了稍微的改動,過兩天,門下省就應該呈給皇上批閱了!只要圣上準了,臣便立刻發放榜文,不日執行!”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這荀彧做事滴水不漏,實在讓人放心,轉眼卻見荀彧似乎欲言又止,不禁笑問道:“荀愛卿可是有什么話。不妨直說!”
荀彧哈哈一笑:“前兩日,蕭二蕭將軍找到老臣,直抱怨圣上重文輕武,說宏文館開得紅紅火火,卻為何沒有武術學校?他是希望皇上也辦個武校,到時候讓他當校長!”說罷嘿聲道:“這小子篤定是看到孔融他們收禮收得眼饞了!”
劉協恩了一聲,雖說蕭二說得有些胡鬧,不過這個提議確實可行,如今天下的這些名將大都已經過了四十歲,如果沒有強悍的武將接班,那絕對是不行的!想到此,微微一笑道:“他的建議不錯!這可以列為一個提案,就叫演武堂!”轉而卻道:“不過要進演武堂則必須在宏文館畢業!”說罷也學著荀彧嘿聲道:“不過你得告訴蕭二,就算開了演武堂,這校長一職怎么也輪不到他!”說完兩人相視而笑!
兩人又隨便聊了兩句,荀彧命人奉了茶,劉協這才坐下道:“荀攸,荀公達可來看過愛卿?”
荀彧微微點頭:“昨日下午便已來過!說明天一早就會啟程離開!”
劉協哦了一聲,不由得笑道:“愛卿可有辦法留住他?”
荀彧搖了搖頭:“沒有辦法!就像他也無法讓我離開許昌一樣!這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荀彧這么說就是什么都沒有瞞自己,就連荀攸勸他回歸曹操那邊也沒有隱瞞,可見荀彧現在對自己的忠心,不禁問道:“如今兩軍戰略如何?”
荀彧沉思了一下:“從公達的口吻來看,曹操這回完全處于劣勢,要想打贏袁紹,只一個難字!”
劉協其實心中早已了然,官渡之戰提前兩年爆發,雙發的勢力發展都受到局限,袁紹未能滅了公孫瓚,曹操未能滅了呂布,而許昌更為自己所有,兩股勢力均面臨著后方不穩的狀態,而從整體實力來說,袁紹卻遠遠強于曹操,這也是曹操難道原因,先到此,忙轉了話題道:“朕今天來有一件事要與愛卿商量一番!”
荀彧也知道劉協無事不登三寶殿,忙應道:“陛下有什么事情盡管吩咐!”
于是劉協就將自己要制定報紙的想法一一說了出來,荀彧聽完,愣愣地看了劉協足足一分鐘,然后曬然一笑:“陛下是如何想到這個主意的?”
劉協雙肩一聳:“就因為今天殺人事件!”
荀彧并不追問劉協的經過,他所看到的是這個提案的好處,如果這個提案真的成功,那么他所帶來的利益又是什么?荀彧沉吟半響,這樣子做的好處就是能讓天下百姓看到大漢天子的詔令,看到國家所制定的各項政策,讓他們能夠了解政策,并積極配合政策,當然,如今天下大亂,各勢力各自割據所制定的制度也不一樣,只要將許昌的政治制度貼出來,那么與其他的制度優劣即分,到時候百姓們自會跟著制度優越的一邊跑,如此不但能得民心還能得到人口,至于制度,荀彧對許昌,對劉協還是十分放心的,所以總之就是一句話,這個提案十分不錯,不過,荀彧也看到了一樣弊端,那就是成本,現下除了竹簡外,能夠發行日報的東西就是價格昂貴的錦緞,所以如果全部于支持這份費用,一兩個月倒還可以,可時間一長,是誰也吃不消的!就算用竹簡做,一份日報的成本怎么說也得在二十錢左右,可是這樣的價錢又不能讓所以百姓都普及,可若將價格壓低,到時候只怕朝廷的財政也會被這日報拖垮!于是荀彧看了劉協一眼,喃喃地道:“只是這成本問題……”
劉協一愣,他只是忽然有了這個想法,心中被興奮所激蕩,但卻還沒來得及思考這個成本問題,若是一張日報制作成本為十五錢,不談賺取利潤,那么一次如果印制五千分,就是七萬五千錢,不說一天一張日報,一個月一張的話,那么每個月的開支也會多出這七萬五,當然,如果能夠全部賣掉自然不虧,可是許昌城內有五千人愿意出這個十五錢嗎?而劉協心中所定的價格卻在兩錢左右,因為這個價錢幾乎所有的許昌百姓都是能夠接受的,但如果這樣,許昌的財政就會吃緊,雖說眼下余錢不少,自己剛剛又從曹操那里剝削了四十萬,可是日積月累,這個數字就大了,所以劉協陷入沉思,他必須想個辦法解決掉這件事!
荀彧見劉協沉思不語,也不由得嘆了口氣:“如果那些許昌的大戶肯支持的話,朝廷倒可以少貼一點,如此勉勉強強這日報便也能辦下去了!”
大戶?劉協聞得荀彧此言,心中頓時轉過千百個念頭,比如如何說服這些大戶出資相助,這個問題讓他率先想到了柳源,這個如今許昌商界能夠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人物,只要有他幫忙,調動四大家族,那么這第一期日報就不是什么問題了!可這第一期過了,第二期呢?許昌的大戶不是傻子,他們不會無償奉獻,所以第二個要考慮到就是長久得到支持,這一點顯然是要朝廷有所付出,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資助每月的日報,可是什么樣條件才能打動他們呢?給他們勛官?又或者給他們的子孫勛官?不,不,不,倒時候無緣無故地多出那么多官銜,這朝廷豈非又要亂了?想到此劉協搖了搖頭,卻忽然間靈光一閃,大笑道:“朕有辦法,不但讓他們心甘情愿的出資,還得讓他們每月催著我們辦報!”說完也不搭理荀彧,飛也般地奔了出去,只留下一臉迷惑的荀彧!